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待辽东难民的角度来阐述一下,袁崇焕和毛文龙的战术、
现在毛粉有种神论:朝廷不接收辽东灾民,都是毛文龙在接受,所以朝廷对不起毛文龙和辽东。
那么就这个言论来批驳一下,。
记录毛文龙收录灾民的是 朝鲜仁祖实录这段记载
时间是仁祖二年(天启四年)
仁祖实录卷六五月辛酉:
遣判敦宁金尚容于毛都督军门。时辽民之来投椴岛者,日以益多,接济之事,专责于我,朝廷忧之,特遣金尚容以老弱入送山东之意
这段说的是,朝廷派遣金尚容和毛文龙交涉,辽民来投岛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接济都要我呢?请把他们送往山东吧。
看到这里,无数明粉立刻感动的大呼“我大明天下无敌啊!!”毛文龙命令朝鲜出钱收容我国难民,这是好官啊。
别高兴太早,下面就来批判,明粉的这些有趣的观点。先记住这段史料的时间段,天启四年。
第一,收容难民最高力度最大的是谁?是朝廷,而且时间是从天启元年就开始了。
第二,辽东难民增多,毛文龙有巨大责任,是为他镇江之战也就是 熊廷弼 称之实为奇祸的后遗症。
第三,毛文龙对难民是压榨剥削态度。
第四,真正让难民做到自救的是袁崇焕不是毛文龙
首先,
看看辽东有变后,朝廷是怎么接济难民的
随着辽东战场陷城失地,越海奔逃的难民数目也大量增加。辽东首府辽阳陷落后,地处辽南的金、复、海、盖四卫官民“望风奔窜,武弁青衿,各携家航海,流寓山 东,不能渡者,栖各岛间”《明熹宗实录》卷八天启元年三月丁卯条,第409页。
登州“接渡辽左避难官民,原任监司府佐将领等官胡嘉栋、张文达、周义、严正中等共五百九十四员名,毛兵、川兵及援辽 登州、旅顺营兵三千八百余名,金、复、海、盖卫所官员及居民男妇共三万四千二百余名,各处商贾二百余名”《明熹宗实录》卷一○天启元年五月癸丑条,第513—514页。
也就是说,即使压力很多,登州等地还是尽力的收送了难民,并无驱赶难民之事。
而这段时间发生在天启元年
比明粉的谎言时间早了整整四年。
但是到了,天启二年,广宁失陷,各地压力大了起来。
日来援辽溃兵数万,填委关外,遍山弥谷,西望号哭者竟日达夕;逃难辽民数十万,隔于溃军之后,携妻抱子,露宿霜眠,朝乏炊烟,暮无野火,前虞溃兵之劫掠,后忧塞虏之抢夺,啼哭之声,震动天地。《三朝辽事实录》卷七,第23页b—第24页a。
那是谁导致的广宁失陷,责任人是谁,熊廷弼说的很清楚。
熹宗实录.卷14.天启元年九月癸丑.“初毛文龙收复镇江,王化贞自谓发纵奇功,便欲乘机进取。熊廷弼言:三方兵力未集,而文龙发之太早,致使奴恨辽人,焚戮几尽,灰东山之心,厚南卫之毒,寒朝鲜之胆,夺西河之气,乱三方并进之本谋,误专遣联络之成算。目为奇捷,乃奇祸耳,移书都中力诋化贞之谬。,
恰恰是你毛文龙,擅自出击,破坏熊廷弼的进攻计划,让后金有了防备,盟友胆战心惊,最后复辽功亏一篑。
而此举的眼中后果包括但不限于:
