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这么多人讨厌薛宝钗? 第1页

     

user avatar   shi-dong-c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大部分人没有把《红楼梦》当成一本名著来看,而是当做一本网络小说,甚至是言情小说。现在的小说的结构就是女主和男主,然后就是女配和男配,一般来说,女二都是和男主有感情线的坏人。大部分的人认为《红楼梦》的女主是黛玉,男主是宝玉,而女二就是宝钗。但是《红楼梦》的主角不是某个人,是贾家这样一个大家族的兴盛和衰败。(我认为这也是红楼梦成为名著和其它类似小说不同的一点原因)所以大家遵循女主守恒定律,就觉得女主一定是最好的,而女二就一般是坏的,心里才不会有负罪感。所以大家就认为宝钗一定很心机怎么样。但其实宝钗也是很可怜的,很懂事端庄识大体,她的母亲待她比待她哥哥还要尊重,事事要和她商量,贾母王熙凤等人对她赞不绝口,连贾妃给她的东西都和宝玉同等,足矣见她做人做事的圆滑周到。要做到这样都很不容易,事事都要小心谨慎。你说她喜欢宝玉吗,也不见得,父母之言,媒妁之命。她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婚姻,就因为贾母等人对她的满意,她就要嫁给宝玉,自己也无法决择,再加上她和黛玉胜似亲姐妹,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宝玉也不爱她。所以说她也很可怜。


user avatar   qiu-shui-sheng-y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又看了下这个问题下的几个新增回答,决定把最后一段挪到前面来:

其实我知道这些阴谋论和歪曲原著的言论为什么如此盛行,因为不细看红楼的普通读者、看了营销号洗脑包的云读者,脑子里只有二女争夫的俗人,是不能理解宝钗这个形象对于红楼的意义的。

红楼开篇是为闺阁昭传,是石头入世,僧道说人间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到头一梦,万境成空,宝钗承担了让石头证悟这个道理的责任,所以宝玉在宝钗的判曲中说,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她是群芳之冠,是红楼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石,然后才是黛玉的绛珠还泪,她跟神瑛的故事是风月情浓,而风月情浓是包含在美中不足八个字里面的。

现在的读者很容易能明白黛玉在男女情爱里的作用,却很难明白宝钗在到头一梦,万境成空里的作用。宝钗是为了表达后者而存在的,读者却非要让她去破坏前者,但她的形象又跟前者格格不入,一个圣人高士,如何春恨秋悲,临风洒泪?所以才出现这种读者口述的宝钗和原著宝钗不能说是一模一样,简直是毫不相关的现象。

即便作者一开始就批评了男女恋爱小丑拨乱的俗套子,他们也非要把红楼看成二女一男的狗血剧情,当宝钗不符合他们心中的恶毒女配之时,他们就百般歪曲原著,对钗黛二人双标,玩弄文字游戏,抠字眼来解释宝钗的所有剧情。哪怕宝钗笑一笑都有其恶毒的深意。

但原著就在那里,无论红楼的衍生如何弱化丑化宝钗,她在原著里仍旧是那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山中高士群芳之冠,依然是红楼的第一女主角,也是宝玉证悟的引路人,是与他有轻俏艳丽等说的妻子,是那个与他敲断玉钗红烛冷来互相思念的人。

要知道,悼玉还在怀金之后,绛珠还泪神话是记在石头入世神话上的。红楼可以没有绛珠还泪,但不能没有石头入世,因为这本书原名石头记。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判词中钗黛并冠,判曲中宝钗的终身误还在黛玉的枉凝眉之前。

除此之外再补充两点

1.所谓红楼里没有完美的人,宝钗也不完美,这种言论完全就是为客观而客观,仿佛是先认为有一个真理,就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甚至没有趋近完美,所以薛宝钗当然不能完美。保持这一点,就是客观。但是又对此念念不忘,连能拿原文反驳的点都犹豫不定,因为反驳后宝钗好像很完美,这世界这么能有完美呢,所以反驳不对。就是这样,自己着相了。譬如现在有些人觉得宝钗的古板无趣、圆滑世故是缺点,这篇回答已经拿出原文反驳了,她的善举和待人接物方式是不屑逢迎,行为豁达,这是原文明确写出来的,所谓圆滑世故很有井蛙语海的意思,因为普通人做不到的事,宝钗做起来如弄婴儿,就推测她一定很费力吧,一定很苦吧,一定被压抑了天性吧。

很抱歉,不是的。

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此一句,是今古才人同病。如人人皆如我黛玉之为人,方许他妒。][此是黛玉缺处。]宝钗却浑然不觉。[这还是天性,后文中则是又加学力了。]

敏感任性是一种天性,但对宝钗来说,豁达超脱才是她的天性。

瞧他写宝钗,真是又曾经严父慈母之明训,又是世府千金,自己又天性从礼合节,前三人之长并归于一身,前三人向有捏作之态,故惟宝钗一人作坦然自若,亦不见逾规越矩也。

从礼合节也是她的天性,别人需要压抑变得圆滑世故,但宝钗不用,因为她天性豁达,从礼合节,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才是批书人称她高诸人百倍的出处。

2.不喜欢宝钗可以,不喜欢宝钗就是没看懂红楼这句话我也不同意。但哪怕直接说我就是喜欢黛玉,因为黛玉喜欢的人最后跟宝钗夫妻恩爱了,我迁怒她呢?这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这些人就是我说的,眼里只有抢男人的俗人。

而因为迁怒,就歪曲原著,来丑化矮化这个角色,这怎么说也不是正常的,至少我不能理解。

以下原回答

因为薛宝钗前世是瘟神、今世出身商家、圆滑世故古板无趣、冷酷无情、俗不可耐、醉心功利、心机极深、一心谋夺金玉良缘、背刺毒害黛玉、维护封建统治、被贾母凤姐探春等人识破她的真面目,不得不搬离贾府。

对于一个这样的形象,讨厌不是很正常吗,喜欢才不正常。

拥林派百年如一日诋毁污蔑宝钗,渐渐地将书中修德修身的佳人高士形象歪曲成了这样,乃至于即使最温和的人,也会觉得宝钗拥有以上的几处特点,譬如世故圆滑古板无趣和俗不可耐。

