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一篇学位论文(博士论文尤甚)最能反映作者真性情的“活文字”就是致谢(后记)部分了。
绪论、正文和结论说的都是别人的事[1],间或能够体现出一点作者的观点和看法也多是板起脸来“做学问”。对外行来说,这是“死文字”。要么读不懂,要么不爱读,看着看着就让人昏昏欲睡了。而素以严谨性和科学性为最高追求的“科研论文”,又有多少能让作者真情流露的空间呢?可能你会说科研论文本来就是要追求科学,追求研究过程的严谨认真的呀!但是,一个好的研究,一篇上乘的文字,原本也是可以融入丰沛的感情的,甚至是可以将理智与情感臻于合理和平衡的。虽然很难,但是不意味着没有。
哪里有呢?比如《史记》。
司马迁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对悲剧英雄的扼腕叹息,对历史的深刻洞见和思考都融入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中去了。在他笔下,项羽、蔺相如、李广、荆轲的故事读来是那么的荡气回肠,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它让人的心老是揪着,为古人担忧,为古人欣喜,为古人流泪。所谓击节叫好,拍股叹息,就跟听评书似的。所以,好的史学著作同时也可以是文学作品。这样倾注了感情的文字才有生命力,才能做到千载以降,至今读来,仍是那么让人感动,让人深思,让人“放心”不下。
我的导师对我说过,做研究一定要能吃苦,因为做有文字的学问容易,做有生命的学问难。你看那些能留下传世作品的大家,无一不是历经磨难,饱受煎熬才能做出真学问的。这话我读硕士时感触还不很深,等到我自己读博士时,我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也更能体会到中科院自动化所这位前辈的不易。
在我读过的博士论文致谢(后记)中,有文字平实,细数读博期间的家长里短的;有语蘸深情,感恩父母师友,爱人孩子的;也有回首往事,致敬青春岁月的。这些文字有长有短,有详有略,有粗有细,不同的是经历各异,相同的是情感如一。我甚至觉得可以把一定样本量的论文致谢收集起来写篇论文研究一番,那一定是一个非常有意义又有意思的研究。(我一直觉得知乎的许多学术科研话题下的回答,多以理工科背景为主,这太“偏食”了,也不全面。所谓兼听则明,人文学科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代表和声音,姑略补之。)
一个人的文字中藏着他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吃过的苦,每一个藏在文字背后的灵魂,都是在用笔丈量人生。
科研路上,我们经历过,我们感动过,我们彷徨过,我们辉煌过。要知道,纸面上印刻着的铅字,每一个字都是我们活过、爱过、努力奋斗过的痕迹。过去虽已过去,但必将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照亮你的独一无二的美丽人生。
前日在图书馆复习,因劳累困倦,便再次翻起中科院的这篇博士论文。一边读一边流泪,我甚至觉得这位博士苦难的青春让我无地自容。
现在,他处于人生的巅峰,他成功了,他的事迹在论文里很清楚,大家也讨论了很多,我对他的人生没有更多的想法,但对我的人生还有很多困惑。
“幸亏他读的是计算机,生化环材已经哭晕在厕所里了”
这是科研圈里讨论的很热的话题。就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专业选择有的时候确实能改变命运。这位博士选择的是计算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一定的天赋,他得到了高回报;可是,有些专业、有些行业,它就注定了没办法高薪。那穷人的孩子怎么办?难道穷人都要去读理科?难道穷人的孩子都要去读计算机?
我有这样的疑问,因为我不是学理科的,也不是学计算机的,更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在我的心中,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当初高一结束选科的时候怎么就不能咬咬牙、使使劲去学理科”,冷静下来看,真的是咬牙使劲的问题吗?高一时候的自己的精力不都在理科上吗?政史地都是靠背背、抄抄答案然后考试就高分了,自己自习什么的全部都在理科上了,然后呢?回报率极低。我想我可以说自己是“不那么擅长学理科”,如果学上了理科,我可能就在上二本、三本了。我的专业社会保障可以说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好好学下去,我也不奢望高薪,中产就好。我把自己的专业做好,自然会得到不错的收入。
你这样到时候父母叫你拿医药费时你拿得出吗?
很尖锐!是的,我很大可能拿不出。我也想问,我学了理科,搞了计算机就能拿出吗?我们知道计算机高薪他不是一个普遍的情况,在众多专科都有计算机专业,如此激烈的竞争我可能就在漩涡里被卷没了。我对理科不感兴趣,对数学有时候是无能为力,我认为我就算学了计算机最后的结果也可能是拿不出医药费。
再来看看我母亲的想法。她是山东落后地区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她的愿望就是我去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读师范,然后去当老师,从此成为“公家人”,吃上“国家粮”,她从来不期望我有高的薪水,当然,这很大程度是是因为她是“文盲”的局限性,她不懂专业,不懂大学,只知道老师很好。我的妈妈只希望我离开农村,再也不要回来。
在从我自己的角度考虑,如果未来我有自己的孩子,我会希望我的孩子为了我的医药费去学习吗?我甚至觉得有些可笑,怎么会有如此荒唐的想法!
到目前,我的想法是与其考虑我父母医药费的事情,不如每天拿出几分钟去和爸爸妈妈通话。我现在是大一,我就感觉到我和父母相聚的次数拿着手指头都能数完,那个我妈妈倾其所有让我离开的农村我也回不去几次了。我想我最应该做的就是尽量和我的爸爸妈妈每天通话,而不是考虑什么医药费的事情。我在大学、研究生、博士的这几乎近十年的时间,是我的父母快速老去的十年,也是我成长成才的十年,我能不能成为妈妈眼中的骄傲,就全靠这十年了。
我目前也在实践我自己的想法,我想只要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在尽孝,从未间断,就算到时候我拿不出医药费,我一定是无憾的,因为我该做的都做了,我的父母在我的陪伴下很快乐,他们看到它们的儿子长大了。今天是父亲节,第一次给父亲买礼物,第一次给母亲买礼物,真的很快乐(因为到了大学才勤工俭学赚了些小钱)
呸呸呸,为什么我的父母一定要我拿医药费呢?他们不能健健康康的吗?