明熹宗实录——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陶朗先言三方布置呼吸宜通庙堂成算战守宜决如诸臣而果真心欲恢复河东也即须矢一片真心出一番公力计兵计路务收三方进取之功如曰声言进剿实欲退守即当另议一守之法毋令人处于战不成战守不成守之间徒费光阴相寻覆辙今毛文龙报收复镇江矣此时机括已发不可中止臣虽立遣辽东副将韩宗功待罪游击许定国各统兵一千先后策应而私计奴兵方劲非二万人急往不可今臣欲再发一兵兵安在乎即有兵而饷安在乎三岔转盻冻河贼且渡矣其在镇江者兵单将寡傥倏举倏覆不惟不足助河西牵制之势而徒启贼人防备南路之谋致殄四卫归附之众其在河西者又独当贼锋而不能得登莱牵制之力庙堂因急辽而遂缓登莱不知缓登莱即所以缓辽也 上曰登莱方规进取伏机即发策应倍亟所奏兵饷等事该部即与议覆以应急需
此举令后金有了防备 (贼人防备南路之谋)
而对辽民从肉体到精神都是摧残:
三朝辽事实录——随据登抚陶朗先塘报,内称本月初三日,奴酋将金州城楼垛口俱已拆平,其衙门房屋民居乡屯俱毁,又旅顺X人张志刚报称「奴酋烧毁房屋,上船抛泊近岸,将辽民老幼尽行杀戮,少壮者驱逐出墙,其各处粮米房屋尽行烧毁」等情。
明实录明熹宗 ——兵科给事中李迂知也说:“毛弁潜入虎穴,恢复镇江,图之此其时矣。而道臣杨帆未早,朝鲜联络未成,江淮召募未旋,水兵望洋未渡,千里孤悬,鞭难及腹。不数日,奴大屠镇江男妇,烧毁房屋几尽,而文龙逃朝鲜去矣。发之早,不得不应,又不能卒应,损威招衅至此。”
后金为了报复,大肆的屠杀辽东难民,拆毁房屋,不知道那些张口闭口镇江大捷的人是否对因为毛文龙被屠杀的难民有过一丝愧疚(奴大屠镇江男妇,烧毁房屋几尽,而文龙逃朝鲜去矣)
明实录明熹宗——○辽东南路行监军道梁之垣题臣领敕宣谕朝鲜颁钦赏银三万两国王李珲感恩义形于色虽处积弱犹图佥括遗丁二万以候助征但该国文弱成风且难自保闻奴屯精兵临江谋犯毛文龙请兵数万诚不容己之计乞发精兵前来庶可自强而挟持朝鲜以为用章下该部之垣又述辽人情形言去秋之初毛文龙设奇鼓舞群心响应伪将就擒镇江以西数百里内踊跃思奋岂非一大机会哉无柰兵寡不敌避之弥串奴骑洩愤于屯民屠戮甚惨而辽民心懈矣今春臣船初到鲜境辽民以为大兵至求渡送款者不一而足及候至匝月见后队无续进之兵求渡者失望送款者变口即缪氏诸大族亦呼之不应矣咸曰所到兵少未敢轻动以速祸其情形可见也加衔参将严正中南卫人之所信者也四月间一到平岛即招接良民数百擒斩贼兵十余名人心方奋而思应亡何登州调去闻辽民谓登兵作用止此在在为之灰心加衔都司唐尧乡金州人之所德者也招得辽民朱世仲等禀云虏闻登船北渡发兵防守金州小民日望大兵登岸乃本官寥寥数船终不敢轻进以尝贼辽民望眼徒穿灰心必冷其情形又可见也今毛文龙新旧辽兵虽号四千多赤身徒手之残疲王绍勋等船兵未及三千皆柔脆无用之水卒自立且难何以庇民而鼓其向化无论东山拒贼之豪杰已化为刀头之鬼剃发之虏无可用其招纳即海滨遗黎概为接济恐有引盗入室之患惟有密传告示潜受劄付专以抚之之道结之隐用其心不必明用其身庶可有益而无损也 上命所司知之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摧残,面对屠杀面对毛文龙抛弃自己,辽东人民抵抗后金的心发生动摇(屯民屠戮甚惨而辽民心懈矣)
