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睡眠
老师一下课,同学倒一片。
依稀记得高中无论每一个课空睡觉的同学都不在少数,早读后半段,上午第二三节课,班里要不哈欠连天,要不唉声叹气,尤其是高三后期面对激增的练习数量和被题海战术折磨的厚厚的黑眼圈,大家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睡眠时间急剧减少。
入睡一分钟,下节课都是一个清醒的状态。不知道为什么,有的老师讲课反而睡得更香,比课下入睡还容易hhh。
2、去洗手间
后来强制自己不想入睡,尤其入睡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猛的一下“一惊”瞬间醒来,后来下课就去洗手间或者接水。
有时候不为了别的,就去洗个手清醒一下或者无意识的装备水,你出去教室的那瞬间简直人间清醒,空气都清新了,好想一直呼吸这样的空气。回到教室,这种味道又来了,此时的状态比之前好多了,起码接受了外界的刺激。
3、回顾整理复盘
上一节课课下复盘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了。
知识从老师嘴里讲出来再清晰易懂也都是老师的,只有形成自己的笔记、思维导图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
尤其是政史地,新高考下的政史地越来越注重综合思维与学科思维的考察。
举个例子,拿历史这一学科来讲,比如我们历史课本一直在讲的各大改革,当我们把一个改革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影响等等需要记忆的内容梳理完后,我们再往更深的方面去想,结合唯物史观;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矛盾,我们思考这次改革是不是能与这些观点结合。不断重复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深思考的习惯,做题的时候就游刃有余。
4、做一道题
繁多的练习题、一节课就做一个数学题的我占据了晚自习的时光……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后来就利用短暂的时间锻炼自己的做题速度,无论是数学一个大题还是英语题目的某一个题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当环境吵闹的时候,做数学题有一种混乱中清醒的状态,这种状态丝毫不影响自己的思路,反而在这种环境中做的又快又对,后来利用课空10分钟左右时间不断测试自己的数学大题能力,英语完形填空,七选五,阅读理解真的很有成就感。
5、适当娱乐
课间要是一直处于睡眠状态,可能一天交流的机会都很少,当然我就是个话痨,一直不聊天真的很无聊,和同学开开玩笑都能让自己心情特别愉悦。
尤其是在高三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走出教室散散步也挺好,经常大课间和朋友下去逛逛,偶尔买点吃的,这不就是我们日常的节奏吗。
以至于后来我沉迷于看书,我们图书馆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就是一周2本书的状态,简直发现宝藏,真的你不妨试一下。
然而最悲催的是课间10分钟几乎被老师占没了。
做什么东西都好,就是不要深入思考,可以搞碎片化的东西,看两个单词或者公式,不要去扣大题,十分钟不够,尤其算上压堂和老师提前来讲课啥的,你的思维转不过来,就和之前我们老师建议理综卷分科目答,不要按顺序生物化学物理混着做。大部分高三学生,至少是一个班级的学生梯队差别不大,这时候你的智商没办法拉开太大差距,就靠合理规划复习进度和深度来弥补。十分钟可以做一些事,但仅限于知识较为零散的科目,例如语文,英语,历史,生物。这些科目说有体系,但是体系过于庞大,知识点过于繁杂,建议用零散时间来做,数学或物理在上升期抠难题的时候可能一节课才能啃下来一道两道的,十分钟不建议搞这个。
写的非常乱,但没啥别的意思,就是想说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来休息,学习,实在太困就眯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