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样破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 第1页

     

user avatar   shi-li-60-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书生气的问题,或者叫纸上谈兵的问题。

首先,这仅仅是个理念。什么理念呢?

就是《孙子兵法》讲的“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结硬寨打呆仗的目的就是让自己不可胜。

这里不可胜不是说无敌的意思,而是说要谨慎,减少漏洞,减少胡乱的作为,让敌人无机可乘。

战场是博弈过程,你出招我也出招,大家都会将计就计的。看三国是不是很爽,各种阴谋诡计,但现实不是这样的。在双方主帅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你采取策略,就有失败的风险,就有被人将计就计的分风险。你以为的机会,很可能是别人的陷阱。不如老老实实,呆一点。用通俗的话就叫做稳扎稳打。

所以,作为一个理念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用理念去战胜理念,这叫空对空没意义。

其次,这个问题放在现实中,缺少必要的前提,一点意义都没有。

我科技大大领先他,用原子弹炸,可以吗?

我挑拨离间曾国藩和慈禧,把他给换了可以吗?

“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这个理念,告诉我们要想战胜敌人,要抓住敌人的漏洞,弱点。但前提是一敌人要有弱点,二是我们不要有弱点被敌人抓住。

一个“结硬仗打呆仗”没头没尾的空泛理念,你让我怎么分析弱点在哪?

实力差距悬殊是弱点,那直接打

对方上下级猜疑,那就离间

对方缺少粮草,那就拖时间,闭而战

......

曾国藩这么搞是有前提的,简单说就是不怕消耗,越拖越有利的情况下才干这么做的!你饭都吃不上了,不破釜沉舟,还在稳扎稳打?

我实在不明白,很多回答一通分析空对空在说些什么!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方法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一招其实太平军也想到了,就是李秀成所说的“让城别走”。

曾的一切战略,围绕的一个整体的大的核心就是围点打援——你的中心在天京,我只要慢慢推进打你的天京,你的一切行动就得被我牵着走。事实也确实如此,天国后期的所有军事行动,除了翼殿远征之外,其他的无一不是为了“解京围”。有人说那天国怎么为了解京围还来了趟扶王征西北呢?其实这还真是,扶王之所以征西北,就是因为英王给他两年时间,让他去西北招兵买马来解京围的。

这几乎是曾的阳谋,而太平军却只能亦步亦趋跟着走,没办法,老天王不同意走,大家只能陪着。

让城别走战略是癸开十三年底,湘军攻陷孝陵卫之后李秀成提出的,当时清军仍未完成对天京的合围,太平军控制着天堡城、地堡城、太平门、金川门等通道,如果此时太平军倾巢而出南下苏松或者江西,亦或者入浙,那对于清军来说就是噩梦一场。

这一策略老天王本人虽然不太感冒,但是仍然让几位主政大臣讨论,安王、福王、恤王不置可否,唯干王坚决反对,并抬出来明太祖的二百年基业说事——实际上他也是有为反对而反对的意思,因为他跟忠王不对付。于是搬家这事就算寝了,才有了著名的“朕之铁桶江山”之语。

那么,如果太平军当时真的退出南京了呢?那就热闹了,当时天国能打的几位,八成都在江南,忠侍辅堵慕诸王加起来的兵马再加上天京城里的粤西老营人马要是尽数入浙,浙江怕是挡不住——粮草问题即刻解决。然后,不管他们是选择盘踞浙江谋入闽赣,还是全军退回两广,清军都不得不面临着跟太平军正面野战的情况——这也是太平军擅长的。而最可能出乎意料的就应该是江北的扶启遵祜四王的西北远征军以及捻军了,这帮人本来处于流动作战状态,要是因为清军南下而导致对他们的围剿力度减小,那他们还流个毛毛的动,盘踞关中好好搞陕西省不香么。


user avatar   luo-chen-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棣破过类似局面。

朱棣面对的局面和太平天国很相似:占据一小片地方,对抗的是大半个中国。对方有源源不断的兵员粮草补给和名义上的正统,坚守城墙不出,拒绝打消耗战。

朱棣的做法是:装作持久战,直捣黄龙,千里奔袭南京,绕过对方直击后方要害,逼迫对方放弃坚守来与自己决战。


user avatar   wei-ling-zhen-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日三战没烦恼,

必胜曾国藩小棱堡。

不实惠,还很耗,

拼后勤,穿插,加重炮,

你看这棱堡破得行不行?!

