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数据显示,仅 13% 的年轻人没有负债,90 后占据消费贷「半壁江山」,年轻人的负债率为何如此之高? 第2页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负债有什么问题吗?信用卡,花呗都是负债的形式呀。如果我吧题目换成,有13%的年轻人没有信用卡,花呗,借呗等任何这类工具,你如何评价?会不会觉得他们才是异类?

负债不一定是入不敷出你才去用,你用信用卡,你用花呗比如,是因为你用起来方便,是因为你想用信用卡积分,你想节省你的现金流……都很正常呀,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负债”呀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数字没啥意义。

因为淘宝在你账户有钱的情况下,也会默认让你用花呗。挣商家的手续费。

而你有钱存余额宝,在免息期内还了。不用花利息。

这种算进去,数字和消费主义没啥关系。

负债消费这个东西,当前是爽,但是债是要还的。

你还不上的时候,没本事把要债的打跑,受罪的就是你了。

美国人敢负债,是它们社会底线的福利高,遇到失业,房子被收了。

食品券还能喂饱你。

你在中国背着高利贷想吃低保生存,没有那么容易。

你负债消费不储蓄,遇到点风吹草动,就是你自己倒霉了。

疫情还没完全过去,你干旅游业没点积蓄,负债消费,失业了去转行送外卖还债?

赖账黑征信,被催债?

鹦鹉敢骂空姐因为鹦鹉会飞,你不会,别傻。


user avatar   hou-tian-zao-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肯定是算了个人信用消费啊。

信用卡花呗这种东西都算进来的话,那么负债率这个指标就没什么价值。

现代社会没法不负债,这是正常现象。

信用卡花呗这种短期小额的负债,大部分都是可控的,没什么问题。

需要关注的是过度负债,要看逾期率,以及人均信用消费负债这种指标。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目前我国还有待提升。

2010年左右,当时各大银行为了促进信用卡业务,各种让大学生办卡,不需要收入和财产证明。

后来逾期率飙升,不得不提高信用卡审核门槛,不再接受大学生办卡。

后来兴起的P2P公司,也是一样的路数,后来被叫停。

再后来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涉水这部分业务,花呗是最早的就不用说了,京东、百度什么的,后来的宣传也特别猛,这不最近也被规范了。

这其中,因为花呗的信用数据最全、时间最长,风控也的确是最好的,反而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其他大牌互联网公司,会差一点,但是如果风控足够,不滥发,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反倒是一些小公司,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干着高利贷的事情。它没有客户,就需要高息揽储,另外一边就需要高息放贷,实际上就是高利贷。

当然,如果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可能花呗等的风控就不行了。

不过话说回来,出现了金融危机,银行的风控也一样完蛋,贷款信用卡一个都跑不了。

我有一箱烂橘子——蚂蚁金服

估计蚂蚁整改完成之后,就会变成一个提供征信服务的公司,利用自身数据优势,为所有其他金融公司提供征信服务。

这对全行业是一件好事。

金融本来就是需要强监管的行业。

而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还刚刚起步,出现一个新的信用产品,大家就一窝蜂上,各种宣传补贴,然后造成过度负债,然后被监管。

在这种过程当中,有的人损失了本金,有的人还不上钱被催收,这都是惨痛的教训,但是也是金融发展和建立信用社会的必经之路。

欢迎关注公众号:后天在说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恐怕未见得是坏事。

在商品经济社会,一个人要想活出统战价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消费,消费量等于话语权,这是商品经济环境下不变的客观规律。

现在国男痛骂自己被社会忽略了,痛骂女拳狗粉横行霸道为祸人间,却不想想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为祸人间,很简单,因为这些东西是商品的最终消费方,商品经济环境下,谁提供了主要消费,谁的诉求就会被优先考虑,你要是消费品行业从业人员,你也会优先考虑客户的需求,不是吗?

需要注意,消费方和支付方不是一回事,狗并不支付任何东西,但狗最终消费了商品,狗主人只是支付方而非消费方,狗粮厂商只会考虑狗的口味,不会考虑狗主人的口味,狗粮厂商的投资只会往狗的身上投,不会往狗主人身上投,狗粮厂商的各种传媒,广告,宣发上,占据主要位置的永远是狗,话语主体永远是狗,形象包装的对象永远是狗,皮毛油光水滑的永远是狗,而不是狗主人,

在这种包装下,狗的形象和社会地位高于狗主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形象和地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需要源源不断的投资和维护的,当厂商把这些投资投放到狗身上的时候,你就不应该对狗主人的形象和地位低于狗感到奇怪,因为没有人投资于狗主人。

国男之所以社会地位不如狗,主要原因在于国男长期处于支付方而非消费方的位置,国男的钱极少花在自己身上,这导致没有任何人愿意投资于对国男的形象包装和社会地位维护,而是投资于国男支付后最终消费的那些群体,比如这张图

女性在消费界的话语权是统治性的,就不多说了,儿童的消费能力也很惊人,比如被治理之前的教培行业,教培行业的资本规模大于很多被誉为大国重器的实体产业,老人再怎么被收保健品和老人鞋的智商税,可那些卖保健品的人对老人从来都是阿谀奉承,低眉顺眼,一口一个妈一口一个爸,情绪价值满到溢出,就连狗都有狗粮。

男性有什么?

