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我无法感受到中国建筑之美? 第1页

        

user avatar   allen-83-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是学建筑的,是学哲学的,所以从文化的角度谈一下这个问题。

建筑风格,是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因受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或者说,建筑风格的基础,是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和建筑材料决定的。

建筑材料大家都知道,欧洲石头多,我们木石结构多。

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古典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经济和古典欧洲截然不同,这些基础的差异构成了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差异,最终产生了不同的建筑。

在古典时代的欧洲,社会上,神权大于一切;政治上,分封制,领主制,农民依附于领主。欧洲古典社会的主体文化上是宗教社会经济上是贵族。(贵族和宗教在经济和思想上控制了整个社会,这也是欧洲农民起义很少的原因所在)

在古典时代的中国,社会上,儒家文化的君臣父子社会规范,儒家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以神为本。政治上,皇帝和豪强竞争,社会主体是自耕农,中小地主,皇帝需要和他们联合,争取百姓的支持,压制豪强。

所以,欧洲古代的建筑有两种,一种展示神权的神圣,一种展示国王的富有。前者如科隆大教堂,让人进入就感觉上帝高大无比;后者如凡尔赛宫,让各地领主进入就感觉没有国王有钱,不敢造反抢宝座。

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也有两种,一种展示神权神圣的啊佛像可以修大一些,但是不能控制社会,庙宇寺院太大了,皇帝就想办法灭佛;一种展示皇帝符合天命有仁德之心,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者如敦煌龙门石窟还有,寺庙差不多没了;后者如故宫布局,各地大臣宅邸府院不得僭越,皇帝需要主持每年的春耕来耕仪式。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欧洲的很多建筑可以修几百年,因为神权永固,中国的建筑一般不会这么修,因为历史周期律。

最终的表现就是,欧洲的古典建筑,彰显了神权和实力,中国的古典建筑彰显了人文和生活。

这就是科隆大教堂,凡尔赛宫,和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的区别。

类似于欧洲的这种建筑中国有没有?

当然有啦,和欧洲古典社会结构越类似的地方,类似于欧洲古典建筑的就越多。别说技术和建筑材料的问题,只要有需求有投资,这些都能解决,大不了进口工匠,甚至打仗抢工匠盖房子。

比如,古代西藏和古代欧洲的社会结构是类似的。古代西藏的建筑技术水平肯定比中原和欧洲差,但为什么布拉拉宫比欧洲所有建筑都更加雄伟?因为有需求啊。

古代中国的建筑水平在大多数时代肯定不比西方差,如果有强烈的现实动机,也会有类似的建筑出现的。

同理,玛雅人和印加人够落后的,欧洲人进入美洲的时候,印第安人连轮子都没发明,但他们建设了金字塔,远远比我们的园林雄伟。为什么?因为要血祭,祭祀是国之大事,是古典印第安帝国存在的基础,所以哪怕死人无算,穷尽国力,也要建设金字塔。

中世纪的教堂与皇宫是建筑形象是用建筑形象表现权威的最好诠释,这些建筑是一种远远超过任何现代手段的宣传,它们使得四野八方的人们慕名而来感受他们的荣耀与光芒。

黑格尔有一段话,大概意思是宗教建筑让人进来就感觉到上帝的伟大,花格玻璃窗投射进来的阳光和高大的穹顶让人感觉身在天国的感觉,这是欧洲建筑的真谛。



user avatar   jeli-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建筑是有美感的。只是在欧洲建筑面前,这个美感勉强到我们只能用审美不同来挽尊。

搬运一条在另一个提问里的回答:

zhihu.com/question/3531

(多组图预警)17-19世纪 明清 宫殿的视觉舒适度和居住功能性开始落后于同时代 欧洲 宫殿,而且时间越往后差距越大,承认这点我不知道难在哪里。

个人认为,比较奢华程度意义不大,比较宜居性更合适。奢华程度的衡量标准是建筑造价,如果这样去比较的话,结论往往会是这样:故宫一根木头抵他们几栋房呢,故宫陈设逼格甩欧洲一条街呢(好吧其实我本人也更喜欢故宫藏品)。在我看来这真的没有什么高低,两地宫殿的奢华程度毫无疑问,都象征着那个时代和地区的最高物质生产水准,那些陈设和装饰放在今天的国际艺术界中都是一流的精品。然而故宫的有些建材放到欧洲一文不值,而欧洲很多普通材料在当年的中国同样是闻所未闻抑或不屑一顾。所以论烧钱 谁都比不过谁。但是题主为何会有这种感觉呢?人啊,真的没办法欺骗自己的眼睛和内心。

