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明是越国灭了吴国,为什么后世的东南政权多定国号为“吴”而不是“越”? 第1页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孙策,出生“吴郡”,又回兵占了“吴郡”,被封“吴侯”。后面都是沿袭他的。秦设立“会稽郡”开始,“越”字就不用了。况且后来“孙吴”把南面丘陵里的山大王叫“山越”,就更没人用“越”字了。(如果我能挂很多图,并且扯得远一点,也许就能成大V了)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



user avatar   liu-huan-45-72-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别假设战场为中国领海和印度洋或者太平洋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一神论相对多神论是人类认知上的进步"的观点? 
  古人黑夜都会做什么? 
  古今中外有哪些皇帝让你觉得你上你也行? 
  金第二次包围开封时宋朝军队哪去了? 
  大陆当年为什么不打台湾而打朝鲜战争?难道朝鲜的地位比台湾还重要? 
  《史记》和《汉书》各有什么优劣? 
  历史上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故事? 
  古代非长皇子出生的时候天有多个异象,皇帝会直接立他为太子吗? 
  仁宣之治和康乾盛世两个时期相比,哪个国力更强? 
  国际社会如何看待刚拥有核武器的中国? 

前一个讨论
文化相对贫瘠但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能否通过创作大量“仿古文化产品”来塑造民族传统和文化记忆?
下一个讨论
计算机专业40岁以后有什么出路吗?





© 2025-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