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横扫六国装备精良的百战精锐无敌秦军会在巨鹿惨败给叫花子似的六国联军?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项羽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粮食。

巨鹿之战中,秦军的兵力是章邯与王离的数十万大军。在当时的生产提条件下,这支部队每天所需要的粮食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谓的巨鹿之战,大体过程是这样的: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也就是说巨鹿之战的核心,是项羽率军围住了王离,断绝了王离输送粮食的甬道。这样一来,几十万大军无粮可吃,也就不战自溃了。

而项羽破釜沉舟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仅仅是让士卒有必死之心。因为项羽要进攻的是守住甬道的王离,所以只要解决了王离,项羽的吃饭问题也会得到缓解。而项羽的士卒因为轻装突进,没有任何后勤压力,反而可以获得更大的机动速度,也就能在战场上取得更大的优势。

类似的例子是在数百年后的官渡之战中,曹操同样以数千骑突袭,便烧毁了袁绍的粮仓,号称七十万的袁绍大军一夜之间便土崩瓦解。再之后1000多年,瓦剌同样是用断绝水源粮道的方式,击溃了土木堡的数十万大军。

所以,巨鹿之战项羽的胜利,并不是说项羽就把秦军一个个全部杀掉了,而是相遇找到了问题的核心——粮食。实际上在古代战争中,战争规模越大,补给就越困难,断绝敌人的粮道水源,是战胜强大敌人性价比最高的手段之一。巨鹿之战可以说是釜底抽薪之战,所以秦军最后失败也就毫不稀奇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服了,巨鹿之战关粮食屁事儿!



项羽破王离,就是半日之内的事情,瞬间吃掉了长城军团全军。

这很明显打的是闪电战。

快到,王离的军队还没意识到甬道被切、自身断粮,就已经被楚军一波冲垮,继而遭到诸侯联军的踩塌了。


还断粮失军心?

还秦军不战自溃?

大哥,你想什么呢?

你真以为人人都有上帝视角,在项羽断了甬道的那一秒,每个秦军士兵的大脑立刻就能接收到“我们断粮了”这个信息啊?

你搁这玩P社游戏呢?



王离就算是头猪,都不可能愚蠢到把自己断粮的消息,告诉麾下秦军。

再说,秦军真的断粮了吗?

没有。

只是甬道暂时被切而已。

又特么不是粮草被烧了。

秦军吃饱了撑的,何至于惊慌失措?



项羽让英布进攻甬道,目的从来不是断粮。

而是迫使章邯的中央军团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傻子都知道,章邯和王离是在那里围点打援,只要诸侯联军敢冲王离,章邯就敢玩个黄雀在后,把诸侯联军给一波团灭了。

项羽如果真的莽夫一样去打王离,解巨鹿之围,那么打到一半,章邯肯定要带着中央军团中途加入战场,那么任凭项羽再神勇,他都要凉。


所以,项羽只有一个机会:让章邯不要动。

只有章邯不动,项羽就可以打一个时间差,专心只攻王离。

等到他可以把王离一波带走,那么章邯就算反应过来,都晚了。



项羽的全盘计划是这样。

——先让英布猛扑章邯的甬道,迫使章邯将军队集中收缩,趁着章邯集结兵力的空挡,项羽全军冲杀王离,只要把王离冲垮,作壁上观的诸侯联军就会跟着上,将长城军团全灭。

换句话说,本来章邯是钓鱼人,王离是钩子,赵王歇是饵,钓的就是那帮诸侯联军。

现在,项羽的打法,就是先突然骚扰钓鱼人,在钓鱼人懵逼的瞬间,迅速把钩子破坏掉,把鱼饵给救出来,这样就算钓鱼人回过了神来,都已经晚了。



关于项羽的计划,司马迁在《史记》里把前因后果写的明明白白,还搁着开放脑洞分析一通,真是画蛇添足。

现在,关于巨鹿之战唯一让人解释不通的,从来不是战术上的疑问,而是——

为啥王离的将近二十万长城军团,被项羽区区几万子弟兵冲的七零八落,王离苏角涉间全溃,败得一塌糊涂。


要知道,项羽一旦没能把王离瞬间打垮,哪怕是占优了,都没用。

因为,战事一拖,诸侯联军未必敢上来扫尾,章邯很可能中途反应过来,突然加入战场,任何一个失误,都可以让项羽谋败。


所以,这就又回到题主的问题本身了。

为啥王离的秦军那么弱,被项羽以少量兵力瞬间就干翻了?



其实,这个答案就在《史记》里,很多答主都引用了,只是没意识到其背后含义。


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现在,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是九战?

这里的九,可以是九场战斗,也可以代指多场战斗。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得出:王离的长城军团,分兵了。

起码分了九处,甚至更多!

于是,这就造成了,王离虽然在总体兵力上比楚军多,但在局部战场上又比楚军少了。


想到了什么?

对,就是努尔哈赤的萨尔浒之战,任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


项羽打王离,用的就是这一招。

他趁着王离分兵的间隙,在局部集结优势兵力,一鼓作气,闪电般的把长城军团一口气干翻。

这时,诸侯联军再一拥而上,王离不败难不成我败?



好了。

现在就剩一个问题了:王离傻逼吗?好好的为何分兵,如果将军队集合在一起,项羽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破掉秦军,这样一来,就可以给章邯加入战场的时间,秦军就必胜了。

我可以告诉你:王离绝对不是傻逼。

他分兵,是没办法。

一来,是他此行本来就是围点打援,既然是围,那么肯定要四散军队,尤其是还要分出一部分军队去监视那些作壁上观的诸侯联军,这样一来,王离的军队成了散装的。

二来,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关键因素:地利。

我们知道,赵王歇起初是在信都的,是他自己放弃了首都,跑到了临近不远的巨鹿。


那么问题就又来了。

为何赵王歇要把战场选在巨鹿?

