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不要捶作者啦,人家也是约稿嘛,命题作文而已。
作者老哥的资料其实挺好找的(都是公开的,不涉及个人隐私),19年拿下了博士生国家奖学金,标准有为中年。
为啥说中年,因为老哥是35岁博士生录取。
老哥具体的生活轨迹我就不去乱搜了。但从他自己在约稿里透露的信息来看:毕业后的工作不如意,26岁读研究生,估计是辞职;之后35岁博士录取,估计中间又辞职。
中间做了9年英语老师,看来是没编制身份的那种。
而现在读博期间,老哥还有妻有娃,孩子在读幼儿园。
现在老哥读的是法律英语方向,非文学,将来还是有较高的变现希望的,祝福吧。
这位老哥生活压力肯定有点,所以这几年都在接中青报的约稿。
我很久没接触过这块的稿费,不过估计每篇还是300到500元。这个价位就别指望什么真情实感了,一两小时内迅速完稿才是正经。
至于文章方向,那都是中青报定好的。
所以还是上头的锅。
上头现在的方向,就是要软化“就业环境紧张”的事实,特别是大学生。
明明是找不到五险一金的职位,被迫做点杂活,结果就成了“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实在找不到工作的,就归结于“啃老”、“慢就业”。
其实就是低水平就业嘛,整得跟“负增长”似的。
今年新增大学生就业规模超900万,叠加前两年的延迟就业人口(其实就是失业和不正规就业),今年妥妥过千万压力。“16至24岁人群就业”,已经是政策文件里的重要工作内容。
都说“年年难年年过”,但今年实在不同:企业(特别是中小微)还没从去年的经济衰退里缓过来,而大学生数量是实打实创新高。
一般说GDP增长一个点对应150万到200万的新增就业,但今年估计增长在8%到9%,也就是新增1500万到1800万个岗位。这样大学生就要拿走一半多,剩下500万到800万给被恢复中挤出来的失业群体,压力不算小。
但今年又特殊,这画面不好直说。
于是就打起哈哈来了。
反正,越来越难糊弄了,从年轻人到政府。
连续两年就业率在60%以下的专业是要被停止招生的。过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疯狂造假,各所学校大伙都是90%以上就业率。
结果去年发了一堆文要求高校们不得造假。
但高校还是在继续造假。
于是今年国家统计局介入,开始帮教育部估算真实的大学生毕业就业率。
年轻人就更不好糊弄了。我这俩月特别喜欢翻一些B站老视频,尤其是两三年前报道法国罢工的。当年的弹幕都在乳法,现在的新评论都在黄豆人。
宣传有需求,能理解。
但不要污名化。
年轻人有没有慢就业?肯定有嘛,我当年就有土豪同学gap了一整年,从加拿大玩到南非。
问题是:你把“咱家有钱不急着上班”的现象,套到“咱家没钱必须上班但找不到好点的工作只能先晃着”的人头上,这合理吗?这都快到河里了。
不要污名化,这是最后一丢丢小请求。
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
博士生?博士生!
您自己都没毕业呢,更遑论就业,象牙塔里的您就开始「警惕年轻人切勿沉溺慢就业」了?
连就业都没经历过搁这儿发表啥高见呢?
但凡您毕业感受一下「非升即走」的「快乐」,我料想您也说不出这...话。
我觉得年轻人脑子还是要清楚点,该慢就业就慢就业。慌不择路,饥不择食,胡乱找个工作就业,才更可能贻害无穷。
许多年前,砖家也提出过一个口号,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年很多事实也证明了“先就业再择业”根本不切实际。很多工作就业之后根本没有什么择业的机会,要不选择在沉默中死去,要不就只能裸辞提桶跑路。
慢就业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说到底中国教育培养了太多大学生,而城市里又提供不了那么多体面的岗位给大学生。中小城市好工作好岗位两只手数得出来,主要就考公考编哪些。公家能提供的岗位就那么多,可是想考公考编的人却越来越多,上岸需要的年限越来越长,慢就业只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慢。
这问题的本质在城乡矛盾,市郊矛盾。市区就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把资源财富从郊区抽走,而郊区留下的只剩贫瘠和荒芜。所以你不能怪年轻人想留在市区的朴素愿望,因为市区什么都有,郊区一无所有。类似温铁军说过的,你不能把农村的一切都拿走,又怪年轻人怎么不回农村去建设家乡。
慢就业并不是看上去很美,而是很多年轻人无奈的选择。我甚至比较悲观,考公考编竞争越发白热化,考公考编制的准备可能会从毕业前一年(大四研三),蔓延至大一大二,甚至高中。未来高考填志愿选专业可能参考的第一指标就是考公的难易程度,这么看来,法学汉语言的录取分数现在还处于价值洼地,未来华东政法法学专业分数线迟早超过复旦交大中等专业分数线。
所以35岁这个年龄限制是年轻人的问题?
让我们看一看《中国青年报》这些年发过哪些奇怪的文章。
1.小镇做题家嫉妒丁真
目前该微博已经被删了。
2.不读书,你就能当网红了吗?
结合上一条“做题家”和丁真的,你说我到底该不该读书呢?
3.神一样的苹果树
资本家留下了感动的泪。
4.警察救驴友...
5.聂卫平:《中国青年报》是狭隘反智者的一个缩影。
作为面向青年的报纸,《中国青年报》长期diss自己的主要受众群体,还不自知。
在这条微博下面,还有这样的疑问。
可以说脱离群众非常久了。
还是那句话,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去参军吧。
将来,40、50找不到工作,又不能退休的时候,就是只有一个社会公益岗,也会优先给退伍军人的。因为你会埋地雷、挖掩体,你有统战价值,需要你情绪稳定。
任何一个政权,都要善待掌握暴力或者知道如何使用暴力的人。
***************************************************
借读者的一个评论里的图
一般来说,211博士生这种半桶水的知识分子最容易搞不清楚状况,主要是不能正确的认清自己。
ps:我不是歧视,只是说这种背景出现搞不清状况的比例比较高,可能比本科都高。
大学生最宝贵的是应届生身份,
应届生身份每人只有一次,
人的青春时代应当这样度过:
当他回忆大学的时候,
他不会因为随意签个工作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没有编制而羞愧。
当他三十五岁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青春和全部精力,
都献给了社会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个人的编制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的考编的生活,
因为意外的疾病和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能结束他的职业生涯。
——《青公是如何炼成的》
一个花费十几年时间在象牙塔里一直读到博士的人,告诉我们不要过度沉溺看上去很美的「慢就业」。
警惕把失业包装成慢就业!
部分博士生(从硕士研究生升学为博士研究生,尚未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坦白说,言语幼稚的不堪一击。
那叫慢就业?那叫暂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不过说失业不体面,不利于社会形象,咱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掩盖,然后倒果为因推到年轻人身上,一切就ok了。指责这届年轻人不行,是个万能公式。
反正话语权也不在年轻人手上。
等这个作者出校门,发现绝大部分他看得上的院校教职,都硬性要求海龟,最低也是985时,而他一个211的博士生连门都摸不到,不得不慢就业,他会为今天的言行感到脸红。
而那些不要求海归的院校,要么在中西部,要么搞非升即走,他会感到懊恼。
人总要经过社会的毒打,才不那么幼稚。博士生更是这样。就像他所说的,每个人都要面对现实,认清自己。
顺便说一句,这哥们提到35岁,实际上他博士生录取时已经35岁(别问我为啥知道,这太好查了),毕业时感觉他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