还真有,比如烟草,烟草作为为数不多的以男性作为主要最终消费对象的产业,是挖空心思要把男性给伺候好了,你们要是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烟草行业,烟草企业为了伺候男性而推陈出新,更新换代,优化服务的效率,不比化妆品行业对女性的服务效率要低,整个行业的基本产业伦理完全服务于男性。说真的,也就是烟草业不准打广告了,要是烟草业打广告,你将会在烟草广告中看到最体面美好的国男形象。

你们可以看看烟草的包装设计风格,完全是严丝合缝按照男性的审美需求设计的,充满所谓的“父权”气质的,但这样的设计方法在烟草行业是一项不可被违逆的基本原则,是烟草产品能够存活的入场券,是纲领。

这就是消费带来的话语权,这就是社会为了服从话语权而自发做出的调整,这就是统战价值。

说回年轻人负债这事,我就不复述信用货币的实质了,这属于常识,就说一点,年轻人的信用货币负债,对国家和社会都没有造成任何损失,反而推动了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行,因此请不要用道德绑架来质问年轻人为什么负债,年轻人负的只是一串没有任何价值锚定的数字,既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既不是粮食也不是矿产,只是数字,仅此而已,既然银行与银行间,企业和企业间可以通过账目流动甚至打时间差把烂账做平,那么社会公众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到这一点,中国缺的恰恰是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做账服务的专业机构,此类机构数量太少,规模太小,只能为企业或者银行提供服务,而没有为社会公众提供做账服务的机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实现做账的社会化,全民化,普惠化,智能化,让数字游戏回归数字游戏的本质,而不是假装它是一种财富。

不要说什么拆东墙补西墙,这是屁话,信用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债务,你我手里的钞票实质上是一种债券,你花两块钱买瓶矿泉水本质上就是在拆东墙补西墙,你要对拆东墙补西墙这么有意见,不如一个人搬深山老林里刀耕火种去,过一种无货币生活,只有那样,你才能与债务彻底绝缘。

中国的M2是GDP的两倍多,比美国还高,这么大的M2是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经济规模必然带来的产物,而这些M2,是年轻人在扛,这是一座无比巨大的做账业务富矿,第一个采掘这座富矿的人,将带来行业模式的革命。

企业能做账,银行能做账,公众凭什么不能做账?

要我说,中国年轻人的负债还不够高,中国社会的债务化程度是太少而不是太多,过低的债务极大限制了年轻人的统战价值,是导致作做账业务迟迟不能向社会下沉,向基层普及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大负债力度,扩大债务规模,不要指望金融业自发改进创造出全民做账业务,任何组织都有惯性和惰性,能够少一事它们就不会想多一事,能够修修补补维持现状他们就不会去创造行业革命,你能躺着还会去站着吗?一样的道理。

只有让债务膨胀到不可忽视的地步,实现全民总负债,不能不做账的时候,才能倒逼社会化做账业务的出现,实现全民总做账,并进而通过全民总做账实现消费自由,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没有南美的金钱银行和西班牙无底线的挥金如土,哪儿来的英国工业革命?没有美国拆掉布雷顿森林体系实现货币信用化,哪儿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流动性极大丰富,消费市场下沉带来的。


user avatar   lizaid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①负债不代表资产为负,适当负债就是省钱。

②没有信用卡的年轻人也会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美团月付等信用卡类借贷平台,这些平台只要按时归还都是0利率,还时常有薅羊毛活动,薅到就是赚到。

③就拿我自己举例子,每个月的支出在1500-4500之间,这些支出尚不足我半个月的工资,但使用信用卡和花呗相当于让我可以把这部分支出多在理财产品中存一个月,而且使用借贷平台所得积分还可以兑换优惠券、打车券、话费等减免,信用卡积分甚至可以兑换实物,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克制力,使用这些平台本身就是一种财富的正增长。


user avatar   aaronli-yu-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条新闻过于魔幻了,年轻人负债高是事实。但是一本正经发布这份报告的,居然是家贷款公司-中银消费金融。

这类金融企业通常是无利不起早的,那问题来了,这样一个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公司),发布类似“90 后占消费贷「半壁江山」”的报告,言辞间还略带兴奋和褒奖,其出发点是什么呢?