事实上,这些印象没有一个是正确的,即使是那一句看起来很温和公正的世故圆滑古板无趣。

以下一个个说。

1.前世是瘟神、出身地位低下的商家

这是两个看起来很荒唐,但拥趸众多的论点,先说关于瘟神的。

认为宝钗前世是瘟神的,大致有以下几点论据。

1).蘅芜苑阴森透骨,蘅芷清芬通横直清坟

其实只要看过书就知道,这个阴森透骨的场面是花溆而非蘅芜苑,蘅芜苑的描写是愈冷愈苍翠。

原文如下:

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至于因为音同横直清坟所以蘅芜苑是坟场,其实不过是文字游戏罢了,只要可以,有凤来仪可以通有缝来移,还照应宝玉开的那个耗子精的玩笑,潇湘馆立刻变成耗子窝。

另,还有一种解法,把蘅芜苑解成恨无缘,而非更加谐音的恒无怨。这两种解法,第二种不仅与蘅芜苑音调更加相近,且更符合书中宝钗的设定。

春恨秋悲是黛玉的形象,宝钗是不会恨的。而她跟宝玉有奇缘,哪里来的恨无缘。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

这叫恨无缘↑

2).抱柴的姑娘

这个论点主要意思就是这个小姑娘是宝钗,因为雪下抽柴,雪,薛,柴,钗。后来宝玉按照刘姥姥的话去找,找到了一个瘟神爷的塑像。

而原著里这个姑娘除了雪和柴可以附会到宝钗之外,与她的平生真正相似的是黛玉,尤其她的名字,是叫茗玉。

以下原文:

这是黛玉

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这是茗玉

这老爷没儿子,只有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没有儿子,知书识字,爱如珍宝,一病死了。几乎又是一个黛玉。

3).妙玉的茶具

这是最新看到的论点,一起说一说。这个论点大概就是妙玉住得玄墓蟠香寺是坟墓,盛梅花雪水的器皿是鬼脸青的瓮。梅花和雪都是宝钗的意象,放在鬼脸青里,埋在玄墓蟠香寺下,自然是宝钗住在阴间了。

我对此的反驳只有一个,就是真正住在玄墓蟠香寺的不是所谓的梅花雪水,而是收集梅花雪水的人,即黛玉分身,妙玉。

至于鬼脸青,若是鬼脸青便意同鬼,那相比可以由此推知狐裘通狐,大红猩猩毡同猩猩了。

宝玉便随着黛玉同往稻香村来。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二人一齐踏雪行来。只见众姊妹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独李纨穿一件青哆啰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遮雪之衣。

这哪里是雪下联诗,分明是动物开会。

4).供着菊花

只有给死人的东西才上供,虽然探春房里也有菊花,但对宝钗房里菊花的描述是供着。

菊花诗那里有个专门的诗题,叫供菊,作者是湘云。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可以看看有没有给死人上供的意思。

再说宝钗出身商家地位低下,之前写过一个单独的回答,引用如下:

这是个套娃问题,有两个回答,连起来看比较详细。

2.圆滑世故古板无趣

这个评价是最深入人心的,即便是喜欢宝钗的读者,也会认为她老于世故,行事圆滑。

但仍旧不是这样的,宝钗只是待人周全,有强大的共情能力,但她并不圆滑,也不世故,反而十分愤世嫉俗。书中骂世最狠、讽刺世人最毒的螃蟹吟就出自她的笔下,那段寄托了作者一片苦心的代佛说法代圣讲道的兰言也是她说出来的。世故的人不会这样,她分明是个理想主义者。

而她对自己瞧不上的人,即也从来不屑讨好,譬如贾母。

宝钗在书里有三次调侃贾母,只是读者被她强大的说话能力蒙蔽了,不仅没看出那是调侃,还以为是在讨好。

第一次:

凤姐儿笑道:“有个原故:这一宗东西家常不大作,今儿宝兄弟提起来了,单做给他吃,老太太、姑妈、太太都不吃,似乎不大好。不如借势儿弄些大家吃,托赖连我也上个俊儿。”贾母听了,笑道:“猴儿,把你乖的!拿着官中的钱你做人。”说的大家笑了。凤姐也忙笑道:“这不相干。这个小东道我还孝敬的起。”便回头吩咐妇人,“说给厨房里,只管好生添补着做了,在我的帐上来领银子。”妇人答应着去了。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听说,便答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得人疼他。”

凤姐的小算盘,贾母看得很清楚,笑着说她乖,意思就是看破了她的那些打算,然后宝钗的这段话就很耐人寻味,说凤姐巧不过贾母,字面意思上是夸贾母,要不然也不会被那么多钗黑拿着这句话做文章,说宝钗跪舔权贵讨好贾母。但联系贾母前面那句话,这句话的意味就变了。

贾母说凤姐打小算盘是乖,宝钗就说凤姐巧不过老太太,也就是说凤姐那点小算盘瞒不过贾母的眼,但她还有半句话没说,说了就比较露骨了。

前面贾母的表现,凤姐奉承贾母,贾母口里说她乖,但表现得很受用,宝钗是看在眼里的。而宝钗那句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云云,也就是说这种场面不止出现过一次。

设想一下,贾母看着一个奉承她的人百般讨好,看破了她的小算盘,但非常受用,心里有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被奉承的愉悦,结果被另一个人冷眼旁观看了个透,不仅看透了奉承她的那个人,还看出了她的愉悦和自得。

如果我是贾母,已经在脚趾扣地了。

但贾母不是一般人,她立刻就接话说自己年轻时候也这样,表现出这种情况的是人之常情,不得已而为之,是可以体谅的,然后开始夸宝钗。

贾母道:“提起姐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但宝钗没搭腔。

宝玉勾着贾母原为赞林黛玉的,不想反赞起宝钗来,倒也意出望外,便看着宝钗一笑。宝钗早扭过头去和袭人说话去了。

第二次:

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

是谁不肯饶了这园子,天天逛?