坦白说,中式和西式放在我面前让我住,我会毫不犹豫选西式。

用当前的眼光去审视明清和欧洲宫殿,能够说明中西方17-19世纪的住宅建设与现代社会生活习惯的偏离度。

先放两组图:第一组-故宫养心殿、颐和园乐寿堂和坤宁宫婚房。第二组-法国凡尔赛宫、奥地利美泉宫等宫殿的几处卧室。两组图的时间跨度均是200来年。


第一组图中各个卧室没有明显差异。

第二组图中可以看出来时间越往后装饰愈发实用,图上看不出来的是,它们陆续配备了卫生设施。








—————————————————————

先上结论:西方的宫殿是能与现代生活习惯接轨的,而明清宫殿则有一定落差,也即是说明那段时期以来,明清宫殿在居住功能性上的确落后于同时代的欧洲宫殿,请大伙承认。至少在我看来,明清宫殿无法让人产生想住的欲望。造成这点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理念、技术和维护。

首先看理念,在我看来,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设计考虑了太多的礼教、风水和所谓的文化元素,乍一看雄伟壮观,内涵丰富,在形式上可谓是登峰造极。但是这样一来,就把对人的关怀降到了次要位置。你看中国传统的家具,造型优美,而且被赋予了各种所谓“内涵”,什么见性明心咯,什么行得正坐得端咯。但是,如果坐起来不舒服,那搞虚的有何意义?(有人解释这是为了让人坐姿优雅刻意不设计成坐得舒服的样式,也是醉了。)那回到宫殿营造,就体现为比如四合颐乐、尊卑有别、阴阳和谐等等,现实中就表现出布局严谨、严格对称、三正两耳,以及高票答案提到的种种彩绘装饰。但是这样一来造成的后果是压抑乏味,毫无灵活感可言,关键是限制了它的内部空间设计,使得内部空间与外观一样的严谨却一样的无聊。(很多人以明清园林来反驳这一点,我郑重提醒大家,明清园林对于居住功能的忽视与宫殿是一样一样的。园林建筑的室内设计没有多少突破性可言,有些楼阁甚至仅仅是个摆设,内部都懒得归置物品。他们只是在对建筑形式与绿化进行重新组合而已。)西方建筑也曾将宗教性作为建造理念之首,但17-18世纪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西方建筑开始重视运动变化、空间感和世俗诉求。巴洛克首先建筑打破了古典建筑的窠臼,洛可可艺术则通过把享乐至于首位,将繁复的装饰、灵活的布局和轻松明朗的空间设计做到了极致。回到上边那组图,中国的那组,200年间空间布局几乎没有变化:空间狭长,床靠北墙,南面窗下一套炕,这样的组合方式200年间从上到下、从南到北(除了在南方,炕替换成了桌以外)几乎通行且不变,连色调和装饰都是一成不变的。然后就是条案桌椅和字画来补充墙面空白。欧洲的那组,空间布置则灵活多变,床一会靠墙、一会居中、一会放在窗边去了,似乎没有什么约束。另外空间装饰和尺度也越来越贴近起居的需求。

再来看技术上,大家可以先参考我在另一个问题中的回答:为什么西欧国家可以做到新老建筑并存?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是土木,梁柱是主要的结构部件。这样一来中国古建筑面临两种很有意思的处境:第一,由于墙面不承重,所以理论上中国建筑结构通透,室内空间理应非常灵活,依柱做隔断就行。第二,四柱围成一间,一间的面积和层高又受限于梁柱的体量,因而单位空间尺度有限。所以,这也就限定了中国古建筑的空间布局几乎只能采取对称和方正的形式,否则立柱分分钟抢镜挡视线。再加上理念的加持,所以中国古建的内部呈现空间狭长且形式高度雷同的特点,从而功能分区弱化。此外,明清宫廷地处北方,出于保温性的需要,立面砌墙,开窗缩小,窗面雕花糊纱,还在室内做各种隔断以提高制暖效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光和通风(当然这也是基于实用的考虑,我们注意到明清宫殿的窗格和隔断也是可以灵活开关的,所以在夏季的时候应该也会做些调整。我觉得理论上我国古建的室内完全有很大的设计余地,看看日本古建就知道了。只是由于观念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我们的祖先并没有这样做)。欧洲建筑主要材料是砖石(其实木结构人家一样玩的转,此处不提),砖石结构在工程角度来说相对不那么灵活,为了减少后续可能的麻烦,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就将必须将功能分区考虑进来,因而西方建筑形成了系统性的室内设计理论。此外石构、拱券、飞扶壁技术使西方建筑得以垂直延展,极大拓展了建筑的立体维度,用于承重的墙面也逐步减少,可以大面积地开窗和装饰(在这一点上玻璃技术也功不可没),灵活性的难题得以解决。所以我们看到欧洲宫廷里有各种方的、圆的、多边形的灵活的空间形式。也上一组图对比下二者的空间处理方式。



