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Love Live! All Star! 中的唐可可一角是否体现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无知? 第1页

        

user avatar   an-cheng-wu-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罗斯人:他们(日本人)以为我们女的都有一头飘逸的白色长发,肤白貌美性格电波。男人都有八块腹肌壮的和熊一样而且阴险狡诈。

芬兰人:对对对,北欧组赛高。

美国人:他们(日本人)以为我们女的都热情奔放毫无节操,男人都是金发碧眼流里流气。

法国:他们以为我们的女人都是只会三段笑的恶役大小姐,或是有傲娇属性的大小姐。我们的男人都是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骑士。

英国:他们以为我们的女人都是那种面无表情的女仆,男人都是老而深沉的执事。

知足吧,至少已经不是典型角色了。

德国人:刨开nazi的黑历史,截至第二帝国为止,我们的妹子都是单纯、坚毅、满腔热血的金发军姬,年轻的男人和飞过来差不多的——身材挺拔但是城府极深。而上了年纪的老人垄断了军事片中整备长这个职位,各个面露凶光,脸型瘦削,带着棒球帽。

意大利:没什么好说的,我们都是黑手党,他们经常会把我们和美国禁酒令时期的黑帮搞混。而且一般会作为欧洲的阳春白水代表出现,当需要一个欧洲人但是又不想要英法德这种烂大街的国籍时,就需要我们出场的。而且南意黑北意得分开来,北意的人基本上都是村民农民牧民,和瑞士一样,出处大概是什么那个“海蒂”。南意则是充满艺术气息,画家、建筑家音乐家扎堆,一般会合奥地利冲突。总之只要别提墨索里尼就行。总之我们还是满立体的,关于我们的作品有《枪神少女》之类硬核向,基本上——意大利人都会打枪,人均杀手。其次,我们爱吃意面,享受生活,有着奇怪的人生哲学。再者,我们搞艺术很强。

韩国:他们好像对我们的历史不敢兴趣。他认为我们的男人都是羸弱的书呆子、科学家,女性都是具有成熟魅力,散发着荷尔蒙的时尚魔头。

东南亚:他们好像没法把我们给分开,不过算了。我们垄断了几乎所有的男妈妈角色——泰国!你个丢人玩意!你到底输出了什么东西!

瑞士:新的LL里面,他把我们当成一个山区的农业国,也行吧。我们这里一般产出那种性格淳朴、人畜无害的妹子。

土澳:悉尼!!!哦,哈撒韦里没有高清复刻啊,那没事了。一般而言,在科幻战争片中,拥有大片荒原的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都会作为战场,给主角施展的空间,澳大利亚人也自然全是炮灰、小兵乙被装在吉姆里。

埃及:我有什么可说吗,和北欧五国一样,在神话时代之后的我们根本不会出现在动画里。

北欧五国:胡说,我们还有维京时代。步入现代后还有若宫伊芙,我们的音乐也是欧洲一绝。

墨西哥:nice body,dark skin。男人都是带着牛仔帽的快枪手(美国:?)

巴西:nice body,sexy girl。男人都是涂着油彩的野蛮人战士。






user avatar   mephistopheles-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家伙,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中国人对中国人有这么强烈的刻板印象。

你觉得唐可可棕灰挑染粉色的头发是漂染的,李清歌深紫色头发就不是漂染的吗?难不成深紫色是一个现实世界的人科人种智人属人类种生物能够自然拥有的毛发颜色?

你提到的那个作品,我去搜了,那个团里除了你说的那位上海出身的小姑娘以外,还有一位重庆出身的短发女孩。蓝色头发挑染白毛,服装也十分现代,怎么,重庆不算中国文化?

我对LL没啥认知,但是看图片这应该是个学院偶像背景。学院学院,她是个偶像前得先是个学生诶。“一身西式校服”的重点难道不是校服吗?人学校校服如此你还能冲到教务处去老师谈判说“我是中国留学生,因为我们的文化所以我不能穿校服,我要穿我自己的衣服”?真的,当场退学和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救护车选一个吧。你在现实世界见过哪个中国小孩上中学不穿校服,不穿常服,还敢天天一身汉服的?全世界也没见过有几个非宗教国家的小孩会天天穿着传统服饰上学啊。女性传统服饰有几个不是长裙的,穿着长裙你要怎么做实验上体育课出社团户外活动?