第三次:

宝钗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究竟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得那没见世面的人家,得了这个,就珍藏密敛的。”[调侃语。]

宝钗是有傲骨的,这个傲骨不仅体现在她不屑费心写诗逢迎元妃、讽刺贾雨村、调侃贾母上,还表现在她对自己人格的维护上:宝玉不小心拿她比杨妃,她就真的一直不搭理宝玉,直到宝玉挨打才算是和解,抄检大观园把她置身风口浪尖,她就真的当晚收拾东西离开,李纨王夫人苦留也不为所动,走也不肯就这么吃亏,还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恼怒。

宝钗笑道:“落什么不是呢?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卖放了贼。依我的主意,也不必添人过去,竟把云丫头请了来,你和他住一两日,岂不省事?”

宝钗就是这样一个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平时随分从时,为人豁达,但一旦触碰到她的底线,她是绝不肯轻轻放过的。

好!逐回细看,宝卿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可厌之人,亦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蜜之情形诸声色。

作者说宝钗是行为豁达,也就是她好像对谁都很和善,不会得罪人,原因在于她心胸宽厚,不会斤斤计较,而不是惯常认为的处事圆滑。

对一件事的做法,可能有两种解释,但对于一个纸片人,自然要倾向于作者。

而古板无趣,大意就是之前非常火的那个问题,钗黛谁适合做妻子。

且不论这个问题之无聊,仿佛两个姑娘的意义就在于嫁人,单论这个问题下的诸多回答,足见宝钗古板无趣的女夫子形象之深入人心。

但宝钗并非女夫子。

然后知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不然宝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哉!

这是脂批的剧透,我们不能看到玉钗婚后的轻俏艳丽等说,但即便前八十回,宝钗也不是一味守身的女夫子。只是宝钗的幽默风趣是高级幽默,偶然一句负荆请罪的讽刺,一句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的玩笑可以露出一点形迹,但更多的时候,一般人很难跟上她的思路,也难以理解她的学霸式幽默,这种幽默是以学问做底子的,没有学问打底,甚至不能领略她的趣味。

举两个例子

1.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湘云只答应着,因笑道:“我如今心里想着,昨日作了海棠诗,我如今要作个菊花诗如何?”宝钗道:“菊花倒也合景,只是前人做的太多了。”湘云道:“我也是如此想着,恐怕落套。”宝钗想了一想,说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要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湘云笑道:“这却很好。只是不知用何等虚字才好,你先想一个我听听。”宝钗想了想,笑道:“《菊梦》就好。”湘云笑道:“果然好。我也有一个,《菊影》可使得?”宝钗道:“也罢了,只是也有人作过。若题目多,这个也算的上。我又有了一个。”湘云道:“快说出来。”宝钗道:“《问菊》如何?”湘云拍案叫妙,因接说道:“我也有了,《访菊》如何?”宝钗也赞有趣,因说道:“越性拟出十个来,写上再来。”说着,二人研墨蘸笔,湘云便写,宝钗便念,一时凑了十个。湘云看了一遍,又笑道:“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
宝钗听说,又想了两个,一共凑成十二个。又说道:“既这样,越性编出他个次序先后来。”湘云道:“如此更妙,竟弄成个菊谱了。”宝钗道:“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以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好景妙事都有了。”
湘云依言将题目录出,又看了一回,又问:“该限何韵?”宝钗道:“我平生最不喜限韵,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只出题不拘韵,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此而难人。”

这一段,宝钗的高情巨眼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最让我心折的还是那一句“只是也有人作过”,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明白。轻描淡写的一句,表露出宝钗的博学鸿览。

2.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黛玉便说:“大家就作桃花诗一百韵。”宝钗道:“使不得。从来桃花诗最多,纵作了必落套,比不得你这一首古风。须得再拟。”

这一段很妙,学霸的控场能力和高情巨眼再现。

3.冷酷无情

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黛玉在情榜上的评价是情情,能得到她多情的评价,这个含金量有多高?就像得到宝钗评价雅重的岫烟一样,可知岫烟为人。

至于金钏儿、柳湘莲这两件事,这是宝钗骨子里的道家风骨所致,譬如庄子丧妻鼓盆而歌,她的灯谜、临江仙都很明显是道家一脉。

灯谜: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临江仙: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是不是很有大苏的风格,难怪妙玉让她用大苏珍藏的杯子喝茶。

至于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句诗本来很好理解,就是即使无情也是动人的,何况还是个多情人。

4.俗不可耐、醉心功利

有人觉得宝钗很俗且醉心功利,因为她曾经被宝玉骂过禄鬼国贼。

但实际上,宝钗是全书里最雅的人,这是作者设定。

贾政因见两边俱是超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

作者曾经借人物之口称赞过探春高雅,脂砚斋说黛玉的绛珠出身便清雅,但他最终还是定了宝钗的蘅芜苑比别处更清雅,而宝钗的雪洞装饰,也与这个设定一致,示其清雅不与人同,志趣高洁。

蘅芜苑如雪洞一般,既不是有些人理解的空无,也不是有些人以为的冷酷,更不是所谓的故作节俭来讨好别人。

明清时候,雪洞一样的装饰是雅士标配,而曾经被比作宝钗的大苏,也曾经写过一篇雪堂记。

雪堂之前后兮,春草齐。雪堂之左右兮,斜径微。雪堂之上兮,有硕人之颀颀。考盘于此兮,芒鞋而葛衣。挹清泉兮,抱瓮而忘其机。负顷筐兮,行歌而采薇。

芒鞋葛衣,行歌采薇的高士,非宝钗为谁?

至于禄鬼国贼,之前同样写过一篇回答里来反驳,地址如下:

5.心机极深、一心谋夺金玉良缘

这两个事,也是还是一件事,同样不想再重复以前的话,下面这两个回答,一个是我以前的,一个是某匿名答主写的,非常完整了:


说到谋夺金玉良缘,想起一个经常被诟病的地方。

就是比通灵金莺微露意那一章,宝钗念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就有人说这是故意给莺儿递暗号了。

宝玉看了他的,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

那么问题来了,宝玉这是在给谁递暗号?

