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答主来分析下茶颜悦色的工资是否违法。
首先看下爆料:
人均工时 11 小时,时薪 6-9 元钱,月薪到手不满 3000。
以武汉为例,法定基准如下:
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为2010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18元/小时。
按照每天加班3小时,单休,基本工资为2010元计算,则每月税前薪资应当为4000左右。
2010+2010/174*1.5*60+2010/174*2*44
- 按照每月60小时平日加班,44小时周末加班计算
- 需要说明的是,该模拟计算加班时间时长已违法
我们再假设,茶颜悦色按照法定标准缴纳了五险一金,则个人应扣部分为732元左右。
4000*18.3%(包含养老8%、医疗2%、公积金8%、工伤0.3%)
那么到手工资,应该在3200左右。
各位打工人没事也可以算下自己的工资发放是否准确。
以上的前提是企业依法缴纳了五险一金,否则实际上到手工资应当更高。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在入职的时候签订了所谓的放弃社保协议,仍然可以通过劳动监察投诉要求企业补缴社保。
另外,关于离职工资的发放,实际上亦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离职工资需要在离职时一次性付清。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再大的品牌,到一线员工这一层面,每个人都是可替代的工具人。
所以,很多企业都是对一线员工的福利待遇极尽压榨。
员工在公司群里奋起反抗的和老板吵架,员工架是超赢了,却被高管电话解除。
遇到这种情况,果断提起劳动仲裁吧,吵架要赢,仲裁也要赢。
茶颜员工有社保没?
本来很简单一个事。
疫情亏钱,减工资。
这个事,发个公开信,算算帐,告诉大家公司亏钱。
裁人或者减工资,公司决定不裁人,减工资。
等形势好了,公司不会忘了大家,能给大家补回来就补回来。
有困难要离职,按照国家规定给足补偿。
没钱,还没句暖心的话?
偏偏有幸灾乐祸的。自己拿钱多,开嘲讽模式了,引发众怒。
创始人,一个月亏2000多万,肯定心情不好,下场撕逼就不对,他老婆还好。
这个时候,老婆给他禁言了。
说两句好话,把那个张批评一下,安抚安抚也就行了。结果闹出个新闻来。
我不想再说工贼和路灯挂件,
就说说长沙市。
长沙是个在互联网上造势造的非常猛的城市,号称她经济、网红产业、藏富于民,而体现长沙网红经济根本的,就是直播和茶颜悦色。结果看完这个聊天记录,我特么就想问问“拉高城市整体收入水平的网红经济”,底色原来就是这样的?
我还以为真能给奶茶店的老哥老妹儿们发个4~5000块钱呢,当时我想着长沙收入中位数3900,低端服务业能拿4~5000,这网红经济多少还是惠及到一点人的。
结果……
三和大神看了都会沉默啊。
企业快速做大,管理跟不上了。
茶颜悦色从长沙本地不错的品牌,到资本介入爆火,也就是一两年的事。
大多数人的管理能力在200人左右,超过这个数管理难度就是指数级别的上升。
况且,茶颜悦色这个已经六千多人了。
资本也没给老板时间让他锻炼管理能力。
所以很多小公司偏安一隅,挣自己能挣的钱就行。
当然,成熟的大公司是有完整的解决方案的。
也就是你们常见的。
老板不说话,HR出来当背锅侠。
——在大部分中小公司,HR只是个老板意愿的执行者。
或者
员工不直接雇佣,而是通过第三方。
——某种意义上物理隔绝老板和员工。
当然,还有更成熟一点的
——加盟制。
老板是加盟商,怎么折腾都是加盟商的锅。
别把大老板们都想的太完美。
在爆红之前他也就是个开了几十家店的还可以的小老板。
再回忆下你们经历过的老板?
看到了么,奶茶店疫情期间亏了2000多万。创始人终于搬出这句来了。
然后呢,自然是让你得体谅一下了,挣钱的时候谁也不是股东,赔钱的时候公司是大家的。
啥玩意就来句按劳分配?我这时薪两毛钱,来我这按劳分配来。
难道说劳动了给钱就算按劳分配?该给不给算违法懂么。
我在知乎上和人直接对线一年也有不了几次。
但去年奶茶店女老板淫秽视频判刑的问题,我怼了所有同情者,别人开了个问题骂了我300多回答,我挨个撕。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那么暴躁,为什么不跟着大家一起对这种线上“女菩萨”表示出嫖客一般的认同?
因为当时那个社会氛围让我感到恐惧。
首先,去年奶茶店经营困境是全国性的,甚至是世界性的,是不可抗力。餐饮服务业是想当的惨烈。但注意,迫害奶茶店老板们的叫covid-19,其他任何人类不欠这个行业的老板们,给他们的同情绝对不能超越法律!
为啥?因为真的会有老板站出来说自己赔了2000多万,然后明里暗里让员工让利。这个边界必须守住。
不是所有老板都能出卖色相挽回财务困境。世上缺德违法的来钱手段多得是。当经营压力大了之后,他们会打各种各样的主意。卖不了身还卖不了你吗?
如果世界上“经营不下去就可以违法”的逻辑成立。那他第一个动的,绝对是劳动人民的利益。这是二十世纪以来就该有的常识,也是爆发无数工人运动的历史基础,很遗憾当时很多的知乎用户竟然不知道,或是假装不知道…
当时我的话很残忍,我也知道注定被骂,但我那时还是说出口了:全世界的奶茶店都在倒闭,为什么不能是她?为什么在全球餐饮业最困难的时候,她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店必须得经营下去?凭什么?就凭她长得好看,罪名桃色?