反正不是为了公益。


我是一直反对消费主义的,更反对商家利用人性的弱点、和金融企业联合收割消费者。但是今天的现状是:

电商平台,每个月密集推出花里胡哨、无实质意义的购物节;

商家和资本,整天渲染焦虑、制造伪需求,让消费者买单;

消费者们,无论贫富都参与到这场狂欢中,贡献子弹;

贷款企业,躲在背后,时不时渲染下“负债不可耻”“成年人就该对自己好一点”的的热烈氛围。


所以就这份报告本身而言,“全国有1.75亿名90后,其中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这个数据我相信是真实的。

但现状如此,就对吗?就应该默认甚至鼓吹,而不是应该批判吗?


再看看这份报告的细节,你都不好意思说它到底是一份数据报告,还是某些焦虑性消费行业的大型联合推广:

“将购买过程变成趣味体验的盲盒,也被年轻人买成了百亿市场”;
“18岁及以下的人群对于美妆相关的内容兴趣尤其浓厚,正在全方位地关注美妆话题”;
“年轻人们也开始养生了”;
“消费是为了更好的体验,追求更有品质感的生活”;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诞生与繁荣让年轻人的消费少了很多约束”。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月入3000、刚好温饱的年轻人,看完这些数据会怎么想?第一反应,是不是突然发现了新世界一样:原来大家都负债啊,做医美、按个摩、买个包包也能消费贷啊,那还怕什么,享受了再说。

这就是资本的阴谋,它们迫不及待的把负债打造成全民潮流,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赚那24%-36%的高额利息罢了。


我知道这个问题下面,会有很多人反驳我的观点,会觉得外在的消费能提升内心的尊严,让生活更美好,这都没错,你们开心就好。

但我还是坚持,真正的“精致”“成就感”“获得感”,不是消费过程来的,是劳动过程来的

包括产出这份看起来很美的报告的人-金融公司的市场和数据团队成员,他们的行为也是在劳动。而且据我所知,各大头部互联网金融企业里拿高薪的员工们,他们反而是极少使用消费贷的。

换句话说,这时一副“高收入者通过劳动,暗自鼓动穷人负债消费”的奇幻景象,而穷人们的负债,反过来在奉养这群高收入者。


最后,为了消费而负债,这并不光荣,也不是所谓的流行趋势,也无法真正满足内心的空虚,只会带来更多的风险。

现代工业社会,廉价的消费品很多,质量完全可以保证,没必要为了跟风和炫耀性消费,而去追求超过自己范围的商品,

更没必要因此负债。


user avatar   da-jiang-jun-5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与大洋彼岸的美国70%的人民存款低于1000美元相比,我国经济数据已高度发达,已完全超越了世界第一经济体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

2015年的一次问卷调查来看,在5000个美国人中大约有62%的人。个人储蓄少于1000元,34%的人甚至完全没有储蓄。这是因为美国社会属于消费型,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活在负债当中。他们热衷于提前消费,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生活。买房买车贷款看病上学贷款日常卖菜都是刷行用卡。

美国人的钱包里能有个300美金都非常罕见了。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不消费,别人就替你消费。

你不负债,别人就替你负债。

劳资博弈明明是多次博弈,被群众里的坏人吹成囚徒博弈。

消费和负债这种方向性的单次博弈,被群众里的坏人吹成消费主义害人……

呵呵呵呵呵呵呵。

这帮人明明知道自己种100个苹果99个被拿走了。但他们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收税只收了10个,但自己只拿到一个。

落后的经济和金融知识体系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一直在吃亏,但永远不会为什么他们会吃亏。

什么是消费主义?消费主义就是自己赚钱自己花。

什么是反消费主义?就是自己赚钱别人花。

你不要说你不是这个意思,

你在做的事情就是这个意思但你无知罢了。

你不要问别人为什么可以替你负债,

等你买房你就懂了。

你也不要问为什么别人可以替你消费,

等你10斤牛肉的钱只能买到5斤的时候,

你就懂了。

一拳头猛击到身上,喊疼,但已经晚了。

能花多少花多少,能贷多少贷多少,无非到时候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你不这么做,那么你的钱就会被这么做的人拿去吃喝嫖赌抽。

年轻人负债率高,是好事,他们终于悟了。

吃到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只有负资产不会被抢劫。

别人屯枪,你屯粮,你的粮就是它的粮。

别人屯枪,你吃光,他没有粮就饿死了。

明天?明天爱咋咋,

反正你屯了也是它的粮,一样不会有明天。

少住一天ICU,能在上海市中心的豪华大平层住半个月!