6.背刺毒害黛玉

背刺黛玉,是指滴翠亭一事,毒害黛玉,是指宝钗送的燕窝有毒。

先说滴翠亭:

作者给宝钗的行为定性是金蝉脱壳,除非作者文盲,分不清移祸江东以邻为壑和金蝉脱壳的区别,否则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金蝉脱壳,意思是制造假象迷惑对方。照应宝钗的行为,就是宝钗制造了一个她来找黛玉玩耍的假象,快速脱离现场,以此迷惑小红,她所要避免的,就是当场被小红狗急跳墙,至于小红狗急跳墙会怎么样,具体可以参见司棋对鸳鸯怎么样。

而事后会怎么样,宝钗不在乎,她只是为了避免当场无趣罢了。

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样。”

宝钗不知道小红会怎么样,但她已经不在乎了,觉得这事已经遮过去了,无论是小红不信她刚才的说辞,觉得她其实还是听见了,或者小红信了她的说辞,猜测黛玉可能听见了,都不重要,因为她避免的只是当时而非事后,否则她不知道小红究竟会不会信她,还是这么轻松地觉得事情结束了。

然而薛姑娘对自己的公信力毫无自信。

谁知红玉听了宝钗说的话,便信以为真,[宝钗身分。][宝钗身分,实有这一句的。]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说道:“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

小红信了宝钗的话,脂批说宝钗身份。简单来说,就是宝钗平日里的形象让人觉得她绝不会说谎骗人,哪怕小红开窗就看见她,找了半天没找到林黛玉,小红也觉得黛玉可能听去了,一点也没怀疑宝钗或许听见了。

真弄婴儿,轻便如此,即余至此,亦要发笑。

而即便觉得宝钗这个行为没有毛病,还有人拿着宝钗偷听说事的。

但无论偷听这件事读者怎么评价,在书里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即便要责备,也不该只责备宝钗。

黛玉偷听实录

偷听×1

宝玉见说,方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

偷听×2

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

偷听×3

宝玉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这句是宝玉跟宝钗说的,下一幕

黛玉便把剪子一撂,说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宝玉偷听实录:

偷听×1

一语未了,又听身后笑道:“四个眼睛没见你?你们六个眼睛竟没见我!”

偷听×2

宝玉笑道:“等我从后门出去,到那窗根下听听说些什么,来告诉你。”说着,果然从后门出去,至窗下潜听。

除了宝玉黛玉,还有凤姐、袭人、晴雯等人,都有偷听之举。

毒燕窝

有人说黛玉喝了宝钗的燕窝病情变差,喝了宝玉的燕窝才变好,这是没看书的缘故。

7.维护封建统治

这个评价跟封建淑女相辅相成。然而不是的,宝钗是在以当时的人看来,非常离格,看看贾母和薛姨妈对她的评价。

贾母:

贾母摆头道:“使不得。虽然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

薛姨妈:

薛姨妈道:“姨娘不知道,宝丫头古怪着呢,[“古怪”二字,正是宝卿身分。]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又是忌讳,又是古怪,这可是标准封建淑女该有的评价么?

8.被贾母凤姐探春等人识破她的真面目,不得不搬离贾府。

前面已经说了,是李纨王夫人苦留她,但她不为所动。


user avatar   li-he-21-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厌女情节的一个体现。

很多人讨厌薛宝钗的根本原因在于,林黛玉死后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他们把气撒在薛宝钗身上,找出种种“罪名”来给这个女子泼污水。对于贾宝玉,又找出种种理由来给他开脱。

仿佛一个女人的价值就只在于她得到了男人的宠爱,而一个男人只要表示出了“爱一个女人”就可以成为天使与情圣。


user avatar   song-rui-79-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们被一些下流的网络小说荼毒得太深了。

要写一部下流的网络小说,拢共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男主女主相爱,第二步,恶毒女配破坏,第三步,恶毒女配狗带。

这个流程非常套路,非常低级,但是很能满足一些人的爽点,久而久之,很多人的思维也变成了它的形状,看什么都逃脱不了这个逻辑。

所以你会听到“斯佳丽是绿茶”“薛宝钗是绿茶”这种蠢话,因为他们把她们放到了恶毒女配这个位置上。


user avatar   qiu-eylndi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很多很多种不同的原因和心态导致的这个结果,就我自己的观察总结一下,肯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情况。

从“污染源”角度分类:

1. 给红楼梦强加反封建思想的结果。

在这种思想的加持下,薛宝钗只是一个符号,反她即反封建。当然支持作品带有某种政治主张背后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人要救世,有的人要吃饭,有的人只是人云亦云,没必要细说。

2. 给红楼梦强加戏剧(言情小说)心态的结果。

在这种心态的加持下,宝黛二人是一对苦命鸳鸯,薛宝钗就是那从中作乱的一小人,兼具绿茶和恶毒两大特质的女配从来不惹人喜欢。这心态确实也是人之常情,俗套的剧情之所以能俗套,恰恰是因为它最贴合人消遣的心理。

3. 给红楼梦强加个人审美的结果。

林黛玉这个角色很符合社会上对待女性的传统审美,而“山中高士”这种形象大多在男人身上才会吸引人。算是传统思想中性别刻板印象的余威吧。思想有深度可敬可叹的薛宝钗确实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欣赏。而情根深种可怜可惜的林黛玉更受人喜欢。(当然,不要怀疑作者能力,可敬的薛宝钗亦有可怜的小女儿情态,可惜的林黛玉亦有可仰望之才干,这是人物的立体性。但总体来看,山中高士和窈窕美人,思想和人情还是两个角色最着重凸显的部分。)

若只有这样,也不过会使得喜欢宝钗的人比喜欢黛玉得人少一些罢了,但很难构成“讨厌”。

但人类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喜欢”这种感情在很多人的体会中是有唯一性的。即若是喜欢上A,便觉得世间万物都不及A半分。喜欢上林黛玉而去讨厌薛宝钗,背后的心理其实和追星女孩喜欢上了自家哥哥,便要打死所有对家是一样的心态。