user avatar   ifterp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是“中国没有宗教,不需要大跨度建筑,西方有宗教所以才需要这种东西。”

坚持这部分观点的人,应该从来没有大型公共建筑的需求,例如大会堂,车站,机场,音乐厅,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甚至是大学教室。

他们对西方了解也浅薄的可怜,甚至连我给出的例子都不肯主动理解。

我在文章中提过的威斯敏斯特厅,其主要是作为音乐厅存在,同时偶尔充当法院,议厅

这些场所都需要一个大跨度,无梁的建筑,而不是或是狭窄逼仄,或是满厅梁柱的建筑。


你的感觉是对的,中国建筑限于几何与力学知识的长期落后,远远不如同时期的西方建筑。

不说话,上图

这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

中央圆顶高达54米,直径约33米,如此大的穹顶,中间没有一根立柱,全靠周围的墩柱支撑,宏伟至极,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

这是故宫太和殿内部

不说内部,就是把房顶也算上,也才不到26米。长64.24米,宽37米,不算很大,但用了数十根立柱支撑,而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圆顶和两边的半圆顶加起来能直接塞进去一个太和殿,内部却没有一个立柱,全靠周围支撑。

还是上图,

这是故宫太和殿的结构示意图,是不是一目了然?

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可言,纯用柱子架起来的,能有什么美感?

别跟我说什么历史上有更大的木质建筑,确实,唐朝乃至元朝都有比太和殿更大的建筑,但是为什么太和殿修小了呢?不就是因为超大体量的金丝楠木都用完了,只能用些寒掺点的木材将就修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没了大型的金丝楠木就修不大了?合着离了自然生长的大型木材你就不会修房子了是吧?

这是公元1097年建造的威斯敏斯特厅

虽然装修看着不咋地,但人家是真真实实的用砖石和拼接木材做出来了大跨度的木屋顶,中间没有用一根柱子支撑。

同样的建筑结构在之后的发展中就显得不错了,还兼顾了美观,看着气派了不少。

这不比你十几个大柱子杵着看着舒服多了?

还有人举赵州桥的例子,

首先你得清楚,桥和圆顶不一样,拱桥可以由河岸两侧受力,结构上实现难度并不大,所以罗马人可以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停的在帝国境内不断地铺设拱桥用以发展交通,没有人会把帝国境内随随便便就能看见的一座拱桥当成罗马建筑技艺的结晶,但国人一讲建筑,就只能打出一张赵州桥的牌了,实在有些难堪。

另外有人提到苏州园林,这个确实是一个取巧的做法,既然单体建筑缺乏技术,修不好看,那就用自然景观来遮丑。这就和瑞士的那些单体民居或许不怎么亮眼,但是一放到跌宕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中,就成了无数人向往的圣地,一个道理。

可以说,中国建筑打一开始,就是瘸腿的产物,几何与力学这块空了,这几乎是建筑学中最重要的东西了,没有这些,你能修好建筑?谁信呐。

当然,你可以和我硬杠,说中国的建筑就是好看,就是美。

我顺从你

你看非洲这茅草屋不也挺好?虽然受限于非洲人技术水平的落后和材料的欠缺,但却体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风格,与美学思想,他们已经做到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极致,不失为一种大雅,妙啊,太妙了。

我原将其与中国建筑合称为卧龙凤雏,大家一起交相辉映,闪闪发光,不分好坏上下。

有人不懂我为什么举茅草屋这个例子,其实我就是想说明,哪怕你再富有美学思考和奇思妙想,没有建筑技术和材料,那一样啥也不是,你敢说淳朴的非洲人民没有对他们的茅草屋经过百般打磨吗?但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个破茅草屋,啥也不是。

西方有这技术,那么他们就可以将头脑中那些宏伟绚烂的奇观搬到现实,而中国没有这技术,那就只能不停的,像非洲人修剪家门口的茅草一样,打磨着自己不值一提的所谓“斗拱”,“飞檐”。