奥利给,弟兄们,造他就完啦!


user avatar   zhao-zhan-qiang-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毛泽东早年也评价过曾国藩,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这句话后来被吹捧曾国藩的人反复引用。

实则毛泽东说这句话的时候只有24岁,时间是1917年,还在湖南第一师范念书,没有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也完全没有一点政治军事经验。此时曾国藩是湖南历史上最有名、成就最大的人物,一个师范学校的年轻学生对其表示钦佩并不奇怪。

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师范毕业,到北京大学担任图书管理员,开始接触十月革命的思想,后来参与共产党的建立,又组织秋收起义,带兵上井冈山,其政治军事思想才开始成型。从此以后,就再也看不到毛泽东对曾国藩有任何正面评价,不管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是如此。

相反,他最主要的敌人蒋介石倒是曾国藩的忠实信徒,在提倡理学、屠杀人民和“结呆寨、打硬仗”方面深得曾国藩思想的精髓。面对蒋介石以优势军队步步紧逼的“堡垒政策”,毛泽东指挥红军灵活穿插,采用游击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式,多次突破蒋军的“围剿”,又以农村包围城市、优先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战的战略,避开了蒋介石希望打的“硬仗”,把一座座看起来坚不可摧的“呆寨”轻松夺取。

曾国藩支持理学,毛泽东反对理学;曾国藩屠杀人民,毛泽东依靠人民;曾国藩喜欢阵地战,沿交通要道一步一步攻打重要据点,毛泽东喜欢在运动战中寻找敌人的弱点然后集中兵力消灭敌军,为此不惜放弃重要的阵地和城市;曾国藩组建湘军喜欢以同乡管理同乡,大搞“兵为将有”,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主张“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不分地域不搞山头。

毛泽东军事思想,正是曾国藩治军用兵路线的最大克星。从李鸿章到袁世凯,最后到蒋介石,曾国藩的徒子徒孙们统治中国的局面,便是被毛泽东终结的。成熟之前的毛泽东,“独服曾文正”;成熟之后的毛泽东,“独克曾文正”。这才是二者关系的完整写照。

引自李晓鹏教授【重述伟大中华史(第4卷3-5】镇压捻军:李鸿章与淮军集团的崛起

看评论里有人提到了曾国藩湘军的爱民歌,那我们就来看看湘军如何爱民的。

要正确认识湘军的纪律,首先要搞清楚湘军系的各个派别。湘军分为狭义的湘军和广义的湘军系军队两个概念。狭义的湘军,就是曾国藩直接控制、其第曾国荃直接指挥的那三四万军队(南京围城期间增至十万),其中包括水师。这支军队平时的纪律比绿营确实要好一些,因为他们负责跟太平军主力决战,沿长江攻陷安庆、南京等战略要地,没有比较好的军事纪律无法保证战斗力。为此,曾国藩很舍得下血本,基本方式有两个。一个是多发钱,把朝廷的钱、募捐的钱、厘金都拿过来发军饷,工资水平是绿营的三四倍,又在水师上设立“船台”——也就是一艘专门负责日常物资供应大船,士兵们需要买的东西基本都有而且价格也很便宜,可以毋庸出去劫掠也能保障生活。另一个,就是允许屠城劫掠,也就是说,平时不准抢劫,一旦攻破太平军占领的城池,就可以放开了杀人放火,把整座城市洗劫一空,劫掠的财物全部归士兵个人所有。这就是所谓的“一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平时不怎么抢劫不杀人,一次抢劫杀人的数量足以抵得上其它“纪律不好”的清军折腾好多年的。


九江屠城、安庆屠城,都是很惨烈的。曾国藩在被咸丰皇帝逼得回家守孝期间,也多次给前线带兵的弟弟曾国荃写信,鼓励其尽量多杀。听到九江屠城,他非常高兴,说:“九江克复,喜慰无量。屠戮净尽,三省官绅士民同为称快”。然后,他又要求曾国荃向李续宾学习,以后打仗“只求全城屠戮,不使一名漏网耳。如似九江之斩刈殆尽,则虽迟亦无后患。”


曾国荃在杀人方面似乎总不能完全让曾国藩满意,曾国藩除了多次写信劝导,还屡次直接催促。1861年安庆战役期间,曾国藩亲自作《解散歌》督促太平军投降,声称“八不杀”,以骗取太平军的信任:


“第一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


第二不杀老长发,一尺二尺皆遣发。


第三不杀面刺字,劝他用药洗几次。


第四不杀打过仗,丢了军器便释放。


第五不杀做伪官,被胁受职也可宽。


第六不杀旧官兵,被贼围捉也原情。


第七不杀贼探子,也有愚民被驱使。


第八不杀捆送人,也防乡团捆难民。”