一句话,巨鹿是一个适合赵军防守的城池。

巨鹿,即钜鹿,这是一个古湖泽名。

换句话说,当时巨鹿战场不是平原,而是湿润的湖泽地貌。

在这种地貌下,直接点了秦军死穴。

第一,这种湿润的地貌更不适合大兵团聚集,王离只能因地制宜,把军队四散驻守。

第二,秦军长期生活在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在这种湖泽地貌下,战斗力绝对要打折扣。

这才给了项羽钻空子的良机。

还有,此消彼长。

湖泽不适合生活在关中平原的秦军,但对生活在江汉平原的楚军有大利。

可以说,项羽带领的楚军,是有Buff加成的,还来了个兵力局部占优,进攻散装的、战斗力削减的秦军,焉有不胜之理?


项羽把王离干懵,诸侯联军再一拥而上,秦军的兵力优势也没了。

等到章邯反应过来,王离早凉了,没得玩了。



总的来说,项羽能胜秦军,是把主观能动性用到了极致,且运气不错,不但零失误,还有客观地理加成,这才创造了巨鹿的战争神话。

所以,如果秦军真想打赢巨鹿之战,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把战场选在这里。

但可能是章邯一路平叛打得实在是太顺了,陈胜魏咎项梁,没一个是他的一合之敌,于是飘了,打算在巨鹿来个一劳永逸,没想到遇到了项羽这么个战神,一把梭哈,输麻了。


所以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长不看版:

受制于某些文艺及影视作品的影响,秦军在战国晚期的力量被明显夸大。

考虑到存在【一小部分】年轻朋友的思维能力尚处于发育阶段,特别解释一下上面这句:

上文说的是“秦军的力量被夸大”,既不等于“秦军的力量很弱”,也不等于“秦军的力量不如列国”——二极管思维不可取。

还需要说明,有人认为秦军能够消灭六国就等于“秦军一定是一支无比强大的力量”,这也是二极管思维的表现,同样不可取。

从目前已知的内容来看:

秦军在战国晚期的力量对韩、魏、燕、齐、越(封君)、代(赵残余)六国存在压倒性优势,对赵、楚两国存在有显而易见的优势,但并不是压倒性的。

至于所谓的“秦军横扫六国”之说,出自李白的诗词: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评论区里有人认为我不知道“六合”是什么意思,这里解释一下“六合”是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不是“六国”。我在这里说的是“横扫”的出处,即诗中的“扫”。

诗中并未把赵、楚和韩、魏、燕、齐等国区别对待,其中的原因究竟是诗歌文体所限还是诗人本身也没在意不得而知。

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上讲,秦军仅对韩、魏、燕、齐、越、代存在有“横扫”之势,对赵、楚并无“横扫”之势。至于对韩、魏、燕、齐的“横扫”,是因为上述列国已在之前的彼此兼并中被击垮。

除了秦军的高估之外,我们也不应把战国晚期的六国军队——尤其是赵、楚——想象得有多强大,同样不能把秦末的义军想象得过于弱小。

在明确了以上信息后,大抵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即使秦军的力量在战国晚期到秦末并未出现明显的浮动,其在秦末战争中的表现也实属正常发挥的范畴——这里并不是说秦军一定会战败,而是说明秦军战败并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再度重申二极管思维不可取。

在下文中,我们将就3个方面做详细解释:

一是秦军在战国晚期的实际表现;

二是列国军队在战国晚期的实际表现;

三是秦末义军在当时的具体情况。

最后,结合秦军在秦末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

一、庞大而躁动:战国晚期的秦军

公元前236年,赵人在秦廷的支持下又一次凶狠地打击了燕国。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秦廷并没有选择与赵国继续合作,秦人趁赵军尚未收兵之际突然对赵国的南境和西境发动攻击,秦赵之间长达9年的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安阳。桓齮将。

下图为是年秦攻赵的大致形势。

如图所示:

白圈即赵国南部重镇邺邑,应为秦军的主要攻击目标;

白箭头为秦军主力攻击的大致形势,至于王翦部攻击西北方向的阙与究竟采取哪种路线并不好说;

下黄圈为赵都邯郸,可见邺邑及安阳一带对赵国领土安全的重要性;

上黄圈为燕都蓟都,图中可见赵军对燕的兼并已经进入了今环首都贫困带,燕国也陷入了危在旦夕的窘境。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

赵国对邺邑、安阳一带的占据并不久,该地长期属魏邑,到战国晚期才被赵国占领,秦军的目的应在趁着赵人立足未稳之际及早破坏赵人好不容易建立的完整防御体系。

在之后的数年内,秦军连年攻赵:

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十月,桓齮攻赵。
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
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狼孟。

在这段时间内,李牧、司马尚等人始终对秦军进行顽强的抵抗,不过消耗也是比较大的,“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此说虽有夸张成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赵国陷入了捉襟见肘的窘境。

另需要说明,

在公元前232年(十四年)的交战中,秦军虽有“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的战绩,但之后在宜安又被赵军击破。是役,秦军主将桓齮逃跑奔燕(注)。

(注:杨宽先生指出樊於期即桓齮。)

之后,秦廷转向了对韩国的兼并。

在消灭了韩国以后,秦军对赵国发起了总攻。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

除此之外,秦将李信也在太原、云中一带作牵制。

是役,赵廷以李牧、司马尚为将进行抵抗。秦廷则发动间谍网,以赵相郭开等变节者陷害李牧、司马尚,至使赵廷临阵换将,进而全线战败。

公元前228年,秦军围困邯郸。

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

赵廷投降,赵王迁本人被迁于房陵,公子嘉于代郡另立门户,秦赵战争结束。

从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8年的形势来看,秦、赵两国主要围绕邺邑、邯郸一带进行纠缠,韩、魏、燕、齐、楚并未对赵国有过太明显的实质性支援,可以说是秦、赵之间的“单对单”。

