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卫青是古代名将,历来有“韩白卫霍”之称。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将。准确地说,是四大顶级名将。卫青是四将之一。

李广则是一个著名的悲情英雄,李广射石的故事流传千古,而其人高开低走的坎坷遭遇也引发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咏怀。

但是他们的水准似乎是不同的。

一、从李牧传看李广的军事水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史记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史记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对比加粗字体的记载,二者其实说的是一件事:

戍边过程:

李广传:“匈奴日以合战。”

李牧传:“匈奴每来,出战。”

日以合战和每来必战,一样一样的。

戍边结果:

李广传:“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李牧传:“数不利,失亡多。”

连将军都有高度的战死风险,那么,士卒应该蒙受了多么沉重的损失呢?士卒损失大,就是“数不利,失亡多”的委婉讲法,一样一样的。

战后处置:

李广传:“乃徙为上郡太守。”

李牧传:“复请李牧。”

李广从军事任务重的防区撤走。替代李牧的将领也被撤走。一样一样的。

历史评价:

李广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以力战为名。”

李牧传:“使他人代将。”

离奇的事情发生了。李广逃离了重点防区,却得到了极高评价。而替代李牧的那位“无名氏”,连名字都没有提名字,可见历史评价之低。

对于李牧传里那个替代李牧的将军,只是“他人代将”四个字,历史没有记载那个人的名字。这就是历史对他的评价:没有资格提名字。对于李广传里的李广,历史是这样记载的:“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两厢对照,同样的行为,在司马迁笔下却得到了不同的评价。这样我们就知道,司马迁明显偏袒了李广。同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李广难封”。李广难封不是因为他“天下无双”但“数奇”,而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放在李牧传里只能做无名氏的将领。水平不到,所以位子也不到。从记载对比就可以看出,李广虽然是个出色的将领,但是还达不到名将的层次。或者说,他只是一个“出名的将领”,而不是“超凡脱俗的军事家”。对此,明人黄淳耀评价说:“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得意处,在为上郡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此固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固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二、司马迁记载对历史评价的影响

从司马迁的记载开始,李广的命运就和代替李牧的无名氏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偏离。

古人有句话,叫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王勃写的。还有句诗,叫做“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这是王维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这些说法,来源都是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是这样写的: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後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馀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於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从司马迁的记载开始,李广就迅速成为古人常常吟咏的一个悲情英雄。而与他同时代的卫青,则有了一个相对负面的形象。比如说排在李将军列传之后的卫霍列传是这样记载卫青的:

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史记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意思是说,卫青用“和柔”的样子争取皇帝的好感的,但是不能让天下信服。

以和柔自媚於上”这个讲法还算比较温和。还有更加露骨的说法。在之后的汲黯传里,则是这样记载卫青的: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史记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汉武帝见汲黯,必然会衣冠整齐;见丞相公孙弘,有时会不加冠;但是见卫青,蹲在厕所里拉屎的时候见他。也就是说,汉武帝不尊重卫青。后来苏轼为此写过一篇短文,说:

汉武帝无道,无足观者,惟踞厕见卫青,不冠不见汲长孺,为可佳耳。若青奴才,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东坡志林》)

到了苏轼,就已经发展到将卫青视为奴才了。而苏轼已经是宋代非常优秀的顶尖人才了。

这样,一个韩白卫霍级别的名将,在司马迁的笔下就变成了一个谄媚的奴才。并在文人墨客的描述中,变成了“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卫青不败是走运,李广不能封侯则是由于倒霉。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没有取得成功,没有能力上的原因,全都是别人不好。这种无病呻吟没病也要吐上三斤血的病秧子文人风气,我一直是很看不起的。

当然,通过阅读原始资料,尽管司马迁在李广传里的记载有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比对客观事实,破除一部分谬误记载造成的迷雾,抽丝剥茧捕捉到一部分真相。虽然不是说所有的真相都可以剖析出来,但是破除一部分,也足以让我们超过依旧陷在迷雾中的人。明人黄淳耀说:“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但是他的影响小很多。作为明末嘉定抗清领袖,知道的人并不多。黄淳耀兵败自杀前留下一封遗书,写得很好,我帮他宣传下。“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西城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皇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异日夷氛复靖,中华士庶,在见天日,论其世者,当知予心!”)

逻辑和理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不要相信那些所谓“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鬼话。首先,历史是掌握话语权的人书写的。其次,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些记载探查到一部分真相。因为还有一句话:

你可以永远欺骗一个人,也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但是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三、英雄变小丑的问题从何而来

在卫青与李广的问题上,如果我们注意分析,就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当我们通过课本学习历史的时候,读到卫青多次出塞、鏖战大漠南北的篇章,都会觉得这样一个大军统帅是一个英雄。但是当我们去看司马迁所写的、细节十分丰富的历史记载,卫青似乎又变成了一个谄媚的奴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区别呢?原因很简单。一个因素是我国历史课本和司马迁之间的记载,存在明显的不同倾向。还有一个根本因素在于,我国历史课本在讲述历史时,无意中坚持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这一哲学原则。我国历史课本抛开了那些浮华的表面纹饰,抛开了大量的、对于漫长历史来说意义不大的细节,将重点放在事情的主要性质方面。这样就在无意中抛开了最初历史记载中添加的那些有意引导读者判断的细节,抛开了那些掺杂着书写者本人感情、判断在内的因素。与此相反是英美国家常用的教学手法。他们喜欢抛开事情的主要方面,然后将经过精心挑选的历史细节拿出来,诱导学生做出结论。

如果抛开一切虚妄的细节,集中去看事情的主要性质,那么卫青李广的事情很简单:

在汉朝对匈奴多年不胜的情况下,卫青带兵出战,不但屡战屡胜,而且决战必胜。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司马迁在次要方面添加的、试图干扰读者判断力的无数细节,什么汉武帝对卫青不尊重啊,什么李广深得军心啊,在抛开细节、抓住重点的讲述中都消失了。

其实,如果我们足够关注整体,善于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我们甚至还会发现一些在历史整体上应该存在、但是在历史记载中缺失的细节。

