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高分低能”这个词? 第1页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好说。

应试教育以什么衡量学生的好坏?考试成绩。

为了追求考试成绩的极端,会出现一个现象——大家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如何应对考试。据我所知,有些地区,连语文阅读理解都可以套公式拿到近乎满分。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该地区从阅卷标准到应试技巧,都已经彻底八股化了。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呢?抱歉,现实的阅读理解是没有公式可套的,更不会有奇怪的标准答案和牵强的解释。

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思考,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必要的——因为这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不能马上提高考试成绩。你对一个东西的理解再深刻,考试时间内不能完成作答,有什么用?至少,在应试教育下没用。应试教育要的是成绩,而不是你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应试教育的筛选,为了增加难度,经常会搞出一些奇怪的命题。有些命题其实有点脱离教育本身的意义了。但是不这么搞,考试成绩就没办法分出个一二三等。

但是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时候,应试教育下的方法论行不通了——没有标准答案和应试技巧,有的只是以有限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这相当于开放试题,谁也不知道标准答案——只有市场或者说历史才能去评判。

而且,现实的问题和考试还有一点不同。考试是分科进行的,考历史的时候绝对不会考外语,考语文的时候不会考数学。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复杂的,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你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应试教育的时候,大家没经历过这种事啊,也不知道如何去综合运用。

比如举一个例子,如何去看待国内的经济调控政策?你表面上看,这是个经济学问题,但是实际上它还是地理题,还是历史题呢……

说到底,高分低能现象,就是应试教育思维下的方法论,不适合用来解决现实问题。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杭州童模妞妞在拍摄时被妈妈踢踹这件事? 
  寻常百姓家孩子是不是不适宜学习艺术? 
  2021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出,将于 11 月 29 日开考,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武大院长李红良回应小学女儿「喝茶抗癌」研究获奖:没参与,符合规范? 
  学术圈/科学界有哪些智商高成果牛又颜值高的科学界/学者/大佬? 
  为什么不能取消学区房制度? 
  如何看待福建女孩以外籍身份高考被北大预录取,父母曾在阿根廷工作? 
  如果开设科普专业会有帮助吗? 
  “受教育”有可能使人更加愚昧吗? 
  南方人到北方读大学是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姓不可以任意选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亲戚家小孩和自己同名同姓?





© 2025-04-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