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候研究不深,只能泛泛而谈。
新仙女木事件是根据丹麦哥本哈根北部阿尔露德剖面粘土层所发现的八瓣仙女木花粉而命名的,又称为Y.D事件,简单来说就是在距今1.29万年~1.16万年时,原本正处于变暖期的地球变暖进程突然中断,并出现全球性的快速气温下降,整个事件持续约1200年,全球平均气温在该事件中下降6℃。
具体在中国范围内来说,通过对长江、黄河下游古植物孢粉的研究发现,约在距今1.3万年~1.167万年间出现普遍干冷,中国北部半干半湿地区经历了剧烈的干冷-湿冷-干冷变化。在新仙女木事件之后,地球的温暖进程中断,进入间冰期。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新仙女木事件的成因可能是北美巨大的劳伦泰德冰盖在气候变暖作用下大规模融化,大量淡水注入北大西洋,突然降低海水盐度,导致温盐环流被改变,使低纬度的温暖海水不能到达北大西洋,导致气温大幅下降。
那么新仙女木事件对人类文明进程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最重要的是摄食方式出现了改变。具体来说就是流动式采集生业在许多地区被定居式加工采集生业取代,并可能促进了农业的出现。
为什么气候改变能够促使定居化呢?
几方面因素。
1.首先,摄食模式发生了变化。
在温暖的气候下,植被茂密,水量充足,大型哺乳动物、水果等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密度高,原始人类的采食效率高。在这种情况下,狩猎采集的生业方式更为经济,原始人类的食物需求容易得到满足。
在气温下降之后,大型哺乳动物南迁或消失,可供采集的植物类食物数量减少,原始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流动性增加,也就是说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食物。
等等,你刚才不是说气温下降会导致流动性下降进入定居吗?怎么这个时候说流动性反而上升了?
实际上,在流动性下降之前,在考古记录中出现了流动性上升的证据,例如石器体积下降,笨重的砍砸器比例下降,灵活的细石器比例上升等等。解释这种现象很简单,就是在食物密度下降时,原始人类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熟悉的食物,试图保持前一阶段的生活方式。
随着干冷气候的继续演进,原始人类扩大收集范围的策略显得越发不经济,花在大范围采集上的热量可能已经无法通过由此得来的食物弥补,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终于开始新的采食策略——拓宽食谱。在考古学记录中,拓宽食谱的标志是废物堆中出现了大量小型动物骨骼、坚果壳,而大型哺乳动物的比例下降,也就是说原始人开始吃之前看不上的食物了。
在这个阶段中,和人类行为变化同部的还有生态环境的变化。喜暖湿的植物让位于喜干冷的植物。以中国北部为例,中国北部地区的山前地区出现了大片的橡树林,这为居住在这些区域的人类提供了新的食物来源。
橡子淀粉支链度高难以消化吸收,且含有较多的单宁不易除净,因而其加工品仍有涩味和对中枢神经有毒害作用,所以采食橡子的原始人类必须对其进行深加工——将橡子磨碎后水煮,以充分去除其含有的丹宁,并使橡子淀粉易吸收。
这样复杂的加工流程促使人类必须花更长的时间、使用更复杂的工具对橡子进行加工,这一方面使人类在单一地区居住的时间变长;另一方面使新的工具产生,用于研磨的磨盘、磨棒大量使用,原始的、用于储存和加热的陶器出现。
前一个后果使人类流动性下降,后一个后果中产生的工具显然也无法到处搬来搬去,也促使流动性下降。在这种采集、加工生业成熟之后,山前地区丰富的橡子资源也使得人类不必再跑来跑去寻找猎物,定居生活成为一般的生活方式。
2.资源储蓄
在新仙女木事件后,另一个气候带来的后果不容忽视,那就是古人类居住的亚热带-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更为分明,夏季和冬季之间的雨热变化扩大。
在四季分明的气候下,夏季和冬季人类可以获得的食物是完全不一样的,夏季食物丰富,冬季食物稀缺,人类开始注重食物资源的储蓄,以免在食物匮乏的冬季挨饿。于是一方面人类开始有用于在冬季储蓄食物的长期定居点,并开始建造用于储存食物的窖穴——这可能是最早的建筑,另一方面开始选择储备易于保存的食物——耐保存、热量高的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人类的视野并被人类不断有意无意的食用和选育,众所周知,目前人类主食中小麦、水稻、大麦、粟、玉米都是禾本科植物,这绝不是偶然的。
而禾本科一年生,可杂交,适应力强,热量高的特点让人类受益无穷,可能在利用禾本科植物的过程中促使了农业的出现。
3.社会组织
在社会方面,人类的定居、储藏让人类社会开始出现社会管理需求,分工如何实现?剩余产品如何分配?储藏的备荒粮食如何分配?这些问题都促使了更深层的社会变革——财产所有制、公社制、继承权等一系列变革都开始发生,人类社会复杂化。虽然这个过程很长,但是却比之前的任何变革都与我们的历史现状更加贴近。
以上一些浅见,希望大家在批判的时候能够轻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