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花大力气打出来一块好钢,最后被拿去垫麻将桌。你问好钢为什么不去做刀刃,好钢也很尴尬呀。
总不能直说“我不想卷”吧?
这事,讨论维度不同。
你要是从个人角度切入,这事没什么可说的,社会当然要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
你别说清北毕业,就是耶鲁哈佛牛津剑桥,也有毕业后躺平做neet族的,也有佛系到遁入空门的,也有不为名利平平淡淡一辈子做志愿者的。人活得满足的方向千差万别,不可能也没必要设定绝对标准。
要是一块好钢表示“我就是想在马路牙子上杵着,惯看人世浮沉”,挺好,资瓷。
但现在问题是:好多好钢,都不在刀刃上。
懒得找数据,找个老点的,《北京大学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
当年北大毕业生总人数为9603人,除去深造的(本科生多数会考研),签订三方协议的人数为2630人,这里面:
进国企的,757人;进机关的,541人,总占比48%;
进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的,加总371人,14%;
科研机构的,117人,4.7%。
如果看19年的数据,北大博士生77%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总毕业生里,占比第一的行业是教育(23%),第二是金融(19%),第三是机关(18%),第四是互联网(14%)。
北大毕业生最青睐的毕业去处,第一是留本校,第二是华为。
是刀刃吗?从个人收入还有户口等指标来看,当然是。
但这明显不是公众印象里的刀刃,也和国家产业升级所需要突破的刀刃有点距离,至少和十四五里强调的产业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低碳、高端制造业与新材料,不那么“紧密”。
都知道刀刃在哪,但好钢们似乎不大愿意去。
这事你没法怪好钢们,换你估计也得犹豫。
都说美帝大学生被学贷催命,不得已钻向华尔街和硅谷。其实把学贷换成房贷和一线城市落户,咱这也差不多。
只要家里不是有矿有人,那毕业就意味着直面各种生活成本。加上清北的光环,基本的体面还是要的,那只有“求稳”和“求赚”两条路。
前者进体制,后者进金融和互联网。至于国家急迫的产业突围方向,在房价和户口这些个人硬指标面前,还是往后稍稍吧。
公众这时候问好钢们:你们学校也就三四万人,每年国家经费两三百亿地给,怎么没去做那些感觉你们该做的事捏?
好钢们能说啥,只能说“自由选择”。
中国最优厚资源培养出的最优秀的人才们,也是架不住柴米油盐的。
所以我们当然允许名校毕业生们“没那么大的本事”,但当越来越多名校毕业生去从事那些看起来似乎不需要那么多本事的职业、越来越回避那些需要本事的岗位时,你就不能否认国家教育投资倒错的事实。
某个角度上来说,这和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越来越不愿去工厂,是一个道理。
别问我,问就是没岗。
你是个学材料的理科生,辛苦学习专业课,立志为国家造出更好的发动机。现在你毕业了,可国家并没有一个罗罗公司给你加入。你有两条路可以选,转码(这还不包括真正有价值的CAD等工业软件,因为西方在这里的壁垒比发动机还高),为国家造出更好的约炮软件;或者骑上电动车去送外卖。没有罗罗公司的富余岗位给你进,所以研究发动机材料并不是一条现实存在的路,不是月薪三千的问题,是零。
或者你是一个文科生,辛苦学习政治学,心理学,要毕业了,你摩拳擦掌,准备颠覆一个中东君主制国家的政权,为人类社会的民主化做出贡献。然而你发现你的国家并没有一个ngo在运转,没有一个岗位准备接纳你,甚至哪怕你自带干粮,也没有一个岗位让你发光发热,连给你办签证的组织都没有。你只能和三百个和你一样的文科生一起竞争一个西部县政府的一级科员及以下。
所谓人才的培养,是把一个小萝卜培养成一个大萝卜,这样你可以填充一个更大的坑。然而寰球产业链的规矩摆在这里,你的国家根本没有那么多那么大的坑给你去填。萝卜比坑多得多,你这根萝卜越变越大,实际上只是从这个社会的小负担变成了社会的大负担。
不改变我国在寰球产业链上的位置,我变成越大的人才,就会成为一个越大的社会负担。
