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当过…咳咳
我的高中呢,比较有趣,一个学校两块招牌。一个公办的招牌(普通省重点),一个民办的招牌(交钱就能进)。
因为中考考的比较拉,高一入学,我就在普通班—10班。班级里有考上来的,也有花钱就能读的那种,可以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班了。
数学课,某个作业题错的或者不会的比较多,老师说,这题赵英男做对了,你来讲一下。我就站起来讲了一下。同学窃窃私语:这都能会?老师满意的点头。
物理课,受力分析一开始很多人学不明白。老师说,赵英男做对了,你来讲一下。我就去黑板前面画图讲了一下。同学窃窃私语……老师满意的点点头。
那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我记得我大概年级十几名,班级第二名大概60名左右,班级第三名就到年级100名了。
班级里的同学五花八门,有爱混社会的,上厕所一定得在里面抽烟。有爱八卦的,问完我怎么才能学习好,转身接着看《少男少女》杂志。有真的超级刻苦的,不到2个月书都翻烂了。大部分同学就是那种最常见的学生,有点用功,有点懒惰,也有点聪明的,成绩正太分布在年级的中游水平。
班级里的老师则简单的多,基本都是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热血、干劲十足,虽然教学方式相比老教师略显笨拙,有的难题他们也懵一阵,但很爱鼓励学生——尤其作为班级第一,还是挺享受的。我问点什么,他们都很重视,甚至有的难一点的问题还去请教了教研组组长(也就是实验班的老师)才回答我。
高一上学期结束,我就按照成绩滚动去了实验班,1班。
实验班的老师基本由资历丰厚,硕果累累的各科教研组组长担任。他们见识过太多好学生了,所以对于这些老师来说,在实验班学的好是应该的,学不会是你自己有问题。至于担心讲的进度快跟不上,我个人倒是没感觉。
然后上课的时候经常碰到以前普通班的老师过来听课。年轻老师学习老教师的课也是常规操作了。
假如你考的不是几年一遇的那种好(比如理综满分),老师们都没什么反应,毕竟同一个班级里比你学的更好的人一直有,而年级前几名则会被拿到全市的范围内去比分数。
在普通班里来自老师的鼓励,来自同学的一点点崇拜也都不复存在…更多的是各种打击。比如某次语文考的不错,发现和班级平均分差不多;某次数学考的也还行,结果老师很生气的说“咱班平均分竟然刚比2班高10分…”,于是接下来的一周各种加数学课…
有一次早自习数学小考试,最后剩五分钟我发现最后一道题还能用另一个方法解,我就又写了一个。结果下午自习课被老师叫过去:
你写这个啥意思?
我说想起来了两种方法。
老师说,显你会啊?有那时间检查检查前面。
课本知识老师都能教会,而实验班的老教师们的最大作用是告诉你怎么最高效率的去考试,而不是传授知识有什么特别技巧。丰富的资历让这些老师有更多解决难题怪题的方式,长期带实验班让他们的教学方式也更适合反应快、理解能力强的学生。
的确有相当一部分人后来来到了实验班,又自己回了原来的班,甚至就有人干脆就不来。
整个高二我都在20+,30+的名次徘徊,在36人的班级里也算学渣了。上上课,写写作业,没什么老师关注,偶尔被提问背英语课文,我就安心罚站一堂课…(最后高考第7名挽尊了)
记得高二刚开学,班主任开了一个班会,ppt上放着985学校的名单。她说,比一本线高出110分,就可以去清北…大家好好跟住,以后高考,保底可以选择哈工大;就算你再不行,你还能去吉大…咳咳,后来我真比一本线高了差不多110分,结果清北比一本线高了140分…
当时也是母校的最后辉煌时期。后来随着人才流出的大趋势,母校的老师和生源水平都随之下滑,现在可能第10名都不一定能保证哈工大了。
话说回来,实验班自然也有些学校给的小优待。高三之前有大教室,随时可以拉成单人单桌考试。高三搬到了小教室,但有额外的自习室。
高二开始有些学校安排的周末补课,大概年级前50会到一个教室里上一个特别加强课,所以那个课其实感觉就是有一些别的班的学生过来听课了……
学校活动基本都排在很好的位置。08年奥运圣火在老家传递,当时暑假么,我们年级被拉去做观众,按照班级往后排,一班么,就在第一棒出发的附近。可口可乐的赞助展台也在那,火炬跑过去后免费发冰可乐……基本所有学校级别的集体活动中,体验感都相比好了不少,让人很有对于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同学就不用多说,智商水平相近,求学和职业路线也大多相仿,更容易在这些同学里遇到长久的朋友。现在每次逢年过节回老家除了看家里人也就是为了见见几个关系不错的高中同学。
各花入各眼,这个回答也不是给谁的指南,只当是我对高中生活的一点回忆。
以上
想在实验班当尖子,但现实是在普通班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