受这个《解散歌》的欺骗,加上湘军的军事压力,安庆周边有四千太平军投降。曾国藩立刻写信给曾国荃要求全部杀掉。


曾国荃对杀降一事颇有顾虑,迟迟没有给曾国藩回信。曾国藩等了一天不见回音,便再次写信催促,说:“今日未接弟信,不知……已降之三垒已杀之否?”曾国荃无奈,只得将降兵全部杀掉。曾国藩接到消息,兴奋异常,在回信中把杀降报告称之为“报喜一缄”,又赶紧给老家的二弟曾国潢写信分享杀人的喜悦。后来又有八千太平军来降,也被一律屠杀。


曾国藩在安庆战役中光杀降就杀了一万多人。所以说,对《解散歌》、《爱民歌》这种曾国藩拿来做宣传的文字,大家当个笑话看看就好,千万不能当真。有人因为读了曾国藩的《爱民歌》,就认为湘军有爱民思想,那是太幼稚了,就跟安庆的太平军看到《解散歌》以为投降就能免死一样,不过是上了曾国藩的当。


1862年,湘军攻下安徽宁国府,进城以后马上开始了大屠杀,城内外数万尸体没人收埋。


南京城破以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当然要纵兵屠城。在给朝廷的报告中,曾国藩大肆吹嘘:“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根据《李秀成供述》,城破之前的城内太平军只有三四千人,被湘军杀害的十多万人大部分都是普通市民,其中绝大部分是没有能力提前逃出城的老弱病残和妇女。


据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关于对南京屠城的记载,“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


曾国藩对南京城内有大量老弱的情况很清楚,因为城破之前李秀成曾经试图把老弱妇幼放出南京逃命。曾国荃向曾国藩请示怎么办,曾国藩最终决定把这些人赶回去,以加速南京城内的粮食消耗。把人赶回去的做法还可以说是尽快结束战争的需要,而明知把人赶回去了,城破之后还要打着诛杀太平军的名义疯狂屠城,那就只能说是丧尽天良了。


在正式报告中,曾国藩也公开向朝廷声称,自己早已向士兵们许诺城破以后可以随意劫掠,财物都归士兵个人。


谭嗣同在《北游访学记》里这样写道自己多年后在南京城的见闻:


“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地人言:发匪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


尽管如此,由于只针对少量城市进行屠杀,曾国藩直属的狭义湘军制造的人口损失数量仍然不算多,估计总共也就百万上下。太平军在攻陷武昌、南京之时,也对满城中的旗人进行过不分老幼的屠杀。湘军为满洲政权卖命,这种加倍报复还勉强可以称之为是古代战争的常见行为。


真正疯狂的其它湘军系军队也就是“广义湘军”的做法。曾国藩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彻底摧毁太平军的后勤保障基础。在《沿途察看军情贼势片》中,曾国藩经过考察发现:太平军“禁止奸淫”,“听民耕种”,“民间耕获,与贼各分其半”,“傍江人民亦且安之若素”。也就是说太平军占领区生产繁荣、民生安乐。这让曾国藩感到非常愤慨和恐惧——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清军如何能战胜太平军呢?


对此,曾国藩得出结论不是要进一步改进清军的纪律、减轻人民负担以与太平军争夺人心,而是认为:清军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对太平军控制区进行大烧大杀,做到“男妇逃避,烟火断绝,耕者无颗粒之收,相率废业”,使太平军“行无民之境,犹鱼游无水之池”,“居不耕之乡,犹鸟居无木之山”,彻底摧毁太平军的后勤保障。


这个战略由不担任主攻任务的其它湘军系军队、以及受曾国藩节制的各地绿营等其它清军承担。这就不是纪律差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对长江中下游经济进行摧毁破坏。


胡林翼、李世忠、李鸿章等人是执行曾国藩毁灭性战略的代表。


胡林翼在书信中说,自己对麾下湘军的要求是:“见屋即烧,烧一屋则赏一次,无论是居民是贼馆。能募团局散人入,专管烧屋,则不过三五日,贼无驻足之地”;又说,(舒城)“得城之时,密派勇丁各持一炬,将城里大小房屋米粮付之一炬,片瓦不留,则异日必无贼可守矣。”(《胡林翼书牍》)


李世忠,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给李秀成写劝降信的李昭寿,捻军出身,先当土匪,再投降清军,后投降太平军,然后又投降清军,打仗不行,烧杀抢掠是专业的,做人做事绝对没有任何底线。李世忠担任江南提督,统领自己的“豫字营”六七万人,在长江沿线无恶不作,甚至还跟其他清军为了争夺财物而出现火并,跟土匪没有任何区别。有一次,曾国荃的辖区也被他抢了,向曾国藩投诉说:“李世忠部下虐民十倍于贼,欲为百姓作不平之鸣。[5]”曾国藩再三以忍让和顾全大局相劝。当时江浙等地清军将领,所作所为也大都与李世忠类似。