面对因为毛文龙贪功冒进无法接应的明军,辽东人民对国家心灰意冷(不敢轻进以尝贼辽民望眼徒穿灰心必冷)
而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
1 在登州,由于难民大量涌入,导致城中粮价迅速上涨:
辽民渡海避难,蚁聚鳞集,比月以来日益加多。其嗷嗷待哺,日益加急……且登州之山城如斗,而海邦之稼穑惟艰,食指既繁,米价骤涌。《三朝辽事实录》
2 还有许多逃入内地的辽东难民遭遇歧视,无处容身,以至愤而返回辽东 主客矛盾:
至辽人避难入关,如飞鸟依人。争入州而州不见怜,投县而县不任受,甚且挟骗者指为逆党、佩剑者目为劫徒。以致忿懑出关,但言报复。
[明]沈国元《两朝从信录》卷二○天启三年闰十月,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425页上b。
3 山东登莱一代压力巨大到无以复加
到天启二年(1622)四月,避难入关的辽东难民达到二百余万人,山东登莱一带也有数万辽民辽兵 《两朝从信录》卷一三天启二年四月,四库禁毁书丛刊本,第249页上a。。御史董羽宸巡按山东,对大量涌入的人口表示了忧虑:
登莱蕞尔,生理几何?而客兵一旦插入数万,弱肉强食,作奸犯科,官不能弹压,将不能统制,地方之祸,何可胜言?《明熹宗实录》卷二一天启二年四月丁亥条,第1074页。
有无处可去的辽民不得已投奔毛文龙,所以才有如下记载
《两朝从信录》记载:
有辽民之奔窜于风波而止乎内地者,亦如惊鱼骇鸟,逃之乎深密,而后可得其性命之情。则辽民之不窜入于酋奴,而依归于文龙也,即三尺乳臭亦文龙之义士矣……
但如果那些辽民知道,毛文龙就是他们无家可归的罪魁祸首,还会感谢他吗?
注意,这都是发生在天启元年到天启三年的事情,离明粉热泪盈眶的,“我大明天下无敌”即毛文龙借难民勒索朝鲜还有一年时间呢。
至此问题就明白了。
辽东战事,一直在尽力救援难民的是朝廷,登州山东。
而毛文龙不听计划擅自出击,导致广宁之败,辽民增多超过了登州等地的承受能力。
所以,朝廷不但没有对不起灾民,还在为毛文龙背黑锅。
之后朝鲜受不了了。
为什么受不了了呢?因为毛文龙在天启三年曾经向朝廷申请,我要做生意了。请批准
“比壬辰征倭事例,使南直、山东、淮胶等处,招商运米,令其自备粮石,自置船只,到鲜之日,核其地头米价,外加水脚银两,凡船装十分,以八分米、二分货为率。米必送回朝廷。两平籴粜,货听其市卖取利"[清]毛承斗辑《 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卷二《天启三年八月日具奏》,第20页。按:壬辰征倭事例,指明朝政府在万历年间的援朝战争中暂时开放海禁,招募中国商人运粮于朝鲜。
本来是好事啊,为什么朝鲜抗议呢?
因为你Y做生意和养辽民的本钱都是从朝鲜抢来的。
仁祖实录卷六五月辛酉:
遣判敦宁金尚容于毛都督军门。时辽民之来投椴岛者,日以益多,接济之事,专责于我,朝廷忧之,特遣金尚容以老弱入送山东之意
很多人说毛文龙做生意是“自力更生”,但做生意的本钱呢?就没有想过这个,你凭什么抢人家朝鲜的钱做你的生意?就凭“我大明天下无敌”?
