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的东西没有什么新鲜的。
只要看过党国中统那些宣传玩意,就会发现和高华的东西一模一样。没啥区别。
沈志华杨奎松高华的东西,就是冷战宣传材料。
这下面的回答也没啥新鲜的。
张嘴闭嘴就是你没资格评价高华。
我有没有资格评价高华,你有资格来评论我?
高华那种东西,找对的都难的东西,我没资格评价?
高华管理过10个人么?有这资格评价管理6亿人做出巨大成就的人么?
另外高华这一辈的人其实很矛盾。
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受了太祖的救命救国之恩。他们是非常清楚,太祖是如何挽狂澜救天下,亲身感受过太祖的大功,最起码,没有太祖他们是不可能活下来的。
他们虽然干得出让1960年死亡的人到了2000年居然多出了90万这种事情,但是他们很清楚自己在昧着良心撒谎。
这和现代一些纯粹出于脑瘫的屁股进行污蔑的人不同。
他们很清楚,没有太祖,冥国蒋公那个统治,他们是活不下去的。但是他们又必须要出于立场去黑。这就导致他们的态度很拧巴。
所以他们编造起来,是不如这样的人这样理直气壮的。
2009年国民经济年报显示,我国0~14岁的人口总数为2.58亿。但是,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中,我国0~14岁的人口总数却变成了2.22亿。换句话说,我国2010年0~14岁的人口总数比2009年减少了3600万!!!看来当年非正常死亡3600万啊。
当然更无耻的还在下面
这个无耻的匿名党宣称“活到10岁的概率是百分之82.5,所以十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得按这个百分之82.5算。
活到10岁是82.5,活到1岁也是82.5?还”以此类推“?
1962年生的人,活到1963年,就得死掉百分之17.5?1953-1963年的人,出生下来都是直接20岁的?
53年生人到63年10岁,62年生人到63年也10岁?一出生直接10岁,时空迁跃呢在这里。
说一则旧闻吧,权当凑数。
当年高华去世,某些反毛志愿者敬挽一联:
射日成高手,启蒙著华章。——盛赞其在反毛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北大某人针锋相对,“敬挽”一联:
厕所里聚苍蝇号称蔽日;
裤裆中点洋蜡妄想燎原。
为一己之私怨,歪曲历史来污蔑伟人,他只会和他写的秽史一起进入历史的垃圾堆。
==============
很多答案给高华洗地,认为高华只是就事论事的写历史,还用汉武帝司马迁来类比,也是好笑。
研究历史人物有一个最低原则就是不能搞诛心之论,因为历史人物想什么你是不可能知道的。只能是看他言行来解读历史。
但高华却在搞诛心之论,这也是为什么我说他写的是秽史的原因。
比如雷锋雨夜送大嫂这是历史事实,我们一般的解读按雷锋的所言所行认为他是在做好事,但按高华的解读雷锋是借送大嫂为名欲图不轨未遂,这也能解释通啊。 但这样解读历史的人,你认为他人格和学术品格如何。
我一朋友是高华的弟子,和朋友聊天时,经常会提及他的恩师。从朋友处得知,高华是一个具有传统知识分子风骨的学人。当然对于高华史学上的很多观点,其实我是不认同的。
高华的问题,首先是意识形态太重,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论断。政治场域奉行的是玛基雅维利主义,就像一个黑洞,吞噬我们日常认知的价值体系。小知识分子的浅薄在于把政治场域一些晦暗不明的东西去喋喋不休的说,像这些人都是要钉十字架的。尤其是非常时期的历史,一个成功的政治人物和我们日常认知的道德标准是完全相悖的。什么意思呢?如果他要成为我们眼中的道德高尚的人,就不可能成功,就是这么残酷。凯申公经常在日记里哀叹,对政治领域里的尔虞我诈,非常厌恶。这也是他的悲剧之源。凯申公有非常严重的圣人情节,这种情节影响了他的政治决策。既然选择了以政治为志业,那么就要做好在血污烂泥里打滚,一切都是当下的,一切为了权力,你要做的只有一个目的,胜利。政治是以结果来证成,你失败了,那么就承担所有的骂名和罪孽,你成功了,那么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就是这么残酷!
其次,高华的问题在于掌握的史料太不够,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高华成书时,前苏联很多资料都没有解密,在史料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质量是可想而知。所以高华写的那些书,价值大概和地摊书差不多吧。这也是一个学人的悲剧,耗尽毕生心血所写的东西,和厕所手纸差不多。
还有,高华的知识结构也是严重不足。这也是他们这代知识分子的局限性。既不具备传统学人如钱宾四先生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不具备现代学人所具有的知识框架和方法论,就是学了一点西方自由派传过来的快餐知识,然后就操刀剖析纷繁复杂的历史,水平可能比蒙古大夫还差。
高华教授的书大体来说是好的,都怪下面的目田人理解错了。强调一下,这可不是阴阳怪气。
高华教授是标准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因为自己的家庭问题,以及自己的理念,有些地方看得就比较刻板,再加上可以看的材料比较少(金冲及这么讲过),有些地方只能去猜想也很正常,包括什么心理学治史都是因为可接触材料太少。
高教授写的东西掺杂一些自己的主观看法也不是什么大事,客观是自己看出来的,不是别人讲出来的嘛。总的来讲高教授的书很有价值,可以批判性吸收嘛。高教授比那宋xx和高某谦还是强很多的,和那些拿着"资料印刷质量有问题、有错别字、有标点符号错误"来批人的白小将相比也是云泥之别。
高华教授之所以遭受这么多非议主要还是因为被人当枪使了,一些虫豸把高教授当成反m英雄,其实高教授并没有一味贬低革命和伟人。
比如高教授在自己的《革命年代》里正反两面地评价了前三十年。
还有高华教授在《读毛泽东诗词“人有病,天知否?”》一文中这样写道:
毛泽东晚年的心境极为复杂,在壮怀激烈的同时,又日显幽深苍凉。毛之一生,事功厥伟,然改造人性又何等艰难!毛虽早已一言九鼎,一呼百应,但“真懂马列”又有几许人?万千众生,有待拯救,却懵然不知,又怎不让人焦虑!
