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现在年轻人们为什么开始流行用 MBTI、九型人格等标签交友了?这类测试科学性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伪心理学+画地自牢的心理暗示。

电影《失控玩家》里面,程序设定了每个非玩家角色每天的行为循环和性格。

主角guy被设定成乐天派,每天起来穿同款衣服、喝同样的咖啡、去银行说同样的话,被同样的桥段打劫。

多数人类个体其实就是guy的加强版,在同一时间内,环境给予他的影响导致选择有限,而基因和原生家庭的模因,使他在这些选择时,策略有趋同性。

然后MBTI、九型人格把这些趋同性包装成心理科学,首先用标签去定义刚性人格。

然后再用这种刚性人格去心理暗示年轻人,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这玩意的科学性几乎是零,会造就大量,被标签心理暗示绑架行为的年轻人。

当你信了MBTI、九型人格、颜色人格,并开始用它来规范和预测自己的行为时。

就可以做心安理得的“非玩家角色”,过表面精彩,实际上循环的生活。

灵魂的成长是反本能的,同时也是反标签化自我的。

在交友上,除了兴趣标签和情商训练以外,其他的东西几乎没有意义,没有一片树叶是相同的。

同时,从精神分析法衍生出来的所有心理学流派都无法量化,证真。

多数是玄学和安慰剂。

看的话,批判的看更好一些。


user avatar   lang-bao-b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相关话题

  如何改变自己沉闷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 
  在欧洲被同学讲出自己爱吃狗肉,觉得很难堪,正常吗? 
  怎么拒绝别人的不合理要求?特别是和对方有一定感情基础? 
  一个intp大概率一生处于绝望状态该如何? 
  你身边的「坏女孩」后来都怎么样了? 
  没存在感是种怎样的体验? 
  瞎说什么大实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患上了一种情不自禁说出脑内想法(就像三体人一样,想=说)的疾病,会发生什么? 
  人情世故,怎么交际才能提高友情质量? 
  在微信朋友圈上设置自己的动态只有3天可见者的心理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国内手机的相机算法有没有比相机厂商的算法好?
下一个讨论
如何让自己每天都有动力?





© 2025-04-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