4. 给红楼梦强加个人价值观的结果。

不谈思想深度,博学多才,其实单看薛宝钗的为人已经是一等一的周全。但架不住就有的人敏感多疑发神经,比如有的不知道学生时代受了什么创伤,只看到一处“劝学”,就像被踩到尾巴的猫儿一样。不过这种PTSD还算好的,有些人吧压根儿三观有问题。就不待见有人古道热肠,就见不得有人淡然豁达,更受不了有人心怀天下。没办法,虽然九年义务教育试图把所有人都变成君子,但不可否认就是有不少的漏网之鱼成了“真小人”,更何况还有教育失败的“伪君子”。

从“污染途径”角度分析:

1. 污染度最大的毫无疑问是87版电视剧。

这版电视剧简直是“强加政治观念”、“强加审美观”、“强加言情小说心态”、“强加价值观”的集大成之作。四个污染源全包含。这点从剧组对薛宝钗的评价就很容易看出来。

“薛宝钗封建卫道士” zz观点。

“林黛玉是仙子,薛宝钗是人间富贵花”审美观污染。

“道貌岸然薛宝钗”绿茶女配的高级表达,言情心态污染。

“追求功名利禄的薛宝钗”价值观污染。

由于它的全面,此版电视剧的粉丝和钗黑的融合度之高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2. 鬼本红楼梦。

这本倒不反封建了,因为你很难说明遗和满遗哪个更封建,属于遗民们的互殴。

但强加审美观、强加价值观这两个污染十分的明显。尤其是强加的狭隘民族主义观念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3. 中小学课本。

按理来说这是受众最广的污染方式,但之所以只能排第三是因为它的篇幅和程度实在有限。

语文课本赏析红楼梦更多的是赏析语言描写,推荐学生去读全书。涉及到故事脉络的只有:“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污染源只有戏剧心态和zz观点。

4. 后四十回的续书

我倒不觉得这续书有有意黑薛宝钗。只是境界(观念)和能力上差作者很远,所以本该在后四十回有重彩的薛宝钗被稍微矮化了。戏剧化的替嫁情节是戏剧心态的污染,薛宝钗延续上贾家的血脉则是封建保守价值观的污染。

4. 论文,讲座,论坛,短视频,口耳等媒介。

————————————————————

最后总结一下,讨厌薛宝钗,或者任何一个角色都有两种情况。一是没读懂而讨厌她,二是读懂了依然讨厌她。至少就我所见而言(尤其是这个回答底下),一个(表现)出读懂她的钗黑都没有。这个现象就很有意思了。连书都没读懂,还有什么好说的?所以对于大部分讨厌薛宝钗的人而言,(别人嚼过的饭更好吸收嘛)、(看不明白就想当然)、(我知道她是怎么样,可为了别的目的我偏要说成另外一样)三字总要占一个了。

ps. 讨厌无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我觉得有些人不用先着急的给自己戴帽子然后答非所问,倒是暴露了自己小肚鸡肠和学识浅薄的一面。


user avatar   mei-xin-23-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工业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质与金钱成为衡量万物的标尺。这是一个每分每秒都处于内卷与竞争的时代,薄弱的社会关系让我们对人性充满了审视与怀疑。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

如果谈“上进”,那就是在“追名逐利”。读书、学历更多的是为了能在未来买房买车,为了找一个体面的工作,为了不成为“资本”的雇佣。这并非是价值观的背离与扭曲,而是现实的残酷很难让人再去谈抱负与理想。所以,并非大多数人都能看到薛宝钗说的“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看到她说的读坏了书的人还不如耕地的农民与做买卖的商户。

如果谈“友好待人”,那就是“世故圆滑”。谁温柔一点大方一点,肯定是在讨好领导,搞好关系。所以,薛宝钗对待书中众人的好,在一些读者眼里只是工业革命发展下滋养的厚黑学情商学,而不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所孕育出的礼仪文明。

如果谈“修身”,那就是被现实摧残的“丧失了个性与自我”。天性从礼合节,君子不喜形于色,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没有真性情。

有时人对外物的评价,往往会受限于自身的环境与认知水平。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因此,薛宝钗身上社会性的一面,很容易被贴上功利、世故、呆板的标签。这些标签的产生,使她做为一个文学人物,不具备让人附庸风雅与特立独行。

《红楼梦》里的人所处的环境,如贾府下人这些自然能够体会到宝钗的好,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去跟她去玩,宝钗帮忙管家的时候为她们争取利益小惠全大体,大家也都很感激。还有大观园里那些受过教育,一个个钟灵敏秀的姑娘们,林黛玉在听到宝钗读书论的时候会心下暗伏,贾探春会觉得“蘅芜君”这个称号取得好,众人会觉得螃蟹咏是写螃蟹的绝唱,诗社时会以“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首柳絮词为尊。难道林黛玉这些受着古典文化熏陶的古代人对诗词文化的理解还不如当代人?

再想想,在如今到处都是嫡庶神教无可撼动的网文里,宝钗作为古人她可以待贾环一如宝玉并无他意。在如今一些粉丝各种吹比着纸片人的家族与血统,宝钗可以待人接物不疏不亲,不远不近,上至贾母下到赵姨娘都给予一定的尊重。

我们现在各种强调文化自信。就是因为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离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远。看到宝钗的“停机德”,不会去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会去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同样的,大家也不信什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随心所欲不逾距。”什么“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可能找人谈谈什么叫“绿茶”与“表里不一”。


user avatar   yue-liang-wan-8-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你们想的太不可爱了,get对了点就发现薛宝钗实际上很可爱,而且非常汉子


我知道这很颠覆认知,但是不要急,你先忘记教科书灌输的东西,摒弃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 ,忽略网上流传的阴谋论,再慢慢看


薛姑娘第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她看着随分从时,实际上很怪


长辈们怎么说她?薛姨妈认为“古怪”贾母认为“离格”贾政认为“不祥”


这都是基于薛宝钗的女性身份评价的,她的表现太特殊了


先从最表面开始说


她不喜欢别的女孩子喜欢的东西,从不涂脂抹粉,也不要摘花戴柳,乌云似的头发也不好好弄个发型,只随闲挽着发,身着素净旧衣,不爱富丽闲饰,和尚让戴金锁还嫌沉甸甸只放衣服里面不外耀,薛蟠带回来的礼物她只对泥人有兴趣……


