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婚制不但存在过,而且现在仍然存在。
群婚的定义可以是“三个或更多的成年人建立的,分享财务、住宅、护理或亲属工作的,伴有性、情感、浪漫或其他亲密关系的,短期或长期的伙伴组合”,一男两女、两男一女、两男两女、“官员养了一堆情妇,她们相处融洽”都可以被视为群婚。
群婚不是“人类最原始的婚姻制度”,在题目引用的十九世纪马恩著作里,他们设定人类最原始的婚姻制度是“乱婚”:只要性别不同就可以结合,亲兄弟姐妹之间可以结为夫妇,父母与子女可以发生性关系。
世界各地的群婚形式可以有很大的差别,发展过程也并不是同时进行的,无法期待有那么一个“群婚时期”。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多次实地考察发现实施群婚的部落都有一妻多夫现象,推论群婚制是一夫多妻与一妻多夫的结合。
采用乱婚或群婚的人们有没有“爱情”,取决于你对爱情的定义。你大可认定爱情这东西现在也不存在,人类并没有成功发明出爱情,只是发明了一个骗人的词汇。
如果你喜欢给爱情找些物理实体,人可以在苯乙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后叶催产素等驱动下沿着古老的固有设计运行来基本无视伴侣的缺点,该状态可以称为“热恋”,采用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对此无影响,结不结婚、成不成年、有没有正常的心智,都可以有爱情。
热恋状态可持续的时间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可维持 2~18 个月;在此期间,对伴侣的幻想和新奇感逐渐减少。超过此时间之后,双方仍然可以出于欣赏、共同语言或爱好、共生关系、习惯、经济联系等种种因素而继续维持一定程度的爱情或类似亲情的感情。
初恋:苯乙胺浓度逐渐升高,双方试图了解对方、试探性投入,如果认可对方的回应便可继续发展。
热恋:苯乙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双方对对方产生思念,神经活动制造心理时间膨胀(爱因斯坦也谈到过的状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催产素多倍上升导致内在化:对外表的要求解除,追求“心灵相容”。
苯乙胺退出战斗,激情便开始消退。大脑会觉得这事不过如此、没什么意思,情感切换为占有欲、排他性、淡漠。通常,苯乙胺持续为一个人工作的时间在 2~3 年之内。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尔考察了 62 种文化里的人,认为结婚 4 年左右的离婚率是最高的,3 年没孩子可以导致感情降低 30%~50%[1],所以可以赶快造一个。
自认为“热恋已经结束了”,有其生物学功能。彼得·沃茨在作品《盲视》中借助角色的小短文谈论过这件事:
这不是必然的。基因并不能决定多少东西,不限于人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可以无视“播撒汝之基因”。
多巴胺化可以产生表观遗传修饰。通过与 H3 组蛋白结合,5-羟色胺和多巴胺可以调节 DNA 向 RNA 的转录,从而调节特定蛋白的合成。这意味着多巴胺不但能通过突触传递信号,还可以进入细胞核并控制特定基因。此事实颠覆了人们对遗传学和吸毒成瘾的理解,你也可以由此联系到“热恋”之类的。
对酒精和可卡因等成瘾性药物的强烈渴望有一部分原因是组成相关电路的细胞的基因被修整。这也是为什么治疗严重抑郁症的药物通常必须服用几周才有效。在大鼠和人类之中,服用可卡因可以导致腹侧被盖区[2]神经元的 H3 多巴胺化程度降低。持续一个月不吸,多巴胺化幅度会反弹到超过平时,引起强烈的戒断反应。演化没有赋予“热恋”这种机制,你喜欢的话可以人工赋予。
归根结底,生物化学的调节机制所对应的状态确实不能一直持续,那是基因决定的机制。但基因只是工具箱,那些化学物质是帮你简单地运作的辅助轮,而不是支配你行为的齿轮装置。只要你愿意,任何时期的人类都可以拥有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