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日韩名将(如织田信长,丰成秀吉)如果放在中国,是什么水平? 第1页

  

user avatar   tie-fu-tu-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不用对比,历史上有真实的战例。(以下引用资料均来源于明朝那些事儿)

万历二十年(1592)五月二十一日,日本入侵朝鲜,日本侵略军由日本国内最精锐的部队构成,总计十五万人,分为九军,由九个极有特点的人指挥,如下:
  第一军:小西行长,一万八千人。
  第二军:加藤清正,二万二千人。“贱岳七本枪”成员,外号“虎加藤”
  第三军:黑田长政,一万二千人。号称日本智谋第一。
  第四军:岛津义弘,一万四千五百人。
  第五军:福岛正则,二万五千人。“贱岳七本枪”成员
  第六军:小早川隆景,一万五千人。被称为“中国第一智将”(中国是日本地名,非如今之中国)
  第七军:毛利辉元,三万人。
  第八军:宇喜多秀家,一万一千人。
  第九军:羽柴秀胜,一万一千人。
日本海军统帅:九鬼嘉隆

对日本战国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们想必对以上名字都是如雷贯耳的,至少我这个玩过太阁立志传的是对他们都非常熟悉。

这次战役中,涌现了四大名将,朝鲜方面贡献一位,是李舜臣。一个人干翻日本所有海军。

李舜臣第一战:日军二十六条战舰被击沉,死伤上千人,朝军除一人轻伤外,毫无损失。

六月十七日,在玉浦海战后的第二天,李舜臣率领船队来到赤珍浦,在这里,他遇到了加藤嘉明的附属舰队,共计十三艘,没等他开炮就纷纷逃窜,主动弃船登陆,狼狈撤退,其所乘舰船均被击沉。
七月八日,李舜臣到达泗水港,发现敌船十二艘,发起攻击,敌军全灭。
七月十日,李舜臣到达唐浦,发现敌船二十一艘,发起攻击,敌军全灭,舰队指挥官,九州大名龟井真钜被击毙。
七月十二日,李舜臣遭遇日军主将加藤嘉明主力舰队,双方开战,三十三艘日军战舰被击沉,加藤军主力覆灭。
七月十五日,李舜臣到达釜山水域,发现日军舰队,击沉四艘,俘获三艘后,扬长而去。
八月三日,李舜臣到达庆尚道闲山岛,在短短四个小时之内,日军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共有五十九艘战舰被击沉,九鬼嘉隆、加藤嘉明、胁板安治三员大将带头逃跑,两名日军将领由于受不了刺激,切腹自杀,上千日军淹死。史称“闲山大捷”。

另外在陆地战场上的情况:

  在战争初期,由于朝鲜的政府军实在太差,日本的诸位名将们可谓一打一个准,出尽了风头,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最先有此觉悟的,是小早川隆景,这位日本国内的著名智将率领第六军进军全州,此地已无朝军主力,此来正是所谓“扫清残敌”。
  结果出人意料,“残敌”竟然主动出现了——光州节度使权朴。
  这位仁兄名不见经传,且是名副其实的“残敌”——部队被打散了,光州的节度使,带着两千残兵,跑到了全州打起了游击。
  著名智将对无名小卒,精锐对游击队,当面锣对面鼓躲都没法躲,无可奈何,那就打吧。
  结果是这样的,经过几个钟头的战斗,日军大败,被阵斩五百余人,小早川隆景带头逃窜,权节度使也并未追击——手中兵力太少。
  史称“梨峙大捷”。
  这是打“残敌”,还没完,下面这位更惨,而他遇到的,是民兵。
  这位更惨的仁兄,名叫福岛正则。
  万历二十年(1592)八月二十日,福岛正则率领大军向新宁方面进军,途中遇到权应铢带领的义军(老百姓自发组织的武装),双方展开大战。
  在鏖战中,由于福岛正则指挥不利(日方自承),优势日军竟被民兵击退,丢弃大量武器、粮食,全军撤退。
  由于福岛正则的失败,民兵们乘胜追击,一举收复永川、义城、安东等地,“名将”福岛正则连连败退,固守庆州。
  和小早川叔叔比起来,毛利辉元侄子也不走运,他也输给了民兵。
  万历二十年(1592)八月十四日,毛利辉元、安国寺惠琼率第七军,向全州进发,由于官兵都已逃走,民兵首领黄璞率军与敌作战,激战一天,日军死伤惨重,被迫退走。
  下一个倒霉的是黑田长政。
  万历二十年(1592)九月六日,忠清道义军首领赵宪,率领民兵攻击黑田长政第三军,经过激战,黑田长政输了。
  不但输了,而且他输得比上几位更彻底,不但被民兵打败,连老巢清州城(朝鲜地名)都丢了,连夜逃走。
  这还没完,一个月后(十月三日),他又率三千余人进攻延安府(朝鲜地名),守城的只有不足千人的民兵(政府军早没影了),经过三天的战斗,日军攻城不下,反而被城内突袭,大败而退。

