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经济学家建议「央行多印 2 万亿,抓住 75-85 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出台鼓励生育基金」,这可行吗?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任泽平这厮又在阴阳怪气(非负面)。

这篇报告与其说是讲生育率的,不如说是他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展望。


我翻了报告全文,只感到老任又在偷懒:很多数据都是他以前发过的,这次打了个包又堆砌了一遍。

问题还是那些问题:

过高的综合生活成本使得结婚比例、初婚初育年龄、离婚比例等所有与生育率相关的数据都在恶化;

本土新生人口的萎缩,就是本土市场消费、劳动力、研发、借贷还贷能力、商业交易总规模的萎缩,也就是预期的萎缩,也就是信心的萎缩;

而这样的老龄化社会必然背上沉重负担且坠入凋零。虽然不是直接寄了,但会僵尸化,容错率和潜力都暴跌。

这些话题我觉得咱们在知乎上已经聊烂了。


为啥我说老任阴阳怪气(非负面)呢?看他给出的解决思路:

全面开放生育;

从怀孕到18岁的减免税和生育教育补贴;

加大托育服务供给;

对保障女性就业及产假的企业进行税收减免;

消除对非婚生育的单亲妈妈及子女的落户、教育歧视;

加大教育医疗投入,降低抚养成本,降低医疗费用,稳定房价。

(那个“印2万亿做生育基金”的标题,其实只是导读的第一行,严重怀疑是为了搞点流量)


这些建议本身完全没问题,实际上我在知乎上写的很多生育率相关回答也是这个思路。

我常唠叨:咱也天地不仁一把,把人口就看成一种单纯产品。那有什么产品是能在不追加投资的情况下自动实现再生产的吗?

不要跟我讲什么“阳光是免费的”,太阳的前身也是45亿年前一片巨大的氢分子云,这颗黄矮星烧完太阳能就没了。

天下万物都需要某种再投资才能够持续乃至增殖,人口也必然要遵循这个法则。因此不管刺激人口增长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核心逻辑必然是追加投资。

直观的钱和房子,更廉价的公共服务资源,更廉洁高效守法的社会治理,更高的劳动力溢价,更完善社保体系,这些都是追加投资,都是政府需要在眼下的水平上再付出额外的努力。

那为啥说老任阴阳怪气(非负面)呢?


因为这些事已经唠叨了两三年了,已经快成互联网月经帖了,我们还是没看到多少追加投资的行为。

只看到了放开许可,也就是从一胎到二胎到可能的全面放开。

“我允许你生”和“我鼓励你生”,这不能算一码事吧?


我之前常说:生育率问题是个需要十几个部委一起上的问题,甚至是个要全面转化社会治理思路的问题。

这里隐藏了我国社会治理的一个惯性:

改开之前,我国是个高度规范化的社会,一切尽在国家掌握。改开之后,一部分市场被放到民间自行发展,很多社会制度也是随着这些经济变化而逐步跟上。

我国近四十年的社会经济变化,粗暴地说,就是国家逐步放一块、看一段、再制度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点点放手的状态。

这导致上下对大量问题基本只有一个思路:放给你做,你们就能解决了。

尤其是治理的核心,搞经济:经济没起来?放一块市场的准入权出去咯。给你们三来一补,给你房地产,给你们互联网,给你们能源交易所。

我把光伏产业硬做起来,然后放给你们,你们不就有增量了吗?


