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八航空队。
在西线盟军大规模反攻西欧的D-DAY前,第八航空队成为西线盟军对德打击的最有效武器。并且和英国皇家空军一起,成为扼制德国工厂产能的有力铁钳。
但是光辉的背后,是可怕的伤亡和损失。截止战争结束,第八航空队损失了四千多架战机(轰炸和战斗),人员伤亡两万余,投下了将近70万吨的炸弹。以至于在临近战争结束,当第八航空队的地勤人员搭载B-17去德国欣赏他们出的一份力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德国将不会再重获新生。
第八航空队机组人员的平均寿命是13个任务架次。能完成服役架次25次的机组不到四分之一。从D-Day开始前战斗的机组人员,77%被列入伤亡名单。
个人评个太平洋前三的话,必须表面真的很爽+背后确实有心酸的原因,那这几个都完美符合:
1 苏里高夜战,
因为儿子西村桢治战死了自己也不想活的西村祥治指挥“扶桑”在内的舰队冲进苏里高海峡,在鱼雷艇和珍珠港打捞老船的炮火鱼雷下全军覆没,阵亡数千人,美方只阵亡大概50人,还疑似都是友军不小心打的;
美方指挥是奥登多夫,此人曾长期担任过重巡“休斯顿”舰长,此船在日军高歌猛进侵略东南亚时期被击沉,被俘幸存者遭到了日军的残忍对待;
奥登多夫的顶头上司金凯德和老婆没有孩子,他当成儿子的是他的外甥Manning(妹妹的儿子),此人是一名潜艇指挥官,1944年7月指挥潜艇跟踪“扶桑”号动向时被击沉,全船人牺牲(最后发出的一封电报是报告扶桑的动向)。苏里高海战中金凯德在计划范围内把能调的船都给了奥登多夫。
“你的儿子,我的“儿子”,珍珠港阵亡的几千人,我部下的战友都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我还是要报仇!”
2 这个确实有点破了大防了:
此人存在过的唯一证明:
如果他“死了”,他的余生会怎样度过?
如果他真死了,最后的时刻又在想什么?没人知道了,但他做过的事成了白纸黑字留在了历史中。
3 坊之岬海战,这个不用多解释。
丘吉尔于1940年建立了英国情报机关SOE:
丘吉尔对SOE的要求是Set Europe ablaze----让整个欧洲燃烧:
SOE特工大多跳伞渗透到欧洲大陆,其他的一般乘潜水艇和快艇。他们在欧洲领导各国抵抗组织开展敌后破坏活动,为整个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SOE特工也付了巨大的代价,数以百计的SOE特工殉职,包括这些大美女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