李鸿章的淮军也是这个战略的积极执行者之一。赵烈文《能静居日记》记载,在淮军征战江苏期间,从常州一直到松江,淮军“剽掠无虚日,杀人夺财,视为当然”,“乡间弥望无烟,耕者万分无一”、“房屋俱被兵勇占住或拆毁”——真正把曾国藩设想的“烟火断绝,耕者无颗粒之收”落到了实处。


——这便是曾国藩版的“三光”政策,真正的烧光、杀光、抢光。这种彻底的经济破坏,比直接屠城恐怖百倍,让江南地区人民大量饿死。这是造成江苏等地人口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谭嗣同的《北游访学记》也记述湘军系军队在东南各省份的烧杀掳掠:


“湘军以戮民为义,城邑一经湘军之所谓克复,借搜缉捕盗为名,无良莠皆膏之于锋刃,乘势淫虏焚掠,无所不止,卷东南数省之精髓,悉数入于湘军,或至逾三四十年,无能恢复其元气。”


苏州城内的太平军是经过和平谈判投降的。谈判的中间人是常胜军首领戈登。但李鸿章在接受投降以后,认为苏州城中太平军数量太多,难以消化控制。而且如果和平受降,淮军将领们就没有借口劫掠这些财富。于是,李鸿章出尔反尔,先将城中八王召集起来杀掉,然后纵兵屠杀苏州城中军民。城内数万太平军尽数被杀,连带遭殃的还有无数的无辜百姓,城内财富被淮军洗劫一空。

1865年,西方的商人在《上海之友》中刊登了一篇文章记载说,苏州被清军攻破前,苏州一带非常繁华,当地的农民们像蜜蜂一样辛苦地劳动,运河的两旁,密密麻麻的房子。苏州被清军再次攻破后,一眼望去,只看得到破桥断壁,见不到人影,群众见到清军就如同见到豺狼虎豹一样,苏州通往无锡的路上,遍地荒芜,荆草漫生……沿途布满了数不清的白骨骷髅和半腐烂的尸体,使人望而生畏。


李鸿章这种卑鄙残忍的手段激怒了戈登。他感到自己的荣誉受到了侮辱,因为和平招降这个事情是经过他担保的。听到苏州杀降的消息,戈登气得拿着枪要去军营中找李鸿章决斗。李鸿章吓得不敢出来。戈登咽不下这口气,威胁要将苏州城再还给太平天国,甚至扬言还要率部加入太平军,反过来攻打淮军。


一时间,“苏州杀降”成为大热话题,上海、香港洋人舆情汹涌,各国驻上海领事馆官员纷纷表态,“无保留地谴责抚台(李鸿章)最近在苏州的举措,是违背人性的极其严重的背信弃义行为!”


清廷得知了苏州杀降事件,大为震惊。不是震惊李鸿章杀降屠城,而是震惊戈登等人怎么如此不讲道理,把这么一件小事儿搞成外交事件。曾国藩上书力挺李鸿章,认为其所作并无不妥,赞扬其“眼明手辣”、“最快人意”,又说“此间近事,惟李少荃在苏州杀降王八人最快人意””。咸丰皇帝下旨把李鸿章表扬了一番,让他放宽心,“所办并无不合”,“甚为允协”。最后,李鸿章连个公开道歉都没有,只在上海的报纸上登了个声明,说苏州杀降是清军内部决策,跟戈登无关,以“照顾”戈登的荣誉。


在这个过程中,列强政府碍于舆论压力,嘴上也跟着谴责了几句,但并未施加任何正式的外交压力要求惩罚李鸿章。对列强而言,中国人杀中国人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只支持能更好保护他们在中国殖民利益的一方。戈登的抗议是其个人行为,主要也是维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是同情苏州军民。英国政府一边公开谴责苏州杀降,一边派新上任的中国海关总司赫德亲自去找戈登谈判,要求戈登息事宁人。


最终,经赫德撮合,李鸿章给了“常胜军”七万银元的军费,又给了戈登个人一万两银子,事情摆平。


除了直接为战争服务的屠杀以外,清朝的司法行政体系也在一天不停的疯狂杀人。大屠杀也并不仅限于长江中下游的太平天国占领区。当时,受太平天国革命的鼓舞,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反抗清朝反动统治的起义热潮。各地政府也就都在日夜不停的杀人以镇压这些反抗。


最有名的是发生在广东地区的屠杀,其中的广州大屠杀因为有外国媒体报道而变得广为人知。


1854年夏天,广东地区爆发天地会起义,多路天地会义军围攻广州城。广州依靠殖民列强的支持,从海上获得大量补给。天地会起义军长期无法攻克,最终在围城数月以后散去。


起义军从广州撤退后,叶名琛开始大肆屠杀。


在此期间,留美归国的容闳在广州考察,其住处距离刑场很近,他亲眼目睹了刑场的血腥:


“场中流血成渠,道旁无首之尸纵横遍地。盖以杀戮过众,不及掩埋……地上之土,吸血既饱,皆作赭色。余血盈科而进,汇为污池。空气中毒菌之弥漫,殆不可以言语形容。”


容闳说叶名琛杀人,“不讯口供,捕得即杀,有如牛羊之入屠肆”。从广州府的审判记录来看,广州府临时公堂从四月中旬开始的两个月间,审理了35097名犯人,判处死刑30806人,另外还有死于狱中的2225人,实际处死率高达94%。[6]而当时广州城内还有其它审案局也在按照同样的效率杀人。英国广州领事将其称之为“人类信史所记载,在规模和方式上最骇人的处决之一”。[7]


根据容闳的记录,这个夏天,广州杀了七万五千多人。叶名琛后来的自述则说是杀了十多万人。


不过,这只是整个广东屠杀的一小部分。根据黄宇和院士在《两广总督叶名琛》中的考证,只有在广州附近被抓获的或者有情报价值的犯人才会被押送到广州审判,绝大部分死刑都是在府县自行审决的。比如广州北边的韶州府,就有自己的法庭,只将有战略意义的俘虏送往广州。而距离广州更远的潮州则完全自行审理。


杀人之权不仅州府有,还被进一步下放到了县和乡村。韶州府报告,由于犯人太多,根本来不及审理,许多犯人都被发往原籍所在的县审理。一位知县向叶名琛报告,他在上任的十五个月内就抓了一万多造反者,并杀了其中的8757人,另外还有468人在审判之前死在了牢房里。而广州当时有八十多个县,县这一级所杀之人当不少于五十万。


但县里杀人的速度还是跟不上镇压的需要,叶名琛进一步把杀人之权下放。由诸多村落士绅们联合组成的“社学”或“公局”作为执法机构也在大量杀人。黄宇和院士找到了一份资料,显示由三十二村组织的“同仁社学”在起义期间也在受命就地处决起义嫌犯,事后只需要把死者的耳朵送到广州作为备案登记即可。[8]


初步估算,为了镇压1854年的天地会起义,在1854-1855年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广东省、府、县、乡各级通过审理杀人的数量,就在百万左右。更不要说战争中的杀伤以及军队劫掠造成的人口损失了。而这只是广东一省。


在太平天国后期,清军还雇佣了很多海盗参加与太平军的战斗,扬言上交一个人头奖励6块大洋。起初,这些海盗只是在附近的码头上杀人,整个码头上堆满了人头,后来清朝的官员把屠场移到郊外一英里处,两天的时间,就砍下了2000多个人头。


与清军勾结的外国军队在中国的劫掠屠杀,也跟海盗差不多。美国历史学家裴士锋在《天国之秋》中说 “(英法联军的)行径使清军的残暴如同小儿科”。他以1960年9月的一次太平军进攻为例:法军为了防止太平军利用上海城厢一带的房屋进行隐蔽和巷战,干脆把城厢地区的房屋焚毁一空,并在“该地守法居民中间疯狂的横冲直撞,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掉男女小孩……这些残暴的强盗毫无顾忌的强奸女人、洗劫房舍”。据一位目击者估计,仅仅这一次行动,就造成数以万记的中国人无家可归。[9]这些逃过杀戮但丧失家园和生计的人们大部分只会在辗转流浪中绝望的死去。


在防御的时候烧杀一次——坚壁清野;逃跑的时候烧杀一次——不给太平军留下财富和人口;反攻的时候再烧杀一次——以清理残余叛匪为名劫掠民财,是清军在江浙地区跟太平军作战的常规套路。一个地区只要经过一次清军与太平军的反复拉锯,基本上就会从繁华富裕之地变成废墟和荒原。


在整个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满清政权就好像一辆开足了马力的庞大杀人机器,从上到下密切配合,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屠城、经济破坏、司法处决、勾结海盗和外国军队等众多方式疯狂杀戮中国人民,持续十多年。这才造成人口损失超过五千万甚至高达一个亿的巨大悲剧。


