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近年来多所 985 高校部分专业停招学硕,专硕比例不断扩张,是出于什么考虑?未来将有何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kana-naga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大院校压缩学术硕士而扩大专业硕士招生,内涵其实是一个本质问题:

国内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之间的各种爱恨纠葛、悲喜苦乐,归根结底,都是硕博士的定位和师生个人诉求的错配导致的。

多少做题家浑浑噩噩就直了博才发现自己根本没仔细想过这意味着什么?
多少只是想读个研找个好工作的却被老板施加了扛不动的论文压力?
又有多少人去工作了几年又要辞职读博?

硕士、博士这两个学位需要重新规划,真正找准自己的定位。理想状态下,两者不应该是分阶段、序贯的关系,读完一个再一个;而应该是并行的关系。硕士、博士都是本科起步,没有高下之分。只不过硕士培养2-3年,授课与实习为主,面向工业界;博士培养5-8年,科研训练为主,面向学术界。两者招生分开,学生在本科期间好好思考自己想走哪条路,再择一申请报考。这样才是一个明晰的状态。

国家现在在推行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其实走的就是这条路。职本和专博规模都还很小,而专硕已经大众化;专硕这东西对标的就是国外的MSc,弱化科研而强化就业,和PhD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

而学术型硕士、也就是国外的MPhil,应该在原则上取消招生,只保留给博士生无法毕业转硕时使用。因为3年左右的时间(再刨掉一年基础课、一年找工作)做科研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对学生老师都很折磨的、滑稽又无奈的事情……


user avatar   zhang-jian-46-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兜圈子,不贴各种官方招生简章,直接给你答案——肯定是安泰的提面更难,没有任何疑问,随便问问上海的考生都知道。

从16年高金大涨价之后,安泰的提面难度就一直是上海最难,没有之一,复旦由于死守着60分的英语C线,导致笔试过线率极低,必须依靠提前面试放水才能保证生源数量,这个研究一下数据,自己都可以推断出来。

其实去年安泰涨价,复旦按兵不动,两者的差距在今年大幅度的缩小了,我们都以为复旦要追求提面生源质量了。结果,年底直接飙到50万。

这下好了,如果明年安泰不跟涨,可以想见复旦的提面难度会继续拉胯,安泰仍然会是上海最难!

除非,复旦把60分的C线放弃,这样可以大幅度收紧提面口子,难度和安泰相提并论




  

相关话题

  做科研/做科学家,最让你产生挫折感的是什么? 
  作为研究生导师,经常给学生发红包,做一些额外的工作是否恰当? 
  你的导师都问过你哪些深刻的问题? 
  2021 泰晤士亚洲大学排名公布,清华大学连续三年第一,中国高校排名创纪录,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中国知网就擅录论文向赵德馨教授道歉,该回应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平台敢空手套白狼,利用他人学术成果赚钱? 
  如何评价很多研究生连企业招聘要求都达不到,却盲目立志做科研? 
  父母称研究生对导师要言听计从,洗碗拖地,勤勤恳恳,这是合理合法的吗?这是社会常态吗? 
  985 材料专业研究生年薪 20 多万也不少了吧,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劝退? 
  如何看待长沙教师招聘 4 分就进面试,教育局:学生不够阳刚,提升男性教师比例? 
  想问一下考过法律非法学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们,报哪个培训班比较好? 

前一个讨论
对我这样的选手来讲,建议我读博士吗?
下一个讨论
中航工业研究所读研怎么样?





© 2025-04-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