然后就是明朝开始派兵拯救朝鲜了。

  万历二十年(1592)十一月,各路部队辽东会师,援朝军队组建完成,总兵力四万余人,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提督。

看看,人家日本来了十几万,我大明就派了四万,这还是十分重视的情况下。第一次才派了3000人,没打过,这才增兵的。

  万历二十一年(1593)初,平壤战役结束,明军大胜,日军大败。
  此战,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日军在汉城集结残兵,统计结果摘录如下: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18700 人,现存6520人,第二军共损失八千人,其中相当部分战死于平壤。
  以上合计起来,朝鲜之战,日军的损失,至少在两万人以上。
  万历二十一年(1593)四月十八日,日军全军撤出王京,退往釜山。十九日,李如松入城,王京光复。
  自万历二十年(1592)十二月明军入朝起,短短半年时间,日军全线溃败,死失合计三万五千余人,其军队主力,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几乎全军覆灭,日军的战斗力遭到致命打击,疲惫交加,斗志全无。
  到了这份上,已经打不下去了。
  四月下旬,日军继续撤退至蔚山、东莱等沿海地域,回到了一年前的登陆地点,全军八万余人渡海回国,仅留四万人防守。
  至此,抗倭援朝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日军惨败而归。

这就是所谓的日本战国名将,五个月,十五万人打四万,结果还被我大明收复朝鲜大半,全线溃败。这都弱得没法看了。

接下来日本第二次入侵朝鲜

  万历二十四年(1596)九月,丰臣秀吉发布总动员令,组成八军:
  第一军:指挥官加藤清正,一万人。
  第二军:指挥官小西行长,一万四千人。
  第三军:指挥官黑田长政,一万人。
  第四军:锅岛植茂,一万两千人。
  第五军:岛津义弘,一万人。
  第六军:长宗我部元津,一万三千人。
  第七军:蜂须贺家政,一万一千人。
  第八军:毛利秀元,四万人。
  基本都是老相识,就不一一介绍了。
  以上人数共十二万,加上驻守釜山预备队,日军总兵力约为十四万人。
  相对而言,在朝的明军总数比较精确,合计六千四百五十三人。

在前面败了几场后,明朝增兵入朝

  左路军,统帅李如梅,杨镐,一万六千人,进军忠州。
  中路军,统帅高策,一万一千人,进军宜宁。
  右路军,由麻贵亲率,一万四千人,进军安东。
  此外,朝军一万余人,进军全州。

加上朝鲜军队,一共就五万人。这是看不起谁呢!

随后不久丰臣秀吉病死,日本国内封锁消息,并通知朝鲜各军队,优先议和,否则撤回日本。

再往后就是露梁海战。

九月十五日,藤堂高虎率四百余条战舰,闯入鸣梁海峡。
李舜臣得知消息后,即刻率少量龟船出战,确切地说,是十二条。
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一月十九日中午,历时一天半的露梁海大战正式结束,日军精锐第五军全军覆没,史称露梁海大捷。