与其当一只大得不能再大的萝卜,我宁愿做一把小得不能再小的铁锹。哪怕为国家挖一两个只能塞下最小萝卜的坑,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这就是我这几年想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李雪琴的幽默感和表述能力算是非常优秀的,说“没本事”大约也只是因为没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标而已。好比古代很多著名的文人说自己一事无成,只是因为人家的目标是官至宰辅、一匡天下,自然觉得当区区刀笔小吏是“一事无成”。其实单人家那一笔好字和锦绣文章,其实也足以够他们活得不错。在李雪琴身上,真以为李雪琴“没本事”,那可就真是笑话了。
但是,以我与很多清北学生的交流来说,我觉得很多人在看待清北的时候,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即将平台的实力看做学生本身的实力。然而现实却是,平台牛逼不等于你牛逼。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工作的人,认清这一点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我说个自己的故事吧。
2000年的时候,我们县城里有三所中学,一中、二中以及实验高中。其中,一中、二中是50年代就有的高中,而实验高中在2000年才刚刚成立。由于实验高中建成已经是9月份的事情,已经错过了当年的招生,所以经过教育局的特别批准,允许实验高中在当年9月开展招生。而招生的原则也特别简单,只要你想读高中,报名之后就可以来读。所以,那一年实验高中招收的学生全部都是一中、二中的落榜生。
在一开始,县城里的老师、家长对实验高中抱着一种瞧不上的态度。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在当时即便是一中、二中,每年的本科录取率也不过是20%多,也就是100个人里只有20个左右能上本科,而实验高中即便是成绩最好的学生,却连一中都上不了。再加上实验高中的老师,一部分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部分是各个乡镇调过来的初中老师,几乎没有一个有过长期高中教学经历的老师。所以,当时很多人就觉得,去实验高中读书的就是混个高中学历,以后好出来继续打工而已。
我是2002年进入实验高中读书的,那时的实验高中还没有第一届毕业生。那一年实验高中出了个政策,就是如果你的中考成绩超过了一中分数线,到实验高中读书的话可以免除大部分的费用。当时整个实验高中一年招生1200多人,过一中分数线的大约只有20个左右,我是其中一个。我自己知道,以我这样的成绩去一中肯定是考不上本科的,索性不如还去实验高中试一下,至少收费还少点。
2003年,实验高中第一届毕业生的高考结果公布,考上本科的人大约有50多个,其中还有10多个考上一本的。虽然总数并不算多,但作为当年的落榜生,能有这个成绩也很让人吃惊——而当时一中考上本科的也就是300人左右。
2004年,由于教学经验逐渐增多,第二届毕业生的本科生人数已经接近200。
2005年,也就是我高考的那一年,考上本科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200多。尽管这个数字与一中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并且这200多考生里绝大多数考上的都是三本和二本,一本以上的不足50个。
这个成绩一出来,我们县里的很多人是感到非常震惊的。因为他们实在想不通,一群一中的落榜生,是怎么能出上百个能考上本科的人的。
此后几年,实验高中的高考成绩一直还算说得过去。由于高考成绩在这里摆着,因此报考实验高中的学生也逐渐增多,实验高中的生源质量逐渐改善。整体上,实验高中的高考情况依然落后于一中、二中,但对于到实验高中来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都可以收获比在一中、二中更好的高考成绩。
为什么一个以落榜生为主的高中,也没有什么好老师,却能拿出来这样的高考成绩?