同时绘画也是一样的,你脑子里有再美的人物和风景,没有技术,一下笔就只剩下火柴人和方块了,哪怕你再精雕细琢这些火柴人和方块,那依然是火柴人和方块。


更新一点美术方面的吧

虽然我觉得明眼人其实心里都有杆秤,但是很多人在小学学美术时被老师这样教育着,天真率直的审美被狠狠的蹂躏了,以至于只念着“美啊,美”,却实际上压根忘了自己最初看见时那种不适。

这是明代唐寅的《王蜀宫妓图》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我特别喜欢的画家提香的《拿镜子的女人》

对比放在这里了,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几何知识的先进,使得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点出透视法后,对绘画技艺的掌握突飞猛进,而中国却连个不违背基本生理学常识的人物都画不出来。

更新一个评论区有人让我品鉴的一幅“非常写实” 的人物画

诸位也再品鉴一下同时期西方的人物画。

另外总有人说西方也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然后给中国画的落后洗地。

我想说我家五岁半的侄子也能画出观感和毕加索差不多的画,但我不会舔着脸说我侄子比肩毕加索各有千秋。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摸摸头,好像有些动物也尝不到甜味。


user avatar   kinserhh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的感受是对的。建筑的精致复杂程度和社会组织的复杂程度成正比。弱组织度的社会是无法产生复杂设计的建筑的,弱组织度社会即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搞形象工程,也只能在规模和体量上另辟蹊径。我就不谈什么名胜古迹历史建筑这些与日常生活无关的建筑了。就说日常建筑,中国的日常建筑也堪称简陋,中国的住宅、商店街这些建筑和欧洲相比是非常简陋的。设计能力倒不是主要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无论多么精妙的设计,建造还是要依靠技艺高超的有责任感的工匠,越是复杂的设计越是如此。而封建遗产较为深厚的欧洲最能产生这种工匠。散沙社会没有工匠,只有临时工和农民工。所以散沙社会的建筑和产品一样,也是粗制滥造的。

国内哪怕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它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毫无设计感可言,楼面和外墙的质感也是非常粗糙。上海建筑给我的感觉就是,除了租界的老建筑和西方设计的浦东新建筑,其他地方都非常像平壤。

而欧洲的住宅区、商店街的建筑在设计方面比上海复杂的多,墙面和楼面的质感好的多

不看大城市,看小城小镇和农村,差距更是惨不忍睹。

法国小镇勒克勒佐

布列塔尼不知名小镇迪南


user avatar   zi-mu-nian-hu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审美是主观的,你不能欣赏一种审美,那是你个人的问题,别扯到民族上。

就像很多欧美人士都很喜欢中国古典建筑的审美,但我们不能由此证明中国古典建筑强于西方古典建筑。

要证明中国古典建筑,可以从空间跨度,建筑高度,建筑面积,抗震性能,居住性能等多方面去评价,但不能用主观审美去评价。

比如凡尔赛宫和故宫的对比。


你非要觉得凡尔赛宫的金碧辉煌比故宫更漂亮,那只能说明你的审美特点。

相信这个土豪金到闪瞎人的眼睛的装修,一定更适合你。

像这种素雅的,你肯定不喜欢。

而下图这种家居装修,想必更符合您的口味。

其实决定建筑形态的无非三个因素——环境,功能和文化。

地震频繁地区,无法修筑高层建筑——这是环境。

居住功能追求建筑舒适度,公共功能追求建筑空间跨度——这是功能。

西方的宏大建筑,基本都是宗教建筑。

无论是古罗马时期的万神殿,还是哥特时期的大教堂,都是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为什么要修得宏大?

是为了区分神与人的距离,要突出神的尺度。

那中国的宗教建筑为什么并不宏大?