这个悲剧,是满洲的野蛮和理学士大夫的疯狂共同造成的。


即使是在中国古代,镇压人民反抗也并不会采取如此残酷的大规模屠杀。反动阶级对待人民起义总是很凶残,但凶残到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这种程度的,在中华帝国历史上还是头一回。我们在第一卷里边讲的明宪宗时期镇压荆襄地区大起义,只对少数造反头目残酷杀害,而且还要上报到中央由皇帝亲自下令处决,根本不存在地方政府或军事将领自己审判并处决叛乱分子的情况。大部分起义的参与者都平安无事。后来荆襄地区多次叛乱,朝廷终于下定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也从没考虑过大规模杀掉一批不稳定分子,而是安排将荆襄地区的无业游民大规模迁移回到原籍。在这个过程中,因为驱赶人民导致沿途大量死亡,执行者项忠就遭到了从地方到中央无数官员的弹劾,气得要辞职。本书第二卷里记录宋朝的士大夫利用酷刑残杀投降的起义军领袖,但也只是杀掉少数领袖人物,其规模跟曾国藩、李鸿章比起来如同小儿科。


明末农民大起义,中央政府的政策也一直是尽量招降。崇祯皇帝总是说:这些人都是朕的赤子,吃不饱饭才造反,能招抚尽量招抚。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有过投降明军的记录,张献忠还投降了不止一次,明廷都没有杀降,而是到处给他们找地方安置,给土地耕种、给财政补贴,希望他们不再造反,想要和平解决问题。一直到明朝灭亡,明军虽然纪律败坏,将领虽然腐败无能,却始终没有对起义军占领过的城市执行过屠城或者大规模杀降的记录,明廷也没有制定过对起义军占领区进行坚壁清野的破坏战略。“不杀降、不屠城”是交战双方都默认遵循的作战规则,这是中原民族整体文明程度达到较高水准的体现。


再往远了看。东汉末年,曹操镇压黄巾起义,抓到俘虏,老弱妇糼者令其归农,精壮者组成一军,号为青州兵,不但没杀一个,反而给予出路。其文明程度也比清军高出太多。


所以,不是说中国古代王朝都跟清王朝一个德性,一遇到反抗就想的是赶紧杀光一切有潜在反抗意识的人,永绝后患。中国古代中原文明下成长起来的政治军事精英们,对人类生命的尊重程度要远远高于满洲。只有在清朝,官员将领们才会像曾国藩、李鸿章、叶名琛等人那样在奏章里边赤裸裸的大肆吹嘘自己如何纵兵屠城、劫掠财富、杀人无数,以此来表功乞赏。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清廷公开鼓励的做法。在很多其它朝代,尽管这些暴行也肯定存在,但至少官员将领们知道这是严重的罪行,在公文中极力掩饰,抹去各种过度杀戮抢劫的痕迹。


至于像曾国藩、李鸿章、叶名琛等汉族高官,他们受宗教化和哲学化的理学思想洗脑,已经把维护等级统治秩序看成是不可动摇的“天理”。明朝中后期理学和心学思想交锋的结果是理学胜出、心学革命被镇压,“天理”胜过了“人心”。人的良知已经不再重要,只有经过哲学论证的天理才是压倒一切的。一个人的想法如果与理学家们认定的“天理”——也就是基于三纲五常的宗法等级制度相矛盾,那他的心就不是人心,而是禽兽之心。对于禽兽,是完全没有必要手下留情的。杀掉这些人跟杀鸡杀猪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消灭禽兽而已。反抗儒家纲常伦理的革命思想,在理学家眼里就好像是病毒一样,总是会迅速传播而又没有什么药物可以医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感染这些思想病毒的人全部杀掉,而且还要把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们也一起杀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病毒传播,维持他们心目中最完美社会——儒家专制理想国的机体健康。曾国藩在解释为什么要杀人的时候就说:“天父天兄之教,天燕天豫之官,虽使周孔生今,断无不力谋诛灭之理,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这就十分类似于宗教狂热式的杀人了。


user avatar   jacky-young-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硬寨打呆仗是一种战术上非常呆板,消极防御的姿态。

1.湘军的作战对象是缺少快速机动载具,缺乏武器装备(尤其是枪炮等热兵器),缺少基层军官组织和参谋体系,侦查/通信手段不利,组织度/训练度都不佳的农民起义军或地方民团。

遇上新式军队,有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参谋系统,能在大范围战场上实现快速机动,具备优良的侦察和通信手段对手,湘军的作战方式就派不上用场了。后来甲午战争时,李鸿章用他老师对付太平天国的老方法,依旧顶不住日本人,就是这种做法局限性。彼时的日军已经完成了近代化改造,从理念、装备到军官素养、战略战术,比湘淮军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老方法对付不了新敌人。


2.湘军本身属于前工业化时代典型的封建王朝民团,没有明确的信仰加成,当兵就是为了吃饷,没有专门的士官培养、预备役训练体系,只有把人全框定在寨子里,由军官负责监视,民团团丁才能够绝死一战,否则你把他们拉出去散开来,排兵布阵,形势不利很可能就会做鸟兽散跑了。组织理念和框架决定了它只能用这种方式来防止士兵的临阵脱逃。