比如说,在历史上,卫青第一次闻名于世的出战,就一直打到了匈奴祭天的龙城,斩首七百。乍看起来,斩首七百只是很小的胜利。但是有句话叫做“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同时要记得,当时是五路大军出击,与卫青同时出塞的名将李广,被无数文人墨客咏怀的李广,他的战绩是全军覆没、自己被俘。而那些在司马迁的记载中被说成是愿意追随李广作战的士卒呢?看到“全军覆没”,我们就会知道,历史上真正的细节就是:

第一,那些可以证明士卒都愿意追随李广的士卒,要么死了,要么被匈奴抓去做了奴隶。换句话说,所谓李广善待士卒、士卒乐于追随这样的“结论”,是没有人证的,全靠司马迁一张嘴。其实就算是一度有人真的愿意追随李广,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打又打不赢,人又死了。

第二,卫青的能力要远在李广之上,这是司马迁都无法回避的事实。

这样,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司马迁对李广的美化就迅速崩塌、对卫青的诋毁就全盘失败了。

四、从漠北决战看卫青李广在军事上的角色

(一)漠北决战的战后总结问题

有人解释说,之所以龙城之战卫青获胜而李广失败,是因为匈奴以主力对付李广。这个解释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后来漠北决战的时候,卫青同样在意外的情况下与匈奴主力决战,卫青仍然胜利了。你遇到敌人主力就输,人家遇到敌人主力就赢,怎么说也是别人比你强。

当时漠北决战的形势是这样的:

卫青分兵,将麾下五部将军中的两部李广和赵食其两位将军派出去。二将军合军,离开大队从东道迂回。然后卫青部在本部兵力单薄的情况下与匈奴主力遭遇。

战前,汉武帝的作战安排是以霍去病打击匈奴单于,卫青部的实力本来就弱一些。不料匈奴单于亲率大军与卫青决战,敌人比预计要强大得多。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分兵后李广部在战后才赶到,卫青自己的实力又进一步下降了大约五分之二。

卫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打垮了匈奴主力。双方决战时,卫青派出五千骑兵出击,并尝试包围敌军,而匈奴出战的兵力逾万,匈奴单于却因为卫青的操作,误判卫青部多于自己。打到最后,匈奴单于率先逃走,并失踪十余日。

随后,卫青追亡逐北,打到了匈奴的赵信城,烧毁了匈奴的粮食储备,然后从容撤回。

这一战如果和龙城之战时李广的表现对比,简直就是判若云泥。

在漠北决战这样突然的决战中,奉命迂回包抄的李广,并没有及时赶到。一直到几天之后,经过艰苦战斗凯旋而归的卫青,在安全的大漠以南,看到了带着完整的部队“奉命”等待汇合的李广和赵食其两位将军。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很熟悉了。按照正常的公文处理程序,卫青要向汉武帝上报战役过程,因此需要进行作战总结。卫青派遣长史拿着酒饭给李广,通知李广上报总结。但是,李广的幕府迟迟无法完成作战总结。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点:李广并不是单独行军的,与李广同行的右将军赵食其,按照正常程序也是要提交作战总结的。而且,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李广的总结肯定要和赵食其的总结能够对应。这个时候一个重要问题就出现了:

李广拿不出总结。

你们俩做了同一张卷子,你竟然拿不出来答卷?这就像出差在外的媳妇查岗,你说和朋友喝酒去了,晚上住在了朋友家,但是你媳妇很聪明,她提前问过你的朋友,然后才来问你:为什么你朋友不知道你在他家?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吗?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你能怎么办?你只能如实招供,或者同意离婚。

李广无法合理地解释自己的迟到。然后他说,自己不能再进监狱了,遂自杀。后人因为李广自杀而很同情李广。可是这里仍然没有回答问题:

你为什么迟到啊?

司马迁记载的解释说是:“军无导,或失道。”这个“或”在古代有很多意思,有的可以理解为“或者”,有的理解为“有的人”。换句话说,李广“或”没有做出解释。而且这个“军无导”也不对,因为李广在这场战役中的身份是前将军,他本身就掌握着最多的向导。尤为重要的是,司马迁早就说过:李广治军,“远斥侯”。所以“即使”没有足够的向导,“远斥候”也不至于让李广在明知道单于在前的情况下还是找不到敌人踪迹。

历史记载说,李广自杀是在袒护幕府(“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可是这里还是有问题。

战场失期,带兵主将在汉代本来就可以直接下狱论死。开通西域的张骞,就因为迟到这种事儿而下狱论死。

这样一来,李广这个仗义背锅的事情就属于很无聊的演绎了。你自己的责任,何必要搞得像代人受过一样呢?这个表演有点生硬。

(二)从滑铁卢之战看漠北决战

与卫青漠北决战、李广迷路这起事件相似,历史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战例。

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的最后一场大战。此战过程中,拿破仑派遣自己手下一名“平庸”的将军格鲁希去追击普鲁士军队主帅布吕歇尔,防止普军增援敌军,拿破仑自己率领主力与敌军决战。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法军和敌军都筋疲力竭,双方都焦急得盼望着援军的到来。在这个时候,布吕歇尔带领大军赶到,支援了反法联军,击败了拿破仑。而负责支援追击布吕歇尔的格鲁希,带领他的大军,听着滑铁卢隆隆的炮声,“奉命”搜寻敌人。

一直到战役结束,格鲁希才等到了拿破仑要求放弃原定任务赶来支援的新命令。

在大/败局已定的情况下,格鲁希突然表现出了名将的潜质,带着他的大军毫发无损地突破反法联军的围追堵截,安全撤回了巴黎。战后,拿破仑并没有要求格鲁希写作战总结。因为在格鲁希的出色指挥下,拿破仑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并死在了那里。

滑铁卢战役中,指挥反法联军骨干之一的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历史上关于威灵顿有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说是威灵顿曾经被拿破仑打得惨败,在雨中逃到了一个漏雨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被雨水淋坏的蜘蛛网,而蜘蛛锲而不舍的修补着网上的大洞,受此激励,威灵顿在滑铁卢之战中坚持作战,最终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或者严格来说,是凭借援军和先进榴霰弹的威力,威灵顿击败了拿破仑。而在漠北决战中,匈奴单于被卫青吓跑了。

我在这里提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如果,匈奴单于不跑呢?

