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白垩纪晚期的北美中小型非鸟恐龙穿越到古新世早期的北美会怎么样?会对生物演化带来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reseted15382678875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么,要看情况。

事实上K-Pg线上方的古新统地层是发现过少量非鸟类恐龙化石的,不过即使最晚的也撑不到古新世开始一百万年后,而且这些化石出现在这个位置大概率只是因为沉积物的移动,这恐怕不符合题主的要求。

如果仅仅就这些中小型恐龙自身进行了穿越,而没有“配套设施”,即使可能对哺乳动物的演化造成影响,但自身恐怕也不好过,可能会是“中型恐龙受沉重打击,部分小型恐龙抢占一定原属哺乳类的生态位”因为古新世早期的生态环境足够让它们中的大多数以五花八门的死法再度消失了。虽然晚白垩纪北美中小型恐龙种类丰富,占据了相当多样的生态位,而且并未显示出多少演化上的颓势,但是——

贝尔卡阶时期的北美也用不着这么多生态位啊……

就陆地生态而言古新世是很贫瘠的一个时代,陆地上“活气”多一些要等到PETM事件的气温急剧上升之后了,在此之前陆地生态无论和之前还是之后相比都是一片萧条景象,更不要说K-Pg大灭绝余威尚存的古新世早期了(这是很正常的,大灭绝本身可能在地质年代上只持续了一瞬,由此造成的生态萧条却并非如此,比K-Pg灭绝严重得多的P-T灭绝使得早三叠世比这还死气沉沉),当年导致恐龙灭绝的很多诱因,在贝尔卡阶的那几百万年还没消散呢……现在把它们送过去,大概率不过就是推迟个几百万年挨一遭类似的难罢了。

古新世早期整个北美大陆最大的活物就是那苟下来的几种鳄类和离龙类,地狱溪组这么繁荣的生物群,所有比纳氏胸甲鳄(Thoracosaurus neocesariensis)大的生物都被K-Pg灭绝灭了满门,然而纳氏胸甲鳄论体长也就达科塔盗龙的水平(你看,达科塔盗龙就是很典型的中型掠食者)。再往下就是同属地狱溪组的斯氏北方鳄(Borealosuchus sternbergii)了,这位比纳氏胸甲鳄还要小一圈。隔壁的离龙类出了个巨大鳄龙(Champsosaurus gigas),这位更是轻量级,虽说北美无恐龙,离龙称大王,但逮住恐龙没了的机会拼命长,爬到食物链顶层的巨大鳄龙,其体长也不过是北方鳄的水准。顺便一提,以上三种的体型无一能在今天的鳄类中排进前三。

所以你看,占据古新世早期北美生态位顶端的就是这么一群玩意儿(其实估计扩展到全世界也不会更好)——想要看“大的来了”,那得等到泰坦蟒出来,但首先那是南美,其次那都到古新世中后期,起码对应蒙蒂阶/托里约阶的后期了。而把时间限定到古新世早期,你是找不到比纳氏胸甲鳄更大的陆地生物的,而事实上古新世早期那几百万年这几种鳄类/离龙类也没怎么长,一是没必要,二是也“养不起”。

须知K-Pg灭绝中直接被小行星撞死的并不是大头,K-Pg灭绝也并非一些比较通行的观念中的“对恐龙及部分同时代物种的精确打击”,而更接近于“从食物链最底层的崩溃开始,而且最终导致整个食物链中上层几乎被全部抹除”,气候剧变、植物遭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石垮了个干干净净,原本站在生态系统上层甚至是中层的生物就全部跌得粉身碎骨。原因很简单:“饥寒交迫”。气候剧变对适应力本来就差的大中型生物的影响且不论(比如说地狱溪组的那几种鳄类能活下来,至少表明当地的湿地幸存了一部分),食物来源是大问题——植被损失惨重,那大中型植食动物吃啥?它们对营养摄入的需求量可是相当高的。相应地,依存于这类植食动物的大中型肉食动物又吃什么?脆弱得多的基石显然只能支撑起一座矮得多的塔,结果就是旧塔被拦腰截断。

我之所以要提到古新世早期几种最大型生物的体型,就是想要说明这条截断的线划得有多下。K-Pg事件送走了世界上所有半吨以上的活物,表明生态系统承载力下降到了一个极低的水平,而整个古新世早期都可以说是“恢复阶段”,那几种鳄类和离龙不需要变得更大更强壮,因为这片土地养不出需要他们向这个方向进化的猎物了。进化当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但是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体型吹气球式的膨胀其实用不着多长时间,但古新世早期甚至中期我们都并没有看到值得一提的大型陆生植食动物出现(哺乳类那儿全齿目的笨脚兽出来要到古新世晚期了,何况笨脚兽本身还不如现代的水牛大呢。如果不限哺乳类的话,戈氏鸟出来得还要晚),这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态系统“供不起”的表现。