那是因为中国都是世俗宗教,最大的只有天子——一切不遵循世俗秩序的宗教,都被干了。

所以中国最宏大的都是皇家建筑。

其实,但凡教权高于世俗权力的文明,其宗教建筑都异常宏大。

比如中国西藏的布达拉宫,西方也没几个能够挑战的。

比如缅甸仰光大金塔,112米高,比巴黎圣母院都高很多。

比如美洲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的金字塔,体量和数量都非常惊人。

这些宗教建筑,包括埃及的金字塔,都不是给“人”住的。它们都是给神,或神的代表住的。它们要突出的,是神对人的威慑,要令人产生对神的敬畏和恐惧。

中国的宗教建筑,曾经也出现过特别大的尺度。

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永宁寺塔,高度超过了百米,不逊于西方的宗教建筑,但最后被拆了——因为太高,高到能够窥探宫中隐私,遂被封闭,后焚毁。

现存近千年的世界第一高木塔,应县木塔,只是一个民间佛塔,但没有任何人敢说它没有技术含量。

在不能挑战世俗权力的情况下,中国宗教建筑开始走别的路线来刷存在感。

比如建到悬崖上的悬空寺。

比如建到山顶上的武当金顶。

此外,乐山大佛肯定很多人见过,但很多人其实不知道乐山大佛其实是一座建筑。

乐山大佛其实是有一栋巨型楼阁包裹着的,但后来多次被毁,不断修复后,到了清朝就修不起了。

当时的乐山大佛,外观大概类似于莫高窟的这样子。

要知道,乐山大佛是唐朝民间修的东西,才修了90年就有这样的规模了。如果像西方一样,修个几百年,可想会是什么样的规模呢?

古代中国建筑,更多的时候,大在哪里呢?

在军事建筑和民生工程,以及皇家礼制建筑。

军事工程就不用说了,古罗马也修长城,但哈德良长城才一百多公里长,跟万里长城没得比。

民生工程就更不用说了,虽然严格来说民生工程更多的是构筑物,但奈何很多人非要拿来说。可以说,中国古代的都江堰之类的构筑物,不逊于任何一个文明。

最后面讲的是礼制建筑。

比如洛阳的则天门,既是军事建筑,又是礼制建筑,体量超过了当时西方任何一座城门。

现代复原的则天门,还只是当时洛阳七天建筑的一部分而已。而且这样规模的城门,在唐朝并不鲜见。

也有人会说,中国的礼制建筑也不高啊,只是占地面积大而已。

这就是文化的不同了。

西方的宗教建筑为什么又高,空间跨度又大?

高是为神服务的,空间跨度是为了满足信徒集体礼拜用的啊。

不仅仅是基督教国家,伊斯兰教国家等有礼拜需求的国家,都拥有很多大跨度的宗教建筑。

但中国不是这样的。

中国的礼制建筑,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进入的。

比如天坛的祈年殿,那就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祭天的。而且,祈年殿这样的礼制建筑还不能太宏大,因为这样的礼制建筑要体现出人与神的和谐交流。

而且中国传统文化里,天并不是一个人格化的存在。天是不可知的,是道,是法,是自然,是超脱于人类的。

可以这么说,西方的上帝,其实是充满神性的人,所以教堂按照神的尺度来构造出巨大的建筑——突出的就是一个大。

而中国,天是无法被具象成人的,最多就是让皇帝作为天子来代表天意。天本身是自然,所以我们祭天,就是祭大自然。因此,我们的先人真正需要宏大尺度的时候,发现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造出装下大自然的建筑,所以我们的祭天建筑就变了这样。

天坛的圜丘,明清皇帝祭天的地方。

天在哪?

就在头顶上,怎么装得下呢?

甚至,汉族的宗教也没有大量信徒同时礼拜的需求。

中国古代不是没有需要大量人员聚集的场合。

比如朝会,比如国宴。

所以宋朝之前,中国古代宫殿的正殿,规模都很大。以汉朝未央宫主殿为例,现代勘探出来的大殿占地面积超过了8000平方米,比当时罗马万神殿大多了。唐朝的大明宫含元殿和麟德殿规模都非常大。

但问题是,这些大殿不需要通过空间跨度来体现宏大感,相反,森严的立柱反倒是构成空间感的一部分。

其实,古代中国建筑是人的尺度。

所以即便是宫殿,也是以建筑群为主,因为宏大的建筑群铺开在平面上,能够产生强大的威严和秩序感。这与欧洲高大空旷的建筑是不同建筑语言的表达。

诚然,以建筑空间跨度等方面的角度去衡量,中国古典建筑确实吃亏,但脱离环境、文化、功能去评价建筑,也是以偏概全的。

说句玩笑话。

西方宗教建筑的体量,是为了突出神的尺度,彰显神的伟大和人的渺小。

很难想象,把中国的皇帝放在这样的建筑中,能坚持几分钟才会把建筑师拖下去砍头。

而东方建筑的精妙,你非要说没有技术含量,那就搞笑了。

现代建筑既不是西方古典建筑,也不是东方古典建筑,现代建筑得益于理论和材料的发展,对于西方古典建筑和东方古典建筑均有借鉴,但早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了。

