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之一的尺寸,人的身高就是1-2毫米了。这个尺度的生物必须非常小心地对待水,因为和浮力、冲击力相比,表面张力已经开始发挥主导作用。阿西莫夫《奇妙的旅程》描述了人类尺度缩小后的景象:
原来格兰特料想在窗外将看到的是浪花,是一扇往上涌的水墙。然而他看到的却是一种宽阔而粘稠的余波,形成均匀的圆圈,象油似地飞快地向外扩散。然后,当他们继续往下降的时候,一个接着一个地涌来了。
实际上,问题比阿西莫夫想象的还严重。在1毫米的尺度上,如果没有外力帮助,落在水面上我们也沉不下去(如水黾);反过来说,一旦入水,人类靠自己的肌肉力量就扯不开水膜,没办法把身体从水面抽出来,很容易淹死或者饿死在水面下——即便只有一滴水。
所以抛开航空母舰的事情不说,仅仅是和水打交道这一件事,就会严重打击士气——我知道蚁群不算太怕水,但前提是每次触水都要一部分个体要牺牲。人类军队是由无数个有独立意志的个体构成的,让无数个无法游泳的个体去构成海军……那一定得有必胜(死)信念才行。
不过说起航母的作战功能,在千分之一的尺度上倒是可能增强——在材料密度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尺度的减少,质量(重力)比表面积(升力和空气的反作用力)减少的更快。所以飞行器应该用不着跑道,以扑翼方式垂直起飞更合理一些。即在这个尺度下,飞机会更像鸟,甲板上可以停满飞机而不必担心起飞空间。与其说是航母,不如说是两栖攻击舰。
更进一步说,在这个尺度下,飞机可以大规模使用轻质材料,因为随着尺度的缩小,结构在冲击力下的的相对强度上升了。同样是玻璃制品,十厘米直径的玻璃球扔到地上会碎,一厘米的玻璃弹珠就没事。所以飞机可以把密度降得比水还低,还可以用油脂等疏水涂料把羽毛变成浮箱——没错,我说的就是野鸭。依据仿生学原理,这个尺度(几厘米)的飞机完全可以像水禽那样,从水中起飞,向水中降落,航母只是个补给站和修理中心。
所以,在这个尺度上,如果一定要建海军航空兵,显然最合适的载体是水上飞机母舰,而不是航母或两栖攻击舰。
再考虑到一两米的潜深基本不用考虑材料抗压问题,反而能避开水面风浪和兴波阻力……我明白了,你要的是50厘米长的载机潜艇。
啊,50厘米长?速速去查查最近谁在大批购买田宫的小众模型,这人可能开发了机器猫的缩小枪。
相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