这是个很强悍的发展策略,但这也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缺陷:

真的不是服务型的思路。

尤其是在地方,所谓“服务型社会”其实服务的是营商环境,因为市场准入权放给你们了,因此要和企业们深化沟通,保障这些市场准入权在经济上的变现。

不是奔着服务普通人去的啊。

大量普通人之间的诉求,其实是被企业们承接了:你们拿了市场准入权,那你们去给普通人做供给提供服务呀。

于是医疗教育养老生育等领域出现了大规模的市场化,莆田系横行至今,综合生活成本拉高,这又直接加速了生育率的下跌。

这成了一个闭环,生育率暴跌是这个闭环必然的代价。


现在要打破这个闭环,就意味着政府来主动刺激供给,甚至得亲自下场去提供服务。

这就不是放开市场准入那么简单了,政府要有更精细的管理,要把服务对象从眼下核心的企业,转向到非常具体的个人。

一,要和企业竞争,甚至限制一些市场的准入,但这其实还好做;

二,限制企业后,还能提供比企业更廉价普适的公共服务,这个很难。

从一个普通国民的角度去设计、调整整个公共服务体系。说实话,这个经验,我国整体是非常欠缺的。

咱不说别的:我国长期向新加坡学习社会治理,现在国资又是房地产行业的大头,新加坡租屋制度咱愿不愿意学?有没有足够多且合格的政府职员来支撑?这个制度从试点到全面推广的时间需要多久?

这事是一个部委能搞定的?

而房子问题才是生育率问题里的一块而已。


老任贼就贼在这:除了那个开放生育,别的建议都是难以落地。

知道你转不过身来。

报告里最实在的,大概也就是这个图表了:


user avatar   cao-ling-er-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误会了,真误会了。

太小看这个报告了,堪称祖安大合集。

我最开始的反应和大家都是一样的,这2万亿放水,最后水流到哪里去,谁知道呢。

按照传统路径的话,那最后的凹地又是地产,这反过来又降低了生育意愿,不是搞笑么。

但是,这次我们上套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把他的那份报告拉出来看看,不是微博上的缩减版本,也不是那个导语,而是全文。

全文,其实根本没提这2万亿的事情,仿佛是忘掉了。

只是在导语里面提了一嘴,然后取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标题《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找到了》。

而那个报告全文,其实一个不吐脏字的骂人的花活,把这些年人口政策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用数据、用理论、用国际对比骂了一个遍。

先直白的说,这些年生育政策的左右横跳,跳到多拉胯的程度。

还阴阳怪气的说了一下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管你生」委员会。

然后接着说,为什么现在人不想生?第一是因为养不起(经济压力),第二是因为无所谓(认知成型),第三是因为大家习惯晚要孩子和少生孩子的生活模式了(政策惯性)。

又说了这一通乱搞以后,不光是老生常谈的生产力数量不够、养老问题,更重要的是婚姻市场匹配出问题了,剩男有,剩女也有,婚都不结了,结了都离了,还生个P。

最后才用了不大的篇幅,说你看外国是怎么玩儿的,这段其实也是在骂。

先是说法国做的不错,办法是立法保障休假、发放经济补贴、大量兴建托幼机构、加强女性就业权利保护。

然后画风一转,说你看日本,就做的烂,办法是立法保障休假、发放经济补贴、大量兴建托幼机构、加强女性就业权利保护……

事做的一模一样,为什么日本就烂呢?

是因为错过调整生育政策的最佳时机,未能更早及时调整……

最后实际给出来的建议,就是个小尾巴,占整个报告5%都不到。

第一是说,别再把人口当负担了,这话是废话。

第二是说,要全面放开生育,别一副赏你三个娃权利的样子,这话也是废话。

第三是说,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鼓励生育,都是老生常谈,又是法国日本四件套:发放经济补贴、大量兴建托幼机构、加强女性就业权利保护……

这刚刚才说了,在法国有用是因为搞得早,在日本没用是因为错过最佳时机。

那建议个鬼……

所以,这不是建议贴,这是吐槽贴。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吐槽,进行了标题党,说央行多印 2 万亿,说自己找到了解决低生育的办法。

各路分析、点评、吐槽就都来了,热度拉满。

这套路,我小学就用过,给同桌一个信封,上面写的是感谢信,里面是毛毛虫。

但是这报告明显更上一个台阶,属于脱光了衣服站在天台上举着扩音器骂教导主任,大家只注意他脱光了,却没留意他把教导主任全家慰问了。

果然,他的报告没有被删,机智啊。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不是经济学家的学术建议,而是地产行业打手的抢劫计划。其本意还是要国家再海量印钱给房产企业再兜一次底。