来朝鲜的这一帮子日军将领,放在日本国历史上,地位相当于中国的三国时期诸葛、关张赵马黄之流。那在日本那是吹上了天的人物。

当时日本正好是丰城秀吉一统天下,战斗力最为强盛的时期,而当时的明朝,却是名将匮乏,青黄不接之际。然后就是大明持续以少打多,把鬼子们全赶下海,两次。

这战绩,没脸看啊没脸看。

我玩个三国志,都不敢拿四万打十五万。

这小本子们连个AI都不如。

—————————————————更新———————————————————

遇到很多朋友说我借鉴的是小说,应该参考正史,也有朋友推荐了《帝国最后的荣耀》,我一看是马伯庸所著,于是也欣然开卷。

看了一部分以后,我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先贴给大家看看《帝国最后的荣耀》的前言

发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年的壬辰战争,是中国史上汉人皇朝最后一次扬兵域外,大明的名将、铁骑,与日本战国时期的强兵悍将,争锋于朝鲜战场。这是一场被人为忽视及歪曲了的、掩盖了足足四百年真相的国际战争,也是一场因日本企图角逐亚洲霸主地位而爆发的大战,一场彻底影响了亚洲此后三百年政治和战略格局的真正大战。 这部全新考据了中、朝、日三国七年战争史的史学专著,作者历时四年采集了韩国、日本所藏的300多万字史料,其中有大量国内从未披露的一手资料,藉此完整再现了明朝万历年间长达七年的援朝平倭之战,揭开了那些被已经时间迷雾掩盖和人为歪曲了的历史真相。

再摘抄一段露梁海战的描述

第二,日军的水军战法是近身登舰搞白刃战,他们的铁炮也需要一个相对比较近的射程;联军的战术却是靠大口径火炮远程杀敌。夜战中火器不易瞄准,更适合浑水摸鱼,显然对前者更为有利。
……
可三方一开始混战,岛津义弘就发现不对劲了。在黑暗中,他看到日军船舰一艘接一艘地突然火光冲天,然后毕毕剥剥地沉没在海中。
……
当两军开战之后,战船上会有专门的水手负责抱起柴捆,淋上鱼油或者麻油。一旦看到有日军船舰逼近或路过,就把这些柴薪点燃,抛到船上去。这些柴束落到甲板上以后,会开始熊熊燃烧起来,成为一个醒目的标记。运气好的,甚至可以直接在船上引发大火。

一边说日军擅长近战,一边说日军接舷了不进攻,然后被丢上来的柴薪烧沉了。

文中各种给日军强行贴金的描述比比皆是。

当年明月就把日本看得很清楚。

  用战斗经验丰富,基本不怕死的士兵,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去进攻政治腐败,喜欢内斗,且多年不打大仗的明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稳赢不输。
  所以丰臣秀吉很乐观——实在没有悲观的理由。
  然而他错了,即使他运用经济学原理,把明朝的各种情况输入电脑,用模型公式证明自己必定能赢,他也一定会输。
  因为他不懂得中国人。
  几百年后的1937 年,日本人决定开战,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可能输,当时的日本比中国有钱,士兵比中国精锐,武器比中国先进,他们有三菱重工,有零式战斗机,有航空母舰,而中国内地四处是军阀混战,黑社会横行,老百姓大多不认字,还怕死,重工业基本谈不上,飞机能数得出来,几条破船在长江里晃来晃去,且人心惶惶,一盘散沙。
  所以他们告诉全世界,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
  于是他们打了进来,于是他们打了八年,于是他们输掉了战争。
  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国人。

当年明月有段话分析得很好:对于日本和朝鲜这两个国家的史料,你要是敢信,你就输了。真是干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

我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的原因,一方面是当年明月的文字,看得比较轻松,另一方面就是当年明月的思维深度,他是一个善于分析史料的人,会用拨云见日的方式去客观分析史料背后隐藏的故事。

以下摘录的是《明史》部分相关内容。

  (万历)二十年春正月丙戌,……五月,倭犯朝鲜,陷王京,朝鲜王李〈口公〉奔义州求救。……甲戌,副总兵祖承训帅师援朝鲜,与倭战于平壤,败绩。……八月乙巳,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己酉,诏天下督抚举将材。……冬十月壬寅,李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充防海御倭总兵官,救朝鲜。
  二十一年春正月甲戌,李如松攻倭于平壤,克之。……壬午,李如松进攻王京,遇倭于碧蹄馆,败绩。二月甲寅,敕劳东征将士。夏四月癸卯,倭弃王京遁。……夏六月……癸卯,倭使小西飞请款。秋七月癸丑,召援朝鲜诸边镇兵还。