就秦军的表现来看:

秦军的力量应强于赵军,但这种力量并不是压倒性的。从公元前236年以来的形势来看,赵军始终保持着与秦军相抗衡的力量,尽管这种力量很有可能再拖几年就被消耗殆尽,而且抵抗的力量也越来越弱,但截至到公元前228年依旧是存在的。

就赵军的力量,我们当然不能说它有多强大,但起码可以说“秦军横扫赵军”是不成立的。

秦楚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则要从公元前226年开始。

是年,秦将王贲伐楚,“大破楚军,亡十余城”。

公元前225年,王贲转向攻梁,消灭了魏廷,并接收了魏国东至平陆、历下的还算广阔但十分零碎的领土。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下图为公元前224年以前的大致形势:

如图所示:

黄箭头为王贲部的大致攻势;

黄圈为王贲攻取楚国“十余城”最有可能的位置,具体可从之后李信的攻势中推测出一二;

黄圈为楚都寿春。

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在魏国被消灭以后,楚廷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屏障,而齐人在历下的压制下不太可能有什么大动作,更何况齐廷上层也已被秦国的间谍网所渗透,此时秦、楚之间也陷入了“单对单”的状态。

公元前224年,秦廷以李信、蒙武(一说蒙恬)为将伐楚,对楚国发起了总攻。

是役,蒙武攻寝、城父,李信攻平舆,之后李信部又在“鄢郢”及城父方向移动,这一动向应与原秦相昌平君在“鄢郢”一带发起叛乱有关。其后,李信被楚将项燕击败,蒙武则就地固守。

约在公元前224年下半年,秦廷几乎动员了可调动的全部力量交予王翦再度伐楚。

是役,秦军在郢陈、平舆一带俘虏了楚王负刍。

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

之后,秦王政本人也到了郢陈一带督战。

秦王游至郢陈。

而楚军方面,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并在淮阳(一说淮南)一带作进一步抵抗。

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淮阳)。

公元前223年,王翦、蒙武对趁楚军从淮阳向蕲南转移时攻击楚军,楚王昌平君死,楚将项燕自杀。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其后,王翦继续对楚地进行攻略。

公元前222年,楚封君越君向秦军投降,秦军收取了楚国的长江下游地区。

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

公元前222年-前220年,秦军大抵在其间的某个时间节点收取了楚国最南端的苍梧地区。之后苍梧发生叛乱,前去镇压的秦军也出于某种原因而附逆,秦廷又排出后续部队才镇压下去。最后,秦廷倒也未对叛乱者作太严厉的惩罚。

从目前已知的内容来看,秦、楚两国之间的战争主要从226年开始,与楚军主力的对抗持续到223年,与楚国地方的战争最早结束于公元前222年,最迟结束于公元前220年。

顺便讲两个段子,“楚国是分封制,楚廷对地方没有控制力”,“楚国是贵族政治,楚王没权力”,具体出自某小说剧情。

就秦楚之间的战争,也属于两国的“单对单”。相比于赵国而言,楚国因昌平君的叛乱而占了一些便宜——不过叛乱终归是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当时叛乱者的波及范围可能是从鄢陵、郢陈到淮阳,也可能是从郢都、陈邑到淮阳,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都足以证明秦国内部存在着大范围的附逆,依旧能够说明秦国内部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

整体而言,秦军对楚国的战争几乎发动了自身能调动的所有力量,而且这种调动力是建立在主要有威胁的力量均以消灭的基础之上的。此时,秦军的力量是明显强于楚军的,但由于秦国内部存在不稳定因素,导致秦军无法对楚军形成“横扫”的形势。

从灭赵及灭楚战争来看,秦国内部都存在一种极度不安的躁动。

在秦赵战争之前,就出现晋阳归赵、长安君投赵的情况,在战争中也出现了秦将在战败后逃至他国的情况——从蒙骜、李信等人的事迹来看,秦廷在当时实际并无严厉惩罚败军之将的习惯——所以这一情况似乎并不大对劲。

到了秦楚战争之中,直接出现了位高权重的重臣兼封君变节,并牵连相当一批地方机构附逆。在秦军收服苍梧之后,又出现了苍梧当地的叛乱和前去镇压的秦军的倒戈。

以上躁动因素在秦末战争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秦帝国在东方的大量地方政府附逆,比如武关一带的守将对义军表现出降意,比如赵佗就地割据——顺便讲个笑话,“赵佗接到秦始皇密令称‘秦可灭,华夏不可灭’”。我们断不可把躁动因素视为仅在战国晚期出现的情况或仅在秦末出现的情况。

截止到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秦军在灭赵、灭楚时固然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吃力,但这种表现就一定要认定为是秦军不够强吗?在濒临灭国之际,赵、楚把最后的家底搬出来拼一把也是合理的,难道就不能是因为赵军、楚军也比较强的原因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看一下战国晚期赵廷和楚廷的内部情况。

·

二、内斗、变节、窃夺:战国晚期的赵国和楚国

有关秦、赵两国的对抗主要开始于赵惠文王一朝。

当时,魏国逐渐从河东郡退出,韩国成为了秦国与赵、魏之间的主要屏障。为了创造兼并韩国的有利环境,秦廷对赵、魏连拉带打,而赵、魏两国也经常利用秦国相互打击或联合起来对抗秦、韩。在这一阶段的对抗中,秦国相对占优,不过赵国的抵抗也比较有力。

在赵惠文王末期,秦廷忽然出现了一次剧烈动荡,秦相魏冉及一干政治同盟被赶下台,魏籍士人范雎上台成为新的秦相,秦廷开始执行“远交近攻”。

所谓“远交近攻”,在范雎向秦王阐述的时候是一套,但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变成了另一套——“远交”魏国,然后“近攻”韩国。

