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观点源自“探论”,一个癌症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性理论和实践体系,一个经过维度提升的个性化治疗指南,一个可用于临床治疗指导的实时导航系统。“探论”根据每个病例本身的内在生物学规律,特别是从抗肿瘤免疫的状态出发,追求癌症治疗的最大临床效益。“探论”创始人宗康拉教授,退休于美国斯坦福医学院外科系,师从全球肿瘤免疫学泰斗,美国国立卫生院肿瘤研究所外科系主任Steven Rosenberg 教授,并长期在三所美国顶级医学院(WashU,UCSF,Stanford)任教并进行肿瘤免疫方面的研究。【什么是“探论”】
几乎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肿瘤细胞的扩散是很早就发生的,理论上可以发生于肿瘤形成独立血供之后的任何时刻。而独立血供可能在肿瘤很小,只有数百细胞的时候就形成了,否则一个成团的细胞,如果没有内部的血管来提供养分、送走有毒的代谢产物,是无法进一步生长的。不但扩散早就发生,而且扩散出去的肿瘤细胞可能长期潜伏在远端组织里,随时会变成一个转移灶导致宿主的死亡。
那么术后为什么有时候看到了转移灶,有时候看不到呢?答案在“共存免疫”上。手术切除原发肿瘤是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好事:最大的扩散源去掉了。但另一件就不好了:维持抗肿瘤免疫的最大抗原来源也去掉了。那些原发灶切除之前就扩散出去的癌细胞是会按照某个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或者不形成新的病灶的。这个一定的时间内就是变数了。对于一个强大而有效的免疫应答来说,这个“一定时间”会很长。在这个时间内出现新的病灶后会招致免疫的有效识别和消灭。有些肿瘤细胞有独立诱发血供的能力,它们会在第一时间形成血供,生成病灶。但恰恰由于这些细胞形成病灶早,它们被免疫消灭的机会也高。而每一次消灭一个新的病灶都会给免疫一个刺激,使得免疫能够再持续一段时间。对于一个“幸运”的病人来说,所有能形成血供的扩散细胞都在抗肿瘤免疫消失前形成了血供,因而被免疫识别和歼灭。剩下的扩散细胞基本上没有独立诱发血供的能力,因而静静地潜伏在体内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形成病灶,除非是借着机体的某个局部“事件”发酵(小概率事件,可以用来解释5-10年后转移灶出现的情况)。相比对于一个“不幸”的(大多数)病人来说,术后免疫本来就不强,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抗原越来越少,刺激频率越来越慢。。。。抗肿瘤的免疫就会衰竭,甚至消失。到了那个时候,如果一个肿瘤细胞形成了血供,一个病灶就会在没有了免疫监控的条件下生成。这就是为什么扩散总是在术后一段时间后才会集中出现:它们是等抗肿瘤的免疫衰竭!
对于四期病例,所有的肿瘤外科医生都不敢刻意做。不敢到什么程度?大家都听说过打开肚子又缝上的病例吧?你们肯定想:开都开了,干嘛不尽量切除,少一点是一点啊。真要是如此难道外科医生能不做?一定不是这样。那是什么样?就是因为可能的灾难性后果。很多情况下不完全手术的后果就是爆发式肿瘤转移(种植转移和非种植转移都有可能)和病人生存期的明显缩短。这也就是四期指南不建议手术的原因。
曾经有个香港临床观察,一个肺癌原发(T0N0),带一个单一的脑转的病例,按指南分期是四期。脑部手术后肺部原发切除。术后不到4个月死于爆发的脑转。如果不手术,按照指南脑部做个伽马刀,加上全脑放疗,然后肺部化疗加放疗,估计怎么也可以维持一年以上生存。所以手术肯定是缩短了这个病例的生存。为什么呢?手术造成局部甚至全身的高炎症并启动创伤修复,这个过程包括释放很多供血因子和生长因子。这些因子往往是肿瘤生长最需要的,潜伏的转移灶就是通过这些因子得到新的血供从而确立起来。特别是有些休眠的癌细胞,靠自身的潜力几乎不可能形成导致直接血供的条件,但是在周围大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就变得可能了。所以有很多临床上手术后爆发式复发转移的例子,其实就是因为手术后的创伤修复因子导致的。
按照上面的思路分析就很容易解释了:首先,手术的创伤和促转移是一定发生的。所以如果切不干净就导致残余肿瘤恶性反弹,快速进展。其次,由于肿瘤负担的降低而不是消失,免疫就无法形成记忆,很可能是随着肿瘤负担的降低而下调,这样就丧失了对其他转移灶的控制。这样一个促进,一个撤岗,转移灶就可能乘机多发。这两个综合因素导致了不完全手术比不手术还要差的结果。
至于你说的体外培育癌细胞灭活后回输来保持免疫不衰竭,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在实践中我们不需要这么复杂,直接用手术组织做成疫苗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
如果您觉得这篇回答对您有启发,我想请您帮忙“点赞”,让更多朋友也看到。
了解更多癌症个性化免疫治疗创新理论,请关注我的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