李如松十月上任,次年六月日寇求和。从上任到收复大半个朝鲜,打得日军求和。

接下来第二次救援朝鲜

  (万历)二十五年春正月丙辰,朝鲜使来请援。二月丙寅,复议征倭。丙子,前都督同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南北诸军。三月乙巳,山东右参政杨镐为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己未,兵部侍郎邢玠为尚书,总督蓟、、保定军务,经略御倭。……八月丁丑,倭破朝鲜闲山,遂薄南原,副总兵杨元弃城走,倭逼王京。……
  二十六年春正月,官军攻倭于蔚山,不克,杨镐、麻贵奔王京。……冬十月乙卯,总兵官刘綎、麻贵分道击倭,败之。董一元攻倭新寨,败绩。十一月戊戌,倭弃蔚山遁,官军分道进击。十二月,总兵官陈璘破倭于乙山,朝鲜平。

不服,再打,可惜李如松不在。用了一年多,把日寇赶下海了。

有人说主要靠朝鲜军队,我就笑了,国王都被赶到中国境内了,你朝鲜军队但凡能打,还用得着让大明出面?

大明出面打日本的都是些啥人?除了一个李如松,还只打了一半。后半截他都没参与。

有不同意见的,请拿史料出来聊,欢迎讨论,拒绝抬杠。

—————————————————二更———————————————————

有朋友一直告诉我说我部分引用的材料来源《明朝那些事儿》是小说。

先贴一段当年明月自己写的前言,看看他自己对这本书的定义是啥。

下面的这篇文章我构思了六个月左右,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 年到1644 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望大家能给予评价。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不是小说,不是史书,就姑且叫《明札记》吧,从我们的第一位主人公写起,要写三百多年,希望我能写完。
……
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描写正史的,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虽然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但文中绝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甚至人物的对话都是有史料来源的,为了文章的流畅,出处就不一一列出了。
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体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但在我看来,体裁似乎并不重要。
我想写的,是一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
仅此而已。

虽然不是正经的史书,我倒觉得比孤本的史书更靠谱。对于内容方面,基于当年明月的身份(有传言说他是GWY),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忌讳和倾向性,但是并不妨碍《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让我们轻松了解真实明朝历史的读物。

所以,继续说《明朝那些事儿》是历史小说的,甚至还有说是演义的,有说是地摊文学的,我欢迎你们拿出史料来对照说明。

记得一定把中、日、韩三国史料对照来看,孤本就免提了。


user avatar   su-li-shi-32-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戰國時代三英傑還是相當有能力的,其中以織田信長為最,以尾張地區區區一個半郡的小地盤,13年間便成為百萬石大大名,打過過不少硬仗不說,戰略戰術方面也相當靈活,算是日本戰國時代百年才出這麼一個人才.

許多人認為織田信長不過爾爾,但實際上距離織田信長時代不遠的明朝,當時對於織田信長的能力就有過評斷.

明朝曾任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的徐光啟在自己所著的「海防迂說」中就曾如此評價過織田信長的能力

「信長為人雄傑多智略,前是六十六洲,各有君長不相統一,至信長征伐四出,略皆臣服,無敢異,此人智計叵測,十倍秀吉;假之數年,必為我大患!秀吉權略亞於信長,承其最勝之遺能,以威力智術駕馭人,遂復役屬六十六洲之眾.」

他認為織田信長之才能勝豐臣秀吉「十倍」!並且「智計叵測」,如果不死必為「大患」!

可說是一點都沒有輕視這位三英傑之首.

