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有。按真实历史进程看,1261年还有192年,君堡才覆灭;还有93年,突厥人才越过马尔马拉海;还有77年,安纳托利亚半岛才沦陷;还有70年,到尼西亚才陷落。这么长时间,日本早发达了,韩国早发达了,中国都快了,没什么不可能的。
但东罗马帝国也确实不太可能翻盘。根本原因是,这个帝国自始至终就有个内生性的本源问题没解决,也没人真正尝试过去解决。。简单说,就是内部整合。
帝国的社会文化非常诡异。她有一种罗马式的公共治理逻辑,给不同族群公民权,保护他们的文化。以今天的眼光(或曰当今的遗产)来看,罗马的同化效率还是很高的,西班牙语和罗马尼亚语跟意大利语高度重合,法语等也被视为拉丁语系,——这还是经历了蛮族清洗后的遗产。而希腊化的帝国,却没有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任何地方,反而是传统希腊地区不断被当地或外来族群改变了文化;突厥人改变了安纳托利亚半岛和色雷斯,斯拉夫人改变了帝国核心区的南巴尔干半岛。
文化版图上的退缩,反映的实为地方经营的失败。以1261年为界,前后100年或200年甚至更久(尤其是往后),欧洲虽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比如大贵族割据问题,但这些政治实体或亚实体普遍都在努力削弱地方权力,加强对地方的管制。但帝国非常诡异地让地方加强了权力,大贵族倒下了,中小贵族则成为割据的主体。其结果是,由于对地方控制力的削弱,帝国的资源调度能力越发低下。1261年收复君堡和周边领土以后,帝国辖区内的人口估计500-600万。同一时期,伊比利亚半岛约750-800万,意大利约850-950万,法兰西约1200-1300万,英格兰和威尔士约350万,德国现在版图内约800-850万,神圣罗马帝国版图内约1600万。特别要说的是神圣罗马帝国,尽管是个分裂的联合体,但主体德意志人却实现了族群和文化的扩张;或者说,他们在内部混乱和争斗的前提下,反而利用这个不利条件,不断往少数族群地区输送人口和文化,为整个族群的最终统一保持条件。但帝国做了相反的事,帝国朝廷不愿为实控区外的希腊人提供庇护和支援,地方势力同样不愿做这样的事,希腊人聚居区随着帝国的萎缩而萎缩。反倒是罗姆苏丹国做了和神圣罗马帝国相似的事,苏丹国实际解体后,突厥人分裂出数十个割据实体,他们不断往外输送人口、文化和宗教,为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至于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个人以为,单纯从族群文化意义上寻求答案,应该没什么前景,希腊人也曾征服过大半个世界(按照当时的认知),政治思维大约是更根本的因素。西方世界普遍流行雇佣军,后世对帝国历代皇帝中稍有作为者的外交成就评价也比较高,窃以为,这实是亡国之本。并非说外交无价值,而是说,外交收益是一种高度不稳定的收益结构,占比太高,会削弱整个国家的收益权设计的合理性。
简单说一下公共财政问题,无论国家制度和所有权设计是怎样的,共和制或者君主制无所谓:但凡涉及政权出纳的资金(税收、罚款或者皇室开支等),一概视为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本质是保守型财政,即正常的财政收支与持平相差不大,正常状态下无力应对大规模的突发事件所引起的爆发性收支差(比如这次疫情);即,通过增收收入或减少支出的临时措施,来解决收支差问题。历史上来看,各国各实体通常是采用前者,即增加收入,发放债券或临时加税等。但,既然是临时措施,这种短期的收支结构不合理,就应该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解决,要还100年的债,那就是未来至少100年的长期施政,不再是临时措施。
外交收益的不稳定性,天然抗辩公共财政的保守定性。用来对抗或补偿突发性的损失,当然可以,比如咱们预见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可以逐步撤出投资;但如果反过来,用来增加收益,就很荒唐了。帝国为了争取所谓的“有利的外交环境”,给威尼斯和热那亚商人特权,加拉太等地最终却成了毁灭自己的桥头堡。对外交收益的过度看中和不辨主次,最终削弱了对内部治理的关注。帝国后期,基本是在对西方支持的期待、忧虑和怀疑中度过的。
最后,用某实业家的评语,东罗马历朝皇帝皆“不知崖畔”。那些评价较高的皇帝里,除了外交成就之外,很大一部分是神学家或神学爱好者,这是一个公共治理者应该有的东西吗?内政,内政!200-300万希腊人整合好了,还不够你扫平半个地中海?