和拿破仑一样,卫青接近一半的兵力“迷路”了,而如果匈奴单于坚持不跑呢?

一般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李广愤而自杀上了。可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是说如果,卫青当时没有天气变化、也没有抓住天气变化的时机主动出击、摆出主力尽在的模样,匈奴单于也没有因为畏惧汉军主力而狼狈突围逃走,而是指挥匈奴军猛攻卫青,宁可战死,绝不后撤,那么卫青万一顶不住,那就是个死啊。要知道,在匈奴单于逃走后,匈奴军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与卫青部战斗,损失依然相当。

特别是,从军事角度来说,假如卫青和匈奴激战之后战死了,那么汉军残部和匈奴军都会受到极大削弱。在这个时候,如果李广军突然杀出,依然是可以歼灭筋疲力尽的匈奴军获得胜利的。

当然,也许是我多心了。所以,大约真的是“卫青不败由天幸”吧。

对于格鲁希,人们是这样评价的:

“格鲁希作为骑兵指挥官是勇敢果断的,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但在需要独立指挥作战和指挥大型战斗时,格鲁希显然缺乏魄力和信心。拿破仑一世对格鲁希在滑铁卢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格鲁希的弱点,把一半主力交给从来没有独立指挥经验的人率领显然是不谨慎的;同时,拿破仑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格鲁希以明确的指示,但格鲁希缺乏主动精神却是其自身的缺陷。”(来源不详,不过与一般对格鲁希的评价比较一致)

历史一般认为,格鲁希是个平庸的将军。我认为这个评价是排除阴谋论之后最合理的一个评价。

那么,我们可否同样评价李广呢?

如果排除阴谋论、同样这样评价李广,那么李广应该得到格鲁希这样的评价:

“李广作为骑兵指挥官是勇敢果断的,夺取了许多作战的胜利,但当需要在广阔的战场上独立指挥军团协同友军共同开展大型战斗时,李广显然缺乏魄力和公心。卫青对李广在漠北之战中的失误并没有过分指责,因为他知道李广的弱点,把一半主力交给从来没有协同作战精神的人率领显然是不谨慎的;同时,卫青也认为他未能给予李广以明确的指示,但李广缺乏协同精神却是其自身的缺陷。”

用黄淳耀的话讲就是:

李广不过一裨将。

(三)名将之道,失在斯乎?

以司马迁的观点为主导历史观点认为,李广是一个优秀的名将。古诗经常说李广如何,像王昌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多人都解释说这是指的李广。这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一个因为迷路自杀而成名的名将,一个在一场几乎成为滑铁卢战役的重要战役中迷路的名将。实际上,司马迁对李广的照顾是有着“事后诸葛亮”的错误问题的。

漠北决战之前的分兵决策历来是一桩公案。司马迁或李广家人对这一战前部署进行了激烈批评,他们普遍认为卫青的目的是排挤李广、不让李广参战、从而“独吞”大功、照顾卫青自己人。但是,这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看法。因为:

第一,如果卫青的目的是不让李广参战,那么卫青事先不可能知道自己以一半左右的兵力就可以在决战中击败匈奴单于,这就意味着卫青是在自杀。

第二,如果卫青的原计划是让李广包抄,那么独立包抄作战正是发挥名将才能的最佳机会,这就意味着卫青是在帮助李广。

首先,卫青获知了匈奴单于的消息后,命令部队分兵两路,自己率领一路北上,李广和赵食其率领一路走东道,然后会师决战。对此,李广表示自己是前将军,要和卫青一路。司马迁或者李广的家人解释说,卫青这一举动是因为觉得李广的运气不好、不能对抗单于,同时也想为自己的朋友公孙敖夺取爵位,让公孙敖去与单于决战。这一观点明显是事后诸葛亮。因为卫青如果通过分兵不让李广与单于决战,那就意味着自己要以几乎减半的弱小力量去和单于决战,这简直就是找死。卫青事先知道自己能以少量兵力打赢匈奴单于所率主力?

其次,司马迁及李广一系解释说,卫青安排李广行军的东道存在行军困难、不利于大兵团行进的问题(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这个解释很有意思,其不合理性很多。一是因为包抄可以更加轻松得捕获敌军统帅,所以承担迂回任务只能有利于李广捕获匈奴贵人从而立功。二是因为如果迂回真的非常困难,那么更加需要一个优秀的将军去带队,所以,要么就是卫青认为李广的能力比较强,适合作为分队主帅,要么就是李广认为自己能力比较差,别的将领比自己更胜任这项更加艰苦的工作。那么,李广到底是能力比其他几个将军强,还是比其他几个将军弱呢?

薛定谔的名将么?摘桃子抢功就打头阵,吃苦受累就谦虚谨慎请别人先上?

李广争先锋,本身就是失去公心的表现。

(四)东道主将选择问题

对于“势不屯行”的艰难条件下行军的问题,古人曾经谈到过一个评断用兵才能的概念,我觉得很很适合用在这里:

用兵以能聚散为上。”(宋·杨时)

李广作为名将,理论上来说,应该做到“用兵能聚散”。在东道“势不屯行”的情况下,调整行军方式是正常名将都会做到的事情。在解放军战斗历史上,类似于飞夺泸定桥这样先锋部队甩开大部队急行军抢占要点的事情,我们见得多了。可以说,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名将来说,带领部队分兵前进并率领前锋及时抵达,是名将的基本指挥素质。特别是,司马迁或李广的家人介绍说,李广事先就知道东道进军存在这些问题。李广不是突然遭遇问题然后措手不及的,而是有备而来的。而且李广自束发以来七十余战,是个经验老道的老将。那么,在他事先知道行军存在困难、又很想争功、自己又是经验丰富的老将的情况下,他应该怎么做呢?

历史上的名将大多是以各种急行军来展现自己卓越的组织能力。但是“才气天下无双”的李广,对此做出的回应是:

首先,自己干不了这活,要自己跟着卫青走。一个名将,对于克服困难完成作战任务毫无办法,却要将这个任务推给别人,好像别人更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这就是名将的自我判断?

