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是怎么对待他家人的? 第1页

  

user avatar   lishigushi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年羹尧被雍正帝赐死后,其家人结局不一,但至少逃过了被满门抄斩的命运。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九月,雍正帝下令将一等公年羹尧被押送进京,经过三个多月的审判,朝廷的议政大臣向雍正帝列举了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这些罪名,算是彻底宣告了年羹尧的死刑。

同年十二月,雍正帝下诏准其在狱中自尽,至此,曾经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年大将军,在京城的大狱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年羹尧的结局,正应了那句话,叫做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曾经雍正帝对他的恩遇之隆,可谓是古来人臣罕能相匹的,但在最终,盛怒之下的雍正帝,给年羹尧列出的罪名,仅够得上“斩立决”的就多达三十多条。

按理说,依照年羹尧的罪名和雍正帝的愤怒程度,不仅年羹尧本人会获罪而死,他的家人也会因此受到株连,像抄家、满门问斩这样的极刑肯定是跑不了的。

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并不鲜见,因为惹怒皇帝导致全家被杀得数不胜数,更何况年羹尧的罪名如此之多,换做旁人恐怕是株连九族都不够。

但实际上,即便是年羹尧让雍正帝极为震怒,但他的家人却逃过了被满门抄斩的结局,除了一直跟随他的儿子年富被斩外,剩余的家人均保住了性命,整体来说,雍正帝在赐死年羹尧后,对年家人并未太过为难。




按照亲属关系来讲,年羹尧还是雍正帝的大舅哥,曾经的雍正帝对他这位大舅哥,那简直是好到没边。

年羹尧的祖上,曾是明朝重臣,但在明末清初之际,其全家被迫沦为奴隶,得亏年羹尧的祖父年仲隆,硬是靠着科举,才将一家人的包衣身份给去掉,改隶汉军镶白旗。

到了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这一代,更是官运亨通,其在康熙朝,从一个小小的笔帖式开始,一直做到了刑部郎中,到了康熙四十三年,已经是湖广巡抚的年遐龄,向康熙帝奏请退休,并得到了恩准。

雍正登基后,年遐龄的幼女,也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氏,成为了雍正帝的贵妃,借助这个机会,年家上下一百七十多口人,再受皇恩,从汉军镶白旗抬入汉军镶黄旗,年羹尧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提到年羹尧,就会想到他是一位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名将,实际上,早年间的年羹尧,是凭着实力,以科举走入仕途的。

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二十一岁的年羹尧高中进士,因其才学过人,被康熙帝下令改为庶吉士,庶吉士这个称号,在明清时期,可是实力的象征,甚至还有“非庶吉士不进内阁”的说法,这足以说明,年轻的年羹尧,其在才学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年羹尧可能会在文官这条路走到最后,但实际上,他的能力远不止此,康熙四十八年,刚刚升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就在军事方面,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在此期间,年羹尧不仅成功击败袭扰宁番卫的斡伟生番罗都,还在康熙五十六年,平定了越巂卫当地的动乱。

而让康熙帝对年羹尧大为赏识的,是他亲自带兵,击败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一战,此战中,年羹尧不仅巧用妙计招降敌将,还配合岳钟琪将清军的后勤供给做的十分到位。

康熙六十年,年羹尧受诏入京,康熙帝亲赐弓矢,并升其为川陕总督,年羹尧也由此成为了陲的重臣要员,这一年,他刚42岁,正值壮年。

雍正元年,年羹尧的妹妹被封为贵妃,有了这层亲戚关系,再加上年羹尧本就是雍正登基前的强力后援,因此,年富力强、手握重兵的年羹尧,成为了雍正帝的左膀右臂。




同时,雍正帝对自己的这位大舅哥也颇为信任,在雍正元年,他就曾下过一道诏令,这道诏令,就是他无条件信任年羹尧的最好证明。

“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雍正帝在雍正元年五月下的诏令

从诏令中可以看出,雍正帝已经将西部一切事务交给了年羹尧,也就是说,在西陲前线,年羹尧就等同于雍正皇帝,不仅如此,雍正还多次以诏书的形式,告诫云、贵、川等地的官员,一定要秉命于年羹尧。

