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过点星际模拟游戏的就不会来问这种低能问题,还写一大篇。
大气层里飞行速度太慢?解决方案很简单,先垂直飞出大气层,打开超空间引擎,绕到行星另一面再垂直降落。保守估计半小时可以到达行星任意地点(在游戏里只需数分钟),根本不存在因为距离影响规划的问题。
《无人深空》《精英危机四伏》《星际公民》都是这么玩的,没人会在大气层里跨洲飞行。
将政府、人民之类配置在飞行器和大型太空建筑上,离行星远点,省得不小心将行星弄散架了。
星球大战这样披着科幻皮的烂尾电影,没跟你说超空间需要多少能量,很少展示那种航行手段可以戳爆星球,这是他们的问题。你可以体谅他们一下。他们的设定一直是不稳定的,你可以看看在大气层内超空间的直接表现:
3 倍音速的民用航空,已经快到“四处制造噪音污染”的地步了。如果他们的建筑物(尤其是玻璃窗)和身体可以承受这种噪音,那在地球这种规模的行星上交通是很快捷的。
1967 年 10 月 3 日,威廉·J·奈特少校驾驶 X-15A-2 达到了 6.72 马赫的速度。问题在于将这样的飞机做大并载客、保证其安全、控制其噪音污染并维护保养的效费比。
能提供超空间所需巨大能量的动力装置,在大气层内随便加热一下流过的空气,大概就能像超燃冲压发动机那样将飞行器推到 20 倍音速了。这不太重要,因为那动力对民用航空来说太夸张了。这种玩意出点小事故可能会炸毁全球表面。
你可以用轨道飞行器运输乘客,就像马斯克设想过的那样。那显然也是在太空中比较容易操作。
可以有一些行星当自然保护区什么的。行星做首都恐怕不如飞行器合适。“整个行星城市化”是二十世纪中期多次出现的“顺着当前的发展趋势曲线延长”的幻想,就像《基地》的川陀那样,这种行星在各种故事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某个时点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