回到问题本身,即使体型被限制到了中小型,白垩纪晚期成熟的生态系统养出来的“中小型”对于古新世早期的北美生态而言依旧是沉重的负担,中型捕食者比如达科塔盗龙论体型是和那几种鳄鱼差不多,但驰龙的能量需求和同体型鳄类完全没有可比性,而中型植食类,比如说厚头龙,整个哺乳类直到始新世才出现同体型的物种,那时候PETM事件都结束了。放到古新世早期,厚头龙这种体型的植食类准备吃啥啊……

古新世早期陆地生态的贫瘠程度大概率是支撑不起白垩纪晚期定义的“中小型恐龙”维系起的体系的,即使是小型恐龙,生态位也高得不合时宜(我疑心就古新世早期北美那百废待兴的样,放条家犬就能算“中型食肉动物”),这等于给脆弱不堪的北美大陆请了一大群爷。我对它们的命运相当悲观。对于中型恐龙而言,古新世早期自然没有能在物理意义上威胁它们的哺乳动物,但不堪重负的环境会将它们自动“请”走,对于小型恐龙而言,它们顶着K-Pg灭绝余波给环境留下的巨大Debuff,而那套白垩纪晚期的生态位系统又不能直接往古新世初期套,损失也小不了,未必能抢多少哺乳动物的生态位。恐龙来了最惨的可能不是哺乳动物,而是鳄类、离龙那堆“临时霸主”——一部分小型恐龙的位置没有落在哺乳类的位置上,反倒可能会因为在这个时代过高的生态位与这些本来就“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生物产生竞争,我觉得我们是见不着能长到3米的离龙了。

当然如果把撑得起这些中小型恐龙生存的环境一并移植,并让它们能够适应气候,那哺乳动物断无生路。恐龙没了并不意味着地球就被哺乳类接手了,古新世早期的陆地很难说有什么赢家,大家都只不过是在恐龙老大哥没了的地球上挣扎探索罢了。哺乳类在古新世早期的时候还在忙于创建最初始的几个分支,进化上都是在做一些非常初始的工作(中兽科这么古老的分支在古新世早期都没影,最早的湖口兽要等到中古新世了),发展上也不是很亮眼。踝节类那几个古新世哺乳类的“明星”都要等到古新世中晚期,尤其是极热事件前夕才登场。这个时期的哺乳类必然被恐龙压得死死的。

其实个人觉得如果要探讨类似的问题,把时间往后推1000万年,把这些恐龙放到极热事件结束后的始新世,情况会变得有趣得多,这时候哺乳类进化得成熟多了,那种“旧霸主与新霸主对地球的争夺”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兴奋感。

如果还是要讨论古新世的情况的话,海洋也很值得一看,K-Pg灭绝对海洋生态的破坏没有它在陆地上的影响离谱,虽然海爬们死得挺整整齐齐的(这么一看K-Pg对蜥形纲的恶意是真的大),但是剩下来的海洋生物中损失真正称得上非常惨烈的只有倒霉的头足纲,硬骨鱼软骨鱼这些都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这些因素叠加后,古新世的海洋里正处于“你鲨鱼爷爷回来了”的状态,这个时候送点海爬回去可能会很值得一看。




  

相关话题

  人体器官有哪些是可以拿掉而不影响个体生存的? 
  世界上存在过哪些奇特的古生物? 
  为什么人类未能进化为无限长牙和换牙的物种? 
  为什么认为羊膜卵的出现具有如此大的意义? 
  为什么海豚一出生就会游泳,马一出生就会走路,而人类什么都不会? 
  导致史前昆虫的大型身躯变到如今的小型体积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评价「蛙属可能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从东亚经白令陆桥两次独立进入北美」这一研究发现? 
  生物上讲物种经过地理隔离,再经过长时间便会成为生殖隔离,那为什么对于我们人类不适用呢? 
  人类的舌头有没有可能进化出像牛志一样可以伸缩变硬的牙签来方便剔牙? 
  食虫植物是怎样进化而来的? 

前一个讨论
本人初一,值得买7999的Macbook Air吗?有修图和python需求?
下一个讨论
长期过度用脑导致的脑力透支、大脑疼痛,怎么恢复?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