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王冰冰体验送快递上门遭遇闭门羹?快递送货上门是否有较高的隐形门槛? 第1页

     

user avatar   ren-lei-zhi-fu-yan-jiu-yuan-lao-b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名反对一切反对送货上门的——别把资本家的责任转移到消费者头上。顺便,马老师团队还真是记吃不记打啊,上次金融峰会口不择言,导致万亿融资腰斩的事忘了?还不是因为傻了吧唧地对监管开炮?现在又敢对邮政法开炮了?

某公司在这个问题上得花了多少钱啊?我挨个数了下,差不多快10万了吧?就花10万炒作这个,就想倒逼邮政法修改了?(别洗啊,高赞那几位老哥话术都是一毛一样的,看来某司花钱找人的时候,还是改不掉自己主导一切的习惯,连话术模板都用一样的)

问题是:送货上门是阻碍快递员的那个门槛吗?

1.送货前为什么不能做一个确认,确认对方有没有人在家呢?

答:因为通话成本,时间成本比较高——其实真相是快递公司不愿意花钱买技术(机器人电话,公众号推送确认),也不愿意承担快递员的通话和短信成本(反而不断给快递员卖通信套餐,虽然很便宜,但是也在为自己创收哦)。

2.一个一个打电话,得累死!

问题是大部分快递员送久了,对当地的情况是很了解的,哪个小区上班族多,哪个小区老人多,谁家爱放快递柜,人家门清——真正出问题的,是那些双十一临时招来的快递员。比如王冰冰(手动狗头)。

3.快递员为什么没时间做确认?

因为万恶的时效,就像外卖的时效一样,逼着骑手往里跳。翻过来怪点外卖的人不讲道理,不同情骑手。举个例子:长三角四十八小时送达的时效规定是你阿里的菜鸟带着通达系达成的协议,从头到尾消费者都没有参与过,怎么时效太有压力反倒成了消费者的错?怎么成了送货上门造成的问题?

4.网购支付的邮费本来就少,不该送上门。

网购支付的费用里,多少给了运费,消费者不知道,消费者也没有选择权,如果快递认为这点邮费没法干,应该拒绝——如果实在昧着良心干了,那也是商家谈下来的价钱,应该是快递员拒绝上门去商家的件,商家送到驿站或网点来,而不是到了消费者这不给送了。可您到处一扫听,得,消费者是商家的衣食父母,但商家是快递的衣食父母。

消费者的商户的商户,不是消费者的商户。

综上:快递的真正问题,不是送货上门,而是落后的时效机制,过度剥削的收入。所以顺丰和京东可以送货上门,可以电话确认,而通达系大部分做不到。


user avatar   bei-er-ge-li-er-si-73-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

合着你们刚知道底层人是如何讨生活,每天是如何运转的啊????

你们追捧的那个女的做这件事,一片恍然大悟……

这都成苏联笑话了

割裂成这样了?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讨论这个其实没啥意义,想一想,为啥各种买菜App可以送货上门?外卖盒饭可以送货上门?揽收揽件可以上门?

就派送不能上门的原因是什么?



是派送有什么特别的困难么?

不是,是因为没有动力(Money)去克服困难……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送货上门并没有很高的门槛。

真正的门槛只有一个:打个电话

然而很多快递连电话都不愿意打。

也就是说他们连给你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懒得消耗。

基本上,但凡舍得打个电话的快递,都不反对给你送货上门。比如京东,顺丰,如风达(小米常用的快递公司)。他们都能送货上门的,至少在我这是如此。而且他们也不会舍不得打电话。有时甚至提前打电话确认你是否在。

而那些喜欢直接扔快递柜或者驿站的快递员。绝大多数,是连给你打个电话都懒得打。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如果我真的不在,你放快递柜之类的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但如果你放完不给我打电话,那么我肯定投诉。遇见一次投诉一次。

可是现实就是这些快递啊,放快递柜也就罢了,连电话都不打一个,我凭什么认为我收到货了呢?我凭什么要跟这些连电话都不打的快递共情呢?


我个人现在是使用快递柜的「分时段拉黑」功能。比如周一到周五我在公司,那么公司快递柜我就直接工作日拉黑。快递来了必须给我打电话。如果坚持要想放快递柜我可以临时解锁一下快递柜。但我的基本诉求只有一个:你送到货了必须给我打电话

其实快递柜如果推出一个:每次放快递柜之前必须电话号主,号主手动远程点击确认。那么产生的争议就会少很多了。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干过快递员的人都说了,最大的难题不是送货上门,而是效率太低,这个效率太低一方面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另一方面就是家里没人,一次没办法完成投递,需要跑多次。

这样的情况会直接导致,很多本来不想放驿站,也不想塞快递柜的快递员也被迫选择这么干,因为本来是自己送上门,费点劲没啥,毕竟能多赚一点是一点,但是为了多赚这点钱,要多跑好几趟,那就是真的不划算了。

但是最大的问题,我依然还是觉得,快递没有开始分级定价,分级服务。

一个快递,包含了送货上门的服务。

但是,同一个快递到了派送站点后,把快递送到七楼楼梯房,和送到电梯房,那是一回事儿吗?

把快递一次就派送成功,或者没人在家也可以放在门口,跟必须本人签收,且送了四五次才有人签收那又是一回事吗?