而且李清歌穿的那不叫汉服,叫汉元素服装。何况你也知道这是个中日合作项目。设定上这个团里还有俄罗斯人、英国人和美国人。但你看服装设计的时候,有给她们考虑过俄罗斯传统服饰元素或者英国传统服饰元素吗?除了日本和中国的三个小姑娘,剩下的三个人谁穿过带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打歌服?

综上,你是不是对国人文化和二次元作品创作有什么误解( ,,´・㉨・)ノ"(´っω・`。)


user avatar   xiong-mao-xiong-mao-ba-xi-rou-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正的上海偶像我不说你们也知道。


user avatar   tu-16rpu-li-ye-fu-d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虚假的上海偶像:到日本追梦

真正的上海偶像:

我就是什么都不发你都知道我要说什么。

等一下我的表好像走快了一点……


而且“唐可可”这名字怎么了。

ABB式命名很常见啊。

某个在英国公学留过学,命名也是ABB的……大叔(论年龄现在应该叫大叔了)表示很淦


user avatar   wang-chao-ran-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你可能对上层阶级和中国有什么误解


user avatar   lingxian-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唐可可的角色认知比现在网上很多崇尚古代中国文化的人正确多了

起码他们看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里面的人的形象

而不是已经覆灭了的封建王朝的人物形象。

如果日本的机构现在还在做包子頭,旗袍,长衫,辫子等封建文化,这种才叫偏见和误解。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国家真正的标签应该是世界最强工业国,而不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反倒是网上和某些地方政府有些不知所谓的操作,根本不相信现代中国的成就,从不宣传自己在现代化方面的进步,一味的捧古代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捧好的也就算了,有些烂的也捧。

中国的文化自信是什么?是古代贵族或者统治阶级整的那点破东西吗?

是靠工人,农民,科学家,革命者创造出来的富强的,现代化的,世俗化的现代中国文化。

传统的东西不需要一味地保留,将传统文化不断的解构和改造,让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创造价值才是社会该认同和推进的理念。


user avatar   gris-griffith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上结论:唐可可这个角色,在所有日本ACG作品的当中,也算是最具突破性的中国角色之一。她不但是少有的以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大陆人,更能够折射出她成长环境的先进和优越之处。


从不涉及国籍和文化背景的角度来看,唐可可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 行动力和执行力强大,为了喜欢的东西而毅然跑到国外念书,而同龄的孩子(比如香音)还在为了一点小事儿纠结自己应不应该坚持梦想。

社交能力和适应力超常,出国后迅速和当地孩子打成一片,甚至成为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相较之下,很多大学才出国留学的中国人一开始可能连正常的外语会话都做不到。

不拘泥于繁文缛节,大胆奔放,有话直说,对于欣赏的人会毫不犹豫地表示欣赏(“你唱歌好好听啊简直是天籁!”),对于自己感到不合理的事情也会毫不怯懦地抵抗(为反对学生会禁止偶像活动而发起请愿游行)。

对学园偶像的相关知识数如家珍,甚至比多数日本人还要熟悉;在醉心偶像活动的同时,学力依然出色,应试能力碾压同龄日本学生。

• 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抱有一定的信心和荣誉感,但是并不擅长此类事物(想做中餐招待朋友,但是料理能力不足)。

• 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不足,但是动手能力恐怖,靠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演出道具和舞台布景的制作。

• 对于梦想的喜爱非常纯粹,没有功利心。其他人进行偶像活动多少有一些个人的因素(甚至还有堇这种冲着C位来的),只有可可是纯粹喜欢这项事物本身。


基于以上几点,当观众(特别是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试图去推测可可过去的生活环境时,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 她生长于一个开放包容、资源充足且富裕的环境,能够供她自由地去了解自己喜欢的东西。

• 该地的平均教育水平很高,即使是可可这样「不规矩」的学生,在应试方面的素质也非常可怕;同时,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可可又具备着各种才艺(歌舞、手工),而且人格健全端正,甚至还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可见该地的教育是追求全面发展的。

• 可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很有归属感,但是从她不擅长厨艺这一点可以看出,她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被强迫去接受和传承这些传统,而社会对她也没有任何基于性别分工的要求(日本正好相反,不善厨艺会被认为是女子力不足的表现)。

