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目前AI+制药研发市场还不算成熟,行业合作次数较低,买方数量不够多,不建议刚工作没多久就去把赛道做窄。数据源于 @速石科技 fastone
AI辅助药物研发聚焦的疾病领域(括号里为合作次数)
癌症(17)、精神类疾病(17)、心血管疾病(8)、肝肾肠胃病(6)、呼吸系统疾病 (5)、糖尿病(3)、眼病(2)、白血病(1)、抗感染(1)、免疫疾病(1)、药物副作用(1)
全球药企中,诺华、阿斯利康、杨森、辉瑞、葛兰素史克、默克、拜耳等在AI药研上行动积极。 中国药企中,药明康德在AI药研上的行动最积极。 41 家药企与AI初创公司有合作关系, 14 家药企与IT-云服务商有合作关系, 7 家药企与高校开展了合作。
接触过AI制药,工作跟医药数据有关,平日和算法团队合作紧密,勉强算个半吊子。我觉得AI制药有前途,但不是现在,至少还要等10-20年。
我研究生是做生物信息学,第一份工作也是生物信息相关的,跟AI医药算沾边吧,但是我很快就转行了,因为看到了1个难以解决的矛盾:你算法再NB,产品再好,不能直接给患者用,中间隔了1个裁判(医院科室主任)。当前算法没有办法做到无比显著的差异,或者说成本没有办法降低到挑战传统做法的程度,终端用户(患者)没有办法直接感知,裁判说了算。也就是说,搞定裁判是最重要的一环,这跟互联网to C的玩法有很大差别。
说到AI制药,问题也是一样的,计算机模拟的再好,你没有实验室数据支撑,监管机构就不会让你上临床;你说帮助大药企做辅助设计,提高筛选效率,药企凭什么把积累下来的核心数据交给你;就算数据也不是问题,那些老一代的合成生物学专家接不接受也是个问题(他们很多时候是有1票否决权的)。此外,医药行业的容错率比互联网行业低得多,对算法和数据的要求上了好几个档次。所以现在很多AI制药公司都开始自己建实验室,自己做药了,这好像又跟初衷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如果真的想去做AI制药,建议等算法再成熟一点,数据积累的再多一点,医药圈的接受程度再高一点,监管再与时俱进点,新老交替快完成的时候,再去!
不是什么大佬,因为最近工作原因做过一些相关的分析,来回答两嘴。
个人不建议去,主要有几个原因吧。
首先从AI医疗赛道来说,现在最大的瓶颈完全不在于算法和模型,而在于数据的积累及标注、对医疗场景的理解(医生或者生物医药出身)、大量的钱以及三类医疗器械审批证书。
你分析一下这几家AI医疗的创业公司可以发现,不管是场景还是产品都非常同质化,大部分都是CV病灶识别,或者用图算法做一些蛋白模型,用的算法也基本上大差不差,很多甚至用的都是一些开源算法。在这样的公司做算法,我不清楚是否有大量的落地场景及丰富的数据,模型及产品是否能做到快速的反馈以及迭代。
其次你找几家头部AI医疗的招股书看看,大部分公司的业务从15、16年就开始做了,但是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每家的营收还是都非常小,营收好的勉强才过亿。这么小的收入,怎么撑起来几十亿上百亿美金的估值,怎么证明这是一条需求量极大的赛道这样的故事。
要是你还不放心可以看看四小龙,四小龙起家是靠着当年从政府拿到大量安防的单子,但是就算如此这么多年了基本上依然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盈利模式,还是处于烧钱内卷技术的阶段。
成熟的安防赛道做了这么多年尚且如此,AI+医疗又能翻出多大水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