其次,在推脱不了、不得不硬着头皮执行任务以后,李广的表现是:迷路、误期,导致汉军以战前减员的状态与敌军决战。

显然,李广在这里的表现根本就不是名将。

对此,我们只有两种解释,第一,李广是名将但是故意表现得不是名将;第二,李广不是名将,是吹出来的。赞同前者,就要怀疑李广的用心;赞同后者,就要质疑司马迁的信用。而无论赞同哪一个,都无法回避一个基本问题:

李广在漠北决战这样规模的大兵团作战中,在这样一个高度组织性的巅峰对决活动中,无视汉军整体利益、盲目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而这样的争夺一旦不能得逞,就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怒之心,乃至贻误军机。他一开始要出战,要做前将军,就是为了立大功。一旦有一点因素会影响到这个可能,他就进入到了暴怒状态(“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将战争带入到了意气之争的节奏中去。

考虑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我们不能认为李广缺乏基本的战术素养。那么,排除掉这个能力低下的选项之后,最后李广选择自杀,就只能充分说明他在这样的大战当中,首先考虑的完全不是完成作战任务,而是逞个人意气。

卫青不让他在前军,可以强行解释为卫青是为了私人目的。汉武帝不让李广在前军,也可以强行解释为汉武帝是相信李广的运数不佳。但这些解释,是将所有人都解释成为蠢货,只为了证明唯独一个人是英明的。为了粉一个人,就要黑掉所有人。但是,即便这样,这仍然不能解释:

为什么在这样的大战中,这个被史学家文学家塑造成唯一一个清醒而又英明的人的李广,眼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意气之争呢?

李广一直到死,都不是一个成熟的将领。他根本就没有真正成为军队体系的一分子。卫青是名将,他不可能使用一个体系外的人。这个体系不是卫青的私人体系,而是所有人拿命去拼生死的战争体系。一台机器,总有一个零件想出风头,那么机械师一定会将这个零件换掉,换成一个可以准确执行任务的零件。卫青对李广的任用毫无问题。

直截了当地说,李广是一个个人能力优秀、不听指挥、自由散漫、无视组织纪律的将领。他还根本就不成熟,根本就不是有庞大组织、有严格纪律、为了一个宏大的目标集结了十几万人与凶狠的敌人决一死战的军队体系所需要的将领。

五、青乃与广等为伍

怀才不遇,是李广故事的核心基调。

自古文人墨客就喜欢这样哭哭啼啼、悲秋伤春。其实这些文人,很多是存在严重的能力问题的。因为他们从来不敢想一想,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有系统性的严重缺陷,以至于怀才不遇。他们总以为自己怀才不遇的真正原因是没有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趋炎附势、欺上瞒下,但是他们从来没想过,他们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从来不能准确履行职责。以前有个故事,大诗人孟浩然名动天下,总想有机会得到皇帝的重用,有一次偶然遇到了皇帝,皇帝让他吟诗一首,他十分激动,背诵了一首自己写的佳作,背着背着,说到了一句:“不才明主弃。”于是就废了。

为李广故事所激发而有对抗不公的勇气,这是李广故事的积极意义。然而,如果以为这样的故事可以激发勇气,就可以反过来将真正做事的人践踏一番,甚至发展到以为天下皆醉我独醒,脱离实际,误入歧途,那就是错的。

李广有没有能力呢?有。没有能力,是到不了决战战场的。虽然他有一些不足,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能和他对比的。比如说,我们没有能力射穿石头。再比如说,我们没有能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李广的故事是不是有感染力呢?有。李广有相当不错的个人能力,还有射虎的故事,极富传奇色彩。

那么,我们就始终停留在“怀才不遇”的阶段吗?不行。我们做事,在己则有家庭父母妻儿,在外则有事业理想抱负,在庭为柱,在屋为梁,为家国担当,哪里能够容得下这种风吹草偃、自怨自艾的破事儿呢?

我们要有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断。李广同样的行为,放在李牧传里就是无名氏。在李牧面前,做这样的事情连名字都不配留下来。面对这样的对比,再看一看历史上的描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那么我们至少能够知道:

李广虽然很优秀,但是他远远不如卫青优秀。

然而,古往今来,却有很多很多人,将李广捧得很高,将卫青踩得很低。

韩信曾经说过一句话:

生乃与哙等为伍!(《史记 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同样的,经过文人墨客的不断渲染,我们也可以说一句话:

青乃与广等为伍!

相比苏轼那篇文章,李广与卫青齐名,这恐怕才是对卫青真正的侮辱。与李广齐名的,应该是李牧传里的那位无名将军,因为他们在防御边郡时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战国时代那位无名将军呢?为什么文人墨客没有人追忆他、咏怀他,为他泼墨挥毫,写下一篇篇感怀的文章呢?比如说:

“李牧不败由天幸,无名无功缘数奇”?

六、问题的由来

英雄被塑造为小丑、庸人被歌颂成英雄,这样颠倒乾坤的错误之所以流毒甚广,究其原因,是后来很多人受到最初文本的一些诱导产生了错误的印象。像李牧传,作为一篇相对来说远离司马迁时代的历史记载,并没有受到作者直接的好恶感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描述的客观性。后来的文人就没有对“无名氏将军”产生不恰当的良好印象。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撇开表面上的泡沫,而直接关注其内在实质。就分析信息来说,信息的细节保留得越多越好。但是细节会造成干扰,所以一定要抓住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来排除细节的干扰。

阅读历史,一定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特别是要看事迹,不要盲目采信评价。

卫青是名将,拥有一般人不具有的出色军事才能,拥有一般人不具有的良好机遇,拥有一般人不具有的赫赫战功,但是,如果我们只信评价不信事迹,他就会从英雄被塑造成小丑。他的遭遇尚且如此,其他那些根本不可能记载这么多事迹的人呢?或者学以致用地说:社会上的普通人呢?

卫青李广的事情摆在这里,读书之时,识人之时,怎能不小心呢?

