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孔雀的尾巴非常大,通常比自己除了尾巴外的整个身体还长(百度百科孔雀:雄体体长90~130公分,具一条长达150公分的尾屏),这个尾巴对孔雀的生存而言几乎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反而会使得天敌更容易抓到他,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去维护这个“累赘”。
为什么孔雀需要这个“累赘”呢?有人认为,因为这个“累赘”能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你看我有这么一个浪费资源、华而不实的累赘,我还能活得好好的,这说明我很强大。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孔雀的王国里,尾巴越大,也就是越“累赘”的雄孔雀,越能够得到雌孔雀的青睐。
当然,这个所谓的“孔雀理论”不是完全科学的,因为孔雀的尾巴也不完全是累赘,这个巨大的尾巴,以及上面的眼状斑点是有着很强的防御作用的,它让孔雀变身成为一个千眼怪兽,从而吓退天敌。不过,“孔雀理论”却可能是清华大学的同学们选择做社会工作的原因之一。
我觉得,清华大学里面的同学,特别是本科生,热衷于社会工作,简称社工(其他学校一般叫学生工作,简称学工)有三方面的原因:
1. 追逐自身利益
社会工作对于选择以后想要从事公共服务,也就是从政,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很棒的筹码。
学校内部大多面向学生的行政岗位,包括校团委书记、副书记、部长,院系党委副书记等等,大多都是需要一个同学从本科低年级开始一直做较为重要的社会工作(班长(团支书)、院系团委组长(学生会部长)、院系团委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副主席)、校学生会部长、副主席、主席(校团委组长、副组长)),然后在硕博研究生阶段做辅导员(通常必须是有补贴的辅导员岗,而不是研究生系统的无补贴社会工作),一直做到硕士或者博士毕业,然后才能留校当学生系统的老师。
这是一条需要一以贯之,不能停顿的路,在每一个等级都要求是做到最好的那几个,才能成为下一个等级的备选干部。也就是说,需要从本科一年级就开始付出,一直到博士毕业后数年,共十几年,最终成为整个清华学生系统顶端的那几个人,获得可观的行政级别,或者离校去地方,获得可观的行政级别。
2. 公益服务心
清华本科的同学中有很多理想主义者,有着一颗为同学、为他人服务的赤子之心。学校和院系提供的各种社会工作岗位是同学们实现自己为他人服务的赤子之心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在班级当班长、支书,还是在院系、学校组织筹办各种活动,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服务同学,帮助同学成长。本科生的社会工作通常是完全没有酬劳的,是一种纯粹的公益活动。
3. 当一只尾巴大的雄孔雀
清华,包括其他名校,是一个汇聚全国青年精英的“竞技场”。在这个竞技场中展现自己,获得同辈以及长辈的认同,对竞技场中的各位角斗士们都非常重要。很多被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同学也都明白,做社会工作是一件“性价比”极低的事:论培养技能,实在是不如去真正的企业实习;论获得利益(非从政的筹码),实在是不如去做150块钱一小时的家教;论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实在是不如去参加有具体兴趣爱好的社团。
然而,我们却惊讶的发现,越是聪明,越是深明大义,越是优秀的那帮本科生,越在这种“性价比”极低的事业中混的风生水起。你跟他聊天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一点也不想要去从政,他要出国读博士,他要进高盛,波士顿,麦肯锡,他精致,他信奉利己主义。但是,他仍然是他们院的学生会主席,是系团委宣传副书记,是校学生会部长,是创业中心组长。他每天6点半起床晨跑、吃早饭,他进老师的实验室做项目,他为马约翰杯的游泳比赛抽空训练,他运营一个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观点的微信公众号,每周一更,他还在知乎还有用K计算的粉丝数。
他就是这个园子里最好看的,尾巴最大的那个孔雀,而学校的社会工作就是他20枚尾羽中,最长,最重,最鲜艳的那根。社会工作的title一定要好听,响亮,必须是主席、书记;社会工作的时间一定要长,坚持干4年;社会工作一定要经常熬夜,咖啡、红牛作伴;社会工作还要经常聚餐,唱KTV,玩得比谁都疯狂,要不然怎么显得羽毛好看呢?
当然,上述三种心态,也可能是混杂的,并且多数情况下都是混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