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结论是违背科学的。
科学是方法论,违背科学的只可能是方法。
所以违背科学的是不严谨的研究方法。
历史上也有不少科学的结论一看就不符合经验常识。比如光速不依赖于参照物,不管你向着光源还是背离光源飞行,测到的光速居然是一样的。比如双缝干涉,其结果居然取决于你是否观察。
这些结论一开始也是颠覆三观,简直像是玄学,无人能给出解释。但人们并没有认为其不科学,知道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这些实验资料是公开的,结论是可以重复验证的。谁要是怀疑可以自己做一遍。
当然有许多人怀疑,于是去做实验,然后只能乖乖接受这些“离谱”的结果。因为“事实”是无法质疑的,在事实和理论冲突的时候,错的一定是理论。
于是人们只能研究新的理论来解释新发现的事实。
这套研究方法就是科学。
如果你能拿出实验资料,让大家能重现出你的实验结果,那就是“事实”,是不容质疑的。
但现在你拿不出来,你说,这个现象只有特定的某人能观察到,其他人观察不到。你说,这个实验只有特定某人能做成功,其他人做就得不到这样的结果。
那你觉得要怎么证明你说的是事实?就凭你自称的几十年没说过谎话?
连“事实”都无法确保,谈何科学!
题主可能想问,郭校长让熟鸡蛋返生孵出小鸡,是不是有那么0.0000000000000000001%的可能性是真的。
但我要说,如果的确是真的。
那么郭校长至少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甚至物理学上,诞生几十上百个前所未有的科研成果。
再加上还能任意剪切重构各类大小有机分子,且完美的复原。仅凭郭校长一人,就可以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郭校长很快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她的能力也成为了国家的核心机密。
诺贝尔奖委员会全体人员,想要找到郭校长,求着她收下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鸡蛋返生究竟科学不科学?
其实他还真不违背科学。
早在2015年,就有科学家把“熟鸡蛋变成了生鸡蛋”。
2015年1月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熟蛋返生”的实验过程。
煮熟的鸡蛋,加入尿素就可以让交联的蛋白质分子被打散,从宏观上就从固体变成了液体。
当然,把熟鸡蛋液化,具体“返生”还很远,需要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放于涡旋装置中,进项每分钟5000转的速度转5分钟。
这个过程,进一步切断紧密缠绕的蛋白质分子链,并使一部分蛋白质发生了正常的重构。
例如,其中一种蛋白质的结构复原了85%。
虽然这距离真正的“熟鸡蛋饭生”还差很远,但却具有深刻的意义。
如果相关的技术成熟,在未来有望对癌症进行靶向治疗,可超过1600亿美元的价值。
而郭校长呢?
“熟鸡蛋彻底返生”的过程,只用了短短30个字:
方法是——超心理意识能量。
当初事情发酵之时,郭校长很硬气地回应:
我一句话就告诉你——时光倒流,最通俗易懂的就是只能这样子。
甚至还扬言,她的课程未来回去中科院授牌。
结果「中科院之声」回了一个字:
但凡她有点“大师”们的能耐,完全可以这样解释嘛:
只可惜郭校长比那些大师们差远了,也就只有带着小学生哄家长骗学费的本事。
从科学角度来说,“鸡蛋饭生孵小鸡”究竟有多难呢?
这就不得不先说蛋白质的结构了。
蛋白质有着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又被称为初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包括氨基酸种类,数目,以及序列。
不同的氨基酸,通过α-氨基与α-羟基间的脱水结合,形成肽键。
随着更多氨基酸的结合,组合成多肽,则会发生折叠,从而形成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也即次级结构。
由于肽键是刚性的,所以不能随便折叠,而是有规律地盘绕折叠。
一级结构中,只需要氨基酸发生一丁点的改变,就能改变二级结构,从而影响整个蛋白质的功能。
某些蛋白质分子中,甚至还可能形成超二级结构,也即二级结构聚集体,甚至形成介于二级和三级之间的结构域。随着多肽链的增长,就会进一步折叠卷曲,形成复杂球状分子结构,这便是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随着数条独立的三级结构,再通过非共价键的方式相互连接,最终形成的聚合体,便是四级结构(quaternary structure)。
一个蛋白质分子的典型结构是这样的:
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时,蛋白质结构会发生解体。
一开始仅仅是非共价键断裂(前提是温度一点点提升),原本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变成一条带着均匀负电荷的线性分子:
随着进一步加热,蛋白质还可能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并最终发生交联凝固,形成不可逆的网状结构。在宏观上,也就变成了固体。
其实,关于蛋白质复性的研究,并不在少数。
在自然状态下,蛋白质都拥有一定的复性能力。
但是,当蛋白质破坏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不会再自然恢复活性。
按照人类当前掌握的技术,凡是一级结构破坏的,无一例外,都不能复性。
也就是说二、三、四级结构破坏了,还能通过各种方式让蛋白质再次重构。但如果氨基酸错误了或缺失了,那基本就无能为力了。毕竟哪怕一个氨基酸的错误,也可能导致整个蛋白质的失活。
即便我们不谈脂肪和糖类,只看蛋白质,难度也是无法想象的。
一颗鸡蛋大约有6-7克的蛋白质。
氨基酸的平均相对质量是128,那么,一颗鸡蛋大约有0.05mol的氨基酸,约:
3×10^22个。
哪怕出问题的氨基酸只有一百万分之一。
那么也有3×10^16个,也即3亿亿个。
哪怕平均每1秒钟完美恢复一个,也需要9.5亿年的时间。
即便1秒钟能控制1万个分子恢复,也需要近10万年的时间。
总不能为了让一颗鸡蛋返生孵小鸡,做实验做到天荒地老吧?
……
超出了认知范围或者空间限制的,当然是可能存在的。
但让熟鸡蛋饭生孵小鸡仅仅靠人的意识,概率可能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
为什么概率不是0?
毕竟人作为有质量、有温度的物体,引力和热辐射对鸡蛋必然有影响,影响到鸡蛋分子的热运动。
那么,人类意识让熟鸡蛋返生孵小鸡的概率至少大于普朗克时间/庞加莱回归时间嘛。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掌控药企的大资本家,还有官。
其实大家都明白。
希望仇医者不要因为自己的懦弱而拿基层医生出气。看到卫计委的大官了吗?您敢动吗?
在意。
不会直接问。
介绍人靠谱,一开始就会说清楚,如果接受不了都不会来见面。
凡是见面的,都是硬件条件已经可以接受了。
反之对女方也是如此。
反正我当初相亲是这种情况。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