至赵孝成王前期,韩廷把韩上党甩给赵国,秦国就把策略改为了“远交”魏国,“近攻”赵国。

下图为范雎执政时期“远交近攻”的实际执行情况:

如图所示:

红圈为秦、魏联盟,不过魏国从未协助过秦军的军事行动,在邯郸之战期间还突然以“攻赵”为名攻取了秦军后方的伊是;

红箭头为秦军的主要攻势,即攻击韩国所据的晋南阳及上党,并转向攻击邯郸一带,此外太原、皮牢也有战事,图中未标出;

黄圈为秦军的重点打击目标,即魏国的主要竞争对手韩、赵两国;

白圈为楚国,秦廷的态度以勒索及忽视。

最终,秦、赵两国围绕长平、皮牢、武安、邯郸展开了一场3年以上的系列战役。在战争的末期,秦军在邯郸方面暴师长达一年半,魏、楚则趁势构建联盟对邯郸方面发起了突袭,而后一度攻秦至河东郡,导致治所安邑都陷入了不安。

在这一场漫长的战争过后,魏、楚瓜分了包含秦陶邑在内的泗上地区,韩国收复了韩上党,燕国趁机取得了赵国的昌壮,而赵国保住了一条命。

此后,秦廷又发兵打击了韩、赵两国,由此促成了魏国在三晋恶性竞争当中的一家独大,进而呈现出一种回光返照式的霸权,即“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的表象。

至赵孝成王后期,赵廷的策略主要有四:

一是大力支持北方一带的地方重臣,如李伯、李牧等;

二是利用燕赵鄗之战反击燕国,以威胁蓟都的方式勒索燕国的财物和土地,燕下都正是在这一时间节点被赵国夺取;

三是进一步扶持中央军事重臣,廉颇、乐乘正是在鄗之战以后被任命为赵相、副相,并被封君;

四是利用秦、韩、魏、楚在四者之间的火并上位,尤其在魏、楚联盟瓦解之后,赵廷与秦国修复关系以此压制魏国。

顺带澄清一点:

有关“廉颇在长平之战以后一直过得很凄凉”是网上的段子,具体出处不详。

至赵孝成王晚期,赵国基本扫除了长平之战后的颓势,形成了“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世之时赵几霸”的表象。

顺便讲个笑话:

“赵国在长平之战以后一直一蹶不振”。

截止到赵孝成王逝世的时间节点,我们可以看到赵廷的主要方略:

魏国为主要假想敌,秦国为盟国,楚国为潜在盟国,齐、燕为扩张对象,韩国在此时已经失势所以属于不提之列。

在赵悼襄王即位时,赵军内部中发生了一次恶劣事件。当时赵相廉颇正带兵攻魏,赵廷则以副相乐乘替代廉颇的将位,引起了后者的严重不满。其后,廉颇率兵击退了乐乘,而后叛逃至魏国。以上事件虽然不能说引起了多大的负面效果,但赵相与副相、将领与替代者之间发生直接的军事火并依旧足以说明赵廷内部似乎除了一些问题。

不过,在经历了这场风波之后,赵廷内部还算稳定了下来。

在赵悼襄王一朝,赵国的战绩绝对能称得上显赫:

在西方,赵军利用合纵攻击到了咸阳东部的蕞城,虽然未能攻克但从攻击半径来看必然给秦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

在东方,赵国吞并了齐国北部的饶一带,领土已经逼近了大海;

在北方,赵军攻击到了武遂(今河北徐水),燕国在督亢以南的统治已经无以为继;

在南方,赵廷利用秦、魏之间的战争收取了邺邑、安阳一带的人口稠密区,邯郸以南的防御被填补完整。

下图为至赵悼襄王晚期赵国对外战争的大致战果:

如图所示:

黄圈从左到右分别为蕞、邺邑、武遂、饶;

白圈即秦都咸阳一带;

蓝圈为历下,当时应为魏邑,可见齐国在黄河下游流域的领土几乎无以为继。

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赵悼襄王一朝时,赵国的势头虽然凶猛,但整体都是建立在秦对赵支持的基础之上——至于攻蕞一事,则是建立在楚相黄歇协助攻函谷的基础之上的。

也许,有些朋友会觉得以上内容有点跑题,不过在这里必须特别强调一点:

明确赵国在战国晚期的亲秦政策及该政策的滥觞,是讨论赵国在战国晚期表现的重要基础。

公元前236年,赵悼襄王在接到秦军突然袭击后怅然逝世,嫡子公子嘉因之前被废未能即位,王位落到了倡后所生的公子迁身上,即赵王迁。

有关赵王迁的年龄失载。不过,从赵孝成王即位时有太后佐政一事来看,赵孝成王在即位初期应该比较年轻,暂以20岁计算的话,逝世时也只有41岁,由此可见赵悼襄王即位的年龄也必然会很年轻。赵悼襄王在位10年,可见第一继承人公子嘉在赵悼襄王逝世时的年龄大概率为少年,赵王迁甚至有可能是儿童。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赵国的政治惯性,倡太后自然会拥有掌控赵廷的机会。而倡后本人又无家族支撑,那么她必须和其他重臣勾结才能控制住局势,也免不了要依赖盟国的外援进一步巩固自身,还要打击公子嘉的潜在政治同盟。

从目前已知的内容来看,倡后的政治同盟主要有春平君、郭开,政敌为李牧。由于李牧在代郡及北方地区颇具政治威望,且又拥有赵军的指挥权,倡后一党自然会依赖秦廷以对抗李牧等人。这正是郭开变节的诱因和李牧被诛的根本。

那么,公元前237年秦廷公开以尉缭、顿弱(或与尉缭为一人)等魏籍士人开展的间谍网活动,也就为赵廷上层从亲秦到变节搭建起过渡的桥梁。

现在回看从元钱236年以来秦、赵交战的情况,可知李牧虽数次破秦,但背后不可避免地会有倡后、春平君、郭开等人的掣肘,也不排除有一定程度上的支持——毕竟,李牧越表现出有对抗秦军的能力,倡后一党之于秦廷越有价值——但这种支持只可能是个别情况,掣肘才应是常态。

由此可见,赵军在战国晚期的力量会被赵廷的内部因素而大打折扣,说“赵军在战国晚期有多强大”当然是不成立的。

既然说到了这里,或许有些朋友会问:

楚军在战国晚期的力量是否也因为秦国的间谍网而大打折扣呢?