这说明什么?说明LLSS这部作品中的上海是个发达开放的大都市,相较于日本的大城市完全不落下风,给人的印象好到了可以说是放彩虹屁的地步。


在此基础之上,可以看得出,可可和上海在本作整体呈现出的都是极其正面积极的形象,而且是现代化的、基于现实的形象。唐可可这个角色的进步性就在于,她可以告诉日本观众,现代中国大陆人不论生活条件还是个人能力都可以达到不逊色于日本、甚至遥遥领先的地步。

其他很多日本动漫作品中的中国角色都给人一种传统保守、甚至可以说是野蛮原始的印象,即使有较为现代化的形象也一般会标明是港台人士,而中国大陆也一直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标签,所以可可这样子落落大方的都市少女形象可以算是极具开创性的了 —— 这个角色表现出的不单单是一种对于中国大陆人的美化,更是对于现实国力日渐强盛的中国的正视。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你要怎么样嘛?

难道整一个动不动就发动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家?

还是大手一挥就进行军队改革的领袖?

又或者是“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还击。”的英雄战士?



来源网络。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求求你中国角色再也别整什么古风歌曲汉服传统的江南古典淑女了,要吐了


user avatar   segela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简单地谈几句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是非常难以真正深入了解另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的,能够调用的更多也只是表面上的“碎片化符号”,仅此而已。这不仅仅存在于日本对中国文化之上,美国对中国,包括中国对外国文化,都是如此。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民族文化、群体意识的形成,是由其长期以来的历史发展、变革经历、标志事件、文明传承,综合作用而来,在于积淀给予的深厚性的同时,还带有极其鲜明的独特性。除非你设身处地地在那个环境中生活多年,否则都很难触碰到内在的部分,就像所有外国人几乎都会对日本抱有“知礼、细致”的认知,但抛开表面后的本质却并非真正如此。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对于日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惑不解、冷嘲热讽,也正是对这种“难以理解文化”的又一证明。

唐可可的角色是否存在与中国文化的“突兀”之处?在一定角度上看,或许如此。毕竟,她的身上带有较强的国际化“混搭”感,是由“中式姓名”+“中国背景”混合“日式职业”+“非中国原发色”+“非中式穿搭”打造出的角色。而即使是中国相关的符号,也显得有些不够“纯粹”,如“不会说上海话”等等。

但我们要思考两个点。首先,LOVE LIVE这个游戏,作为一个商业产品,设计出角色的对接用户群体是什么?是单纯的对中国市场,还是要统筹兼顾各国呢?如果是后者,那么高度提纯、原汁原味、不做任何中和的“中国化人物”,与整体游戏的氛围质感相比显得突兀,也不利于其他国家的玩家打破这种提纯形成的文化壁垒、而去进入角色。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想要的外国呈现的“中国文化”,究竟应该是什么具体样子?唐可可的角色,其实更偏向于“接受外国流行文化影响较多的当代中国年轻人”,这与她出身的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并无太大出入。并且,这也是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与世界的交流更多,包容性更强,年轻人身上的内容元素更加多元。

唐可可的角色在反映“当代中国”上的完成度如何是一方面,但这种“非纯粹”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就是对中国逐步发展为当代国际化大都市的表现----无论制作组主观上是否有这样的强烈意图,但在客观上讲,当他们考虑着“中国当代年轻人”的设定,做出这样一个角色的时候,其身上就势必带有对中国当代的反映作用。文化的复合、个体性的淡化,也正是世界上大部分国际化发达都市的共同特征。至少以东亚来说,日本东京、韩国首尔,都是如此,这也正是大家感觉“大都市好像都差不多样子”的由来。以当代中国而言,这个角色或许会有偏颇之处,但大方向上谈不上“无知”。

当然,“无知”所指的,更可能是唐可可身上“传统中国味”过淡的现象,“不足以反映真正的中国文化精髓”。那么,外国人是否能够把握“精髓”、在这样一个商业项目里是否有必要去“反映精髓”,是一个问题。而另一个问题则是: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传统的中国,还是当代的中国?这并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在对《尚气》的评论中,就有相当多的“只拍了中国的村落,对大都市一带而过,无视了当代中国的国际化发达进程”观点存在。

因此,我们想要外国人呈现的“中国文化”,可能过于复杂艰难了。如果他们给出了一个“不那么国际化的当代中国年轻人”,只怕又会产生“对中国发展程度不够了解尊重”的争议。而如果他们只聚焦于“传统中国”,那么又会落入“无视当代”的笔伐。

