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还真比较普遍。
原因我总结几点:
1,这是一个奇幻现象,教科书上虽然给满清留了一些面子,但书上所塑造的,绝对是所有大一统王朝里形象最差的。
可辫子戏当道十几年,如今古装戏收视率的扛把子也还是辫子戏。
这就间接地诞生了两股势力。
被辫子戏洗脑非满清贵族后裔,他们认为满清不过是陷入了千年未有之变局下必然的坑,然后承担了不该承担的指责,而后为满清翻案,他们想方设法地给它找出功绩,洗白过失,甚至强力把无法洗白的地方按在其他朝代,甚至说出——如果是汉唐生在这个时代,也会被西方殖民——的胡搅蛮缠。
另一派——幡然醒悟后的产生极大不满的“皇汉”们,他们发现祖先的荣光绵延几千年,最近这一百来年,华夏活的好惨,现在还没爬上去,这罪魁祸首是谁呢?
这个祸首若沉默寡言消失在历史的长河还没所谓,最关键的是,他喵的,居然还在大张旗鼓地招摇撞市?它不过是个外来户,当年也就比朝鲜这样的藩国关系近一丢丢,翻身做主人也不是极其不可接受,而把咱们搞的一团糟,现在不仅不反思、不悔过、不认错,还耀武扬威,岂有此理!
2,《明朝那些事儿》
无论如何,明清对立,这本书是起点,也是催化剂。
这本书的政治意义甚至大于本身意义,当然,作为历史普及读物,这本书已是极好,但以学术而言,书中错误极多,尤其是朱祁镇的问题。
它的诞生和兴盛,制造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有激进派明粉、温和派明粉、明朝兴趣者、秦汉唐明华夏民族主义者,我是最后一种。
这个庞大群体,成为抵抗满清簇拥者的中坚力量。
3,外国势力的烂药
这个是我猜的,我总觉得,有一股势力从中搅局,他们想让我们在民族问题上产生极大矛盾,从而走向分化,对立升级,他们想看到咱们内乱。
这明显是想多了,这么说吧,即便最坚定和最激进的明粉清粉,在社会主义的铁拳下,其中九成立马作鸟兽散。
4,没有一部明朝影视剧能让振明朝簇拥者志气
拍的要么烂,要么严肃,要么太真实,没有辫子戏的美化到了底。
所以,他们不服,当然,他们之中,也有我。
因为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朝代之争,只有现实的民族利益之争。胡里改势力在人数上劣势太大,因此只能将其利益扩张精心包装为所谓的“朝代之争”(其实本质上并不存在)。并试图夺舍华夏文明正统,忽悠不明事理的漢人成为“漢八旗”当自己的炮灰。如果一个漢人完全只以古典君主制帝国的视角来看待相关问题,而忽略了所谓“明清之争”背后的本质逻辑,极有可能是落入了一个被精心设计的陷阱。
这属于废话。因为这俩朝代离得近,利益相关群体现在还有,历史纠葛仍在。清史都还没写完呢,你说争议不争议?
这都是利益攸关方,但不是金钱利益,而是政治利益。对清朝的臧否决定了如何看待清朝的一系列影响。
所以有的人疯狂摇旗呐喊,不接受清朝在近代的恶名,因为这意味着一种政治上的“原罪”,在还没有官方定论之前尽力地改变舆论的方向。
清朝没什么好多说的,有好有坏,但总体是一个糟糕的时代,很简单一句话完了。非要拉上领土,拉上没有清朝中国就会四分五裂之类的,逻辑很牵强。但有的人就是要
没,当明朝被拿去和帖木儿、奥斯曼、日本、欧洲比较时,平时爱在明朝面前提清朝的人往往就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