就好比现代医学虽然叫西医,但跟古代搞放血治疗的西方古典医学早就不是一个东西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方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分野在于木石之别,如果没有轻抚过温凉,没有用心体会过朴实,当然无法领悟韧与硬的美学意义,也无从谈起卯榫拱券的结构价值。

不以末节扰干枝,不以细部掩框架。


user avatar   sha-yang-q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古建筑主流是土木结构的,而不是纯木。代表比如太和殿

纯木的,也有

纯砖石的,有

梁柱结构的,有

拱券结构的,有

高的,有,大明塔高84米多

永宁寺塔,已毁,高140多米

大跨度的,也有,赵州桥跨度37米

体量,有,全人类最大体量建筑

但问题是,把以上这些组合起来就没有了,中国古代没有大体量大跨度以及达到一定高度的砖石木混合建筑。

原因可能是

1:中国古代工匠地位低下,建筑结构得不到创新,基本都是抬梁穿斗式.(比较靠谱,西方的建筑师都是艺术家一样的存在,待遇极好)

2:中国没有神权社会,也没有建造公共建筑的传统,世俗建筑不需要太高太大。(夏商神权色彩浓厚,为什么没有留下巨型宗教建筑?)

3.理念不同,中国人喜欢平铺,欧洲人喜欢组合,所以紫禁城是一座座单体建筑构成的城,而凡尔赛宫则有主体建筑(中国古代缺少优质粘合剂导致建筑不能修太高?)

4.礼教的洗脑可能让中国人真的不喜欢砖石建筑,除非是佛塔地宫皇史晟这种不住人的才采用纯砖石结构

但是民间砖木混合建筑很广泛

王家大院

徽派建筑

其实这个问题再往大了说,为什么环地中海文明圈,印度文明,美洲文明都有巨石建筑,为什么独独东亚文明以土木建筑为主?缺石头?不成立,墓葬地基都需要大量石头。土木取材方便?印度南美洲欧洲都不缺木材,也不成立。石材加工技术不过关?就算是,也不至于几千年文明交流中都没学会。传承问题?古埃及西亚的石工技术传遍欧亚大陆,由于中国离得最远,传来时土木建筑已经成熟,替代不能?

以上都是瞎猜的,希望有专业人士解答疑惑。


user avatar   cun-jiang-3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题目也能扯到中西文化之争


那就来一组西方人镜头下的中国建筑吧


一个英国小伙 业余摄影师


用相机记录的中国风景


所有图片来源:INS@Jordanhammond










还有中国的现代建筑






最后 借用一下Jordan的话


奉劝一下那些慕洋犬们


大美而不言


它在等着被发现


首先你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和一颗热爱享受生活的心


你再来谈论美




user avatar   aerial-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回答多图预警

更新部分有大量学术知识

原回答放在更新后面


10/10 更一:关于某答主和毕加索

某答主说『我几岁的侄子都能画和毕加索差不多的画,但我绝不会说我侄子是毕加索』

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差不多是差多少?博尔特百米9秒58,国内高中男生平均百米在12-13秒左右,这差的3-4秒不过你吹一句牛皮的时间,但是就是你无法跨越的天堑

不要把你自己的无知,说成他人的『不过如此』


10/10 更二:关于写实即为美

拍照的时候千万不要开美颜


10/7更:

看到评论区有朋友说木结构房屋比石结构房屋更舒适。查了一下建筑材料的导热能力



以圣索菲亚和科隆为例

查找了一下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罗马砖和火山灰砂浆

科隆大教堂建筑材料不同时期采用的不一样,主要有Drachenfels粗面岩,Obernkirchner砂岩,玄武岩熔岩。

古希腊时期的建筑更多用的是大理石

根据导热性能,对比下来,传统木建筑在隔热防寒能力上的确更加优秀,也可以说更加宜居


10/8 更一:关于中西传统建筑审美文化

戴孝军老师在《和谐与超越——中西传统建筑审美文化核心比较简论》一书中,从审美文化的伦理态度,自然观,宗教观,审美观念的核心角度,对中西传统建筑不同做了对比。以下做些简单的摘录