理想中的形态,当然是这样的:以中国当代的外在表象为基础,在城市发展、文化复合中的“先进性”,结合以内在的“传统中国文化之血脉”,展现对诸如家庭、亲情的重视等民族性意识的强调,以“外在发展,根源不变“为表达核心。然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这是不是太难了呢?这需要他们真正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而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的难度,就像中国人也无法理解日本文化一样------一个非常直观的证据是,这个由中国人编写的知乎问题叙述中,将日本的“アイドル”理解为“刚出道的艺人”,然而这其实是日本艺能界中的一个细分职业的名称,像J家、48系的成员里,以音乐、综艺、演戏、模特等全方位工作的艺人,大多数都会被外界定义于此,无论他们年龄如何。

当然,我并不是说唐可可这个角色就真的没有反映中国上的错位之处。但这种错位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我们也会错位地认知他国的文化。然而,当任何一国的创作者想要以另外一国的市场为目标,甚至抱着“一定程度上讨好中国消费者”的态度,去拿出一些相关内容的时候,它必然是浅薄化、印象流、符号式的。而中国人想要接收的外部信息、抱有的真实心态,是外国人完全不可触及的东西----某种意义上讲,这其实也是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所形成的当代中国实态的一个侧面证明。

《尚气》,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详细分析的类比案例,作为对唐可可问题的说明。

它试图去展现一个中国人从“对美式文化的无意识服从”到“回归中国文化”的变化过程。然而,由于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深入理解的终究难为,以及在本土受众基本盘、漫威模版流程、下意识的西化表述面前,本片也难以避免必然的失败:正面抬高的信息、要素,过于浅显,嗨不到中国观众的痒处,反而失之于肤浅后的负面争议,马屁拍到马腿上。

电影里,在美中国人的“语言”“文凭”,都被当作了尚气武学能力的引申。以此表现从融入到对抗的变化,发生在在了随后非常明显的“语言,文化”部分----在尚气与凯蒂讨论自己改名字的段落里,尚气说明了自己从“东方家庭”到“西方国家”的逃离,也解释了自己更改“尚气”为“肖恩”的语言转变,以语言这样一个文化根基之所在的角度,展现了他的变化(特别是作品随后借梁朝伟之口,强调了“借由名字与先人的连结“),而凯蒂此时对“尚”发音的多次听错,铺垫了影片中后期逐渐发音的流畅。

而以此为基础,导演实际上强调了一种东西方之间的潜在对抗——尚气对美国的“融入”,只能是压制能力的自愿屈就,而他的能力爆发,则变成了他与西方白人的对决,并最终发展到对中国武学的回归,脱离对西方文化的完全依赖。一个最关键的节点自然是一行人来到村子的段落——西方的宝马车与东方的村落格格不入,尚气等人从车上走下,随后衣服也换成了中国式的。这种对抗,也落在了片中设立的“龙”之上,尚气代表的东方神龙,在决战中打败了西方童话里的翅膀恶龙。

这种对抗,作为尚气与犯罪组织的对决,也以漫改作品必然的正邪对立的微观流程,呈现在了表面的剧情之中。梁朝伟饰演的反派,其作为中国人而被魔咒——一个西方感十足的设定——控制后的“西化”存在,从遇到妻子后醉心中国武学变成雇佣白人的变化,让他成为了“没有知返的尚气”。他以刻有十个字样——一个浅层的所谓“中国文化”——的环获得力量,却将它当作西方魔法,用成了防护罩和冲击波,成为了对他“东方血脉,倒向西方”状态的象征。并进一步地,作品在决战中让他十环的“蓝光”——魔法的颜色——与尚气手中十环的“黄光”——西方眼中的中国皇家颜色——进行对峙,最终十环全部收归尚气,回归黄色。正反派的对抗含义,也就愈发鲜明。

在电影里,导演动用了很多他眼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试图展现其优秀。相对地,他也安排了一些对西方文化的暗示指代,让正反派冲突的表层剧情具备更多的含义。