现在结婚养孩子成本最大的一块是什么?不就是房子吗。而且是前置的刚需。有房子才能谈婚嫁,结了婚才能要孩子。孩子多了房子还要换大的。

于是所有给适龄人群发钱,其发的大头还是会进入房地产,继续推高房地产价格。

真要通过国家发钱提升生育率,那直接发房子才有效果。比如年轻人交够3年社保就给个20年的低配置长租房,结婚了立刻给个高配置可以就近入学的长租房,生三个长租房直接转成大产权房子。

把年轻人从高房价中解放出来,其他的钱大伙自己会挣。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多次说过,很多人对此事儿,恐怕是搞错了方向。

相信有不少80后,会和我一样,在小时候(童年/少年时),有过一个颇为傻白甜的设想:我国穷,都是因为人太多。如果人口不是11亿(当时),而是4亿,那人们岂不是富裕多了。

(事实是,直到今天,发达国家的总人口,也并不到10亿。若是去掉在知乎上会被普遍认为是穷人的人口,那发达国家的富裕人口,恐怕还不到5亿)

这想法虽然很幼稚,但起码,我们这一代人(中的相当多数)对 “人口规模降低” 这件事儿,是并没有本能恐慌的,如果不是正相反的话。

问题核心从来都不是出生率,从来都不是人口规模下降。

寄希望于让这一代90后开始全面地咣咣生,但凡一个人真在我国社会长期生活过,也该知道这已经不太有可能了。竟然还要盯着75-85这一代人的旧diao老宫打主意,简直接近魔幻了。求求你们了,就让我们这代即将老去的年轻人,纯粹而带套儿地打炮儿吧。

而不论是我自己,还是各路符合范式的分析,基本上都提到了,这波老龄化带来的实质影响,怎么都是2040-2060年的事儿了。

所以还是首先搞清楚,目前一切有关人口对应的生产力和发展的问题,对应的子问题,到底是什么,又不是什么。

绝对不是:

如何让今天的90后,乃至75-85一代,因为什么重大的政策转变,突然开始全面地咣咣生 — 别想了,怎么都不可能。

而是:

1,从2050年开始(年代皆为约数,下同),如何能顺利地按照高于高收入国家的标准,陆续把今天70、80、90后送入土。

2,如何让30、40、50后,届时开始积极生育。

显然,解决以上的问题,与期待今日的育龄人群的生育率,没有任何关系。

那跟什么有关系?只跟三件事儿有关系:

1,2050年,我国届时的全球科技、产业、军事、规则、货币、文化等的地位(蛋糕有多大);

2,2050年,我国届时是人民民主专政,还是资产阶级专政(人口被异化的程度)。

3,与生育相关的重大科技进步和社会关系改良。

以上的3,无法预测。2,是个不仅与人口相关的宏大政治叙事,不再展开。

于是一切的考量,其实就回到了1,即2050年,我国在全球科技、产业、军事、规则、货币、文化等的地位。

而与此目标相关的事情,才是今天的核心问题:如何让70、80、90、00们,能有意愿,持续不断地给我国的全面升级出力。

这才是今日有关人口问题的核心现实。

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自行填空吧)


于是,我是否反对给今天的年轻人发钱?哪怕支持有保留,但也谈不上反对。

只要明确一点就好:不管是给今天的年轻人直接发钱,还是补贴,还是减负,还是保护劳动权益,还是降房价,还是啥啥啥……目的都不是为了让他们自己去多生孩子 — 这已经不可能了 — 而是让他们有意愿也有精力去为了 “几十年后”,我国成为一个可以把他们轻松养入土,成为一个可以让30、40后们愿意随意生孩子的国家,继续并持续做贡献。


user avatar   yue-ru-bei-zhong-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不少回答,很多人都说他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其实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不敢说而已。

每天都有人提问,这个问题怎么办,那个问题怎么办,我就奇怪了,不久前热播的觉醒年代,和高票房的长津湖你们看了个啥,就当甄嬛传看热闹了?觉醒年代讲了个啥你们真不清楚?长津湖那批人为什么浴血奋战你们真不清楚?

