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刀子的时候评价伞好不好有点偏。
海绵城市是美国一个开发商发明的,叫做最小影响开发,它适合的是低密度、大开阔区域的市镇。它本身的假设是——这个区域没有下水系统、做不起下水系统。经过我国的本土化,它变成了“中国开创”的东西,且进入了政策和顶层倡导,各地做了规划,剑指一个中国特色、中国方法、中国道路、中国思想。
但,我国海绵城市是搭建在孱弱的下水系统+水利式的大水管理,整体雨洪管理方面少了一个方向,当然、海绵城市领域和水利领域都说这是自己的活,海绵城市叫“大海绵”、水利水务领域叫做“城市水利”、“超大型市政给排水工程”等,目的是一样的,解决瞬时大型积水。
实际上,解决方案是两者结合的,其实是三者结合(水利水务海绵城市),整个城区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城市内管网和排水系统,城市内与区域以水利系统链接和呼应。
但again,典范的水利设施长期看来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是庞大且有害的,微观市政排水设施昂贵且会动蛋糕,那么,这要咋结合?
好的,一,大海绵理念:
用植草沟、带状河漫滩什么的链接水库和人工湖,形成针对城市的绝对低谷,变相实现/更生态化的实现水利系统的作用,利用虹吸现象把水阶梯式引到低谷。
二,水利水务结合设施:设计能兼容雨水花园、超大型“地下宫殿”的整体系统,智慧城市。
三,水利水务海绵智慧城市:前面两种看明白了吧,渗透和慢排vs统管快排,那么……可不可以……统管渗透慢排?目前看气宗和剑宗理念不同,面对征服人类的大洪水也只能一直对外。
海绵城市当然可以也某种程度上在解决着问题,但把它当救世主可就太草了,那不是规划,是政治,讲究的不是结果,而是倡导。
详细的过两天录个播客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