中国在传统建筑审美文化上,无论是人与人,人和社会,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都追求一种心理的和谐。反映到建筑上,就是不追求单体造型的丰富多彩和向高空的无限延伸,而是注重体量的高低,和空间大小的合理搭配......宗教建筑是有超越性的,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气息和世俗性的浓厚,使得中国的宗教建筑----寺观(寺庙道馆)大多采用世俗君主的宫殿建筑布局。
......
而西方的建筑审美文化,主要处理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建筑上,多数情况下注重神庙和教堂单体塑造的丰富多彩,体量的庞大和向高空无限延伸的超越。

中国传统建筑强调建筑心理和谐,结合儒学的礼乐文化和道家的美学观念,而西方则注重建筑物理和谐

10/8 更二:关于石建和木建

黑格尔在《美学》(第三卷上册)开篇就写到

人们往往从建筑所用的材料的差异上着眼,就建筑是从木料开始的(维屈鲁浮斯有此主张,希尔特也有类似的看法)还是从石头开始的问题争辩不休......

10/7号更新的时候提到,木材和石料的导热性能差异,其实关注点已经偏离,因为在公建上,并不需要考虑材料的导热性能。在古民建上,西方普遍使用的也是土木结构,并不会傻傻的用纯砖石建房子,和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并没有太大区别

这种以木质框架,加以土石填充构筑外墙的半木结构民居,起源于罗马时期,兴盛于中世纪,在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甚至土耳其被大量建造



甚至在北欧,纯木结构房屋更是当地人普遍的选择。quora上在关于『为什么欧洲人用石头建造而美国人用木头建造』这类回答下,不乏有北欧人现身说法

事实上,虽然古代和近代欧洲建筑砖石比例很高,但建筑内部仍然有大量的木结构。纯石建筑无论是在古典时代,还是文艺复兴时代,都是一件耗资巨大的工程。大家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比如典型的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屋顶大量运用橡木结构

再比如法国18世纪的吕内维尔公爵城堡,外表看着完全是砖石结构。图为03年大火后,城堡的修复重建工作图





10/9 更:关于西方建筑符合几何数理

某些答主对古希腊罗马建筑符合数理对称,符合黄金分割,符合力学啧啧称奇。拜托,大家都是经验和知识结合起来的建筑艺术,你黄金分割是美,难道我的“极阳数”就是不美的?

圜丘坛的设计在采用数字上均符合“阳数”,中国古代以奇数为阳数又称“天数”,其中九为“极阳数”。坛的上层直径为当时计量单位营造尺1×9丈=9丈,中层直径3×5丈=15丈,地层直径3×7丈=21丈,全符合阳数


今年5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南老师,通过对 中国日本共 50 座佛塔进行几何作图与实测数据分析,发现中国历代佛塔的平、立、剖面设计中广泛运用了基于方圆作图的√2构图比例。

张十庆对北宋《营造法式》的“材分°制”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的“斗口制”中所蕴含的√2比例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他指出《营造法式》规定的足材(21分°)与单材(15分°)之比为7:5(图7),约为√2(所谓“方五斜七”);散斗立面长(14分°)与高(10分°)之比为7:5,约为√2;清工部《工程做法》单材高(14分°)与斗口(10分°)之比为7:5,约为√2。

这说明古代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一样,也是经验和知识结合的艺术。在建造技艺上,中西方只是各有所长罢了



文章发表在建筑史学刊,共三万多字,88图。






原回答:

题主说的是无法感受中国建筑之美,说过他觉得西方建筑很美吗?哪来需要什么中西对比?甚至上升到中西文化优劣的对比?搁这重现上上世纪的白黄黑肤色理论呢?

特别是某些答主借题发挥,对中国建筑的鄙夷跃然纸上,就差吐一口吐沫了。搁那装什么行走的50万呢?

再说说什么科隆,一个19世纪末完工的,搁这对比从15世纪开始多次重建的太和殿,你咋不和苹果的全玻璃门店对比呢?

当然你说圣索菲亚,我服。5年时间完成了伫立1500年的建筑

大清那会要是进入工业革命,什么数学,物理,机械成体系,不是农业社会那会的半吊子科技水平,哪来的什么百年耻辱,又哪来的狗粮能一吃吃上几个世纪的?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没那么发达是事实,文艺复兴后西方甩中国几条街是事实,古代宗教建筑普遍不如西方的宏伟也是事实,但你要说中国一无是处,天天想着做“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 ,那实在是不能苟同