朝鲜又仁祖三年也就是天启五年就提出了:
朝鲜备边司请奏于明廷、使辽民“就食于中土”,而毛文龙“自称善为赒赈,不许入送。其意在于托以辽民多集、请粮皇朝、以为自奉之计也。”(《朝鲜王朝实录~仁祖~三年六月》)
结果是 毛文龙“自称善为赒赈,不许入送”
又仁祖实录四年(天启六年)十月丙午:
上问于张晚曰:卿顷往西路,边上事机如何?晚对曰:臣不能深入,边上之事,不能目观,而然与在此间所闻有异哉?本道有风水灾,民忧失稔,而犹不至于饥死,但漠人遍满侵害,守士之臣,不能禁止,此可虑也。上曰:辽民行乞者甚多云,其数几何?晚曰:流民之行乞于价川等处者,几三千人,而以青布帽子等物,贸得米谷,负戴络绎于道路云矣。上曰:天朝赤子,如是饥死,何以为之?毛将何不入送中原云耶?晚曰:王士善则以为当入送,而都督不肯云矣
毛文龙回答是 “都督不肯云矣”
毛文龙想干什么呢??
为自己做生意攒下更大的本钱:
让我们看看他生意做得有多成功:
朝鲜《仁祖实录》曾记载了皮岛开市及毛文龙坐收税银的盛况:“毛都督于岛中,接置客商,一年收税,不啻累巨万云。……我国则京外商人,云集椴岛,赍持银参,换贸物货者,不可胜数”以致朝鲜称“岛中之马市不罢,则译官商贾辈买卖之路不绝”
朝鲜《仁祖实录》中,也有关于山东商人黄汝诚前往皮岛贸易因风而漂向朝鲜半岛的记载。崇祯二年八月,“济州漂流唐人十名到京。上命礼宾寺,丰其馈饷,遂差人押赴中朝。唐人黄汝诚等言:载米布等物,前往椴岛,自黄河小口出,至小海洋中,狂风夜作,迷失海道。漂到一处,登岸汲水,询知贵国旌义地方。下陆之际,狂风又作,本船漂去,不知何向”。
另据《崇祯长编》记载,“初,登州僻在海隅,素称荒阻。自万历戊午(1618年,八旗军开始攻打明朝)以来,辽人渡海,避处各岛及诸州县间。毛文龙号召为一军,岁饷八十万,皆从登州达皮岛中。而辽地一切参貂之属,潜市中土者亦由登地内输,由是商旅之往来云集登海上,登之繁富遂甲六郡”
于是某些黑子又要高兴了:看啊,毛大人多厉害啊。这才是具有现代思维的抗清呢。
别急,你好好看看他是怎么对待人民和国家的。
赚了这么多,反馈给人民?你想什么呢??
明总兵毛文龙据南海皮岛,招集辽民,令富民皆冒毛姓,为其子弟裔孙。民有逃奔者,辄斩之,捏称阵获,诳报冒功。——清太宗实录。卷004
然后让辽民成为自己免费的劳力:
朝鲜仁祖实录 又甲编叶七二。载:
文龙拘锢难民,不令一人渡海,日给之米一盌,命往夷地掘参,遭夷屠杀无算。其畏死不肯往者,
听其饿死岛中,皮岛白骨如山。
要么你成为我的儿子(令富民皆冒毛姓,为其子弟裔孙),要么借你首级领个军功(民有逃奔者,辄斩之,捏称阵获,诳报冒功),要么去给我挖人参(龙拘锢难民,不令一人渡海,日给之米一盌,命往夷地掘参),要么就饿死(听其饿死岛中,皮岛白骨如山)
坏的连后金(清太宗实录)和朝鲜(朝鲜仁祖)都看不下去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是为了抗击后金吗?不是。
是为了后金做生意:
顾文龙所居东江……且惟务广招商贾,贩易禁物,名济朝鲜,实阑出塞,无事则鬻参贩布为业,有事亦罕得其用。《明史~袁崇焕》
孟森《明史讲义》:“毛文龙东江之兵,始以朝廷无的饷而借口通商,以违禁物与敌为市,敌乃大得其助。
为了讨好后金:
台台官兵,所用布帛等物概不足虑,百事俱在不佞一口担当耳。《明清档案存真选辑·初集·第四类·毛文龙致金国汗书三》汉语原本:
为了某一刻能买回点土地证明自己也在“复辽”:
文龙亦惮上英明,思自立功名,遂与东□通谋,愿捐金二百万,易金复二卫地。奏恢复功,邀上赏,已成约矣 ——崇祯朝野纪
为了能随时和后金勾结背叛国家:
无论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若两面夹攻,则大事可定矣 《满文老档》毛文龙等处来信,毛文龙降书六,
为了当土皇帝:
都督毛文龙,一日进食五六回,其三回食五六十品,有宠妾八九人,皆饰珠翠,侍女甚多,皆游手
饱暖,崇侈如此。(清朝全史上二叶二九)
山坳僻处之间尽是白骨成堆肝肠余汁惨莫惨于此痛莫痛于此内地尚作观望恬不忧愁”《东江塘报》天启七年
仁录卷一七叶四一,毛营回礼官黄原驰启曰:『臣观都督之为人,扬己之善则喜,受人之财之悦,等是
商贾贪利之人。』又卷二。叶四,平安监司金起宗面启国王曰:『毛将据岛中,得专通货,安享富贵,
拟于王者。』
而流落在登州等地的难民也成为了老大难
难辽人自金、复、海、盖诸卫避难来登者,不下十数万,寄寓登莱地方,已十余年矣。登城之内,僦居者大半。辽人性桀傲,登人又以伧荒遇之,掯勒欺侮,相仇已久——)[明]王征《王征监军辽海被陷登州前后情形揭帖》,李之勤辑《王征遗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0页。
怎么办呢?解决问题的还是孙承宗和袁崇焕
宁远大战后(天启六年正月 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明史袁崇焕传 )
孙承宗和袁崇焕从天启三年开始屯田:
崇焕虞廷臣忌己,上言:“陛下以关内外分责二臣,用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明史袁崇焕传
在两朝从信录的辽东巡抚袁崇焕陈屯辽地疏里详细的阐述了屯田的缘由以及规划:
……请先言不屯之害:今日全辽兵食所仰藉者,天津之截漕耳,国储外分,京庾日罄。一不便。海运招商,派洒那移,交卸多费,致北直、山东民为之疲惫。二不便。米入海运,船户客官,沿海为奸,究添水和沙,苫盖失法。该管道厅,岂不加意?而粮料数十万,安能数百里,断非一手一足之力。米烂不堪炊,料绝不可饲,水兵贱卖之酿酒之家,而另市其值者,本色有名而无实矣。兵又以折色而兼本色之用。三不便。辽地新复,土无所出,而以数十万之坐食,故食价日贵,兵与官余,交受其窘。且转贩而夺蓟门之食,蓟且以辽窘。四不便。今调募到者,俱游手也。不以屯驰之,而久居世业,倏忽逃亡,日后更能为调募乎?五不便。兵不屯,则着身无所顾,乏恒产,安能保其必有之恒心?故前之见贼辄逃者,此皆乌合无家之众也。六不便。兵每月二两,为饷岂不厚?但不屯,无粟以家畜,食物不丰之处,百货难通诸物常贵。银二两,不得如平时他处数钱之用,兵以自给不敷而逃亡。七不便。
第一,今天辽兵吃的,都是漕运,京师负担重(国储外分,京庾日罄)
第二,由此导致北直隶,山东疲惫(致北直、山东民为之疲惫)
第三,那么远的路,最后导致待遇有名无实(本色有名而无实矣)