安德罗尼卡二世继承的局面虽然看起来一片大好,但是中兴后的拜占庭帝国最大的问题是财政收入与经济。君士坦丁堡铸币的通货膨胀从安杰洛斯王朝开始,经历拉丁时代,到了巴列奥略前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曾经的纯银币histamenon已经贬值到只剩1%的银,金币hyperpyron贬值了超过60%,安德罗尼卡不断裁军,最后拜占庭只养2000的常备军,甚至就要花费100000hyperpyra金币,相当于全年财政收入的70%,这已经是安德罗尼卡在货币改革,减免特权,被批评为横征暴敛的暴君之后的收支情况了。全年财政收入的30%最多只够养20条浆帆船,为了支付加泰罗尼亚雇佣兵团,中央不得不铸新币,仿制威尼斯银币grosso,但拜占庭grosso(叫basilicon)质量很差,重量不均,在1.31克上下浮动,被雇佣军认为是有意在用劣币支付他们的薪水,但实际上grosso已经是拜占庭最高质量的铸币了,此时用于支付中央开支的银币质量低到难以想象。1300后,君士坦丁堡在小亚细亚的防御完全依靠价格便宜的阿兰人,并许诺他们自由劫掠权;以及定居在小亚细亚的克里特难民,这些雇佣军士气低下,不断败北,后来拜占庭雇佣了高价的西欧雇佣兵,但却无法支付加泰罗尼亚雇佣兵的薪水,最终导致了小亚细亚防线的彻底崩溃。
恢复君士坦丁堡后的拜占庭继承的拉丁帝国的财政烂摊子之大已经积重难返了,一方面是由于科穆宁王朝后拜占庭本身的土地体制,皇帝实际是一国贵族联盟集团的家长,在全国90%的大贵族的大地产上国家没有税收,更无法征用他们的佃农当军人,所以只能依靠皇帝本人的家族土地供给需要保障全国防卫的外族雇佣兵。另一方面,由于威尼斯和热那亚的贸易特权,全国的商贸往来,即使是安纳托利亚内部,都被意大利商人承包,依靠组织优势和税务优势,意大利商人挤压了所有本土商人,使得国家在商业上近似没有收入。君士坦丁堡对于曾经的尼西亚帝国更是一个严重的累赘,全君士坦丁堡一年的税收都只有10000-30000hyperpyra,城中大部分佃金都要交给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他的教堂和修道院,但维持君士坦丁堡的开支就要远远大于君士坦丁堡能提供的收入。最终1261年以后的拜占庭皇帝必须依靠不满万的雇佣兵来保卫帝国两面的防线,以及时刻觊觎帝国财富的意大利商业共和国。东方所面对的突厥人此时也早已不是罗姆突厥,罗姆覆灭后,再也没有一个定居在科尼亚,习惯了欧洲外交秩序的朝廷能与君士坦丁堡沟通,罗姆苏丹一直试图控制的大量经济文明相对落后的土库曼部落开始向西迁徙,力图占领小亚细亚河谷下游最温暖宜居的草场,这些土库曼部落一直是罗姆的心腹之患,但此时他们已经再也不受控制,可以自由冲击拜占庭无人驻守,也无钱管理的边境了。因此1261若不能有自下而上的,彻底对拜占庭财政土地制度体制性的改革或颠覆、拜占庭翻盘的概率是很微渺的。
一个网友认为1204年后东罗马已经无药可救,小亚细亚必定会火鸡花,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们看看尼西亚帝国领土变化就清楚了。
因为尼西亚一部分领土都是从火鸡手中夺取的,1211年更是以绝对劣势兵力击败罗姆苏丹国大军。