“我在一本介绍武昌黄鹤楼的小册子中看到这样一段故事……民间工匠……认:建筑木作是‘天精地气’之物……‘天精地气’之所集,代表了中国民间对木的理解。” “根据这一观念,木代表生命,而不变的石则象征着死亡。中国人用木来建造房屋,用石来修造坟墓,就出于这种观念。木建筑给人以温暖的亲近感,不像是建筑那样冷酷。这也是中国人在今日的混凝土建筑中,仍然喜欢做一些木装修的原因。……梁思成教授称之为‘不求原物长存’的观念也许可以解释这个事实。”

这段摘自张钦楠先生的《中国古建筑师》,应该就是观点『古人认为木建筑住生者,石建筑多用于陵墓』的来源,并非同某位答主所说的那样,是没有根据的网上胡诌

而因地制宜取用木材做建筑,是一种非常符合逻辑的做法,至于为什么后期没有改用石料,也许是遵循古制,代代传承,也许是精于木工而疏于石技,有心无力失去了创新能力。但难道这就能证明古代西方高于中国一等吗?

那为何不这样问“为什么西方没有规模庞大的精致木建筑群,是不会木工只会搬砖吗”

旧账难算,18世纪的中国陶瓷刺绣风靡欧洲,苏州园林也曾掀起不列颠的花园热,但怎么到今天某些人嘴里,中华古建筑甚至中华文化如此不值一文?

我很赞同一句话:

因为扯上民族情感,马上转变为欧洲石建筑和中国木建筑究竟孰优孰劣的问题,这是很无聊的争执



我们来看看没有滤镜加成的圣马可教堂的路人照

(评论指出原先的圣马可图一路人版过于极端,跑焦,光线不足,因为能反应普通人的拍照状态,所以并未删除,现已加图)





中世纪海丁汉姆城堡



所以该问题的核心不是中西建筑之争,而是鉴赏艺术,发现美的能力

这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

你觉得中国建筑不美,首先是你自身的问题,其次才是建筑自身的问题

美是为了取悦自己,如果觉得不美大可不必在意,上升不到文化优劣上

那些可以给人们的视觉体验带来愉悦效果的作品,可以被认为是美丽的;而从现代主义开始,这种传统的艺术观念就应该被改变了。你说的中国传统的怪美,日本的侘寂,也是在常规之外寻找能给人带来愉悦感的东西,也许和西方传统绘画中的”大悲剧之美“也相似,像是Goya的很多非常黑暗可怖的画,也有人觉得可以看到很美的东西。

美,可以不必苟同,也不分优劣。

美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争执。不分高低也无贵贱。


最后放上教科书级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类回答,考点都给你画出来了。


《极简中国古代建筑史》是一本古建筑史入门书籍,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楼庆西教授主编。想要更详细了解的,可以去看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这部《图说西方建筑简史》是日本名古屋大学建筑学佐藤达生主编的,一本比较详细但又是入门级的西方建筑史

《不只中国木建筑》是由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老师赵广超主编的。本书包含石建筑和木建筑的讨论

PS:这本书有繁简两个版本

扩展阅读

  • 中央社院 潘岳的文章
  • 推荐一部获得里斯本建筑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纪录片——森山先生(Moriyama-San)。希望大家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心里那一片觉得最美的,最安静的乐园


  • 王南《规矩方圆 浮图万千——中国古代佛塔构图比例探析》



参考文献:

[1] R.A. Livingston. Materials analysis of the masonry of the Hagia Sophia Basilica Istanbul. WIT Press, ISSN 1743-3509, 1993

[2] B.Graue. Quality assessment of replacement stones for the Cologne Cathedral: mineralogical and petrophysical requirements.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 63, 1799-1822, 2011

[3] 戴孝军. 《和谐与超越——中西传统建筑审美文化核心比较简论》[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7




        

相关话题

  拿破仑为什么说中国是睡狮? 
  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发展到如今这种生产力,贡献的主力是哪一类群众? 
  怎么看待老家集资修建祠堂? 
  如何看待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公开赛运动员与教练离场后被禁赛事件? 
  中国可不可以走一条不靠中产阶级崛起的路? 
  中国境内有多少来自他国的难民? 
  大家觉得2023年后世界会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水平吗?为什么? 
  如何看待台湾 81 岁老兵对央视记者感叹「孙子孙女全是小台独」? 
  为什么台风来临之前,商铺在玻璃上贴胶带纸,真的可以起到加固玻璃的作用么? 
  东北每年“九一八”的9:18都会拉响防空警报,这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美国一样大范围地使用水泥路面(Concrete Pavement)?
下一个讨论
吴京个人总票房破 200 亿,如何评价他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