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器人控制领域的读博经历来说:
1、在面试直博的时候,专家们会问你以后第一选择想去高校/研究机构吗?如果想尽快找工作挣w,很多老师会劝你先读硕士的;
2、除了做实际工程项目的博士,很多机器人控制领域的博士还是做的偏理论研究,入职大厂所需的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笔试要求基本不具备,去传统制造业工资有时候还不如大厂硕士,所以就继续高校研究所的工作了,至少有喜欢的氛围和熟悉的一套工作逻辑;
3、社会对博士期望很多时候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传统认知里博士就应该去做研究做学问做老师,潜移默化之间也会让人的思维陷入一种定式(前几年博士选调给副处其实也挺香)
4、对未知不稳定的恐惧,普遍直博毕业也得28了,还有一些毕业30多的大师兄,现阶段企业的工作量不能满足处于该年龄段博士生活的需求,也就不敢去了;
暂时能想到就这么多,其实还是有很多博士毕业去企业的,而且流动性还挺大!
从高校看,博士学位,作为高校就业门槛,帮博士挡住了很多竞争对手。比如教务员,以前是中专生做的。现在学术退步的博士,只要拉下老脸来死不走,靠着这种底层行政职位,照样保住编制,拿到户口。说点实在话,女博士靠这种岗位,找个有前途的副教授,休休产假,放放寒暑假,也是满实惠的。
从企业看,由于苏联式三年制研究硕的竞争,博士在营利性企业里根本没有优势。比如医药、化工行业,的确需要学术型员工。但是营利企业要求博士的,苏联式硕士都会做。还比博士年轻。至于一些完全不需要学术型员工的企业,比如证券公司、咨询公司、律师行、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说,苏联硕士是脱离社会三年的话,博士就是脱离社会六到七年。
因为耳濡目染啊。
昨天刚好和另一个博士老同学叙旧。谈到未来的打算。他做蛋白质结构,据说去做药物研发钱能赚的特别特别多。我问他有没有兴趣,他拒绝的很干脆,说自己宁愿毕业了在在实验室做技术员也不愿意去企业。这里的实验室仅限大学或者研究所的实验室。我开玩笑问他,现在大城市的顶级中学都招博士当老师,他作为北大博士应该很受欢迎,也可以考虑,他也拒绝了,明面的说法是不知道怎么教小孩。
其实我懂他,他的想法也是我以前的想法。大学或者研究所是大家能想到的最稳定的地方之一了。博士们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从来不需要考虑炒鱿鱼的问题。时间久了就有惰性,会把稳定看的很重,在幻想中夸大对不稳定的恐惧。哪怕给的钱多也不在乎。另外,博士 — 博后 — 青椒 — 硕导博导是一个直路,非常平滑,不需要拐弯。博士们在学校里看到的老师和前辈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就很自然把它当做正途,而去企业工作算旁门左道,所以宁可在中国学术界内卷严重的当下也要往里冲。另外,对比中学老师,搞研究发论文带来的巨大成就感绝对是不可相提并论的,用夸张的话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都成为了人类共同知识的一部分,理论上只要doi号存在,论文就永远会被人阅读和引用。
我的同学一直努力发子刊,再争取发正刊。他说正刊最好,211正高一步到位,子刊也能在好一本直接混个副高。北大的平台确实好,我的学校的氛围就是能发就行,好期刊更好。我挺羡慕他。
我以前也想走这条路,做博后找教职当导师。但是现在我的想法变了,一是我承认我的研究方向决定了我永远不可能拿诺奖(别笑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是我发现国内许多学校招聘的时候把本科学历卡的很死,而我恰恰本科学历不行。与其抱着巨大的期望却因为十多年前的债屡屡碰壁,还不如摆托思维的限制,老老实实去走旁门左道,不去做分母。企业的确和大学环境截然不同,但是习惯了就好了,本科生硕士都是去企业,没理由博士特殊。还有就是企业确实给的多。
就自己碰到的情况和理解,主要还是毕业的博士相较于企业里面实战经验丰富的在岗人员来说优势不明显,尤其是非高新尖领域。
究其原因,是企业与高端教育各自的长期发展带来的系统级的差异性,非人力所能改。
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成本比较性的优势,于是在人员劳动强度、人员岗位技能方面长期的改进,出现的局面就是996以及35岁两个终极结果。
1,996是现代社会生活下,雇员能够支付的最大劳动时间。
2,35岁是因为企业工作岗位长期调整与定义,降低了对人员素质的依赖,按部就班基本可以实现企业群体目标,而基本上5年的锻炼,雇员即可全面熟悉所在岗位的所有技能、知识以及人际要求,这时差不多30岁上下,剩下的5年就是该人员的高回报阶段了,直到35岁上下。
这两点基本把博士这个群体卡得死死的:
1,博士群体因为近30年的校园生活,习惯了规律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对低强度的工作,到了这个年龄,基本就是一生的习惯了,很难再变化。到了企业,都是目标牵引,任务来了,相关的团队都要成为这个机器上的螺丝,不能耽误上下游的进度。这两种风格迥异的环境,让部分的博士毕业人员很难适应,常见的情况是“我可以996,晚上加班做事,但是不要把deadline卡得这么死吧。”“项目做完了,总得让大家放松放松、休个假吧。我想调休陪家人。”大部分企业口头会认可这样的想法,但是心里往往是不认可的。到了大学里面,正常授课老师一周估计就8~10个课时,两相比较差异性就非常的大。
2,35岁的问题主要还是两点:人际网的建设、学科深度与企业岗位的矛盾。
30岁的公司在岗人员,基本都是骨干了,或者给与了关键的中层岗位。新毕业博士能否在2~3年内完成自己在企业的认可、接受与培养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包括办公室政治中取胜。而学界其实是有意识的降低办公室政治的,标志性的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这个是非常原始的群体政治模型。
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矛盾,其实就是知识传播的过程和知识竞争的过程,相对来说好处理,但是也意味博士的价值余量的减少和发量的减少。最终,博士同样要面对年龄坎,本身学界自己内部也有这个年龄坎,更何况商界。
有人说博士可以有高薪啊,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嘛。这个真不好说了。目前好多学校提供公寓,教职人员对口医疗,子女教育便利,政府智库机会,企业合作项目,这些拿到市场中是很难估价的,甚至是有价无市。前几年接触5~6个AI的企业就职博士,基本都是80~100万年薪,个别还有更高的,但是一到两年后,好像只有2个选择继续做下去,主要原因是要经常出差以及直面市场的质疑,太累了,本质上还是大家觉得付出与回报不对等。亲戚中有机器人方面的博士、环保方面的博士,在导师的建议下,两人都选择销售岗位、代理经纪人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个人总结出博士分类标准“一类是自己背双肩背,一类是自己帮目标对象拎包。”分别对应学术型与社交型。
说到底人无贵贱,只有社会分工的差别,在社会博弈中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已。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