从目前已知的文献来看,秦国间谍网的主要成就在赵廷和齐廷,赵相郭开、齐相后胜均明确变节。韩、魏虽无明确的变节记录,不过整个韩廷、魏廷都参与进了秦廷的内部斗争,本身与秦廷就是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燕国的记录比较模糊,算不算很难说。楚国则不存在变节的情况。

这是否等于楚廷并未被间谍网渗透呢?

不尽然。

因为还有另一种可能:

相比于楚考烈王死后楚廷内部的权力斗争,重臣变节的情况可能已经被忽略不计了——注意,这里说的是一种可能性。

在黔中-鄢郢-巴东的拉锯战之后,楚廷东迁郢陈,收服了泗上地区,又大力开发了长江下游地区,并通过在巴东建立壁垒群以切断秦巴郡与东郡之间的联系,由此形成了楚国在楚顷襄王末期的恢复。

楚国亦强大,天下无敌矣。

以上言论出自虞卿的夸张之语,在当时看来略有滑稽,但在之后的情况看来并非全无根据。

至楚考烈王一朝,楚国复强,又利用秦国与三晋的火并而夺取了鲁国、齐南阳、莒都的广阔地区。“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说法得以继续流传在战国晚期策士的言论之中。

下图为楚考烈王逝世之际楚国的大致疆域:

如图所示:

红圈为鲁、泗、莒、齐南阳地区,为当时的人口稠密地区;

蓝圈为应为魏邑的历下;

红箭头为当时从莒到临淄、即墨一带的交通线,楚军以莒为基地可通过齐国平坦的大道迅速通达齐国全境;

黄圈为巴东可能涉及的范围,但从地理上看明显可以切断从巴郡到南郡的通道。

从当时的形势中可以看到:

齐廷在战国晚期奉行的“事秦谨,与诸侯信”绝非单边的亲秦,要么是引入秦廷的力量以压制国内的楚国势力,要么干脆就是在楚廷的授意下表示出“亲秦”的姿态以牵制先后坐大的魏、赵。

然而,楚国的复强之势在楚考烈王逝世后骤然终结。在春申君和李园的火并后,是楚廷长达10年的不作为,而后楚人还为这段时期的君主谥以“楚幽王”——考虑到战国时期列国以尽可能少用恶谥,或即使有恶谥也要与美谥或中谥配合(如赵武灵王),当时楚廷内部应当存在有严重的问题才让众臣给先君谥以如此下作的字眼。

其后,楚廷干脆出现了楚公子弑君夺权的恶性事件。这种情况虽在西周末期及春秋时期较为常见,但在战国时期十分罕见。“楚考烈王无子之说”这一极其荒诞的谣言或就在这段时间产生。

秦军对三晋进行大肆兼并,而后对楚发动总攻,正是发生在楚廷的动乱时期。

可想而知,楚军的力量相比于楚考烈王一朝乃至楚幽王一朝应大打折扣,程度未必比赵国好多少。

在讨论完战国晚期的赵军、楚军而言,我们再来看一下秦末的义军。

·

三、士人的玩具:贫民绝望下的奋起和旧公室仅存的威仪

公元前209年7月,一直途径大泽乡一带的秦军内部忽然发生了火并。

两个屯长杀死了军队的尉官,以“扶苏”和“项燕”的名义夺取了这支军队的指挥权,而后命令全军攻击大泽乡及北部秦邑以恢复楚之社稷。

在叛军攻略北上的过程中,又有相当一批不满秦王朝统治的民众加入了队伍。等到这支军队抵达郢陈一带时,这支军队的规模已经达到了:

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从战车及骑兵数量来看,投奔陈胜的民众不只有普通农民,也有相当一批士人或者说富农及大中小地主。

在攻取了郢陈之后,当地的大地主们拥立化名陈胜的“扶苏”为楚王: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下图为目前常见的“陈胜吴广起义”的插画:

从已知的信息看来,图中的内容与历史存在有一些出入:

一是陈胜在大泽乡鼓动起义的人员本为在编秦军,与图中使用农具、木棍的“农民”形象并不吻合;

二是陈胜自称“扶苏”,吴广自称是“项燕”,可见两人的年龄应当相差比较大——不过这是个细节问题。

那么,图中陈胜及麾下义军的“农民”形象是否有出处呢?

或许源自于贾谊《过秦论》中的这一段落: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由于贾谊生活的年代距离陈胜并不太远,其实的内容是相对可信的。那么,“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内容和《陈胜世家》中的“秦军叛乱,地主附逆”究竟哪一个是对的呢?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

在战国时期及秦代,朝廷会在基层设置一些类似于“亭”一类的专制机构,该机构长官由朝廷任命,以此对基层进行治理。不过,与郡、县一级长官不同的是,上述基层机构由当地士人担任而非朝廷委派——网上有段子称“秦廷能彻底控制基层”,应该就是对上述情况的误解。在有战争任务时,朝廷会直接向每一个以“户”为单位的农民家庭征召兵源,不过实际执行下去还是由这些当地基层专制机构长官的士人落实。所以,士人和普通的贫苦农民实际很难真正意义上的分开。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士人有附逆之心,还是农民有奋起之意,都会出现装备着武器的士人和装备着农具的贫民加入。

在“扶苏”树起叛旗之后,帝国在东方的统治陷入了动荡,出现有士人杀死当地长官以进行叛乱的情况,也出现有当地长官干脆与豪侠勾结参与叛乱的情况。这一乱象的结果就是朝廷在地方的官府落入变乱的士人和农民手中,而士人也当然会用府库中的制式装备进一步武装自身及一部分农民,由此形成了义军在武器装备上的提升。

或许,有些朋友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以上说的也只是义军在武器装备上的提升,可战争终归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为,单有武器装备的话按说还是无法对抗全面专业化的秦军才对吧?

