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不来北京的原因是,它来了也不能参赛——去年不参加东京奥运会后,9月份国际奥组委对朝鲜做出禁赛决定(至2022年底),北京冬奥会就在禁赛期内。全球疫情是一个最好的借口,朝鲜也顺水推舟反正来不了,那就口头上「全方位支持和声援」。
从整个奥运历史来看,论用奥运会作为“要挟和谈判的筹码”,世界上还真想不到有什么国家比朝鲜更精的……
不过还是主要就奥运会竞技成绩的层面说一下,四个字:
影响不大。
朝鲜第一次进入奥运大家庭,参加的就是冬奥会(1964年因斯布鲁克)。
但事实上因为各种原因,朝鲜对奥运会一直“忽冷忽热”。这里也有开头提到的,奥运/体育一直在追求、试图减少场外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朝鲜非常懂得利用奥运会作为谈判和利益拉扯的筹码,拒绝参赛的借口也是五花八门,包括多次口头答应参赛而后又出尔反尔。
拿冬奥来说,从1964因斯布鲁克到2022北京一共16届赛事,朝鲜缺席7届,参赛率只有56%,比夏奥会的出战率还更低些(77%)。
而且对于一个有山有雪、有较长冬期的北方国家,朝鲜理应很适合冬奥项目/冬季运动,可事实上朝鲜的冬奥成绩完全没法和竞争更激烈的夏奥比。参加的9届冬奥会,朝鲜一共只拿到1银1铜、两枚奖牌(1964因斯布鲁克1银,1992阿尔贝维尔1铜),非常平庸。
作为对照,朝鲜参加的近三届夏奥,拿到金牌2/4/2枚,总奖牌榜排名第31(2008北京)、21(2012伦敦)、34(2016里约),相比其经济和人口,不能说特别糟糕。
如果去年夏天前往东京奥运会,朝鲜也依然存在几个夺牌/夺金点。
但冬奥就乏善可陈了,就算能派团来北京,大概率挂零回府,也拿不到什么名次。
历史上朝鲜最拿得出手的冬奥项目是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这同样是韩国最擅长的——
韩国要比朝鲜更早参加冬奥会,可前十届都颗粒无收,朝鲜则是第一次参加冬奥就由韩弼花拿到朝韩两国的第一块冬奥奖牌(银),可以说起点还更高一些。结果从1992年阿尔贝维尔开始,朝鲜只有一个李玉实拿了块铜牌,韩国则开始大爆发,一跃成为冬奥强国。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奖牌拿到手软(韩国超过90%的冬奥奖牌都来自速滑和短滑),朝鲜则在冬奥彻底失去存在感。
每届冬奥会,朝鲜参加的项目和选派运动员都越发零星(当然也没有多少能达到冬奥标准的选手)。
所以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朝鲜对冬奥会那么冷淡:
第一,朝鲜本身就是非常适合冬季运动的国家,先天自然条件在那。冬奥参与国撑死了80左右的国家地区,这其中还有大量重在到场的热带国家,朝鲜完全可以考虑投入资源在冬奥运动上;
第二,冬奥项目对群体参与度的要求要比夏奥低得多,朝鲜既然能在举重摔跤等夏奥项目上有作为,那冬奥依然可以这么执行。个别项目发力+体制内培养,实现成绩突破并不见得天方夜谭;
第三,朝鲜在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上曾有过一定的实力,甚至还曾经比如今强大的韩国有优势些。包括花样滑冰等,都具备一定基础;
第四,也是最朝鲜特色的,相比其它国家得到的经济荣誉和社会地位,在朝鲜通过体育项目拿到名次/奖牌,是少有的可以彻底改变阶级的方式。还能代表朝鲜更多的亮相世界舞台。
可对冬奥会,朝鲜始终没有太重视起来。
这一点,光拿经济因素去解释不太站得住脚。到职业竞技层面的体育,整个投入都是很烧钱的,也普遍需要大量的团队和物力。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举重只需要护具和杠铃即可”。而且即便对朝鲜的禁运里涉及到运动器械,很多朝鲜运动员还是有大量时间在欧美加等地区进行训练。
器械和训练上的问题未必那么大。
另外朝鲜很多关于奥运会的争议,多数都和南边的邻居有关。比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朝鲜要求共同举办无果,直接派特工恐袭炸了大韩航空的一架客机;比如双方在奥运会上的联合代表队、联合进场时,各种形式上的扯皮。
很难用正常的国家思维去理解朝鲜。
2018年平昌冬奥会,朝鲜和韩国曾经组过女子冰球联队,35人大名单里23个韩国人、12个朝鲜人,然后每场比赛商量好必须上至少3个朝鲜选手。
这支联队显然形式大于实际,1+1并未直接形成战力提升,三场皆负。
但对朝鲜运动员来讲,起码这也是一种参与的可能。只可惜朝鲜如今这样的机会都越来越少、被自己掐灭否决。
如今朝鲜的很多运动员,尚有一定实力的,包括上面提到的花滑组合梁泰玉和金柱植(17年亚洲冬运会铜牌,也是唯一直接拿到平昌冬奥会参赛资格的朝鲜运动员),在这样并不积极的国家政策面前,未来只能慢慢淡出体育舞台了。
鲜血凝结成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