对于雍正帝的信任,年羹尧也没有辜负厚望,在平定西北动乱时,年羹尧更是运筹帷幄,大破敌军。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十月,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叛乱,形势十分危急,年羹尧临危受命,任抚远大将军,全局指挥平定叛乱。

在火速到达西宁后,年羹尧给当地叛军上演了一场“空城计”,由于大军尚未集结完毕,先期到达的年羹尧身边兵力并不多,探知消息的敌军首领罗卜藏丹津带兵就直奔西宁,当他来到西宁后,却看到了让他惊惧的一幕。

城楼上,年羹尧镇定自若,身旁仅有十多个兵卒,一如当年诸葛亮给司马懿摆下的阵势一般,而罗卜藏丹津可能没读过三国,对于眼前的局面,十分疑惑,最终,在其惊疑不定后,因害怕有诈,率军引退。

但年羹尧的计划不仅仅是将其吓退,在看到罗卜藏丹津退兵后,年羹尧亲自带着少量兵力,出城追击,硬是打到了敌军堡垒,期间还利用炮火,狠狠的教训了对方,最后,在岳钟琪带领的援军赶到后,更是将罗卜藏丹津打的仅带数百人逃命。

这场战役,在雍正二年,以年羹尧大获全胜结束,期间,年羹尧发挥了他在军事上过人的天赋,各种妙计层出不穷,可谓是用兵如神,此战后,“年大将军”这个称号,不仅震慑西陲,更是享誉朝野。




也正是因为此战,让年羹尧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在战后回京复命时,年羹尧被雍正帝晋升为一等公,跟随其征战的儿子年富,也被赐为子爵,就连年羹尧已经退休在家的父亲年遐龄,也跟着沾了光,被封为一等公,外加太傅衔。

什么叫做位极人臣?年羹尧就是,当时的他,可谓是无比风光,雍正帝不仅将西部事宜全部交给年羹尧之外,还特意下令,让年羹尧有什么事,可以直接上报给他。

而在平常,雍正帝但凡逢遇到犹豫不决之事,就会征求年羹尧的意见,最终,基本上是按照年羹尧的意思去办。

同时,雍正帝也毫不掩饰地对年羹尧进行重新,从关心年羹尧个人,到关心其家人,可以说只要牵涉到年羹尧的大小事情,雍正帝都会过问,甚至连年羹尧父亲在京城过的怎么样,雍正帝都会时常记挂。

最夸张的一次,雍正帝吃荔枝觉得十分美味,就想到年羹尧在西北不容易吃到,于是下令驿站。要在六天内,将荔枝从京师送到西安,让年大将军尝一尝。

在这种圣宠之下,起初年羹尧还能保持冷静,但时间一长,他就开始忘乎所以,开始恃宠而骄,胡作非为起来,这也正应了那句话,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在他声望、宠信到达顶峰之际,也正是他走向灭亡之时,仅仅在一年后,极负圣宠的年羹尧便被捉拿下狱。




年羹尧失宠的速度很快,从雍正二年十月进京面圣,就开始让雍正帝对他心存芥蒂。

当年十月,年羹尧受诏进京,这是在他平定西部后第二次进京,在进京的途中,他干了一件十分狂妄的事情。

回京的路上,沿途的官员肯定要对年大将军迎送,这其实并没有问题,问题是年羹尧要求迎送的官员必须跪着迎接,这是他在边疆时就养成的习惯,当地的蒙古王公,见到年羹尧就是跪着。

因此,年羹尧也把这个视为寻常的习惯带回了京城,不仅子途中要求直隶总督、山西巡抚等人跪迎,就连到了京城后,也要求王公一下的官员必须跪迎。

要知道,这些官员可不是边疆的蒙古王公,跪皇上可以,但你年羹尧也是朝廷官员,凭什么就得跪迎你?这还不算最过分的,最过分的是,年羹尧在看到这些跪着迎接他的大臣时,基本上都是坐在马上一扫而过,看都不看一眼。