例如,序章里,梁朝伟与尚气母亲对决时,林叶飘荡,袍角飞舞,二人的动作被频繁升格慢放,试图复制张艺谋当年《英雄》与《十面埋伏》里的画面。而相对地,梁朝伟的“十环”,蓝色之光、气流护罩,则更偏向于西方魔法世界的产物,导演甚至在序幕里安排了一场让人不得不想起《指环王》序幕战役的战斗,让梁朝伟催动魔法、秒杀清图,一招一式都与当年的索隆颇为相似。在剧情上,决战里让梁朝伟死亡的“父子亲情”,包括此前构成父子对抗的“思念妻子”,都让本片具有了更浓郁的“家庭电影”意味,这也正是好莱坞从李安这样的赴美导演身上看到的中国文化组成部分。而在正片里,更是有大量的武侠类型的细节被呈现出来,从邵氏电影时代就活跃的元华、知名女动作影星杨紫琼,都出现在了电影里。

从剧情而言,我们可以在表层上看到“亲情与家庭”的重要存在感,它构成了剧情中人物的主体矛盾:围绕亲情的前提下,它既是对于亲人的,也是对于自身的。推动了家庭分裂的,根本上是妻子的去世,破坏了闪回中的幸福美好。从它的家庭矛盾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很多“传统”的中国化家庭要素,也构成了剧情主线中主要人物的交互与发展。在种种情感纠葛之下呈现出的复杂家庭状态,正是中国家庭电影里的重要元素。而消解这一团乱麻的,也不是任何的道理、逻辑,而是亲情的触动——无论如何,都还是一家人。起于情,也解于情。

从内容上看,导演很可能是受到了李安《喜宴》、以及美国化落地的《冰风暴》的影响,反映中国文化里对亲情的重视,展现家庭情感关系中的种种纠缠与开解。包括他选择的某些舞台,都是非常“李安”的——全家人第一次的再聚,相互之间复杂心理的全景表现,发生在了餐桌之上,将“团圆饭”与“家庭呈现”结合,这很“李安”,也很“中国”。

然而,这一切也只是停留在了概念与形式上。其过程相当平淡,对家庭与亲人关系的探讨完全没有中国导演手下的深入——“论情大过理”,种种矛盾基于情感的消解,都没有得到足够详实完整的系统体现,对中国家庭的复杂与辩证,也没有体现得当。它设置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情与理”的矛盾基础:因为父亲的犯罪而母亲死亡,理上不可原谅父亲,但亲情上却又与父亲维系着血脉的连接。但后续却没有将它处理深入、细致。对于“亲情重视与家庭关系的呈现缺失”问题,表现最典型的,依然是那场团圆饭的部分——父亲在饭桌上靠“讲”,子女在前后的段落里背着父亲也是靠“讲”。

另一个贯穿全片、且极具象征性的证明是:如前所述,它试图用“语言”——尚气改名字、凯蒂弄不清发音、梁朝伟对中文本名的意义说明——来强化基于中、英文的东西方文化矛盾,也做出了一些“吃过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的局部努力,但它并不能在全程真正保持符合中国人语言逻辑的标准中文台词,而更多是“你应该走出阴影”这样的英语直译。

纵观全片,讲台词、插闪回、武斗冲突,可以让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存在、大体内容,得到概念上的确立。但是,它却过于直白、粗暴,无法给出更细腻、具体的内心情感层次,人物围绕“情”的纠缠不够具体,最后发自“情”的开解也就不够扎实。归根结底,它虽然试图还原中国电影里的家庭,但终究对它没有足够深刻的理解。这也是必然的,毕竟西方人在自己的成长环境里,很难对中国式家庭里的那些情感交互积累起直观的感受,就像他们对武侠的理解一样,也只是基于符号和剧情、停留在表层的借用而已,成为了一个东方概念下的西化概念产物。这个家庭关系以肢体打斗的呈现形式,以“接受命运“而落地的最终指向,都必然让它的“中国内容”在结果上的浅尝辄止,被习惯性思维地裹挟进了美国人习惯了的西化解法之中。并且,主观上平衡东西方的意图,也更加大了作品表达的混乱杂糅。

于是,作品给出一个莫名突兀的结尾大战,让人毫不意外。它是对此前一切的收束与升华,无论好坏一并接纳。它让尚气的掌与父亲的拳对抗,让十环从魔法的蓝色回到“东方”的黄色,让白人反派从“我们自己就能搞定”的傲慢变为“我们合作”的低头,让尚气站上东方的龙,让东方的龙战胜西方的龙。同时,它也让尚气在对父亲的西化“血债血偿”中改变,变为扔掉武器、呼唤父亲的中式谅解,而一切又都以亲情的失与得为引发基础,让家庭在亲情中毁灭又重建。然而,在此前村落里尚气“试图逃避杀手本能而不得”的表达中,我们又分明看到了梁朝伟身上“不可挣脱的宿命”的西化部分。