为此,我们还要了解一下秦军的情况。

战汉时期,朝廷虽会被有一定数量的常备军,但军队的主体仍以临时征召的农民为主,同时也会征召一些游走的士人,或许是被用来充当基层指挥链或某种精锐部队。在这种兵制之下,秦军的组织力虽然会比义军强不少,但未必就有质的区别。

除了组织力上,秦军作为正规军的赏罚措施应该更为规范一些,典型的就是首爵制,即士兵通过斩首以换取获得土地及成为官吏的机会等——很多网络段子会夸大首爵制的作用,更有甚者会杜撰出“首爵制维护底层民众的利益而非地主阶级的利益”的段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占据指挥链优势地位、掌控验首环节操作空间、拥有更为精良的武器装备及习武条件的士人明显更有利于首爵制的晋升。注意,由士人获取军功的优势地位,又掌握验首环节的操作空间,这很有可能引起底层民众的反感。

顺便再聊一个段子:

就是“秦法之严”,秦国是“法制/治国家”而非“人治/专制国家”,是一个把所有人都视为黔首的“平等社会”,秦国的“法律”是没有操作空间的,根本不存在贪腐情况。

以上段子大概出自于“河X派”史观的变异,就是把“日本夏令营”、“德国下水道”换了一层“秦国”的皮。

那么,义军那边又如何呢?

在操作空间上不见得比秦军好多少,甚至有可能还不如秦军。但与秦军不同的是,有些义军内部可能因为没有制度化而出现远高于正规比例的战利品划分,即使有一些义军首领较为吝啬或有长久打算,民众由于已经因被叛军裹挟而无路可退,因而被迫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战斗。

以上内容并不是说“秦军和义军是一回事”或者“义军比秦军强”,而是说明两者的差别不是绝对的对立化,切不可以二极管思维进行理解。

当然,秦军与义军存在有一个绝对化的差异,就是:

秦军拥有稳定的、合法的、存在惯性的上下级关系,而义军在这一点尤其薄弱。

正因如此,义军方面就出现了冒充旧公室及扶持旧公室的情况,以弥补自然在法统上的薄弱——自然也不可能完全弥补。

到此为止,我们也就可以明确秦末义军的性质:

所谓的“六国复国”,实际是以士人为领导的起义政权,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冒充旧公室或扶持旧公室的现象,如陈胜冒充“扶苏”复楚,项梁扶持“楚王孙”复楚,士人扶持魏、赵、韩公室复国。此外,也存在士人自立的情况,如燕、齐(注)。

(注:田儋系齐宗室而非公室,田氏的成分非常复杂,断不可把宗室和公室划等号,不过齐国也出现了扶持旧公室的情况,即齐王假。)

而掌控基层武装的士人,当然是有一定武装力量和组织力量的,而且这种这种力量又得到了府库装备的支援、官僚附逆的支持、旧公室法统的支撑,因此义军的力量并不弱小——只不过也不见得能有多强大。

而秦军方面,就前文所述,秦军在战国晚期的力量本来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即使是在赵军、楚军力量大打折扣的对比下也没有表现出有多强大,它与义军的对抗当然不见得存在绝对的优势。

以章邯部为例:

其兵源主要有三,一是骊山一带的大量刑徒,二是咸阳一带的5万常备军之中的一部分,三是在关中动员的本土士人及民众。其中,后两者在史料中并未提及,不过也不难理解,毕竟调动常备军及本地士人、民众属于常例,只有武装刑徒属于特别情况才有必要记录。不过,我们也要考虑一下有没有可能真的只动员了刑徒,只是稍微想一想就知道可能性太低,因为组成能调动数十万集团军的指挥链终归是需要数以万记的军官,而军官不可能全从刑徒里选拔,必然要使用本土士人或常备军填充指挥链。

章邯在出征以后,先后击败了周文、“项燕”、“扶苏”、魏咎等人所部的义军,而后在项梁身上碰了钉子,但后来又击败了项梁。

从表面上来,章邯部的表现非常凶悍,但我们必须要清晰地认识到:

章邯部的活动范围一直在魏地及周边地区活动,这支军队对能咬住的义军固然是摧枯拉朽,但应对韩成、魏豹、刘季等人的四处活动还没找到太好的办法,最终被钉死在了魏地北部一带。只是被这个问题不太明显,由于章邯部在王离部战败后被以楚军为首的诸侯联军咬住,这个问题也就被掩盖住了。

同理,王离所部的长城军团对咬住的义军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对后方的司马卬等人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特别澄清:

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说章邯部、王离部永远解决不了各路义军,而是说截止至章邯、王离在赵境活动的时间节点为止,秦军在正面战场上确实取得了优势,但还未完全扭转战略上的劣势——事实上,秦军的另一支军团,原荥阳长官、秦相李斯之子李由所部就遭遇了惨痛失败——假设章邯、王离能快速清除赵地的战事,不排除真有可能在之后的战斗中清扫到各地流窜的义军,但也不排除像在巨鹿一样在某场战斗中翻车,更不能排除背后的秦廷突然因某路义军的突入或自身的内部火并而被摧毁。

综上所述,秦末战争中的秦军即称不上强大,也算不上弱小。

同理,义军的力量在局部战场上想和秦军两大主力直接对抗还是比较困难的,但由于各路义军四处活动,实际占有战略优势——只是这种优势并不等于必然的胜利,还需要某个时间节点出现的大捷。