你不要看曹雪芹写她什么鲜艳妩媚,什么绝色人物,什么宝钗之仙姿,就当她是个讲究的女子,你抛开这些直接看薛宝钗的表现,她是半点不在乎外形啊!姐你还能再毛躁点吗?贵族男性都没你这么糙,古来哪一本小说里都不会写一个小姐这么随意


人家姑娘是脂粉香娃,连大冬天都爱打扮的漂漂亮亮新巧奇特,不是拦腰系带子扮男装跌进雪里,就是大红羽纱,身上环佩作响,容貌施脂若桃花,人家是多么夺目!这副群艳图里,唯薛姑娘以莲青撞冷色,一点清素出彩华


她物欲很淡,才子佳人话本里都会写小姐多么精致,多么会生活,多么闺阁秀气,这是对理想女性的追求,就她,什么古董玩器、精巧物什、漂亮屋子、珍馐美食都没兴趣,偶有雅兴也是去喂喂鱼、赏花枝、扑蝴蝶、看舞鹤、清晨觉春寒,启窗察看微雨打湿青苔,只青睐自然之美


从住处看人,潇湘馆收拾的比大屋子还整齐,怡红院比上等的绣房还精致,秋爽斋阔朗舒展别有气象


宝钗在一片奢华精致中独居于雪洞,屋里唯一的装饰是土定瓶伴菊花


雪洞出自何典?

东坡有《雪堂记

雪堂之前后兮,春草齐。雪堂之左右兮,斜径微。雪堂之上兮,有硕人之颀颀。考盘于此兮,芒鞋而葛衣。挹清泉兮,抱瓮而忘其机。负顷筐兮,行歌而采薇。


《王伯安书舍》:“祛俗入深院,闭门古抄书。草盆生意满,雪洞世情疏。”


潇湘馆的翠竹用了娥皇女英典故,有凤来仪贵气不凡,都是美丽高贵女子的象征


而蘅芜苑遍种屈原笔下的香草,不见富贵气息,只是“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


撷彼芳草,生洲之汀采而为佩,爰入骚经。偕芝与兰,移植中庭。取以名室,惟德之馨


曹雪芹给她的用典全是高洁士大夫相关就算了,她行动上也没有小姐该有的讲究做派,居然跟底层人物处的不错,和莺儿在一个榻上描花样子,没品级的靛儿也能跟宝姑娘玩笑,万人嫌的贾环也能在梨香院的榻上玩游戏,连自己姨妈最反感的赵姨娘她送礼也一视同仁,还关心伙计吃没吃饭


倒是她对当权者的尊重仅限于亲戚小辈的礼数,比如贾府给她过生日,她在席上点老人爱看的戏,听说姨妈的大丫鬟死了,去说点符合当时主流价值观的劝慰,姨妈暗示她拿衣服裹尸她也顺着同意


但是脱离了应有的礼数范围之内,她对这些当权者一步也懒得做,一副“老娘懒得废话”的样子

——贾母不喜雪洞太素她不辩解一句,给她找东西收拾屋子她也不顺承讨好;元春省亲的颂圣诗她敷衍写就;元宵灯谜她都不知道写点喜庆热闹的,贾政看着都觉得不详;对“流俗”的表姐王熙凤一向不交好;抄检大观园她对着李纨尤氏犀利输出,王夫人都被她噎的无言以对……


宝姑娘是真的傲上而怜下,她不光对下人友好,还暗中周济贫寒的岫烟,主动把岫烟给薛蝌配对一双两好


妾在古代地位低下,薛宝钗却并不忽视香菱,特地要求带她来大观园享受青春之乐,成就了香菱最美好的时光


课本拿香菱学诗批判薛宝钗傲慢,但宝钗并没拒绝香菱,是叫她先跟大家打招呼回来再学,香菱问她诗句如何,她也给香菱点出问题,开玩笑香菱和湘云是诗翁


宝姑娘讽刺世人,但人家不像有些酸儒就一张嘴,她是实实在在的,在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贯彻“达则兼济天下”


最重要的是,她心里也完全没有三六九等的分别!“看贾环亦如宝玉,毫无他意”合着人家心里看凤凰和冻猫子就是平等的!你看下九流的戏子都瞧不起贾环,薛姑娘真是个奇迹


你说,一个人对当权者摆脸子不讨喜,但她的人缘却在弱势群体以及品格高贵的小姐中非常好,这说明什么?


甚至她最受诟病的滴翠亭事件,都是因为宝钗在这方面也和一般的古代贵族男女不一样,才误导了读者的意识


你仔细看书中全部撞破秘密的桥段,你会发现——听见秘密并撞破的人都处在占理的位置, 被撞破的反而自觉理亏被捏短处,甚至磕头大哭跪地求饶


这才是所谓“人急造反狗急跳墙”


在当时而言,你有隐私是自身有罪,别人听则不算过失,连秦钟作为少爷被抓包私情,都要通过陪睡堵住宝玉的嘴


丫鬟私相授受若被揭发,下场自不必说,只有千方百计求主子的份,那还敢说主子不好?敢得罪了主子曝光你就完了


全书中,只有薛宝钗是听见私情后,还会在意“猫儿狗儿”一样的丫鬟“臊了”而遮掩的人,唯一没有针对别人隐私嘲笑、斥责、提要求的人,说找黛玉是因为只有黛玉没去园里祭花神,纯粹给自己一个不穿帮的过路理由,当时稳住你别哭完事


连现代人看见宝钗的心理活动都会下意识代入平等思想,才以为她是怕祸,三角恋思维发散,认为金蝉脱壳是对情敌祸水东引,这属于古今观念不同造成的误会,然而这误会全是薛宝钗会考虑丫鬟的感受造成的(笑


薛宝钗对生死之事的态度也不能跟普罗大众共情,她对死人、出家都毫不在意,连基本的好奇心都没有,打听都不打听,只顾着生者的事,太冷漠了


但,一个人的情绪反应和道德水准没有关联,周朴园尚且为死了的侍萍哭,但他愤怒于活着的侍萍,逝者已矣,人们对逝者的种种关怀,实质是为了生者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薛宝钗是老庄的理念