第四,蓟镇和辽镇负担也越来越严重(且转贩而夺蓟门之食,蓟且以辽窘)
第五,不给他们工作,都游手好闲,最后只能逃亡(调募到者,俱游手也……倏忽逃亡)
第六,没有产业,他们就不想待在这里,不肯保家卫国(乏恒产,安能保其必有之恒心)
第七,没有产业钱就花不出去(兵以自给不敷而逃亡)
屯田优势也很简单:
请更端而言屯之用:计伍开屯,计屯核伍,而虚冒之法不得行。便一。兵以屯为业,可生而亦可世,久之化客兵为土著,而免征调之骚扰。便二。屯则人皆作饬,而游手之辈不汰自清,屯之即为简。便三。比伍而耕,同作同止,技击驰射,伍之相习,耕之即所以练之。便四。屯则有草有粮,而人马不饥困。兵且得剩其前朝月饷,修整庐舍,鲜衣怒马,为一镇富强。便五。屯之久而军有余积,且可渐减折乾月米以省饷。便六。城堡关道,有浍(霖按:原作“会”,据《熹宗实录》改)有沟,有封有比[2],木种根高下,纵横联络,胡骑不得长驱。便七。
第一,用“伍”这个模式来屯,做到实事求是(计伍开屯,计屯核伍)
第二,这样做,可以让土著成为兵源(久之化客兵为土著,而免征调之骚扰)
第三,游手好闲之辈可以消失(而游手之辈不汰自清)
第四,一边耕作一边训练,两不耽误。(伍之相习,耕之即所以练之)
第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以让地方富强。(为一镇富强)
第六 ,可以减少国库消耗(可渐减折乾月米以省饷)
第七,这样屯田,开垦出的地方,有沟,有田,不再是一马平川,可以滞歇后金偷袭的骑兵(纵横联络,胡骑不得长驱)
具体做法如下:
若夫屯之法,则有祖宗之制在。非奉祖制,断不能调人情,无容职一毫作意者。其言前已宣之,臣逐段清楚,照管万亩军六十人,余丁三十人之例,先择腴者以给官给军。而世不失业,业不失则伍常有人。正军、余丁之外,而有剩地,则与汰脱之世家及流寓者,令其尽力开垦,俟成熟后,愿轮子粒、草莱者听;不愿者不强之以招来。若锦、宁一带,明春且通营布散以耕,俟城堡已完,井牧可耕。又如宁前法,自此而广宁、河东,一城一堡,循渐以进,我不劳而虏日促。由此行之不变,奴子不除,必为我擒矣。足食足兵,要边制胜,无有过于此者。
第一步,把比较肥沃的土地给官军,让他们不失业(择腴者以给官给军。而世不失业,)
第二,剩下的给流民(有剩地,则与汰脱之世家及流寓者)
第三,不愿来的人不强求。但是呢,明年春天就可以让来的人见到效果。(不愿者不强之以招来。若锦、宁一带,明春且通营布散以耕,俟城堡已完,井牧可耕)
第四,按照此法,循序渐渐,就可以壮大自己(自此而广宁、河东,一城一堡,循渐以进,我不劳而虏日促)
对此,朝廷认可了
两朝从信录——天启六年三月兵部遂议:“此不无可商者。彼既托足内地,幸免蹂躏 ,一旦驱之出关,能无生心。应行各抚按、各州县有司,通查境内辽民若干,其老弱者留之,中有壮兵 堪籍为兵者 ,量捐俸薪,给与衣粮 ,并给批文,赴宁远抚院 ,拨隶某将某营食粮操演。或另立一营 ,择一能将领之。其有家属相随者 ,设法安插,资其屯牧,此于遣散之时即为团聚之日,久而南兵可汰回,边兵可陆续放归,所省安家行粮之费亦不少也。前朝鲜刷还辽民之请,臣部复令毛帅收之,以成牵制之一旅,今恐蚁聚鸟散,无俾军声,合无檄令彼中,简其强壮,咨赴宁远,一体安置,以备耕练,使营垒日增 ,荒芜日辟,以辽人守辽土,科臣与抚臣之计,不待再计者。