古人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古人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这就是叶公好龙,这就是认识与实践相冲突啊。

要解决认识与实践相冲突的问题,就要学习。

学习不是看看书、把书本上的知识点往脑子里一装就行了。古人说,读史可以明智。但是读史要读懂才可以明智。读史可以明智,但是读史也可以糊弄人。越读越糊涂,读出一脑袋浆糊的人也不少。历史上人们对李广的解读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了。三国时代的刘廙说:“势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势不可得而我勤之,是重失也。”南辕北辙,越努力越失败。所以读书必须掌握基本的方法。

当然,苛求每一个人都能突破文字的重重困扰看清实质是不现实的。所以真糊涂了,我们也可以谅解他。比如说史记的记载。

读书也不要简单的全盘否定。司马迁的文笔很好,读起来很热血 ,这就是史记的积极意义。术业有专攻,历史学家也不是全知全能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借助历史学家的记载去看历史。

任何人对事物都有一个认识过程,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看明白,有的人可能早早就看清楚了,这是正常的。有的事情我们可能做得好一点,但是别的事情也许我们做得要差很多。比如说,我们就很难写出史记这样好的文章。所以不必因为史记存在纰漏就觉得史记一无可取。脑子不是跷跷板,不能这头放点东西,那头就不要了。跷跷板,两头翘,这不是思考的办法。

人要学习,要勤勉而持久的学习,通过学习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古人说,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又说,谣言止于智者。那么智慧来源于哪里呢?智慧并不是仅仅来源于天分,也不是仅仅来源于某次事件的灵机一动,而是来源于持久并且勤勉的学习,来源于持久地将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努力。读书说的不是死读书,而是知行合一的努力。

人如果不学习,不能勤勉地将自己的认识与实践统一起来,而是每天都过着“欲胜义则凶”的日子,那么叶公好龙、南辕北辙、对面不识的事情还会少了吗?韩非曾经说过一句话:“儒以文乱法。”孔子自己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虚妄矫饰的东西是很多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世界上一以贯之的道理,就是“实”。虚妄再多,也不等于就无法认清真实。抓住事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破除虚妄。先秦哲学家都在谈别囿。东汉思想家王充也说“疾虚妄”,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周武王为此写了十七条铭文,写完之后,他还谦虚地说:“予一人所闻,以戒后世子孙。”周武王是开国之君,他是可以这样说的。我没这个资格去告诫谁,我只是谈一谈我的想法。

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坚持立足事实,那么就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尽量避免被情绪节奏坏了事。所以,我们至少可以明确一个原则:

读书写字,不能为浮华所蒙蔽,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诗人的一种艺术创作,诗歌本身就是艺术品,不可以当史书来看。但是说来也奇怪,中国历史上名将无数,为其题诗的文人墨客也不少,但是几乎没有哪位将军能够跟李广在这方面可以相提并论的。即便是与李广同时代的战神——卫青、霍去病也无出其右。综合考察其他几首唐诗,也许我们会得到更清晰的答案。闲话不多说,先上几首诗歌。

《出塞》

唐朝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

唐朝 卢纶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燕歌行》

唐朝 高适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歌暂且先罗列这么多,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去搜索。面对这样一种文化现象,确实让人有时候感到困惑。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广的战绩跟同时代的其他一线将领比起来确实不算突出,更不用说跟白起、韩信这个级别的将领来比较了。也有很多人对此文化现象给出了解释,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诗歌是由怀才不遇的文人写的,他们正好借李广之遭遇表达自己的悲愤。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封建帝国体制下君主赏罚不明,广大仕途不顺者借李广未得封侯之事来控诉皇家之不公。以上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觉得没有说到核心部分。我个人对此种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为——对封建帝国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控诉和不满。

史记记载了李广多次对匈奴战斗,他所擅长的是防御战,他是一个优秀的防御型将领。一旦离开本土长途奔袭,在草原上与匈奴人进行遭遇战的话,战绩往往不佳。如果抽象一下,那么他代表着“文景之治“时战略防御和有限战争的军事思想。

现在我们好好审视一下汉武帝时期的对匈战略,汉武帝大规模建设骑兵军团,派遣汉军主力主动出击,长途奔袭,最终在大漠南北重创匈奴,暂时解除了匈奴对汉帝国的威胁。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让草原上的天之骄子畏惧我们这个农耕民族,更是让“男子汉(本意为汉族男子)”这三个字声名远播。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共历时四十四年之久。这样连续不断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基本耗尽了文景之治留下的巨大财富。而为了敛财,汉武帝搞出了许多手段,比如:卖官鬻爵、算缗告缗、币制改革、均输平准、盐铁专营等。庞大的战争开支通过这些手段转移到百姓身上,最终导致百姓连盐都吃不起。汉武帝虽然开疆拓土但是竭尽民力,天下流民几百万,赤地千里人相食。统治者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由此可知面对北患,举国之力连续不断地对外发动战争,其实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我们这些开了上帝视角的后人,是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农耕民族的脚步始终没有踏足北方的草原。后世北伐战虽然得到了不少领土,但是都得而复失,始终没能在草原上建立稳固的统治。

唐和汉都是强盛的中原王朝,面对北边草原政权的威胁所采取的措施基本相似,都是大规模地派遣军队主动出击。这样一来,唐王朝就会强迫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要戍边,服兵役,与之匹配的后勤补给人员数量更是大得惊人。辉煌战果的背后是无数普通百姓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身膏荒野。

王昌龄、高适等人都有戍边经历,他们是亲身承受着“战略进攻、主动出击”的负面后果。戍边军旅生活凄苦,中原腹地的百姓们也被这样的国防战略折磨得苦不堪言。因此不论是边境还是内地,人们都有普遍要求改变国防政策的愿望,可是在封建专制时代这又不能明说。由此“文景之治”时的战略防御、有限战争等国防策略成为百姓的切实需求。李广将军人生遭遇,成为了这个情感表达的最佳投射点。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再读读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段历史很奇怪。如果说霍去病深入千里算运气,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卫青绝对不是运气好这么简单的,能用偏师打败匈奴人的主力,绝对不是运气。

李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名将,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吹捧李广的文字,说起来好像是非常厉害的将军,但一看战果却很难堪,大战中全军覆没被俘虏,配合作战迷路……偶尔看见一些胜利,要么是射箭夺旗这种匹夫之勇,要么是敌死我也快死的拼命。那么李广到底是名将,还是庸才呢?
我觉得这事不能简单的看。我们知道秦汉之际在军事史上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变革,一方面是军事力量构成不同。过去打仗,主力是战车,所有战术都是围绕战车设定的,人员也是以征召兵为主。另外一方面,战略战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我们看战国时期打仗,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平推战。一般先是双方在一个地方大战,动辄数十万。然后胜利一方开始围城,遇到坚城大家都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即便是战神白起面对围城战也束手无策。然后求和割地,一般不说割了多少地,而说割多少城。