=======

ps:

有人说,他短期存一点才能在未来大消费。

这本来是没错的。

但有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你确定现在到未来这段时间足够短,短到屯枪的来不及抢你的粮。

这样的话,可以存一点,没问题。

=======

ps2:

无论如何,屯枪的饿不死,就是因为屯粮的无法面对现实。

因为无法面对现实,他们不能接受未来要么当老赖,要么他们的粮就是我的粮的悲剧。

不能接受这样的悲剧,就无法克服对成为一个不屯粮的人的恐惧。

不能克服这种恐惧,只能当一辈子实际上的奴隶。

怎么说都没用,这东西靠悟的,评论区一定会上演各种“不能克服恐惧”的样子……

然后,这帮人屯的粮就会被拿走供养那些屯枪的……

而看明白我在说什么,能够领悟其中货币骗局的,能喝口汤,至少现在那一刻能爽一些。

有一些人生的至理其实非常简单……

譬如作为一个屌丝,你永远无法存到紧缩的东西,这个道理你能明白吗?

如果你会存紧缩的东西,你早就不是屌丝了……

所以你能存到钱,为什么还做梦会‘紧缩’?

只有你发现自己存不到钱的时候,才会紧缩。


user avatar   ggg-ah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关于19世纪的西班牙的书,我看过不少,几乎全部是英文或西班牙文的,列举一些:

Spain, 1833-2002: People and State,by Mary Vincent这本讲了西班牙从1833年费尔南多七世去世后,围绕王位继承爆发的第一次卡洛斯战争到2002年的历史。

The End of the Spanish Empire, 1898-1923,by Sebastian Balfour这本讲了西班牙从1898年美西战争惨败到1923年里维拉借助里夫战争前期西班牙的惨败建立军人政权的历史,并且详细阐述了西班牙帝国终结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根源。

The Peninsular War: A New History,by Charles Esdaile这本是维多利亚时代西班牙的前传,讲了半岛战争及其前后的西班牙,既有各次战役和游击战,也有对于这一时期西班牙社会、经济的描写。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Spain: From the Napoleonic Era to the International War on Terror,by Wayne H. Bowen,这本书讲了西班牙从拿破仑时代到反恐战争的军事史,其中对三次卡洛斯战争和西班牙的军事改革的描写十分详细。

Bourbon Spain,by John Lynch,这本是讲波旁王朝西班牙从1700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到1808年半岛战争开始时的历史,虽然不是维多利亚时代,但是讲西班牙波旁改革时期的变革非常详细,我超级喜欢这本书,所以推荐一下。

Imagining Spain : historical myth & national identity, by Henry Kamen,这本书讲了西班牙从19世纪开始塑造民族认同的历史。

The Origins of Military Power in Spain 1800-1854,by E. Christiansen,这本书讲了拿破仑战争前到1854年自由派军事政变前,西班牙军事的发展史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找到出处的先想起这么多,别的以后再补充


user avatar   shu-sheng-3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种东西真的挺好笑的

好笑的就像提出这个问题的观网

因为

观网其实根本就没有新闻采编权

观网也不能做涉及各项新闻的实况直播业务

像观网这类所有的有条件的企业做的所谓“新闻媒体”,说白了就是个二道贩子,什么时候靠二道贩子能成事了?


新闻媒体这块儿走不通了

那我们走小视频动画电视剧这类文创作品?

更魔幻的事情就要来了

因为外网的宽松环境,这帮企业出海竞争就会必然的迅速“堕落”

抖音走出去了,我们看不到tiktok

优腾爱走出去了,我们看不到国际版


大量的“优质文化”内容如果真的出海竞争还真的很“不幸”的站住了

那就彻底完蛋了

国内的这帮人就会发现我们自己的企业自己花钱制作的内容,自己人一部都看不了

讲真的,大家自娱自乐挺好的

没事出去拍什么逆局之类的海外特供版,这不是纯恶心人么?




        

相关话题

  美国的种族歧视思潮为什么那么盛行? 
  因禄口机场疫情防控不力,南京市卫健委主任被免职,副市长被记过处分,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马克龙应邀同拜登通电话后,法国驻美大使下周将返回华盛顿,如何评价此事?「潜艇争端」还将如何发展? 
  北京冬奥会测试赛例行核酸检测发现阳性人员,具体情况如何? 
  刚买房的业主向市委书记投诉开发商「断崖式降价」,官方表示「停止低价交易并退款」,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2022年全国的房价会经历沉重打击?这个可能性有多大? 
  30岁以前的年轻人阅读过300本以上的中外历史书籍后,会有什么变化吗? 
  网友称喝星巴克喝出蟑螂,客服回应还在调查中,真相如何?如何看待星巴克多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如何看待上海部分宠物友好商场对宠物进室内喊停? 
  如何看待美议员再次炒作 美国资助武汉病毒研究所言论,福奇发飙回怼「撒谎的是你!」? 

前一个讨论
征服者威廉算是法国人还是丹麦人?
下一个讨论
巴萨宣布主帅科曼下课,如何评价他在巴萨的执教生涯?





© 2025-05-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