而粮价就可以为
天启三年十一月
关门一石米要四两,一斗米要四钱
乙酉
徐宪卿
言
......以理财言之统计各省直京运民运及盐引钞关等项额收不过四百六十三万六千零耳
而各边运以及海运额支则六百二十八万三千有奇
近奉有钱粮未完八分以上都革职为民之严旨....重本色之议真救时针砭也....可疗穷军之饥,折色少亦不至饱贪弁之橐近见
屯臣报收红白稻一万五千馀石,变价可得五千馀金,【【关门斗米四钱】】永平运草一束湏价六分何不就近即以本色充作新饷其稿鞂黑豆等又可饲马奚必变价展转折阅徒为经手者鼠窃乎哉臣谓欲清其根蒂而财归实用者此也章下所司
天启三年十月,孙承宗开始在关外辽东,大规模屯田
天启三年闰十月丁亥朔
督理军务大学士孙承宗
奏守关大略
臣于九月初八日自关东发过八里铺合兵民可六百有奇田近关而耕不尽堡人
抵中前所将为杨应乾抚夷则朱梅以抚歹青者合两将之兵一千五百有奇殊锐马复膘壮居人可三千田可五百顷有奇种不满三十顷
高岭站为前屯后劲其兵当有三千而仅十之一民可千馀田可百馀顷未种近易其官遂有生气又一日抵前屯其协将为赵率教远望其获田.......内护卫之田十四屯可一千七十馀顷官民种可半之而收可七万石
率教以去年率三十八人出守此城.......兵民不下万馀田可千馀顷而所隶堡田可百馀顷领牛种费三千种迟于前屯亦稍有获除原荒地外尚有暂荒田六百顷未种
中右地硗于中后而出复后时城内筑可三面其高厚合格田可千馀顷而暂荒者七百五十顷所隶堡田可三百顷时过不及种种仅二百顷亦不甚获予牛种费二千止.....
过曹庄遂抵宁远曹庄为宁远后劲......后先接河东之人万馀合兵民不下数万......其田则一千五百顷而布种者四百顷
又次日向觉华岛岛去岸十八里而近过龙宫寺地濒海而肥可屯登岸之兵次日遍历洲屿则西南望榆关在襟佩间独金冠之水兵与运艘在土人附夹山之沟而居合十五沟可五十馀家,而田可耕者六百馀顷.....
臣先阅宁远曾议及之独旧称南北可五十里而遥且悬在东偏二百里内邈无一人兼未悉贼所入路不险不可据不要不可...尚不及八里铺之阔,且地当险要........
旧经臣请帑金百万修二十里边城中外未议其费臣于时亦未敢指为费而特曰
与其以百万修边于八里铺之近
何若以百万修边于二百之远
今总计五城三十堡兵民不下十馀万,而可田之地当有五千馀顷,今不为牛种计则来岁为迟.......
夫无辽土何以护辽城
舍辽人谁与守辽土
无宁前何所置辽人
不修筑何以有宁前
.......得旨览卿奏关外情形及区画防守甚为明晰依议俱听卿便宜调度施行其应议覆的著该部作速具奏
天启五年三月,关外辽东屯田已经有小成,
在京畿,一石米一两多,斗米一钱多
在山海关一石米二两,斗米二钱,相比降低了50%
刑科给事中霍维华
言目前最急者三事一曰辽饷籴价之不敷,畿南夏秋无雨颗粒无收今分派各府籴运豆米动以数千万计本地之粮料皆系贩取于远方民间斗豆价几一钱饷臣题请每石六钱五分【【斗米价一钱三四分】】饷臣题请每石一两而部覆豆每石止给五钱五分米每石止给九钱......徵之银以待杂项之补庶上不亏国下不病民
一曰畿内屯田之滋扰,古者屯田皆疆场不争之地,未闻割民产以供官屯,且畿南州县原【无无主无粮之田】,屯抚之设本用以赈辽人,又不欲辽人之坐食内地也,故议置买民田而使之屯夫民田而膏腴耶谁肯割己?