以我自己的看法来说,这就是“鸡口”和“牛后”的区别。
一中很厉害吗?当然厉害。但是高中的老师是有限的,他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实验高中的老师固然是新老师,学生的成绩固然也不算好,但是相比于一中,学生们能得到的资源却是不一样的。以我自己来说,我当年的中考分数线超过一中线30分,如果去一中的话,大致是班里中游偏下的水准。但是在实验高中,却是班里的头几名。如果我是班里的中游偏下成绩,老师不见得有心情搭理我,但当我是班里头几名的时候,老师却很愿意多照顾照顾我。于是,很多原本成绩一般的学生,就有可能通过这种关注而获得远超预期的成绩提升。
那些当年一中的落榜生,是真的考不上大学吗?也许并不是,他们只是缺更好地资源。而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一中学生,又是真的笨吗?其实也不是,只是在一中这样一个环境里,很多学习成绩一般的人渐渐成了被遗忘的,最终也就没考上大学,而只能出去打工。
一中的确比我们实验高中好,但那又如何呢?
北大毕业生当然十分优秀,各个省的北大学生,即便是倒数第一,在本省也是可以排到100多的。而很多普通一本、二本院校,分数最高的学生,离清北也还有一两百分的差距。但是,北大也是要进行成绩排名的,北大的各种奖励也不是覆盖所有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在北大,也还是有很多人享受不到平均线以上的资源,甚至有些人还要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产生自我怀疑。反之,在很多一本、二本院校,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能享受到各种学校的资源与政策倾斜。如果你拿普通一本院校的那批优秀毕业生跟排在后面的北大毕业生比,就会发现尽管这批人当年的高考成绩比北大毕业生少了几十分甚至100多分,但前者的发展前景却真不比北大的学生差。
同样,在个人的发展前景上,一个普通一本院校的知名教授也能各种项目拿到手软,生活质量其实相当不错,而北大、清华的普通教授,却未见得能有这样的待遇。
要允许北大毕业生没本事吗?这不是你允不允许的问题,而是从概率的角度上说,总会有那么一群北大毕业生是“没本事”的。
牛固然比鸡大,但牛再大,也要有“牛后”,也总要有那么一群人成为“牛后”。只是,长期以来,大多数人一说清华北大,盯着的也都是清华北大的“牛头”,而不去看那些“牛后”们的生活。(当然了,以清北毕业生的基本素质来说,即便有些人境遇比那些“鸡头”差一些,但相较于大多数大学生,下限也还是很高的)
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我也不是说一定要做“鸡头”——毕竟影响人选择职业和工作地点的因素很多,每个人对未来的期待也不一样。但归根结底,在对自己进行规划的时候,切勿完全把平台的影响力当成自己的影响力,更不要认为自己进了高一级的平台就一定高人一等。如果你进这个平台也只是勉强,也许你未来的发展还真不如低一级平台的“鸡头”。
但与此同时,对于那些高平台上的发展的相对平庸或者说“没本事”的人也要多一分宽容。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人家能发展成什么样,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大多数人在这里也都已经尽力了,说不上是在“浪费国家的资源”。何况,即便是再成功的投资人,手里也有一大堆没投好的项目,难到手那些发展的一般的项目,就是白扔钱了吗?
某北大毕业生:“李老师说的也不对,什么叫没那么大本事,毕业了之后能好好活着也是大本事啊!”
某杠:“其他高校的毕业生也好好活着,没上大学的也好好活着,国家投入这么多资源给你,你就把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好好活着当大本事,不害臊吗?”
某北大毕业生:“有啥害臊的?他们活他们的,我活我的。他们好好活着的大本事,不代表我好好活着的大本事。我能让自己好好活着,对我来说就是大本事。如果你说的那些人自己活的好的同时,也能帮助我好好活着,那对我来说才是大本事。”
某杠:“你莫得情怀,不配身为北大人。”
某北大毕业生:“我有得生命,北大人先是人。”
某杠:“人的生存是体现社会价值的最低标准。”
某北大毕业生:“人的生存是体现社会价值的基础前提。”
某杠:“那你当年为何占用国家资源上北大?不上学你也能生存啊?”