尚气对“杀手宿命”的不可逃避,以及他与父亲从这种“杀手宿命”里的挣脱,带出了西方语境,并以二人从西化转为中式的改变中开解。尚气接受神龙之心,完成作为东方英雄的真正“宿命”,并完成作为漫威超英必要的“自我认同与崛起”。第一层“宿命”的挣扎与挣脱,赋予了西方表达,而“力量与血脉”结合下的“东方英雄”之真正本我,被尚气接纳,则完成了“接受完整自我”的漫威式主题。而表现改变的,则是他与父亲从互相之间“怨恨造成亲人离世”的“血债血偿”、变为“家人需要你”与舍生救子的父子情激发,这一“中国家庭”的亲情开解法,就此解开此前所有同样因亲情而生的关系破裂。

这是导演试图平衡一切的努力,但却必然不得其果。围绕亲情的那些微妙、复杂内心,需要用大量的细致铺陈、微观细节,作为呈现过程。本片本来就对此心理不够理解,又掺杂了对西方文化的平衡。极度缺少细化的空白过后,便只能是生硬突兀的行为结果——尚气对父亲的谅解,父亲对尚气的救援,都缺乏平滑的曲线,机械而干瘪。最后那个“众人放起告慰亡灵的纸船”的段落,其中国化水平,也至多与《长城》里同样缺少细化的“放孔明灯”持平。

可以说,本片的导演,在主观上而言,还是在努力地以正面角度呈现他所认为的中国文化精髓,并以之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抗,并最终胜利。主演刘思慕在微博上的“全片是在庆祝中国文化”,并非挽尊的空言。然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这种主观上的努力,反而恰恰起到了很逆向的成片观感。美国人终究难以理解、把握真正的中国文化,他们所做的,更接近于贴片式的符号堆砌、浅层的象征指代。他们试图拍出中国的武侠,但却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的“侠之大者”,也无法真正看懂《英雄》《十面埋伏》里的表达内核,只能还原它的竹林、树叶、慢镜头、过手之间暧昧的微表情。

但是,在相对更熟知中国文化的中国观众眼中,这种符号的堆积,当然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变相“贬低”,将它只当成了一些“摆摆造型”“拍个特写”就可以完全诠释的东西。并且,更重要的是,由于符号化的堆砌,以及“以正邪对立的漫改剧情寄托东西方文化对抗”的思路,本片与中国当代观众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它用村落、山林去承载“武侠”,却没有意识到当代中国人对本国现代化发展成果的自豪,失之于“还拿我们当落后国家”的争议;它表现了东西方的对抗、东方的崛起,却忘记了中国人在拥有这种诉求的同时、更想在表面上维持“天下大同,世界和平”之大义的微妙心态,从而落到了“揭中国人心理”的反感。

然而,客观上讲,必须要说的是,一个民族,终究难以深入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思维。无论是美国拍中国,还是中国拍美国,都会不可避免地停留在表层的符号之上,局限在一些既定意识之中。《尚气》里对东方人“既定长相”一般的选角,正是如此体现——有趣的是,对“西方文化的妥协者”反派,恰恰选用了浓眉大眼、更类似西方人长相的梁朝伟,隐约间有点以长相特点暗示人物心境的意味,但却也必然带来“正派中国人是小眼睛,反派中国人是大帅哥”的又一轮争议。中国人眼中的“不好看”长相,是西方人眼中最能与他们自身拉开区别的“最中国”脸。中国人眼中的“好看”,则是西方人眼中的“地域区分模糊”存在。

这强烈的象征性,也可以概括《尚气》争议的大部分原由——他们拍的,是表层的符号,兼着“传统而古老”的固有走向,是中国人眼中最“歪曲、轻视”之下的呈现内容,也是对自己进步的无视,难逃一句”贬低”;而中国人想看到的,深度他们拍不出,“进步的当代“则是他们眼中的“东西方界限模糊”,不适合本片主题架构----尚气二人初到中国,先是一段高楼大厦的当代繁华场景,而后迅速转入了更“去当代化”的背景,便是西方所见的“中国文化之精华”。这种矛盾,几乎无解。