比起前面不少回答,態度可謂截然不同.


user avatar   wang-jian-66-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源义经、楠木正成、战国三杰,放到中国古代史上,应该有成为名将的潜力。

源义经,智勇双全,善于突破传统限制而出奇制胜,详见坛之浦会战。不管在哪国,敢于打破常规的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楠木正成,游击战的天才,经典以少胜多(而且不是一般的多),善打逆风局、绝境局,战绩含金量很高。

战国三杰,各有千秋。尤其是织田信长,以尾张天下弱兵,扫平畿内,逆袭成为日本第一大名,期间多次指挥关键战役,战法多变。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稳住基本盘并快速发育,还做出了很多影响后世的改革。

这三位也是日本战国少有的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例如长筱会战,小牧长久手之战,天王山之战、关原合战,战役双方出动的兵力合计已经超过五万乃至十数万。

虽然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战争规模并不算大,但相比战国时代那些最多只能动员数千或者1、2万兵力作战的割据大名,已经是极大的进步。

战国同期的名将,毛利元就,上杉谦信,武田信玄,北条氏康,朝仓宗滴,真田昌幸这几位,虽然也有代表性战绩,但是一辈子扎根本土,没能突破旧有的天地。

在中国大概充其量也就一般割据势力的水平,成为名将的可能性比上面五位要低。

按照光荣游戏里的数值进行划分,如果韩信、李靖的统率是100,白起、徐达是98,岳飞95,关羽90,那么源义经、楠木正成和战国三杰的统率大约是在85~89这个区间,发挥好了能摸到90的门槛。

论武勇,项羽武力100,岳飞99,秦琼和关羽98。源义经因为留下了很多武勇传说,这一项数值不会很低,大约有90+的水平,其他四人不好评判。

另外最高赞用壬辰倭乱来论证日本战国时代名将实力拉胯,虽然也不是不能这么比,但其实那几个拉到朝鲜战场上的所谓名将,日本人自己也知道他们名气大于实力。

可以看看信长之野望对小西行长,加藤清正,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这几位日军核心将领的军事能力设定,只有2、3流的水平,比同时代顶级名将差得远。

小西行长在当时就被认为言过其实,只是作为丰臣秀吉的心腹得居高位。

当然,明军的总大将李如松也算不上明朝一线将领,但是明军通过组织平壤,碧蹄馆等大战后,仍未实现把日军彻底赶下半岛的目标,证明日军也并非不堪一击。

实际上,考虑到日本传统的重战术轻战略的毛病,整个侵朝战争的战略组织费拉不堪,前线诸将矛盾重重,后勤补给也跟不上。

这样的部队尚能轻松收拾朝鲜军,但面对无论火力还是军事素养都更胜一筹的明军后被挫尽锐气,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日本所谓“名将”的上限水平,固然没有很多野史笔记里吹得那么神;但下限水平,也绝对不能算太低。


user avatar   ju-yi-5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战国时期人口大于中国三国时期人口。并且关于多少人口养多少军队是有详细记录的。不像三国演义动辄七十万大军!

日本战国后期战争规模也要大于三国。并且在朝鲜,明军和后金军对渡海而来的日军并没有碾压优势。

日本战国时期有些人物关系、行为和所谓的谋略我们看来匪夷所思,是因为背景和文化不同。估计我国古代的故事外国人读了也有类似的感受。

在千万人口中脱颖而出的豪杰,比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么?我们键盘侠有资格说他们是村长级别?




  

相关话题

  如果让历史名将做一场全面战争的游戏实况,会如何? 
  为什么丰臣家臣内部分裂对立到水火不容,丰臣秀吉本人却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反观德川家臣的团结为何? 
  中国古代有哪些将领与他们所统帅的部队能做到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的其中一条呢? 
  如何评价《大决战》中的林彪形象? 
  如果没有发生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还要多久才能消灭其他大名统一日本? 
  为什么一个王朝的中期和后朝很少出现名将? 
  如果德川家康早死十年会怎么样? 
  选出一位你心目中最喜欢的中国的古代的将军,你会选谁? 
  如何评价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如果没有斋藤道三的帮助,织田信长还能崛起吗? 

前一个讨论
11 月 17 日河北邯郸一男子离婚诉讼期内强奸妻子未遂获刑 8 个月,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下一个讨论
我国应该怎样促进反虐待动物法的成立?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