某北大毕业生:“上大学于我是生命的一段路,不上大学于我是生命的另一段路,我走我的路,我看我的花,我过我的坎,我养我的家。路上有路牌告诉我该走哪里,但路牌不能代替我走路看花。路上有你这种人告诉我不该走哪里,但你这种人不能代替我过坎养家。我生命之快乐,和我生命之负担,皆与路牌和你无关,只与我自己有关。”
某杠:“呜呼哀哉,北大精神已死!”
某北大毕业生:“哈哈哈哈,今天鸡蛋打折!”
人不是手段,不是资源,不是工具,人就是人。
如果北大毕业的人一定要有大本事,那么要怎么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本事呢?是毕业定级就高人一等,还是某些行业特许进入?
这难道不是一种新的不公平吗?
我们都是庸俗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幻想一些人来对抗庸俗。他们不必真实存在,但是会被我们投射到不同的人群身上。
如果你没念过名校,那么我们就幻想名校师生可以对抗庸俗。
如果你没做过科研,那么我们就幻想专家学者可以对抗庸俗。
如果你没谈过恋爱,那么我们就幻想有情饮水饱,爱情可以对抗庸俗。
我们还可以幻想有扫地僧,有卫道士,有一种超越我们日常生活存在的精神在帮我们对抗庸俗。恰好,清北是最常接触到的。
没有大本事,不需要别人允许。
有大本事,才需要别人允许。
ps.如果觉得清北毕业必须有本事,那么可以在每年开学季去学校里转转,看看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的熙熙攘攘人群,想想我们真的有那么多有大本事的名额给他们吗....
1997年在校大学生114万;2007年突破1400万;2017年2695万,截止北大生李雪琴参加这期《2021,有一说一》节目时,我国在校大学生已经突破3300多万,这还只是在校生数量,如果算上已经毕业的,达到大学高校教育水平的,人数早已过亿。
不论是数量还是比率,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所以在社会资源上竞争性加大,大学生身份竞争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这一切发生的太快太快。
二十年前大学生还是稀罕物,从各种包分配,到现在各种劝退也不过就是几十年时间,那些适应了“大学生=天之骄子”印象的人,很多现在都还只是中年,思维定式下根本没有适应这种转变,所以在看到很多印象中的“高端人才”去做了与他们印象中不符的职业时,才会产生宛如听着“生物的世纪”而报了生化专业的毕业生看到现状时一样的感慨。
人都是向往高处的,如果这个身份仍然可以轻易的带给她高品质高段位高层次的选择,谁又愿意躺平呢?但是现状是什么?李雪琴自己在节目里说她的同学都去西瓜视频加班了……
选择躺平可以参加西瓜视频节目的录制,选择奋斗的跑到节目里加班,这不能不说充满了一种冷幽默。虽然这可能只是个例,但折射的是当下现实情况的一个缩影,或者说……是一种预兆,预兆的是未来高校生竞争力下降的未来。
新世纪的中国人都比较务实主义,没有人会被虚拟的光环限制住不撒手,像八旗子弟那样拿猪皮抹抹嘴装的生活依然奢侈的情况已经不是现在人的选择了,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带着个高校生的名头就去维护什么最后的倔强,该躺躺,该睡睡,想通了就会明白,轻松愉快是人类最好的追求。
三十年前带专开始烂大街,二十年前开始大学僧开始扩招,现在高校毕业生开始躺平,竞争一直在加剧,压力一直在变大,大到很多人发现已经超过了自己能够努力的极限,于是选择摆烂,这无可厚非,无人能指摘,总不至于还要拿着鞭子抽着我去搞什么新建设。
在这一期节目里有人说这是功利化的追求,实际上不是的,这样的人要的不多,他们恰恰是厌恶了功利化的追求,不愿在功利的赛车道上继续堵着了而已。像房子这样早年的生活日常已经高不可攀,还妄谈论什么功利追求呢?