可以看出,战国时期的战略战术是非常简单粗暴的,但这种情况在秦末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一,战斗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这种变化首先是从反秦义军方出现的,因为此时的义军中存在大量草头班子而非旧贵族,这些人一方面没有过去的经验束缚,二是势力较弱无法正面对战,所以他们打仗时将机动性放在首位,代表人物就是刘邦和彭越。刘邦在芒砀山就是土匪,正面肯定打不过秦军,所以肯定是流动作战,隐蔽作战,乡土战斗。彭越也是游击专家,你正面来了,他就跑了,等你转身了,他就偷袭你,断你粮道。这种战斗方式,我们在过去的战争中很少看到。
第二,智慧的作用更加明显。
影响战争最大的几个因素是什么?政治、经济就不说了,战略也先不提,单说战时的主要因素。
一方面是训练能力和指挥能力。良好的训练不单是可以提高士兵的个人素质,而且可以让士兵胜任更加困难、更加复杂的任务,比如斥候可以侦查更远更清晰,阵法更加熟练,行军速度提高,执行各种战术时配合度更高,容错率更高等。在遇到逆境时也能正常发挥,比如被突袭时,被包围时,陷入苦战时等等。当然了,训练只是硬条件,还得配合软条件,让领军者的意志能够得到充分的贯彻。这并不容易,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传话游戏,找10个人,然后让他们一个接一个的传递一句话,如果这句话稍微有点复杂,最后很可能完全违背本意。我们现代人都是知识分子,回到古代的话一个个都是高等人才,结果连传话这种事情都难以做好,更不要说古代大多数人都是文盲半文盲了。不但要清晰的传话,还要准确的执行,这对于所有统军者来说都是巨大的难题。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统御力高,其实应该是指他能更好的训练士兵,并且在战场上,他的意志能够得到有力的执行。这中间经验有作用,智慧也有作用。

第二个方面是指洞悉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攻击敌方的劣势,即所谓的战术。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活,必须要有高人一等的谋略才行。而且,并非所有时候都能战胜。这里要提一提孙子兵法,很多人觉得一个高明的将领就应该百战百胜,大错特错了,没有哪个将领敢说百战百胜,更不要说什么攻必取(主要指攻城)了。所谓的百战百胜,所谓的攻必取,都是外行的扯淡而已。我们可以翻开《孙子兵法》看看,孙子从来没有说过什么百战百胜,他说得多的是百战不殆,不殆不是胜,甚至不是不败,不殆只是不会出现最危险的情况。孙子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不要妄想什么百战百胜,先做好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不那么容易失败,然后就是等待,观察,发现敌方的弱点。自己能够决定的是自己不容易失败,不要妄想去决定敌方的弱点,不是任何敌人都有弱点。敌方的弱点有多大,什么时候出现,不是取决于你有多么高明,而是取决于敌方什么时候干蠢事。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名将也会遇到束手无策的时候,这时候会有很多键盘军事家在那里纸上谈兵,什么奇袭,什么夹击,什么疑兵,一个个口水乱飞,都把自己当天才了,其实都是废话而已。自己是否强大,仅仅能决定自己方会不会陷入危险,不能决定敌方能否被击败,名将为什么不会使用那些狗屁计策?因为对方没有露出破绽,这时候使用计策不但无功,更可能让己方出现破绽。在秦朝之前的战场上,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攻击敌人的劣势,这种出奇制胜的例子不是没有,但实在不是主流,他们更多的是利用排列组合来实现以优击劣的目标。比如左中右三军,谁主攻,谁防守,战役中先打哪里,再打哪里,其实这种技巧类似田忌赛马。但从秦末开始,这种战争的艺术便越发明显了。代表人物就是项羽、韩信等人。
先看项羽,项羽这一生经历过好几次大战,几乎每次一都要弄出一些名堂。有人将项羽和白起并列,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人,其实真的不一样。我们看白起,虽然打仗很厉害,但更多的是秦国本身很厉害,白起只是将厉害的秦军实力完全发挥而已。比如最著名的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白起也没有任何办法,但是秦国实力太强,就在长平和赵军拖。本来嘛,对于防守方来说,这样拖延时间是天大的好事,但赵国居然拖不起,防守方的后勤居然先受不了了,邯郸逼迫廉颇出战,廉颇不愿,所以才换了主战的赵括。然后白起偷偷上任,这才打败了赵国。但是项羽完全不同呀,项羽哪里有实力去和秦军对抗?项羽一直处于弱势呀,而且是巨大的弱势呀。项羽成名的第一战就是巨鹿之战,此时项羽可谓内外交迫,在内部,他刚刚“造反”杀了上将军宋义夺取了兵权,这兵权有多稳很难说,他的政敌肯定是希望他失败的。对外,各诸侯根本不认可他这个盟主,纷纷作壁上观。他就那么点实力,要对抗十倍的敌人,敌方都是精锐,且士气高昂,项羽方没有国力支撑,没有后方支援,没有时间拖延,这种仗白起从来没有打过。但是项羽就是打赢了。再后来的彭城之战更是如此,己方孤军在外,首都都被端了,前方有齐国未灭,后方被56万大军偷袭。政治上已然失败,战略上被两面夹击,军事上不足敌人的十分之一,但项羽就是大胜,杀得盟军支离破碎,杀得刘邦抛妻弃子。这种仗和战国时期的仗完全不同,如果一定要比较,那就好比后期只剩一口气的韩国突然用仅余的几万人攻灭了强秦,这在战国时期肯定是不可能的,是一种全新的战斗方式。
再看韩信,韩信的特点是什么仗都能打,什么兵到了他手上都能用。他用的是偏师,结果一路攻城灭国,刘邦和项羽对峙那一阵,他就把北方统一了。最关键的是,他的士兵素质确实糟糕呀,好不容易打赢了几仗涨了点经验,刘邦又单骑夺兵权,把他的兵都拉走了,重新给一群新丁。他这种仗放在战国时期也是天方夜谭。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项羽能每每以一敌十,为什么韩信什么兵都能用?答案就是,智力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项羽会练兵这是智力,破釜沉舟,是智力,轻军偷袭刘邦也是智力。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是大智力。我们总是见老板们抱怨,手下不得力呀,做什么都不行呀,简单事情给你办砸呀。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领导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个好的领导,首先要知己,包括知道己方人员的优点和缺点,分析优势和劣势,优势自然要利用,劣势则需要弥补和避免。比如有一个人,明明是个文盲,你非要让他去写书,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这个例子很极端,各位可以觉得不会犯这种错误,但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某人的特点擅长搞研究,不善交际,某领导却抓着他交际能力差的弱点不放,好一点的往往是宣称要“培养”他,坏一点的就横加指责。另外还有一些人,还因为各种原因要在组织内部搞破坏的,很多领导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人多不一定都是好事,因为人越多,整体素质就越差,每干一件事需要的环节就越多,出错的几率就越多。现代人纸上谈兵,以为带兵很简单,其实不要说带兵了,你们去试试组织500个人外出春游一日,就知道有多么困难了,如果是5万人,50万人,一般人想都不要想。韩信多多益善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无论什么人,到了他那里都能成为战斗力。哪里来那么多精兵呀,废物才是常态呀。韩信的能力就是可以变废为宝。另外,无论多少人,无论素质如何,都能让他起到正面作用而不是乱作一团。