既然你们看不懂,或者看懂了假装看不懂,大家都有意无意回避最核心的问题,任大经济学家提出一个印钱发钱的方案,就变得最有可行性了,至于印十万亿能不能多生五千万人口,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从去年人口普查公布以来,他这是最接近可行性的一个方案,很多人的方案一看就是闹着玩,什么婚假180天,什么生育贷,什么单身税,脑洞还真是大。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没必要啊,只要五五分流之类还存在,还有人要去上职高、进厂,还有人考不上大学,那就说明中国还是人口过剩、资源不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增加人口并没有意义。

但要小心滞后性,毕竟一个人要18岁才能上大学。按现在的大学发展速度和生育速度,可能18年后已经是”人人无论考多少都能上大学“了……


user avatar   helanyizhim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经济学专家。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生育率低。

生育率高,出生再多人口也没用,只会越卷越厉害。

再说人口基数这么大,人家人口几百万的国家,低生育率很多年了,也没看到绝种的。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制造业立国,产能极度过剩。500个主要工业产品里,40%全球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近全球三分之一。

这个已经是顶天水平了,不可能再大幅增加了。如果中国不能在金融、服务等高附加值的行业有作为。生再多人出来,也解决不了现状。而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你生那么多人出来干嘛?都去送外卖?外卖以后都可能不要人送了。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要走出去,不管是军事还是经济殖民。初级就是去掠夺殖民地原材料,加工后,再去殖民地倾销。高级就是用金融、技术去操控殖民地的产业和金融。

你想要10几亿,全球占比20%的人口,过上好的生活。你不去掠夺别人是不现实的。

所以印20000万亿生娃,还不如印20000亿去造军火。


user avatar   san-tian-97-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泽平称生育要抓住80后,称生育不要指望90后00后!专家表示,一定要抓住75-85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抓紧出台鼓励生育基金,再不出台就晚了,不要指望90后00后。建议设立鼓励生育基金!任泽平建议央行印钞支持生育家庭#!经济学家建议央行多印2万亿!

这一串雷霆手段,把人整的一愣一愣的。

多印钞,也可以,相当于全国集资生孩子。

我觉得他分析的年龄段、问题都很中肯,现实也存在。唯独不能确定的是,真就这么做了,难道就能保证这个岁数段可以在十年收获增生5000万?平均一年增生500万新生儿?

2020年全国1200万出生人口,500万的比重是很大。届时就要达到1700万的出生人口。这个措施是否奏效,也未可知。

而且,没改变基本问题。就算这5000万兑现了,好像根本问题还在。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多印点。

可能不够




              

相关话题

  林生斌案给准备生育的女性什么启示? 
  为什么只有我不想生孩子,那些生孩子的人是不是有什么好处没告诉我? 
  人可能反抗生物本能吗? 
  研一还有两个月入学,意外怀孕了,该不该生下来? 
  人大代表建议鼓励在校硕士、博士生结婚生育,如何评价这一建议?研究生期间结婚生子有哪些利弊? 
  如何看待河南修改计划生育条例: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父母生育、养大了孩子,孩子就一定欠父母的吗? 
  如何看待四川一夫妻生育 7 孩, 10 年后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71 万元? 
  儿媳妇不愿意生孩子,作为婆婆我该怎么劝? 
  女权主义者要求补偿女性生育痛苦,甚至有开价几百万至上千万,是否属于抬价行为?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北大教授回应「上职高没出息」称「社会现实就是这样,不应该在男生还没成熟时把他们送到职高」?
下一个讨论
白岩松首次回应「爹味」言论争议,称「平等是最大的尊重」,你觉得什么是「爹味」?怎么做到与他人平等交流?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