臣以为向日所欲屯之辽民今皆已还之关外目今堪屯之地面天下莫便于河西何不就见人见田而【【屯之坐收赵率教等百倍之利】】区区夺内地之兵之田也哉得旨准将查减粮额议增籴价并准暂那见徵之银待杂项之补查大通桥该管司官参来究处屯抚应否裁革著该部议妥来说
原任通政使司左参议
冯时行
议省饷之策
饷不过发银耳,军马在关者【【斗米动至二钱】】草束三分是二十万之银尚不能籴十万石以银十万皆付临清德州天津通州等处令漕粮截留者发米十万临清等四处共发小米十万借解辽东秋成则以十万之银令四处仍买小米二十万石还仓是仍有十万银米在不过费仓庾一借耳即二十万三五十万皆然策三
......工部运米军价每四轮车一辆可载米三十石二轮车一辆可载米十五石小车一辆可载米六石【日有千石出关】【【米价不腾】】且出关遇警车傍挂牌即系偏厢车前施艺即系武刚不劳造车不费车夫可为一战之助策五
.......屯粮用供军需可省截漕与籴米及脚价之费不赀策七.......
得旨车样著兵部发与关上照样制造以资防御
崇祯时期,袁崇焕督师辽东
在各地购买米粮,补充进入辽东
0.8--0.9两买一石米
这时候屯田在秋季收获的粮食,已经补充市场 ,基本可以满足辽民需要,所以在采购的时候不需要担忧辽民,只需要集中补充军需粮草就可以了,难民恢复产业,抢购慢慢缓解消失 消失,米价恢复正常
体而言,辽东米粮来源广泛
有京畿采购的,有大运河运输,以及关外屯田收获的米粮
广宁宁大战后,大批难民涌入关内,市场的米粮无法供应,抢购米粮,米价激增
在天启三年期间,依靠京畿以及大运河的运输,米价维持在斗米四钱
天启三年底,孙承宗大规模辽东屯田,秋季收获后,大批的米粮补充市场,米价变成一斗米二钱,降低了50%
其后袁崇焕又延续了这个关外屯田政策,以及大运河的运输补充,直到崇祯元年,米价已经降低到0.8-0.9 两一石米
相比当初的一石米四两
好吧标题有问题,取一石米九钱,其实是应该降低78%
综上,关外辽东屯田的好处,补充了大批米粮进入市场,降低了开销,显而易见
在此基础上,袁崇焕一边和蓟镇开展兵力的明确搭配,一边开始了自我建设,不完全依靠不靠谱的皇帝,而是自己养活自己。
因为宁远挡住了后金,证明了自己的防御力可以作为抵御后金的前线基地。所以朝廷命令,在关内的老弱留下,壮年去宁远(通查境内辽民若干,其老弱者留之,中有壮兵 堪籍为兵者 ,量捐俸薪,给与衣粮 ,并给批文,赴宁远抚院 ),东江也是,壮民去宁远(,简其强壮,咨赴宁远,一体安置,以备耕练)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了,朝廷并没有偏袒哪方,一视同仁,都是老弱留下,壮年去宁远这个证明了可以抵挡后金的地方,练出强兵。“,以辽人守辽土”
这可是朝廷的命令。
而毛文龙呢?
又仁祖实录四年(天启六年)十月丙午:
上问于张晚曰:卿顷往西路,边上事机如何?晚对曰:臣不能深入,边上之事,不能目观,而然与在此间所闻有异哉?本道有风水灾,民忧失稔,而犹不至于饥死,但漠人遍满侵害,守士之臣,不能禁止,此可虑也。上曰:辽民行乞者甚多云,其数几何?晚曰:流民之行乞于价川等处者,几三千人,而以青布帽子等物,贸得米谷,负戴络绎于道路云矣。上曰:天朝赤子,如是饥死,何以为之?毛将何不入送中原云耶?晚曰:王士善则以为当入送,而都督不肯云矣
都督不肯云矣
所以真要按朝廷的法度,天启六年毛文龙就该杀了。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