正因为军事上的重大变革,从此以后军事统帅的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再来看看李广,关于李广的评价简而言之就是个人武力很高,很得士兵拥护,很吃苦耐劳,一直和匈奴战斗不退缩。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他武力不错,统御力不错,但他的这些素质中看不出有什么智力因素,他作为一代名将,如果放到战国时期是可以的,但放在汉朝则显得不足了。这种不足也造成了他作为名将身份的割裂。李广这个人出身是陇西军事世家,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而在出现变革时,往往越是旧时期的佼佼者,越是难以转弯。可以想象李广家族世代都是这样培养将领,李广在家族中是佼佼者,但他们的家族经验中,智力部分占比太低。所以我们看李广的战绩,说他是一名出色的将军确实没有错,但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因为当时的军事力量方面汉朝是弱势方,匈奴是强势方,汉朝和匈奴打仗,就好比赵国和秦国打仗一般。对于战国的旧名将们来说,这仗能不败就不错了,能把秦人赶出去就是胜利,能占点小便宜已经是大胜了,你要求他们正面击败敌人,还要反攻,这实在是太难为他们了。白起的祖上白乙丙就是这样一个名将,当时秦弱晋强,白乙丙的亲爹就是一代名相蹇叔(谢谢提醒),白乙丙也是秦国名将,但这个名将曾两次大败于晋国,甚至自己都成为了俘虏。到了第三次,这次晋国因为内部出现问题,所以并没有和秦国打,主动退缩了,白乙丙终于载誉而归。可以看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以弱敌强,输了很正常,稍微占点便宜就是大胜了。
所以到了李广这里,汉朝边军实力是不如匈奴人的,特别是前期,这时候李广敢战,而且没有大败,小有胜利,用战国标准来衡量,已经是很难得了。但时代在发展,他与新时代的名将卫青霍去病相比,就确实是有差距了。李广,作为一个训练士卒,冲锋陷阵,正面硬肛,斩将夺旗的将领是没有问题的,但因为智力因素确实,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情况,比如深入敌后,比如弱势军力遇敌,比如在不熟悉的地方行军等情况时,他就抓瞎了。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将才和帅才的区别,而且就李广的将才来说比霍去病还差了一截。

将这个职位的要求是,

第一,勇

勇敢,不能前线退缩,不能遇事慌乱

第二,武

直接带领士卒,所以要服众,要武艺高强,李广的武艺恐怕在那个时候算是数一数二的。也就是霍去病能比一比。

第三,忠

服从命令,不讲价钱,不问缘由,这一点李广其实做得不够好

第四,义

这个义指的是能够跟士卒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会把士卒当作奴隶驱使,爱护士卒。这点李广应该是做得非常好。

第五,机

将军要当机立断,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发现战机取得战果,要有有很强的保命技能,否则一冲杀就死或者身负重伤,那么部队也会溃败。李广能够在被俘的情况下夺马逃生,证明其机变相当强。

而帅这个职位的要求是

第一,智

不仅仅要判断敌方的情形,还要善于经营后方,要懂得政治,政治优先。打仗是为了政治不是为了胜利,政治需要赢的时候就赢,政治需要输的时候就输。需要把军功让给别人的时候就让给别人,需要独占军功的时候就当仁不让地取得战果。此外,如何分配资源,把出身不同,战力不同,特长不同的各个将领团结起来,为每个人都争取利益,用最小的资源撬动最大的战斗力。这一点,卫青堪称大师。

第二,忠

这里的忠不是服从君主,而是要取信于君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但必须得到君主无限的信任

第三,稳

帅不是将,一个集团军的帅如果被击毙或者活捉,整个军团就将崩溃。所以帅不能以身涉险,不能冒进,每一次军事行动都要有预案,也就是planB。如果失败,需要有后手,不能胜利要保证核心利益不受损,部队依然有建制。

第四,决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必须要有决断,而且决断要下得快于战场形势的变化。不能兵溃了才撤退,不能发现被埋伏了才逃命,每时每刻要权衡利弊,该牺牲某个兵团的时候,毫不犹豫就牺牲他们,哪怕里面有自己的亲朋至交;该追击的时候,就要丢掉所有辎重,快速追击;决断往往无情,往往也未必就是最正确的选择,但是主帅不能因为判断不清就不下决断。部队的首脑必须有决断,这样部队才有目标和方向,有决断优于犹豫不决。