这种嚣张的态度,分分钟就能让官员们炸裂,而在见到雍正后,年羹尧也是态度傲慢,据史料记载,当时他“无人臣礼”,再加上京城中传言,雍正十分听年羹尧的话,因此,雍正帝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地伤害。

不过,此时的雍正帝还并未彻底要与年羹尧决裂,只是在事后,给他送去了一道诏书,在诏书中提醒并警告了年羹尧。




而让年羹尧彻底被清算的,是在雍正三年发生的一件小事,因为写错了几个字,让雍正帝对他的不满达到了极点。

当年二月,京城出现所谓的祥瑞,群臣们纷纷上疏称贺,年羹尧也不例外,上贺表称颂雍正,但不知道是他心情激动还是别的原因,总之贺表上的字体十分潦草,要知道年羹尧当年可是中过进士的人,因此字写得并不差,但这次的贺表却难以入目。

不仅如此,贺表中有一个词语,是“朝乾夕惕”,年羹尧将它写成了“夕惕朝乾”,顺序颠倒则意思完全不一样,这就让雍正帝大为恼火。

“朝乾夕惕”的意思是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夕惕朝乾”的意思是我要每夜先想好,有所警惕、有所防备,以便白天去见皇上。”

看似一件小事,但这件事让雍正帝对年羹尧的不满瞬间爆发,认为年羹尧是自持功高,就对自己不敬,再联想到年羹尧之前的表现,雍正帝就更加的怒火中烧。

很快,雍正帝就展开了对年羹尧的清算行动,先是将他身边的亲信逐一调离,同时又替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逐步把网向年羹尧收紧。




有道是上行下效,看到雍正帝如此,那些大臣们都明白年羹尧怕是要倒台了,因此,在墙倒万人推的作用下,大臣们纷纷上疏弹劾年羹尧,这也为他被下狱添了一把火。

当年四月,年羹尧的川陕总督一职被夺,抚远大将军印也被要求上交,此时的大臣们,更加明白了雍正帝要整治年羹尧的决心,对他的弹劾奏折,犹如雪片一样送到雍正帝的面前,最终,年羹尧的所有官职被削,于当年九月,被押送进京。

从平定西北大获全胜到被捉拿下狱,仅仅相隔一年,这一年里,年羹尧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风云变幻,但对他的清算,还远不止此。




经过三个多月的审讯,在当年十二月,负责审讯的朝臣拟定了一份年羹尧罪状的奏疏,交给了雍正帝,在这份奏疏中,共列举了年羹尧九十二款大罪,并在奏疏的结尾,强烈要求将年羹尧立正典刑。

九十二款大罪分别是:大逆罪五条,欺罔罪九条,僭越罪十六条,狂悖罪十三条,专擅罪六条,忌刻罪六条,残忍罪四条,贪婪罪十八条,侵蚀罪十五条。

且不论这些罪名究竟年羹尧犯了没有,但雍正帝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很快,一份诏书就从宫中传出,诏书中,雍正帝直截了当地表明,令年羹尧在狱中自裁。

至此,曾经显赫一时的年大将军,算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不管他有没有在狱中有没有想明白为何会沦落至此,但诏书已下,等待他的,只有一死了之。

从年羹尧的罪名来看,仅够得上斩立决的罪名就多达三十多项,而这些罪名,换成其他朝代,或者其他人,不仅本人会被处死,同时家人也会被牵连,比如犯了大逆之罪,就有很大可能会被诛九族,最少也会被满门抄斩,但年羹尧如此重罪,雍正帝对他的家人并没有太过为难,甚至还在不久后,让其兄官复原职。




对于如何处理年羹尧的家人,雍正帝十分明确地给出了具体方案。

首先,就是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和其兄长年希尧

年羹尧事发时,年遐龄已经退休,正享受天伦之乐,作为康熙朝的老臣,可谓对大清是兢兢业业,本可以颐养天年的他,也在晚年之际,遭此横祸。

不过,雍正帝对年遐龄还算网开一面,并没有追究其罪名,仅仅是革去太傅衔,仍拥有一等公的爵位。

而年羹尧兄长年希尧也是如此,在年羹尧事发时,年希尧担任工部右侍郎,雍正也是仅仅将其革去官职,令其返家思过,在次年,年希尧被官复原职。

其次,年羹尧的儿子

年羹尧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年熙、次子年富、三子年斌,在父亲年羹尧事发后,这三人结局不尽相同。