捻军发现了这种方法的弱点,故意不和曾国藩交战。而是骑着马骡千里机动,牵着鼻子跑,曾国藩劳师糜饷最后还收不到效果,最后只好由李鸿章接替。

大可不必对曾剃头推崇备至,他的观人之法有可取之处,他的做事方式也可以有选择的摘采。古今中外名臣良将多矣,那么多值得学习的排兵布阵,战略战术不去推崇。那么多顶级的大号你不膜拜,老盯着一个几级小号干什么,更何况这个小号干的事情很多都上不了台面。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直指人心

第一,攻其必救,战略进攻,方向永远指向敌方中枢位置,战术上以守为攻,能更多的杀伤敌军有生力量。

第二,兵法铁律,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文正公以守为攻,先利于不败之地而后力求多杀伤攻方,到了德胜公手上,更进一步,变成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有十则围之,变成了聚十而歼之。被动变主动,玩出了花,真正兵法大家。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般打胜仗,大概就是我方损失的少,敌人损失的多。


而在1860年左右,欧洲逐渐开始了军事思想、武器、后勤的近代化

曾国藩反而直接退化了

直接退化到一个村里一个宗族过来,叔叔指挥一堆侄子这种远古时代

然后被天平天国吊着打

只好做了几次秀,什么骑着马要往敌人阵营里冲好自尽啊,打呼对不起皇上要跳河等等。


最后就选择了这个笨方法

就是我消耗一千,换你消耗一百

反正你耗不过我


当时洋大人的船是没人敢拦截的,于是太平天国和曾国藩竞价买洋人的东西,这时候倒是一个数学题,请问洋大人怎么定价,才能让双方出最多的钱呢?


而这种消耗,太平天国是真的消耗不起,毕竟曾大圣人搜刮钱财那可是儒家真传,虽然给国家搜刮钱财能力不行,给自己搜刮,那智商都能吓死爱因斯坦。


后续蒋公也采取了这种办法,就是耗


应对的办法,最简单的就是跳出去

但是天国的天王和王爷们舍不得大城市

苏联和上海的人也舍不得离开县城(PS:他们来之前还真要求毛打下省城或者一个打点的市当驻地的说·····)


不想跳出去呢,那就是灵活机动,别和他对耗

红军时期,苏联派就搞什么以堡垒对堡垒,这就是耗

气的某人大骂,这是叫花子和龙王比宝

因为哪怕你能用一百消耗掉他的一千,你最后也抗不住。



怎么破?

看主席被发配那几年发的牢骚就行了············


user avatar   wei-long-wei-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解,曾国藩相信,只要他刀子够快,太平天国别说是粮食,草都种不出来,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怎么可能发展起来?


发展根据地?

“得城之时,密派勇丁各持一炬,将城里大小房屋米粮付之一炬,片瓦不留,则异日必无贼可守矣。”

“见屋即烧,烧一屋则赏一次,无论是居民.是贼馆。能募团局散人入,专管烧屋,则不过三五日,贼无驻足之地。费银数千,我亦不惜。夜间派团丁专以火烧屋,扰贼夜不能安,即日不能战。官军打仗之队亦可派人先焚贼居。成大事,在救大局,莫姑息以养奸。”

“民居贼馆,排队逐层焚烧,逐次烧入,不过三四日可以一空。”


打土豪分田地?

“无惑于妄杀良民恐伤阴陟之说,斩刈草菅,使民之畏我,远于畏贼!”


军民鱼水情?

“行无民之境,犹鱼游无水之池。居不耕之乡,犹鸟居无木之山。” “鸡犬不闻三千里”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英国军队就是结硬寨打呆仗的好手,在适合防御的地形挖掘工事、摆好阵势,等敌人来攻,以此赢得合战胜利,是英军历史上的拿手好戏。加上西欧确实森林和山丘地形多(与中国南方有一定可比性),也为随时都能找到这种适合结阵坚守的地形提供了条件。

尤其是百年战争期间,还使用了专门为打呆仗量身定做的两大神器——长弓手和下马骑士,前者被拿来说事的比较多,其实后者也很重要,骑士本来就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愿意下马摆成密集阵作战,意味着英国王室已经将骑士驯服出了不错的纪律性,成了非常优秀的重步兵,合成作战能力其实要高于当时的封建法军。所以百年战争中的英军算是古代结硬阵打呆仗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了,效果如何呢?也好也不好,要看具体时期而言。