1975年,毛曾三次让工作人员为他诵读瘐信的《枯树赋》:
“……昔年树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情何以堪!”当毛一遍遍听读《枯树赋》时,是否也有一种夕阳西照,而壮志难酬的慨叹与无奈?
我们且不提高华教授的评价对还是不对,至少高教授评价事物是正反两面评价的吧。然后这个问题下捧高教授的是什么样子?无脑贬低伟人,全盘否定曾经的建设,他们不过是把高教授当成一件工具罢了,只要能让他们狂欢就好。
被这些虫豸利用,被他们别有用心地捧成所谓"英雄",也算一种悲哀了吧。
怎么说呢,这人挺滑头,挺狡黠的。什么理性呀客观呀中立呀被吹的神乎其乎,在豆瓣上都要被捧成神了,什么伟大的历史学家呀,客观公正呀,人道主义情怀呀,皇皇巨著呀,极深的政治学文学理论造诣呀,什么天不生高华啥啥啥呀…我就去看了红太阳,结果大跌眼镜。
搞半天这些人是在捧杀,一个个吹的够离谱的,吹到天上去了。
读完那本红太阳,我越发觉得作者是怀揣着小人之心,要么就是水平不够。
至少人家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吧,怎么在你眼里就剩下玩弄权术了?还是说你满脑子就只有玩弄权术的事儿?高某人描绘了一个一切行动只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权谋帝王。我就呵呵。
举个例子吧,免得某些人又得说我没读过书 ,搞得像就他读了似的,呕
先说“没有资料证明这件坏事是谁干的,是毛直接指示的?还是下面人自己干的?”,然后暗戳戳加一句“如果没有毛的指示谁敢干呢?”
你看,我说没有资料证明了吧,我够严谨够客观了吧,然后我说没毛的指示谁敢干,诶,我没说就是毛干的呀,然后你品,你细品
《红太阳》这本书出版之前,黄道炫、王奇生已经读过,也和他商榷过,完全不认同他的观点(听二位老师讲座说起此事)。后来金冲及也谈过高华读到的档案还是太少,影响他的判断。(见金冲及的访谈,有兴趣的自己搜)
历史学研究不是比声音大。不是谁的作品市场行情好谁就是对的。专业研究自有同行审查。
历史学的识见要有史料做基础。没有的话,写得再大胆,显得再独断,也没有意义。
虽然上面写的是在批评《红太阳》,但我依然不认同这个问题下面很多人对高华的攻击,很多回答不可证实也不能证伪,没有意义。我是学历史的,我只看史料和逻辑和研究本身。
中国文人最大的臭毛病就是,在一个村子都没管过的情况下,对政治张口就来,把自己化身为政治家肚子里的蛔虫,人家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仿佛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先预设了自己的立场,再找资料佐证,和自己想的不对的材料就不要,或者断章取义进行曲解,于是在高华的大作中,延安整风变成了一场个人阴谋,不但如此,仿佛这个阴谋很早就开始了,秋收起义是阴谋,古田会议是阴谋,长征是阴谋,阴谋无处不在。这是不奇怪的,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看《琅琊榜》而不看《大明王朝》,因为政治于他们而言太过枯燥,人无法加载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于是大脑会宕机,为了防止宕机,只能把复杂的事物简化成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所以各种阴谋论应运而生,就像古代的小说,计谋靠锦囊妙计,打仗靠武将单挑。
在知乎,诸如“中国最伟大的人”“你曾经误解最深的历史人物”,教员必屠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教员的思想是极具实践的思想,一个人只要学过他的思想,在社会上混的越久,就会发现他说的是真知灼见,只要历史看的越多,越能发现他处的那个时代的黑暗和危机,越能感受他的力挽狂澜,只要知道他做的事越越多,越能明白他的初心未变,人民领袖实至名归。相比之下,反对他诋毁他的人显得像跳梁小丑。他的战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批将帅之才,用叶剑英的话来说,他们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别人也都当过头、掌过舵,但都不行。只有教员,把他们这些人拢起来。靠什么?靠阴谋?让我来回答高华吧,太阳之所以能升起来,是因为他能驱散黑夜和寒冷,带来光明和温暖,并指明胜利的方向,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很喜欢张鸣先生的一句话:
高华兄,天会亮的!
天亮(tiān liàng),释义:红太阳快要升起时天空发出光亮。
张鸣先生说的太好了,“天会亮的”。
去年的十二月二十六号?啊,我想起来了,我们邻居家的柴犬下了一窝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