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条件反射也不是非条件反射。

在人没有“趴在该井旁边并看到下面很深、很黑或有水等不安全因素”的情况下,让人表现出“突然看见小孩将要掉进井里,会产生惊恐、同情的心理”,需要这人有“掉进井里会有危险”的概念,涉及事先的观察或学习、形成记忆、收集信息并触发检索记忆、推理和对未来的预测(“将要”掉下去、“那之后”会有危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共情,远比“反射”复杂。

这段话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做出的主观判断,是为“没有恻隐之心的不能算人”服务的。看到有小孩将要掉进一口井里,不知道“井是什么”且从没往井下面看过的人、没有“掉进井里会怎么样”的概念的小孩、精神障碍人士、看过那口井并发现“它里面早就被填平了”而不觉得危险的人,都是可以不产生什么“惊恐、同情的心理”的,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正常人会与他人共情

你可以说孟子在这里表现出的时代局限性是他没考虑“心智还不完善的人、精神障碍人士是有可能在共情和恐惧方面存在问题的,信息的不对称还可能影响共情和恐惧”。即将掉到井里的那个小孩自己未必害怕,还可能是觉得好玩、主动去跳井的,能说小孩不是人么。

“条件反射”是一种关联性学习,其最基本形式是“两件事物经常同时出现,大脑会将二者联系起来记忆,并在日后遇到其中一件事物就想到另一件”,例如巴甫洛夫的狗将“听到铃声”与“看到食物”联系起来记忆,并在日后听到铃声就想起食物、分泌唾液。

人要记住“掉到井里会有危险”,根本不需要观看过“掉到井里,出现伤亡”,也不需要“经常看到或听说这样的事”。从未见过井的人可以预先学到井的概念,并在亲眼见过井里的样子之前就对掉进井里产生排斥。有这概念的人在看到一口填平了的井时可以迅速理解它并不危险。这都是无法用条件反射的模型去简单描述的。

“非条件反射”是固有的神经构造工作方式,无需学习。




  

相关话题

  金针菇为什么是新物种? 
  如果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发生泄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可预见性灾难? 
  猫真的不怕蛇吗?反应最快的动物是什么? 
  超理论坛是个怎样的论坛? 
  因纽特人的平均营养级是多少? 
  如果从功利、世俗的角度来看,善良之人在生活上往往过得不如恶人,那么为什么人类社会要进化出道德来呢? 
  人类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吗? 
  如何改变中国化学工程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问题?请教大佬 ? 
  为何蚂蚁、蜜蜂都没有进入父系社会? 
  人可以在 DNA 中植入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而不需进食得以生存吗? 

前一个讨论
现在音乐发烧友都用什么设备听音乐?
下一个讨论
游戏成瘾该怎么放弃玩游戏?





© 2025-04-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