导演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做功夫----在表现中国文化的时候堆砌一些考究详细、致敬自然的彩蛋元素,在拍摄当代都市中广场舞的时候也“贴心”地将现实里的大妈换成了时尚的红男绿女,表现出了主观上“细致入微”的自以为之诚意。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种相对示好的存在,但它无疑过于细节了,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于全片的中国文化之印象流、浅层化,以及呈现内容与中国人心理的错位,包括其于“说明尚气还未回归东方”阶段中的种种表达途径起到的表面内容,都让本片并不能得到中国人的心认同之,更谈不上对中国文化的还原,至多只能停留在“爱好者的表态致敬”层面上。

事实上,《尚气》选择的,是一条商业电影与主题表达的试图平衡。他们想要正面表现中国文化,但却无力深入,其实也没有意愿去深入——文化的隔阂,让美国观众必然对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内容不明所以,对本土票房与口碑极为不利。因此,中国文化以符号——所有人都能认知的层次——象征,而内里则设定为一个非常西方语境的内核,便是通用的做法了。它讲的,其实是一个非常美国化的童话故事:挣扎于宿命的年轻人,从中站立起来,对抗反派“魔法师”,正面接受真正的自己,成为the chosen one。包括杨紫琼给尚气讲述的故事起源,都是西方黑童话风格的“低语者”与“封印”等等,在诸如《魔戒》《哈利波特》《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等作品中很常见。事实上,作为这种“美国化”语境的体现,漫威电影的个人系列第一部,往往正是走得这一套路,而这也注定了《尚气》作为一部“讲中国的漫威电影”的必然杂交之结果。

由于东方文化表现的必要性,“堆砌”的肤浅缺点更多地出现,理解不深的不足也暴露得更明显,与“西方内核”之间产生的违和、掣肘也就更强,影响了本片表达的质量,节奏不够流畅,主旨两边不靠。《尚气》在中国观众中的格外“差评”,或许更接近于——漫威摆弄美国流行文化,粉丝可以轻松享受它模版带来的快餐式体验,而当它开始将那个模版套在了我们更熟悉的中国文化上,那粉丝就笑不出来了。这种情况的缩影,或许正是片中“凯蒂表情恶心人”的部分——漫威此前让西方演员去这样搞笑,中国人哈哈一乐,但换成东方演员摆出这个表情,这种搞笑从与己无关的“美国人、扮美式丑”变成了“中国人、扮美式丑”,便会心生抵触。

《尚气》已经很努力,但它的主创理应考虑到很多东西,也必然做不到另外一些的很多东西。以目前的世界形势与民心意识而言,它当然很难拍好,就如同唐可可这个角色也必然招致争议,这是客观事实。但拍不好、设计不好,却可以选择暂时不拍、不出。以它的方向与指向而言,强行为之的结果,只能是——越努力,越失败。而当《尚气》拍出来、唐可可被设计出来的时候,那么它身上的“中国元素”,就只能呈现到这样一个水平。这无关于主创的“不想要”,而更多是主客观因素上的“不能够”。

况且,如果换个角度讲,正是因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可破之文化壁垒,各自的文化才有了个性,进而有了价值。“国际一体化的地球村”,终究是停留在经济、地理层面上的,而在文化领域理应相对较为表面,无法抹除各人的内心之中---甚至可能是无意识的----民族性特征。

想一想我们对别人同样的“不能”,或许我们对此应该抱有的态度,至少不应该是过度的偏激抵触。




        

相关话题

  如果你拥有在睡着后随机夺舍他人身体的能力,你将会如何使用? 
  明日方舟设定集发售一小时销量10万,是什么水平? 
  唐可可和钟岚珠的出现是否说明日本改变了曾经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这是我国文化输出的结果还是日本主动改变? 
  原神新手应该练哪个角色? 
  为什么《哆啦A梦》中的孩子没有《名侦探柯南》中那么让人反感? 
  如何看待《原神》中部分角色使用居合等收刀动作但游戏并未制作剑鞘? 
  根据剧情给原神现有角色的实力排个名? 
  原神角色为什么只有2个技能? 
  如何评价2021七月新番《LoveLive! Superstar!!》? 
  《名侦探柯南》有哪些已经放弃(写丢了)的线索或设定?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做吸入式麻醉时医生对我说这是氧气而不直接说这是麻醉药?
下一个讨论
《哈利·波特》中最惊艳你的一处设定是什么?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