百年战争前期,法国在布汶之战击败神罗之后事实上已经称霸西欧,长期没有等量齐观的对手使得法国贵族不免傲慢轻敌,加上也不适应英军这种全新的战争形式,往往仅靠血气之勇胡乱冲锋,结果正中英国人布下的陷阱,导致前期多次惨败,连国王都一度沦为俘虏。

但是到了查理五世即位之后,整顿加强了王权,任命名将盖斯克兰为统帅全权指挥全军,盖斯克兰的策略就是尽量不和英军正面交战,转而不断袭扰英军的补给线,并在英军主力的反应范围外不断攻取被英军占领的城市,结果局势大有改观,夺回了大多数失地。

但是查五死后,新即位的查理六世得了精神病,贵族分裂成两派,一派(勃艮第人)投靠英国人,一派群龙无首指挥混乱,又恢复了之前正面硬拼的模式(阿金库尔、韦纳伊等),结果亨利五世的硬阵再次得手,几千骑士和长弓手几乎打下了半个法兰西。

到了战争后期,法军又逐渐总结出新的破解模式,贞德和里奇蒙等将领开始尽可能在运动战中与英军交手,尽可能在英军还在行军时就发起攻击(此时长弓兵是基本上没有多少战斗力的),不给英军摆好阵地的机会。后来更是组建了炮兵部队,在长弓射程之外开火,逼迫英军自己从阵地里杀出来,然后再用骑兵冲击。这一套战法使得战争最后几年英军连遭惨败,里奇蒙和让-布劳以此成功将英国人几乎整个赶出了欧洲大陆,奠定了近代欧洲的格局。


不过,到了红虾兵时代,看似已经被淘汰的英军硬阵战法,又重新开始发挥出威力。归结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百年战争是英国唯一一次真正尝试征服整个法国,深入内地较多,所以法军运动袭扰英军的机会也比较多。百年战争后,完成统一的法国陆军往往拥有几十万大军,贸然深入法国本土形同自杀,所以英军不会轻易远离海岸,并且用海军保障了补给线(类似于曾国藩靠长江水军)。其次,战争毕竟是政治的延续,英国在欧洲大陆往往有大量盟军,有效掩护了英军的侧翼和补给线。并且近代战争兵力大幅度上升,使得袭扰战的难度也增加了。

例如半岛战争,表面上是法国各个军轮番不断地给威灵顿那几万人的山坡阵地送人头,实际上西班牙军和游击队都牵制了大批法军兵力,无法有效对威灵顿实施包抄、合围、袭扰等,加上威灵顿本人也非常谨慎,只要稍有冒进的风险,就立刻后退(1812年时),也不打没有把握的进攻战,于是就这样一点点磨完了伊比利亚半岛的法军。

滑铁卢之后,威灵顿就曾说拿破仑不应该主动出击,应该死守,等几十万联军聚集在法国北部找不到粮食,自然不战自乱。这大概是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去套法国的情况了,拿破仑在1814年就是这么做的,他见联军实在太多打不完,就绕到联军背后企图切断其补给线,然而巴克莱直接直扑巴黎,战争就结束了。因为联军兵力太压倒性,所以拿破仑只能在进攻战中求生,加上击溃普军后又不免轻敌,所以还是一头撞上了威灵顿精心准备的阵地。

总得来说,进攻对方“刺猬阵地”的难度在近代和现代战争中并没有减小,推而广之地说,凡尔登和库尔斯克应该也算硬阵的一种,但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何打呆仗和破解对方打呆仗始终是非常考验统帅的战略智慧,以及运用手中兵力的能力,毕竟战争主要是靠人进行的,表面上同样是“呆仗”,可能会因为兵力和战局的不同而效果完全不同。




     

相关话题

  为什么太平天国不会统战? 
  现在网上把清朝说得一无是处,但是为什么能统治268年? 
  如何评价当年的《尼布楚条约》?当时中国明明有实力,为何却主动将北亚的上万平方公里白白“让”给俄罗斯? 
  唐建筑和清建筑风格是不是有很大差异? 
  为什么一般都以乾隆中后期作为清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不是嘉庆中衰? 
  当初汉族人口那么多,被满族的清朝统治近2个世纪,原因是什么? 
  乾隆皇帝选择嘉庆作为继承人,为什么嘉庆被后来的史学家评为最“平庸无奇”的皇帝? 
  如何看待部分明粉将明亡的锅全甩给流寇? 
  中国古代没有受到宗教的束缚,反而是欧洲受到了宗教的束缚,为什么中国到了清朝比欧洲其他国家要落后呢? 
  为什么幻想中国版《刺客信条》正作的玩家都不喜欢将历史背景定为清朝? 

前一个讨论
二战德国投降时仍拥有700万大军,为何轻易投降了呢?
下一个讨论
纳粹德国的战争动员能力为什么不高?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