如你所知,这场大捷就出现在巨鹿。

公平来说,楚军在巨鹿之战的胜利存在客观原因。王离本人在这场战争中应有明显的失误,应是秦军战败的第一责任人。从楚军“九战秦军”的表现来看,项羽应当是利用了王离疏于侦察的问题而快速迫近,又利用了秦军围城时的分散部署寻找到了突破点,再利用突破点依次击破了王离所部的各个包围点,最终全歼了王离部。当然,章邯多少也有一定的责任,比如在与王离部的甬道被切断后未能夺回,只是这一责任相比于王离要小得多,实际以秦军对义军的有限优势而言也并不能说肯定有夺回的能力。

写到这里,本文也就到了结尾的部分。

以上的篇幅有点多,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简短的信息:

秦军在战国晚期的征伐中不存在绝对优势,在秦末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也不存在绝对优势,所以胜利了也正常,失败了也正常。

只是有些观点总把历史上的某一结果解释未一种绝对的必然,我们在主观上认可了这种必然以后又会在预设立场的前提下把胜利者想象得无比强大,或者把起义者想象得无比弱小,从而扭曲了本该正常的思维。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文完)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巨鹿之战”的战役起因,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各地民众奋起反秦,关东六国纷纷复国。

秦军主帅章邯率军纵横中原,一路破军杀将,先灭陈胜的张楚政权,再在临济之战大破齐、楚、魏三国联军,斩杀齐王田儋、魏王魏疚,接着又在定陶之战袭杀项羽的叔父、楚国复国军主帅项梁。

在此期间,章邯多次得到了秦朝中枢补充兵力,(【二世悉起兵益章邯】)又经过连续作战的战损,其主力早已不再是骊山囚徒戍卒,而变为秦国关中子弟为主,战斗力更与骊山刚成军不可同日而语。

在魏国基本覆亡、齐国、楚国皆遭重创后,章邯挥军渡黄河北上,会同王离的长城军团(又称九原边军),合计四十万大军,夹攻下一个敌手赵国。

【当王离与羽大战时,精兵四十万众,并章邯军故也。】——《前汉纪·高祖皇帝纪》

大约二十年前,正是王离的祖父王翦、父亲王贲,分兵攻灭了赵、魏、燕、楚、齐五国。八年前,王离又作为蒙恬的副将,率领长城军团指挥了驱逐匈奴、开拓河套数千里土地的战争。因此,在世人眼中,这是一支纵横南北、所向无敌的铁军,堪称秦军最菁华的王牌军团。秦朝将这支常年戍边的边军调动南下,是压上了最后的底牌,务求毕功于一役,彻底歼灭六国复国军。

九原秦军主帅:王离

在秦军迅猛进攻下,赵军在信都之战惨败,赵都邯郸失守,赵将张耳奉赵王歇仓皇北逃,据守巨鹿。章邯将邯郫之民迁往河内,而夷其城郭,分派王离军团将巨鹿团团围困,自己则聚合大军于城南,筑甬道连接黄河,将粮秣自敖仓源源不断输送至王离军。

赵将陈馀从恒山等地聚合数万赵军,聚兵于巨鹿城北,和城内赵军呼应,然而畏惧秦军势大,不敢出战,一边分派使者至齐、燕、楚国求援。巨鹿围城整整三个月,守军已是兵少食尽。在张耳催促下,张耳不得已派张餍、陈泽率5000军试探攻击,被秦军一战尽歼灭。

燕、齐两国虽然基于唇亡齿寒,燕将臧荼、齐将田都、田市等纷纷发兵救赵,张耳之子张敖从代郡聚合上万兵马,与之会合。然而各路援军无不畏惧秦军兵威,因此只是在陈馀军侧高筑起十余处营垒,未敢进击秦军。

巨鹿之战天下局势图

项梁战死后,原本是项梁所立傀儡的楚怀王趁机尽收兵权,因此楚国虽然以倾国之军5万人北上援赵,主将却并非项羽,而是一介舌辩之士宋义。宋义同样畏秦如虎,屯兵于安阳整整四十六日,一边置酒高会,一边下令敢言战者斩。当日连降大雨,楚军将士饥寒苦绥,项羽趁机煽动军心,联合诸将斩杀宋义,袭夺军权,接着巡视部曲,抚慰士卒,楚军军心复振。

而秦军久围巨鹿坚城,数月不下,又有各路诸侯联军牵制,已经是师老兵疲。因此项羽派遣当阳君英布和棘蒲侯陈武(史书上称“蒲将军")率领两万精锐抢先渡河后,楚军兵锋锐利,以一当十,竟将章邯部20万大军逼退,一举夺占了甬道,断绝了王离和章邯两军,更断掉了王离军团的部给。

接着,项羽率全军渡河后,下令破釜沉舟,毁坏炊具和船只,每人只携带三日干粮,以示和秦军决死一战。项羽一骑当先决死冲锋,楚军将士士气大振,战场上万军呼声震动天地,人人以一当十,九战九捷,连续击破秦军九道防线,斩杀秦将苏角。

王离军团大败之后,士气沮丧,向棘原方向败退,欲合章邯军团会合。观战的齐楚军队和赵国守军,惊恐于项羽军的惊人战力,亦纷纷打开壁垒,加入战阵,协力痛打落水狗,把败逃中的王离军团一举围歼。王离被擒杀,副将涉间自焚而死。这支曾经横扫六国、驱逐匈奴的秦军最菁华部队,就此覆灭。

战后,项羽传讯召见各路诸侯将领,各国将领们个个胆战心惊,进入楚军大营辕门后,人人面对项羽俯身拜倒,膝行而前,无人敢抬头仰视,以示臣服。项羽便在众望所归下,成为反秦联军主帅“诸侯上将军”,声威遂振四海。