第五,威

要有御下的能力,帅的部下是将。要让将对自己服从,这里不能单纯靠武艺高强,需要更多手腕儿。包括奖惩,包括笼络,包括打压,等等。


总结一下,

将才的要素是:勇,机,武,忠,义,

帅才的要素是:智,忠,稳,决,威

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卫青是帅才,而李广和霍去病是将才。

霍去病比是新战法的颠覆,而李广是旧战法的颠覆。虽然战果上来看,霍去病更胜一筹,但本质上是因为匈奴对霍去病的这套战法是束手无策的。反过来,以霍去病的这套战法去南方多山,多水的地理环境里打攻坚战,防御战,霍去病肯定不如李广优秀。

因此,李广的问题在于,第一,防守反击的战法被匈奴克制。第二,不具备帅才,在“稳”和“智”上连三流都没有达到。

把卫青和李广放在一起其实如同把诸葛亮和赵云放在一起比较一样。赵云是将,诸葛亮是帅,二者根本不能简单类比。

至于卫青的胜利是不是天幸,固然有天幸,否则一个马夫如何能建立如此功业。但如果你仔细看看,卫青的确是具备所有帅才所拥有的良好品质,或者这么说,他这种稳重的性子天生就是帅才。

反之李广的数奇也要看你怎么理解,一个旧战法的顶尖人物,在汉武帝军事改革后被冷落,这种故事算不算造化弄人?但更加实质的原因是,李广的战法老套,他又不愿意革新,所以哪怕他戍边数十年,威名远扬,在以机动战为主的汉武帝时期,战继平平,本也无可厚非。防守战的名将不适合机动战,这种事情实属正常。这就好比你一个学高分子物理的博士,毕业找不到高分子物理领域的工作,然后不得不去找一份程序员的工作。这个时候,你很可能都比不过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本科生,而且你的发展潜力也比不过他们。这一点儿也不稀奇!

因此,李广应该是生不逢时,早生二十年,在汉武改变对匈战略前去世,他有更大的概率能够封侯。

因此,李广的数奇和卫青的天幸本质上是一件事,那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改革。只要是改革,自然有人获益,有人获损。卫青和李广不过是受益获损的两个代表罢了。


时运这个东西本来就神秘莫测,让马云早生20年,以他的不安分和较真儿,在20年前那种保守的社会环境下,大概率会被打压得默默无闻。我不觉得司马迁拔高了李广,他也是景帝时代汉王朝的巅峰将领。而且戍边守土,在边疆打出名头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代人喜欢哪所谓“战果”来衡量将帅,这个标准太过于简单和粗糙。你非说马云比任正非赚得多,所以马云更厉害。非说马云赚得比钱学森多,所以马云更成功,这本身就是胡闹。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题,景帝时代的主题就是防守。李广完成得可谓出类拔萃!换做霍去病,卫青在景帝那种没有足够后勤补给和马匹供应的时期,几乎不可能做得比李广更好。

反之,武帝时期的主题是进攻,跟匈奴展开对攻。李广自然做得不如卫青霍去病。

开国的主题是生存,是建立国防工业和工业基础。马云这种商业“人才”肯定不如邓稼先,钱学森,于敏这种人对国家的贡献大。

改革后的主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才有马云之流的舞台。

总有人觉得大时代背景跟自己无关,其实每个时代的不同主题决定了什么行业,什么领域能有更好的待遇,更大的成功。如果不依据此来制定与自己相关的发展方向,仅凭个人喜好决定自己所学和职业,事后事业受阻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至于李广嘛,时代变革的时候,他已经很难改变了,算是被时代抛弃的人。


user avatar   wei-ya-feng-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user avatar   peng-yu-f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user avatar   zhui-huang-b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数据不可信,还有个原因,有关调查是什么调查?是哪个专业机构还是部门发布的?

数据来源有什么论文支持不?

—————————————————————————

评论设置了已关注才能评论。

我自己确诊过,所以不相信这个数据。

作为一个十大几年的老病号,来回复发,我已经过了有人为我发声就高兴的年代了。

因为他的目的未必是帮我,结果更是未必对我有益。

很多人说好多没去看过,那这9000万数据是咋来的。如果按照某个比例,这个数字岂不是应该更大?

我认识我们好几个医院的心理科大夫,门庭冷落,如果像这数据统计的,岂不是每天应该门庭若市?

我从来没有那种自己抑郁,全世界都有问题的观点。

有抑郁症治疗就好了。没必要总是呼吁和夸大。

————————————————————————

觉得数据有问题,我们单位大概有一千多人,我几乎都认识的。加上社会交往,加入了几个心理咨询的圈子,我身边确诊的人数不足五人。

我所在的四线城市,大概有四百多万人。但身边接触到的抑郁症患者很少。在心理学圈子里已经包含了很多有点问题,有的确诊,有的没有确诊的人。所以不知道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

按照统计,十几分之一的抑郁症。。。这个就很神奇。。。感觉有点哗众取宠。。。。这个周刊,你是认真的么?

因为这个数据感觉明显失真,所以也不知道该说啥。

不过抑郁症的诊断总觉得还是比较随意的,国内的心理学圈子也比较杂乱。之前有一次坐网约车,司机正好是我们这医院心理科的大夫,聊了一会儿,嗯,挺不专业的,开车的过程中,和媳妇吵了一路。。。。

倒不是因为他的斜杠职业,而是确实感觉不对路。

总体几年求医的经历,感觉除了精神病院没去过,其他的感觉都就那么回事。当然这方面和我所在的地区医疗水平有关。。


user avatar   liang-yan-pi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相关话题

  「最腐败的十个国家中九个是多党制,此『事实』击穿了多党制能解决腐败的臆断」这段论述的逻辑漏洞是什么? 
  可不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欧洲是古代蛮族的后裔? 
  大明帝国的疆土究竟有多大? 
  话说以43年的盟军状态去打库尔斯克的结局是铩羽而归还是能大胜超过苏军的战果? 
  意大利是如何成为列强的? 
  中世纪皇帝权力大吗? 
  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为什么是彭德怀,而不是林彪或其他元帅? 
  如何看待法国召回驻美大使仅 7 天后,大使将返回华盛顿?还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如何评价美国暴乱中列宁雕像被保存完好? 
  罗马最终为什么没能征服日耳曼人? 

前一个讨论
大家对《红楼梦》(小说)后四十回持什么态度?
下一个讨论
如何从原子弹爆炸范围内逃生?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