所以,不仅仅要允许北大一些毕业的人没那么大的本事,也要允许整个高校生、大学生、年轻人,没那么大的本事,这些“本事”的含义里,未来可能包括了车房结婚孩子……等许许多多在老一辈眼里理所应当得到的东西。
李雪琴的这句话情商很高,既满足了一部分键盘侠吐槽「北大不行」的阴暗心理,又以退为进,在为自己赢得包容空间的同时,也自信地表明北大还是许多人有很大本事的。
这句话就像一杯水,乐观者觉得还有半杯,悲观者觉得只有半杯。对北大这样的样本来说,以个别的案例来概括整体水平的做法,太过可笑。
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李雪琴当「网红」也没几年吧,人家微博能做到几百万粉丝,参加各种综艺、上节目,这样的成就有几个人能达成?
李雪琴说这句话,是在参与一档《2020有一说一》节目中被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而李雪琴的回答也很随性:
接着,另一位嘉宾继续深入,发出了下面的灵魂叩问:
完整版视频可戳链接:
浪费北大资源?李雪琴:只要我想,你管不着【第1期完整版】 - 西瓜视频
一连串的问题袭来,李雪琴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继续了她的率真本身,才有了上面那句话:「要允许北大毕业的一些人没那么大本事。」
「网红」是一个具有无限想象力的新型职业,这个职业的天花板非常之高,只要你有趣、有料、有干货,它能数倍放大你的才华,让你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但「网红」这一行业为啥会被许多人视为低端呢?
门槛太低。无论是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还是你隔壁5、6岁的小朋友,做一些搞怪出格的事情,指不定就走红了。
「网红」行业越是这样,越需要有能力、有料的人出来撑场子,用自己的行为带动和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影响大众的审美和口味,缓解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如果让李雪琴们去当文字校对员,做一些重复机械的工作,那真的是人才浪费;
但做「网红」,以「脱口秀」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顺带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大众的审美观,这是一件难度很高并且很有意义的事,怎么能说是人才浪费呢?
国家把经费划给了北大和北大学生正确地享受到了这些经费是两回事。
因为上述事实,北大选择了另一种制造人才的办法,这种办法和清华是显著不同的。
因为北大选择了上述办法,故而北大毕业生的方差是要比清华大一些的。而且这些人在毕业后的人生曲线(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也是比清华要大得多的。
讲完这些事实之后我们就可以批判了。
首先要批判的是因为北大毕业生挥霍了经费的这些言论,你们是没有资格去批判的,原因:
第一,国家给北大拨多少钱这件事并不是和你们商量出来的,在教育部决定的。
第二,你们并不知道自己交的税是怎么用的。
第三,你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交多少税。
第四,即是你们知道你们应该交多少税,这个税率也不是你们决定的或者斗争来的。
第五,这个东西叫税还是叫捐,其实你们自己心里非常清楚。
所以,想象自己具备“无代表,不纳税”的资格,请你自行穿越回独立战争前的北美殖民地,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有,尤其有“我们掏钱建立了北京大学,所以北大没有出成果我们不高兴”这种不存在的事情。
那么现实社会是什么?现实是,你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真正拨款的主体教育部,其实也不在乎北大究竟能不能培养出很多人才?
这就很简单了,因为明清官僚制中的绩效考核在教育事业面前是非常无力的。明清官僚制的考核系统,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出事”。只要北大没有产出更多的xxx,北大的经费就不会砍,你们千万不要觉得北大是一个事业,一家公司,一个承担着责任的系统,事实上北大究竟是什么?
北大是一个拥有“不需要解释的权力”去“问教育部要到最多经费”的政治概念。
怎么去理解这个“不需要解释的权力”呢?