但目前而言,这些情况,都是统一定一个价钱,很多还是打包卖出去的。

这就必然导致很多矛盾的出现。

不分级定价,背后依然是资本的博弈。

按照之前的情况,每隔几年,快递行业就会出来一个,赔钱用低价策略去抢市场的搅局者,没有人敢随便推出分级定价的策略,让消费者去买单,因为你推出了,就总有不推出,并且承诺不加钱也能给你送货上门保证服务的平台,但是这个成本其实也不是平台在承担的,而是消费者在承担。

比如,一个区域有一百个经常收快递的用户,其中有七十个都能接受快递扔到快递柜或者驿站里,有二十个不接受,但是每天都有人在家,还有十个既不接受,又总不在家,还要求必须送货上门,本人签收。

这一百个人付的快递费是一样的(或者说都是买的包邮的产品),假设是三块钱。

那么,那七十个人本来可以只出一块钱,那二十个在家的,电梯房可以只出两块钱,楼梯房可以只出三块钱,但是最后那十个,他们购买的服务,其实要出五块钱。

这多出的两块钱,其实是那些默认快递可以扔快递柜的人给承担了。

一旦这些默认快递柜的人全部都变成那些需要五块钱成本的人,这个区域的快递员就会撑不住,就不干了。

目前我看到的,被逼干不下去的,都是被分配了一个难搞的区域,配送快件根本不划算,干脆辞职不干了。

这个道理,我以前也在下面这个视频里聊过。

我觉得,至今依然是无解难题。


user avatar   jackwang99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user avatar   xi-ci-ke-l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个人觉得法律责任与贫富无关,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作为挡箭牌。

我觉得这个事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让一些人钻空子。

可能对于这个孩子确实是无心的,不是有什么仇恨的心理,纯粹是为了好玩,但是这样不公平的对待,

有钱就赔偿,没钱就原谅的对待方式,只会导致一些处心积虑的人钻空子。




万一,有些人就是仇富,就是刚好自己贫穷,发现有可以免于责罚的方式,又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也去用油漆泼洒呢?

事发后,可以装作无辜的样子,贫穷的样子,是否可以免于责罚呢?

当一个人因贫穷免于责罚时,我认为车主可能是“善良”,但衍生出来可能滋生的是一些图谋不轨的人。被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么做本就存在不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确实不是一句空话。

有人有幸免于处罚,就容易让部分人钻到空子。不应该因为穷就可以免于法律知外。




我觉得他虽然是小孩,但是不损害他人利益,乱碰他人东西的简单道理应该是懂的。并不是无知。

如果免于责罚,其实某种程度上,只会让他意识不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他的教育而言也许也并非是件好事。

责罚的目的在于吸取教训。做错了事,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



孩子未成年,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当为其负起责任。

家庭条件不好,可以分期付,分期赔偿,可以定出一个赔款计划,以后慢慢还。

这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否则,做了错事,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就可以免于赔偿,是不是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纵容?

孩子的过错,家长需要赔偿。



这样,家长以后也会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user avatar   jzw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搞笑了,我说两个指标:

1. 50%升学率

2. 公务员考试最低门槛是大专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你们说上面这个局怎么破?

别跟我谈什么【减负】,谈的人麻烦先把自家孩子送去中专读两年体验一下。

慷他人之慨……真大方。


user avatar   ji-yu-bi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当时的年级主任在大会上说了这么一句话:要不是容易影响成绩,谁几把管你早恋啊,可你有能力靠事实担保早恋不影响成绩嘛?没有吧,很蓝的啦。

这就是高中反对早恋的真实原因。

所谓的为了学生着想,都是屁话。这跟高中老师和校长主任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而且因为高考的性价比极高,导致家长也不愿意孩子早恋。

当然对大部分人来说高考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跨越阶级的方案,肯定要珍惜啊。

这种事情在大城市互相为“中产阶级“或者收入颇丰的家庭就不存在这种屁事,老师管都懒得管,门当户对,双方最后都是要出国留学的不需要走高考这套规则,只要别太激进离谱就行,双方接收正确的恋爱观和性观念就行了。新兴”中产阶级“家长也有能力给子女传输正确的这些观念。

当然,不是门当户对那一方家长和另一方家长就是不同的态度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种东西真的挺好笑的

好笑的就像提出这个问题的观网

因为

观网其实根本就没有新闻采编权

观网也不能做涉及各项新闻的实况直播业务

像观网这类所有的有条件的企业做的所谓“新闻媒体”,说白了就是个二道贩子,什么时候靠二道贩子能成事了?


新闻媒体这块儿走不通了

那我们走小视频动画电视剧这类文创作品?

更魔幻的事情就要来了

因为外网的宽松环境,这帮企业出海竞争就会必然的迅速“堕落”

抖音走出去了,我们看不到tiktok

优腾爱走出去了,我们看不到国际版


大量的“优质文化”内容如果真的出海竞争还真的很“不幸”的站住了

那就彻底完蛋了

国内的这帮人就会发现我们自己的企业自己花钱制作的内容,自己人一部都看不了

讲真的,大家自娱自乐挺好的

没事出去拍什么逆局之类的海外特供版,这不是纯恶心人么?




     

相关话题

  我是一名快递员,统一把快递放入小区快递柜中之后有个客户觉得找得累对我进行了菜鸟裹裹投诉,我该怎么办? 
  美国快递会送上门吗?他们的收费如何? 
  如何评价刍狗顺丰快递事件? 
  为什么邮政便宜而且站点多,但网购很少用邮政呢? 
  如何看待广州快递站长联合街道办推出反诈骗鸡蛋?对于中老年人来讲这样的举措是否更有效? 
  网上有哪些味道很棒的糕点或零食? 
  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涨价,派费每票上调 0.1 元,涨了派费后会送货上门吗?将对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小红书? 
  快递员未经允许把快递放自提柜我应该投诉吗? 
  卡车、大客车是如何运送到销售地的? 

前一个讨论
请问一下在中国有那家律师事务所先打管司后收费的?
下一个讨论
货拉拉案司机妻子发文质疑一审程序违法,法援强行占坑,并透露二审不开庭审理,如何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





© 2025-04-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