以下是四幅尼西亚帝国领土图。分别是1205,1218,1224,1265年的领土。
可以看出来,从1205到1224年尼西亚的领土都是在不断扩大的,尤其是1224年领土,不但保住了最初的基本盘,甚至还夺回了曼努埃尔一世在1176年战败后就丢给罗姆苏丹国的桑加里斯河流域。
所以啊,那种认为小亚细亚半岛必定会丢失的看法是明显错误的,1204-1224年尼西亚帝国领土的不断扩张就是最明确的反驳证据。
看一下历史上1308年小亚细亚的火鸡贝伊国分布图。
从图里面看出来,所谓的众多的火鸡国,实际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内陆火鸡国,代表是卡拉曼,还有其他几个火鸡国,和尼西亚领土不接壤,所以说对尼西亚根本就没有压力。
第二类,奥斯曼,坎达尔,卡雷西,萨鲁汗,艾丁,这些火鸡国都是位于原先的尼西亚帝国领土内,1261年之后尼西亚帝国守住边界,根本就不会有上述火鸡国出现。
第三类,安纳托利亚中部的火鸡国,则才是尼西亚的最大威胁,也是直接对手。
具体说从北到南有,佩瓦内,丘拜却,格尔米扬,米特塞,四个。
这其中,佩瓦内和米特塞临海,但是都是自守之贼。领土不但没有扩张,反而被别的火鸡国灭掉。
真正对尼西亚构成威胁的就是北部的丘拜却和南部的格尔米扬,日后大肆吞并尼西亚领土的就是这两个火鸡国和他们的下属,奥斯曼是丘拜却的下属,坎达尔是丘拜却的属地康斯塔内努转封,而卡雷西,萨鲁汗,艾丁则是格尔米扬的部将。
所以说,1261-1308年,尼西亚真正需要对付的对手就是两个火鸡国,丘拜却和格尔米扬而已、他们每一个都是弱于1211年的罗姆苏丹国的,而奥斯曼坎达尔卡雷西萨鲁汗艾丁之类的,连国家都没有就是一群军阀甚至盗匪而已,根本不存在这个网友嘴里的尼西亚抵挡不住的强大火鸡!
最后看看1355年奥斯曼贝伊国和尼西亚帝国的领土重合度,
可以明确的说,奥斯曼贝伊国所有领土都在尼西亚帝国领土之内,甚至都是尼西亚帝国的核心领土。而尼西亚帝国领土远远大于奥斯曼贝伊国,基本上等于1340年奥斯曼、坎达尔、卡雷西,萨鲁汗,艾丁5个贝伊国全部领土,加上格尔米亚、哈米德两个贝伊国的一半领土。
所以说单论复兴东罗马帝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尼西亚帝国是肯定足够的。
非常难,因为东罗马帝国完全无法同时处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
在巴尔干,虽然已经遭到蒙古人的猛烈打击,但是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在小亚细亚,大批希腊村民和农田遭到突厥游牧民的劫掠,而蒙古宫廷在索要贡品的同时,反而不能阻止这种入侵行为。
而罗姆苏丹国已经事实瓦解,科尼亚的苏丹的命令早已经成为废纸,边境地区的部落和武士、商业共和国组成的政治实体超过三十个,东罗马根本找不到谈判的对象。
可以真的又能放弃小亚细亚的人口和农田吗?财政逐步枯竭,人口逃亡,拖欠军费导致更多士兵倒戈。
而且波斯的蒙古宫廷继续把更多被强制驱逐出故乡的牧民赶到小亚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