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有没有必要”,以及“有没有用”。
先说“有没有必要”。
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争夺朝鲜,结果清军打得太差,导致台湾和辽东都赔了出去(辽东后来赎买回来)。
日本有想法要一战彻底征服中国,或者颠覆清政府吗?没有。
既然如此,清朝为什么要焦土抗战?割地赔款可以解决问题,为何要焦土?焦土是有极高代价的。
题主举例说俄国一把火烧了莫斯科——那先搞清楚拿破仑为什么要进攻俄国?
拿破仑并不是要拿俄国的地,或者赔款,或者争夺势力范围。起因是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禁止欧洲国家和英国贸易。俄国由于战争失败,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加入了大陆体系。但是由于失去了和英国的贸易,俄国政府丧失了一大笔关税,导致财政极其困难。而国民也由于无法买到进口商品,无法出口粮食,造成很大经济困难。另外,产生了严重的走私问题。
沙皇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政府迟早破产,所以退出大陆封锁。于是,拿破仑就打过来了。
所以,拿破仑的目的可以说是让俄国重新封锁,或者说把整个俄国重新纳入势力范围。
所以,俄国就算愿意割地赔款,也是不解决问题的,根本不存在这个选项。而向法国投降以后,政府还是会面临破产的问题,所以沙皇判断有必要焦土抗战。
其次,“有没有用”。
焦土抗战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敌人愿意深入。如果敌人就不愿意深入,那你焦土了,也没有任何用。
纳粹德军为何要深入苏联?因为不深入,苏军必然反击,苏联后方有强大的人口工业,不可能不反击。所以只有抓住机会一举彻底击败苏联,就必须深入。
法军为何要深入俄国?很显然,只是占领一些边境地区是无法让沙皇屈服的,所以拿破仑觉得我歼灭俄军主力,再占领几个大城市,怎么着沙皇也该投降了吧。和英国人做生意就那么重要吗?结果他没想到,沙皇就是不投降。当然他没能歼灭俄军主力也是关键问题。
再看甲午战争,日军真的有必要深入内地吗?比如攻占北京以后,日军不动了,怎么办?只要敌人自己不动,焦土就无用。
当然,我们不能判断说日军一定不会深入,说不定他们就“狂妄”了呢?但也不能说他们就一定会深入吧,因为拿了朝鲜,台湾,应该说可以符合期待了,不亏啊。
何况,就算清朝用了焦土抗战的方法,如何夺回朝鲜和台湾呢?
台湾是个岛,清朝如何在短期内再组织一支舰队呢?
就甲午战争中清军的表现,哪来的自信短期内反攻朝鲜?收复辽东都很难吧?
即使焦土抗战,我相信有一定概率和日军僵持,但反攻台湾和朝鲜,好像有点不切实际。博罗金诺战役证明沙俄主力战斗力并不逊色,而且清军一路被日军暴打,就没一场能看的。苏联的话,至少苏联迁移了工业区,后方还有生产,还有外援。清朝有吗?当然工业有也有那么一点,但完全不够用的吧。
当然,你可以说长期僵持,消耗日本,以待形势变化。也不是说完全没道理,但焦土消耗也很大,与其如此,可能不如先割地赔款,再发奋图强,看机会合适的时候再打回来也是一个合理选择。
没有正常人会问“越王勾践为什么不焦土抗战?”,因为我们知道人家卧薪尝胆,后来把吴国灭了。但在卧薪尝胆期间,勾践也不过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君王而已。
清朝在甲午战争以后毫无起色,反而日薄西山,最后灭亡,连带着中国一起陷入长时间的贫弱时期,这才是主要的问题。
如果只是单单看甲午战争合约谈判前的形势,割地赔款未尝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当然,至于甲午战争为什么输得这么惨,是另一个更宏大的问题。这里只是讨论已经惨败的前提下的处理而已。
1,战场在还没全面开放移民的东北,而东北马队是满清最后的武力依靠。打光了拿头威慑关内汉族官员?
2,日本人进入东北前,发布了一个宣言,名字:告十八省豪杰书。自己体会。
3,败局已定,南洋明显不听指挥的基础上,焦土了北方,想做南宋就要问问六年后搞出东南互保的大员们干不干。
这次舆论的重点在于警察到底是多久赶到的。
没拜码头,收保护费,打砸门面这种原因我们都知道,也不怕;
但是公权力私用或者黑白勾结这种事,就会让人非常害怕;
如果西安公权力真的黑白勾结,还睁眼说瞎话,那就需要处理整顿了。
我朝的治安也不是一直这么好的,人民也不是软弱无比的,60年代西安打的也很凶的。难不成西安各公司以后都要雇佣保安公司保护经营?
这次出警距离1公里,走路10分钟都到了,所以就坐等这次真实的出警时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