她宁可出卖尊严,也不去关了店回家去做打工人,你们自称打工人却与之共情,不觉得恶心吗?
当时还有可笑的人没听出我这些话的意思,还说是什么社达。现在呢?
当时的我是要锁住一个逻辑:请老板们尊重市场经济,干得了干,干不了滚,别越界。现在也一样!
舆论也别为越界者说话!全国封了几个月的城,那时傻子都能判断以奶茶店为首的服务行业将会受到巨大冲击。受到冲击后,最要关注的是最底层的弱势群体。而不是自认为的弱势群体。在全世界同行都倒闭时,你把不亏钱当做公民基本权利,亏了就哭就闹就违法,这算什么弱势群体?这是自定义弱势群体。
谁最能定义自己?当然是有钱的,有话语权的,定义自己后能让更多人听见的!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判断他们在市场冲击下到底到底属于什么位置。
而这种善于自定义委屈的人群,最容易和现在这词事件中的“小葱老师”一样理直气壮。然后盘剥发声困难的真弱势群体。
这些自以为弱势却不怎么弱势的人,有着更大的声量,委屈叫得震天响。而被粗暴决定劳动价格的人,还要被迫接收别人定义的“按劳分配”,整个群被两三个人训,几百人退群。
为什么到头来不得不实践“干的了干,干不了滚”的只有我们这些真打工的。他们把买卖干赔钱的,就能死皮赖脸的赖在这个市场?你觉得这公平吗?
我早就预见一切,我以为这种预见性,只要在社会上跟过几个老板就能跟常识一样印在脑子里。想不到现在还需要我反复说……
总之,当你认同这些经营者可以无视法律得变通,就不要怪有一天他们用赔钱当借口拿你开刀。
这事儿刚登上微博热搜的时候,我还以为这个当年最擅长营销的奶茶店又开始营销什么新品了呢!但是吧,微博热搜整改过之后,如果是明显的商业推广热搜(也就是收了钱的上热搜)是会在热搜前面加一个“商”字的,但是这次的茶颜悦色四字热搜前并没有这个商字。
点进去后才发现,嚯!这奶茶店的老板怎么也学会那巨头公司的那啥味儿和福报论那一套了呢?
这套路这新闻在过去六七年里已经上演过无数次了,各种骂战也都重演过无数次了。
令人震撼的是,评论区里竟然还有不少人,自己作为打工人,却十分能“共情”老板,觉得老板也挺难的,大家就别追着老板骂了!
理由除了老板很难之外,最多提及的,也让一些不谙世事的年轻人乍一听觉得还有点道理的是,大家别追着这些老板骂了,你把人家骂急了,人家直接把公司关了,不干了,卷着钱买几套房收租去了,你们这些打工人不就连眼下的这点钱都挣不到了吗?
这话说的!
早十几年前我就在别的论坛里跟一些小老板论战过了,我说既然当老板都这么难了,那您干嘛还占着坑不走在这继续当老板呢?您把您那破工厂卖了,拿钱买几套房子收租不好吗?
还有,那话也是您自己说的,太平洋没加盖儿,您自己游到对面漂亮国去轻松当老板不好吗?
您又不是没有绿卡?哦对了,您差点都要入漂亮国籍了,那您干嘛还赖在这继续一边当老板一边说自己不容易,自己难,自己就是给工人打工,给社会解决就业的呢?
您又不是白求恩,您把这个当老板的苦难工作让给别人不好吗?
说到底不还是看国内的钱好赚,国内的工人勤劳能干还好说话吗?游到太平洋对岸去开工厂,您敢这样吗?
在国内捞好处,当老板,就别在那打嘴炮,连嘴上便宜都想占了!
当年也确实有不少老板把工厂就给关了,事实上是,这老板关了工厂也没捞到多少钱去买房子,因为工厂的地是租的,设备也不值钱,没人看得上,只能按废铁卖,公司也是做的最简单的来料加工再出口业务,根本没人愿意收购。
很多老板乱排乱放,污染环境,压榨工人十几年,关厂跑路之前想办法把帐上仅有几百万现金给洗出去,那边还欠银行一屁股贷款,临走还要给国家的银行制造一笔坏账,真是从头到尾都坏透了。
现在在那个热搜新闻下面害怕人老板关店,自己就失业的,如果不是蠢坏,那就是………
想象一下,你所知道的最有名的那几家奶茶大品牌一夜之间都消失了的话,会发生什么事?
我告诉你,会一夜之间再诞生成百上千的奶茶品牌,并且这里面也必然有味道不输那几家大品牌的店。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奶茶是消费市场上的硬需求,而中国的市场也足够大,一个巨头的倒下,就是万千新创业者的机会。
说自己亏损多少钱,亏损了干嘛还继续经营呢?说白了不还是舍不得这个终究还是能赚不少钱的生意嘛!
赚钱嘛,不寒碜,装逼卖惨,那可就………
“你钱给太少,少到我都不想把你当老板了,你还在我面前耍老板的威风?”
看到蜜雪冰城代替喜茶成为顶流,就知道经济真的不好…
建议大家都要多找出路,做好失业的准备…
肖婷好帅。
我发现了一件事哈,这几年不少资本家说自己挣钱是因为老板承担风险,员工们都图稳定,所以平时收入少正常。
但我还发现了一件事:
企业挣了,大头老板拿。
企业亏了,福利待遇先从基层员工削起。
而企业亏了,还基本都是高层决策失误。
不对啊,这明明就是风险转移,咋好事都让资本家给占了呢?好话咋也都让资本家给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