一提到北大学生,社会公众舆论的反应还停留在蔡元培改革以后,还认为北大毕业生天然是国家民族的精英,他们不需要进行任何思考,只是延续京师大学堂和北洋以来的一切固有思维就够了,他们不会去认真研究,说大学必须做到哪些事,才能把“高考选出来的全国最聪明的人”转变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
这就是北大具有的那个“不需要解释的权力”。在刚刚脱离小农社会没几年的公众眼中,北大毕业生天然具备不需要论证的素质和政治义务,北大毕业生在公众的眼中的地位和明清进士在劳动人民心中的地位完全是一样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但是,你们就没有想过,北大的权力是怎么来的吗?
很简单,正如我们一位谦虚的作者所说:
几年前,隔壁拍了一部校史纪录片,叫做《无问西东》。
那么,()只好也拍了一部校史纪录片,叫做《建党伟业》。
刚认识的时候你都没法阻止自己对他的学历崇拜,觉得他能从那场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竞争中杀出来,肯定不同凡响。
你拿着麦克风小心翼翼递给他,让全场兄弟们安静安静,看看清北高材生有何高论。
结局往往是心里暗暗骂街:就这?
也不是说他们肚里完全没有墨水,只是要不就恃才傲物没有情商,要不就蔫蔫摸摸没有气量。
有的装疯卖傻,有的口吐莲花,有的碌碌无为,有的假装自己不是碌碌无为。
德才兼备者,寥寥。
我有时候想不明白,不是我国最高学府么,咋培养这么些玩意?
后面我发现,主要是我们真的离高考太远了。
很多人的人生真的已经不能用一所大学来概括。
像李雪琴,她一路走来,从小网红到脱口秀演员。从吴亦凡你好啊到王建国么么哒。
和北大的培养,有啥关系啊?
就你把她的学校换成上海交大,换成吉林大学,换成中专在读,换成高中肄业。
她一样好笑,不增不减。
所以恰恰是很多人把很多优秀的清北校友的成功,一股脑儿归功于他们的母校。
而没有看到这其实很多时候和他们学校没啥关系……更多是他们自己的天赋与机遇。
这才是荒谬的根源。
优秀的人,有一部分刚好读过北大。
而不是读过北大的,就已经打上了优质人生防伪商标。
那终究只是一本毕业证。
李雪琴是终于走出这个怪圈,她有机会走到媒体面前,认真说一句:
“要允许北大毕业的一些人没那么大本事。”
而这一次,她说这个,终于有人听,有人思考了。
她一个北大网红,终于可以开口说,老娘做网红这么老些年,和北大有啥关系啊?
此去离京,未老还乡。在宇宙的尽头铁岭,她可以卸下光环做自己,再也不用挤地铁了。
东北有什么不好啊?地又大,物又博,还有王建国。
那怎么行?这不乱套了吗?北大毕业的人如果本事不大,那我们的信仰不就没了吗?读书改变命运啊,知识改变命运啊,就差能腾云驾雾上天入地了,你现在说允许北大毕业的一些人没那么大的本事,那以后学区房怎么卖,培训班怎么开啊?
我在知乎说了好多遍,消除内卷的方法就是不要迷信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一群人过来开导我,说我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才行,否则死路一条。
我想这些其实不是说给我听的,而是说给他们自己听的。一旦重点大学的人发现自己毕业后的世界和分数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就需要找到“考上重点大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样的观点来支持自己,信仰不能崩塌啊!
父母花了几百万去买学区房,换来个北大毕业生,怎么说也得赚个几百万收回本吧?上了那么多培训班,没有达芬奇一半的实力说不过去吧?
如果北大毕业的人没那么大的本事,一来砸了北大的招牌,二来卷赢了没有意义,建议北大将毕业后五年内没有当上CEO赚大钱或者做出科研大成果的毕业生取消毕业证吧,这不是真的北大毕业生,真正的北大毕业生是有天大本事的。只有这样,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改变命运的神话才会不倒。
同时,建议给那些没从北大毕业的,但是有了天大本事的人颁发北大毕业证,修改档案,增强北大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