她博古通今,早早参禅,一看宝玉的偈语就知道他以什么路径悟了,她不喜欢牡丹亭西厢记这些风靡的才子佳人戏,她喜欢听寄生草,喜欢鲁智深这样的侠


她骂人都骂的隐晦,讥讽贾雨村大热天还总是来贾府,是化了《嘲热客诗》的典故,讽刺宝玉用了杨国忠攀附杨贵妃鸡犬升天,讽刺宝黛用《负荆请罪》


她从来不伤春悲秋,从来不寂寞忧郁,也不以自己的才貌自傲自怜, 从没有遣怀诉怨的闺阁幽怨


她从来不写前人作过的文章,她不喜欢限韵,她写诗从来翻新,还翻的好气力,气象浑厚

宝钗想了一想,说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要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宝钗道:“也罢了,只是也有人作过。若题目多,这个也算的上。我又有了一个。”

宝钗道:“我平生最不喜限韵,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只出题不拘韵”


别人的海棠诗娇媚可爱,她却毫无情致缠绵闺阁字迹,只是清洁自厉


别人写螃蟹诗都是“红香”“公子”的富贵声调,她却能从小小一蟹中讽刺骂世


别人咏絮都发悲声,只有她居然翻新出了气象,从苏轼《定风波》的脉络


这不是她有意雕琢,你看芦雪庵联诗,她在一众“寂寞封台榭”“锦罽暖亲猫”的句子里说“鳌愁坤轴陷”。


行牙牌令这游戏场合,她咏的都是李杜唱衰之作


她连和黛玉“兰言解疑癖”都要从自身之外联想到世道污秽,愤世嫉俗,骂那些不能辅民治国尸位素餐的禄蠹国贼糟蹋了书,说如今庙堂没有好的


我当时就惊了,你姨夫,你舅舅就是朝廷里的人,你直接一竿子打死,你还跟人家侄女说,你是真的头铁啊!你说话也太实在了,真是半点也不避讳啊


她半点没有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高贵做派,对世道特别了解,认得当票,知道世面上人参造假的手段,连盘子不抹酱汁直接烤容易炸她都知道


我不明白为何有人觉得薛宝钗没有少女的生命热情?


世界上也有一种女孩子,不撒娇,不蜜糖,不哭闹,不关心容貌,不喜欢玩器,天性就更多关注政治、民生,关照弱者,思考社会弊端,爱做学问,不以儿女私情为念,相对诗歌,更喜欢庄子,对于言情作品,更喜欢有哲思的文艺片


“不为檀郎留玉佩,只怜贫女失罗衣”


她最可敬的是——没有因看破了生活的毫无意义、失望于污浊滚滚的社会就与世隔绝,没有关起门自己清高不理世间洪水滔天


她只是冷自己,她多余的热情全倾泻在对社会的责任心,努力打理薛家,一直为他人排忧解难,看不下去纨绔做米虫会劝读书,连伙计们没吃饭都扎实记得


安睡在象牙塔里进行精神善良最是容易,为生死之事流几点眼泪,接着各人管各人的才是大众习惯


薛宝钗是经历了社会污浊还能洁白,看淡了人生悲欢还肯帮助生者过好生活,这是风雨不改的善良,真正的慈悲


这才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才是山中高士晶莹雪


她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即使在闺阁之中,她也尽了她最大的努力去做她能做到的一切


别看薛宝钗会废话些什么我们女子份内的事,但是她行为上从来不把自己当女孩子,她玩笑说探春小姐不接地气,就一副自己不是小姐的样子,跟宝玉说什么你不中用,你过来之类的,全是男子口气,大家都觉得她的雅号应该叫君,薛姨妈说湘云一个小姐不认识当票是应该的,下意识把自己闺女排除在小姐之外了,宝钗在薛家估计更爷们……


怪不得她莫名其妙招少女喜欢呢,不光是大观园的妹子,我看着她都特别想脱口而出“给个姬会”!因为她就有种很攻的感觉,妹见弯属性


很多人对她的看法,总是鸱观鹓鶵


她的“送我上青云”总是被骂成追逐名利,这冤枉也很像她


薛宝钗笔下的青云

是嵇康的“早有青云之志。”

是王勃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是陶渊明的“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是庄子的“九万里风鹏正举,其翼若垂天之云”


读懂临江仙,才能了解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我引用一位知友最精确的解读


在一个三维的空间里,宝钗把空间分割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平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她看到白玉堂前蜂团蝶阵被东风吹得乱纷纷,白玉堂是说富贵人家,“贾不贾,白玉为堂金作马”


蜂团蝶阵就是在富贵人家那里打秋风的食客清客,爱慕虚荣,攀慕权贵的人


宝钗对他们做出了辛辣的讽刺


第二部分,是尘埃与流水,是俯视的空间,宝钗也不愿在这样的空间存在,那意味一种不由自主的人生和毫无价值的命运。


第三个空间,就是宝钗向往的空间,这个空间没有不由自主,没有英雄无用武之地,更没有长安涎口盼重阳的尸位素餐的人,那里只有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旷达超脱,在那里,有真正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的人才。


宝钗这种心境,是完完全全和她治家时说的不自弃是一致的。绝不存在什么追名逐利,否则是侮辱我国浩浩汤汤的文化语境,贬低的是曹雪芹的思想高度


宝钗的上青云,是既不愿在流水尘埃里委顿,也不愿在白玉堂前和蜜蜂蝴蝶乱纷纷,于是就直上朗朗晴天的君子追求。


她是那么一个不愿和世俗同流合污,讽刺世人眼前道路无经纬的山中高士


众人拍案叫绝,都说:“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


连我读书至此,都直欲浮一大白,击掌三声为薛姑娘敬,好!好!好!