年熙并没有赶上这场灾难,他自幼体弱多病,在雍正二年,更是大病一场,当时年羹尧正值圣宠,雍正帝将年熙过继给了隆科多,但在不久后,便病重而死。

次子年富,则成为了年羹尧子女中,唯一被处死的一个,处死年富,主要是他常年跟随父亲四处征战,因此,雍正认为年富也犯有不少不法之事,因此,在赐死年羹尧的同时,下令将年富斩首。




三子年斌,他在史料中的记载极少,但当时雍正曾下诏,将年羹尧年满十五岁的子女流放戍边,根据年龄推算,年斌应该在被流放的行列中。

不过,在流放一年后,雍正帝就下诏赦免了年羹尧诸子,并要求年遐龄勤加管教,因此,年斌可能最终还是回到了爷爷的身边。

而在史料中记载,年家人因害怕再次获罪,于是纷纷携家带口从京城逃到了江都县,同时为隐姓埋名,还将“年”姓改为“生”姓,自此世代居住在那里,年斌和其爷爷、母亲应该就是逃到江都县的年家人。

还有,年羹尧的妹妹

年羹尧有两个妹妹,史料中并未记载二人的名字,均以年氏代替。

大妹很早就嫁给了苏州织造胡凤翚,在年羹尧事发时,夫妻二人并未被追责,但在雍正四年,胡凤翚因关税钱粮亏空,被雍正查办,夫妻二人因此双双自缢于家中。

小妹年氏,就是雍正帝的贵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年妃,她在雍正未登基时,就与雍正的感情很好,同时,她对于年羹尧的行事风格常有不满,也时常规劝。




年妃的身体一直不好,尤其是为雍正生育了几个子女后,更是每况愈下,在雍正三年,年妃因病去世,在其死后数月,年羹尧便获罪入狱,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雍正对于年妃的感情,依然下令将年妃按照皇贵妃的规格入葬泰陵

除了处死了年羹尧的次子年富之外,雍正在处理年羹尧这件事上,还杀了数人,像年羹尧的谋士邹鲁、汪景祺均被处死,他们的家人也被流放戍边,这些人算是成为了年羹尧一案的牺牲品。




小结:

年羹尧被赐死后,雍正皇帝对待他的家人整体还算比较仁慈,至少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仅仅是处死了年富一人而已,雍正之所以会这么做,也是有很多顾忌,其一是年羹尧落此结局,与雍正对他的无限放纵有很大关系;其二是年羹尧也算是雍正时期的一大功臣,如果雍正对他的家人过于残酷,不免会引起其他功臣的寒心;其三就是因为年贵妃的关系,毕竟怎么说还算是亲戚,既然主犯年羹尧已经伏法,他的家人也是年贵妃的家人,不看僧面看佛面,适当的仁慈还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雍正帝才会对年羹尧的家人网开一面。


关注公众号:历史故事君,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分享。




  

相关话题

  抗日战争开始一个月,日本所有的船被设定成出海10里就沉,鬼子没有本土补充,靠武器优势能撑几年? 
  现今蒙古国的官方(包括教科书)、人民是如何看待和定位清朝这段历史的? 
  如果中国在清末的时候有明治天皇这样的统治者,现在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辛亥革命时,各省督抚还有很多满人,为什么会纷纷宣布独立呢? 
  清朝是只有贵族才会叫父亲阿玛吗?普通老百姓是不是不可以叫父亲为阿玛? 
  辛亥革命之后,满人的处境是什么样的? 
  明末如果放权,开放团练能否解决问题? 
  张之洞和李鸿章谁对晚清贡献更大? 
  为什么通常都是汉唐比谁强,明清比谁烂? 
  如何评价慈禧? 

前一个讨论
一款手机的工业设计应该考虑到哪些因素?
下一个讨论
如果岳飞不听18道金牌召令,来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直接独立了会怎么样?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