【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又羽呼声动天地。诸侯军人人莫不怖惧,于是既破秦军。羽见诸侯上将。入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羽者,由是为诸侯上将军,兵皆属羽焉,于是羽威权遂振四海。】——《前汉纪·高祖皇帝纪》

巨鹿之战是几十万反秦义军对秦国的总决战,项羽所部破釜沉舟,发挥了关键核心作用,具体到每一场战斗的兵力比,并非特别悬殊而不可思议。

项羽在巨鹿之战能以少胜多的关键,便是【两军相逢勇者胜】。他凭借自身史上无双的武勇,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呼声雷动惊天动地,对麾下将士有最大的士气鼓舞加成,亦给原本作壁上观的盟友军队充足的必胜信心,让他们纷纷加入战斗,围攻秦军。

同时,项羽更凭借无与伦比的战场嗅觉,也能时刻在第一时间就把握到战局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判断,调整相应部署,因此方能打出一场名垂青史的经典歼灭战。

随后项羽统合30余万诸侯(楚、燕、赵、齐、魏)联军,面对败退的章邯军团连续出击,每战克捷。章邯苦战数月不胜,士气低落,后勤断绝,又因后方权臣赵高猜忌,因而进退维谷,被逼投降楚军。

项羽在新安将20万秦国降卒尽数坑杀,彻底摧毁了秦国的主要军事力量,整个中原地区尽数落入反秦联军控制下,也在实际上宣告了秦王朝的丧钟。

一个刚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就这样创造了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奇迹,进而覆亡了一个持续五百年的强大帝国。

等到项羽进入关中,其麾下兵力已达40万人。他下令将秦王子婴和秦国公室贵族尽数斩杀,自封“西楚霸王”成为天下霸主,达到了人生巅峰。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项羽是兵形势的高人,他就是善于利用少量精锐部队迅速打垮大量的敌人。比起巨鹿之战,彭城之战才是真正发挥出项羽风格的战役。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对兵形势的描述:兵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

兵形势的大家通常都是骑兵统帅,而骑兵也是最适合兵形势的兵种。后世还有一个兵形势的君王代表人,就是李世民,同样的骑兵统帅,同样的善于利用少量精锐部队迅速打垮大量的敌人。不过李世民牛逼就牛逼在他不仅是兵形势的大家,还是兵权谋的大家。所以毛教员称赞“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至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推荐大家下载罗马全面战争或者中世纪全面战争,然后在会战僵持中,用一只骑兵部队背冲或者侧冲对方的军队,当你看到对面的军队一队队接连升起白棋的时候,你就会理解,什么叫做兵形势,什么叫做以轻疾制敌者,什么叫做倒卷珠帘。·


user avatar   chen-rui-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user avatar   meng-xing-shi-fen-42-60-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



user avatar   yue-shang-zhong-tia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史书评价很恰当,欺负孤儿寡母的摘桃咖,刻薄寡恩,评价不高,明清祭祀帝王都把他踢出帝王庙,虽然现在有些键盘侠在为他翻案,但是现在的主流还是对他评价不高,毛主席都说他做法蕴藏大乱,隋文帝是历史上最会扒刮地皮的皇帝,连灾年都舍不得放粮 以下我整理的杨坚实绩

1、欺负女儿外甥摘桃,屠尽宇文家族

2、屠城,毁了两座古城邺城和建康

3、为了多收税大索貌阅、强制析户

4、三斗为一斗,变相横征暴敛剥削百姓

5、大肆发放铸币炉给诸王和大臣,致使货币崩盘

6、东征高丽,三十万大军死了十之八九,二十多万人命就这么没了

7、猜忌太子,好的侍卫自己用,把老弱病残派到东宫,并让老婆毒菇监视东宫

8、杀功臣,杀功臣的数量能排进所有皇帝前三,打赢突突的史万岁一回来就被杨坚砍了,发明廷杖,曾经在朝堂上用廷杖打人,还嫌弃廷杖不够粗,后来把廷杖加到3倍粗

9、佞佛,大肆修建寺庙

10、严刑峻法酷吏,三个人偷一个瓜判死刑

11、修仁寿宫死了几万人,还夸杨素干得好

12、明明国库里装了很多粮食,但是开皇14年灾年不放粮,很多百姓都饿死在粮仓周围,而且还在灾年低卖北周旧米(此时北周灭亡已经14年了)后来忽悠百姓设置义仓(所谓义仓就是让百姓在丰收年把粮食交一些给政府保存,遇上灾荒百姓可以去义仓领粮食,但是这是欺骗百姓的,等百姓交了几年粮食,杨坚全部收归国有,相当于我们交了社保最后被收为国有一样。

13、废天下学校,苛待学官

14、禁绝私史,杀害大儒 15、逼弟弟离婚,弟弟不同意,就毒杀亲弟弟 16、剥削百姓攒钱给小老婆花,宣华夫人容华夫人生活非常奢侈,但是灾年缺不放粮。 17、对结发夫妻刻薄寡恩,妻子重病带小老婆在外游玩,不回来见妻子最后一面,导致妻子都没有机会交代遗言,临死前甩锅老婆,说独孤误我。[/cp]




  

相关话题

  为什么曾经横扫六合的秦军在灭秦之战中表现极弱? 
  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是哪个? 
  中国到底哪里糟糕? 
  如果抗日战争中国战败那我们现在学的历史会是怎样的? 
  为什么国军出身的50军到了朝鲜战场上跟打了鸡血似的? 
  真正的苏(维埃)式园林应该是怎样的? 
  商朝与同时期的其他人类文明,发生过哪些冲突并大获全胜? 
  《滕王阁序》是文采有余而内涵不足吗? 
  为什么同样出自中原一直以来的霸主晋国,韩的国力和魏赵相比差那么多? 
  与历史人物同名是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研究生一上就是两三年,毕业之后都二十五六了,再去工作会不会太晚了?
下一个讨论
都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个人努力真的抵不过原生家庭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