林黛玉是古典美女形象的集大成者,是东方女性美的最高峰,她有湘娥的泪,有杜丽娘的自怜,有冯小青的幽怨,有叶小鸾的幼而慧、娇而夭…


论袅娜纤巧,风流婉转,至灵至性,风月情浓,无出林黛玉其右者,写女子笔力到此,应该是极致了


而曹雪芹居然还能另辟蹊径,写前所未有之薛宝钗,她身上承载了中国传统士与君的精神,她记载了曹雪芹对黑暗世道的深恶痛绝,她是一钟愤世嫉俗的震撼鸣响,是对熙熙攘攘争名逐利的辛辣讽刺,是鄙夷腌臜官场发出的冷笑,是对自身无能为力提刀上马改造社会的自嘲与悲哀


薛宝钗的冷与热,正是发自作者的胸腔肺腑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才是他写薛宝钗,这才是他写士大夫



我朋友说过一段话,深以为然

把薛宝钗当成俗套里给男女主拨乱的小人,不仅是美学品味低微,这现象反应出的更悲哀的是

——他们心中只能把人安在一个固定的扁平位置,叫她符合对跳梁小丑的一切安排,然后顺理成章移恨于第三者

甚至你去解释,他们会为你阻止了他们的情绪发泄而不满,认定你和他们一样都是因为了一己喜恶才去不平,他们难道就没有对文学,对美,对作者的一丝丝相信吗?甚至他们也完全没有别人会有这种相信的意识,这种全民狂欢亵渎文学,才让我觉得可悲




安利一下新回答



user avatar   gra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王冰冰,丁真的“黑料“在普通人身上不算黑料,这是真的,

但王冰冰,丁真的优秀,在普通人身上也不算优秀,这也是真的。


大多数人乐见明星,名人的塌方,破格,倒不一定是嫉妒。

更多还是一种活在艰辛的环境中,却看到了和自己能力水平差不多,

并没有比自己强的明星,名人,因为一张脸,因为出生,因为运气好,因为资本捧,

因为能力之外的太多拼“爹”拼“运”的加持,过上了大众渴求却永远得不到的幸福生活。


前段时间有一则热闻,TVB很多大众熟悉的知名演员,因为行业不景气,没有收入,转行做保安,搬运工这样的普通工作。

这些专业水平远比片酬千万,片酬过亿的流量明星强的普通演员,因为长相平凡,年龄增长,更努力更卖力却同样无法过上体面的生活。


很多明星,名人,见识能力,业务水平,一旦换上一张普通人的脸,褪去时代和金钱加持,并不比社会中被骂普信的平常人强。


但这些因为命,因为运而被追捧的“幸运儿”却享受了全社会90%以上的赞誉和目光。

这是现代流量社会,媒体行业谄上欺下从本质上对大众生活的污染和破坏。


在流量至上,媒体唯利的时代,符合大众公平心理,德位匹配的例子将越来越少。

是彻底麻木接受一切的不合理与不公平,还是逃离媒体污染,减少被影响是当代人不得不学会的生存技能。


user avatar   kong-tao-luo-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宣传是的,我上学的时候教科书还这么宣传呢。

还包括封建制度,说中国封建王朝。

可教科书又说封建制度是领导的领导不是我的领导,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

这又跟我认知中的中国古代帝国不同。

别说秦朝,周朝就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莫非王臣了。

夏商应该也差不多,毕竟世界政治有个几千年不变的现象,那就是承袭前朝制度框架,自己再做修改。

大致框架是差不多的。

西方封建国家,自古以来也都是那样,大致框架基本没变过。

更别提非洲拉美,那更是一直都是那样。


user avatar   ling-luan-liao-57-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曹雪芹是古今中外最不流俗的作家。

我们可以想象下,普通小说人物设定:

【正义女主】

仙姿绰约——必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着装淡雅,不爱施脂粉也美丽动人。

多愁善感——必然是温婉内向型,说话做事温柔不带锋芒,不到迫不得已不会生气发怒。

【反派女二】

雍容华贵——服饰必然艳到极致,喜欢各种富贵的装饰,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积极入世——性格肯定是活泼热烈型,为人处事积极、很有能量,表面乐呵呵暗地使绊子/或者明着就使坏。

这里坏不坏取决于是否设定反派,也有可能仙女型是反派,玫瑰型是正派,但总有一正一反且人物形象大体如上。无非是淡雅美女/浓艳美女两种刻板印象。而实际上呢?

首先《红楼梦》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女主设定,前期黛玉戏份较多,后期(包括流失的后文)应该是宝钗戏份多,曹公对两位女主都是特别欣赏的态度,并不存在反派设定。其次,仔细看人物设定,完全不是流于世俗那种。

【黛玉】

仙姿绰约——但也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很有生活情趣,收拾屋子&打扮自己都有一套,穿衣打扮并不朴素,美商很高。

多愁善感——但是言辞犀利,爱说笑打趣,有点傲气,性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向,相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宝钗】

雍容华贵——却并不喜欢富贵装饰,也不爱打扮自己,住的屋子也跟雪洞一般,是真的天然去雕饰。

积极入世——性格并不算外向,不喜欢显山露水表现自己;虽然看起来八面玲珑,但内心很豁达、淡然,是君子范儿。

所以如果按照刻板印象,不好好读原著,get到黛玉宝钗几个关键词就先入为主,很大概率会误解甚至完全搞混两个人设。




     

相关话题

  黛玉和宝钗谁更适合做宝玉的妻子? 
  大家可以说下87版红楼梦的结局吗? 
  《红楼梦》中,通过秦可卿房间的描写,你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现在喜欢薛宝钗是一种错吗?为什么我每次说她很好想选她做朋友都会被骂? 
  如何看待「薛宝钗是传统标准的封建淑女」这一人物评价? 
  小戏骨林黛玉拍完红楼梦每天哭:入戏深1个月出不来,对此你怎么看? 
  林如海为啥不过继一个儿子? 
  认为曹雪芹不是《红楼梦》原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红楼梦》贾府饮食精致,为什么夏金桂喜欢啃油炸焦骨头? 
  为何薛宝钗对于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出家的事反应如此冷淡? 

前一个讨论
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是不是有些过分?
下一个讨论
《红楼梦》中薛宝钗具有进步性思想吗?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