首先这个致谢写得好,富有感情,比起那些千篇一律的致谢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其次,我注意到该博士是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现在在腾讯工作。那就算Happy ending了。
如果是我们天坑专业毕业,那毕业八成得怀疑人生。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已经出现很多次了,如果家庭条件尚可那可能还好,关键是很多这种家境的学生,还喜欢报考天坑专业,毕业后发现工作也很难找,找到了工资也不高,即使进了高校,发现自己还是高校那一颗韭菜,用完了就可以扔了那种。我们专业俗称药渣。
所以家贫更要善于做出选择,因为错不起。尽管天坑专业也是国家需要的行业,但是国家并没有任何保障,走了这一行,你爸你妈不多的存款可能还会减少,所以不要选。同理强基计划也不要选,以后你会感激我。
苦难本身没有什么,但是要在终点看得见光。如果没什么希望,你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吗,我相信不会。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不被生活所击垮,如野草一般旺盛的活下去。
感谢你,让我再一次见到了平凡中的伟大。
我衷心祝福他一生身体健康,美满幸福,充盈富足。
(
我衷心希望他的子女能正义且快乐,不以做人上人和阶级跨越为人生追求主旋律。
我衷心希望他的孙辈能像他们的爷爷一样,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而不选择去剥削国内外的任何人。
)
这是隔壁宗老师学生的论文,估计也只有宗老师的学生能写出这样的致谢,其他人哪怕有这样的经历,大概率也不会写在论文里。宗老师是所里为数不多的几个比较有情怀的老师。之前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现在中国学术圈的一些弊病,还说,自己年纪也大了,希望能够给科研界留下一点什么,鼓励我们要多读书,学会做人。很有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那种家国情怀。
读到这篇致谢的时候居然哭了一会儿,我最近情绪不太稳定,感觉烦恼,迷茫,孤独,甚至想人生重开,写这篇回答说一下自己的经历就当是倾诉了。
和这位同学差不多困难的前半生,我却还在继续着我的困难。
我出生在落后地区的农村,从小有先天性疾病,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很难受,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烧,但因为没钱,我从来没去医院检查过。
读初中的时候要住校,我和另一个同学翻进一家废弃的院子偷了两个长凳和一个木板做成了床,住校后每顿饭吃的就是两个馒头加一根辣条,对着水龙头喝凉水。我夏天会去帮别人摘金银花,夜里替别人看水管,秋天会去刨藕,冬天会去帮鱼塘清池子,没活的时候也会去路边捡铁。
我在一所可以免学费,有助学金的高中读了两年,生活一如既往的简陋,都十七岁了还要穿表哥的旧内裤,高二的时候,我突然吐血昏迷了,后来经历一场治疗,休学回来,我就得了强迫症,严重的时候会用绳子使劲勒着自己的头。
勉强读完高中,去了一所还算知名的大学,读了一个奇怪的专业,那是一段让我很怀念的生活,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到后来读了研,收到的补助甚至都让我膨胀了,我觉得自己进到社会肯定能拿很多很多的钱!我甚至幻想着等自己赚钱了就给我村子的小学设个奖学金。
可是造化弄人啊,我读了化材专业,又经历了我之前讲过的那些破事,身体垮了,也没有继续读博。后来毕业去了工厂,拿着可怜的工资,做着忙碌的工作,生活依旧困难。最开始,折腾来折腾去,化材专业可能的工作,我也算试了个遍,可越试越绝望。我内心极度不平衡,我极度的烦恼,后悔,情绪极度的不稳定,偶尔暴饮暴食,偶尔不吃饭惩罚自己,偶尔待在办公室发呆到十二点,偶尔一夜不睡思考人生。我对贫穷越发的恐惧,我对落后的小城越发厌恶,我不想去联系亲戚朋友,不愿去恋爱,我偶尔劝自己心向阳光,平和包容,偶尔又想去破口大骂,杀了化学材料的x。
上学读书是什么,是xx我这辈子摆脱那种恶心生活的希望啊,化材却亲手毁了他。
我只想在我的论文致谢里写一句话:材料化学,老子真想把你x杀了!
还好博士选了中科院自动化所,进大厂毕业年薪百万不是梦。
更新:澎湃说,论文作者黄国平 2017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后,已赴腾讯就职,在该公司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AI Lab”担任高级研究员。
看来言中了。
来来来,新的小白鼠又上线了。自9.12起,葡萄牙取消室外口罩令。
葡萄牙、中国全民疫苗接种情况分别是:
葡萄牙:一剂(86.85%)、完全接种率(81.1%)【截止9.13,均位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一剂(?)、完全接种率(78%)【截止9.22】
所以,从完全接种率上来看,中国已经达到70%的红线,但delta比较凶残,有研究数据表明,针对delta可能需要88%以上的全民接种率才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而现在葡萄牙的一剂接种率(86.85%)已经接近于88%了,最多再过28天,葡萄牙的完全接种率也将会接近88%。
新冠肆虐了一年多,葡萄牙从今天起,开始试水群体免疫,真的是拿命在试啊~
葡萄牙会成功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不在知道大家为什么都喜欢拿以色列来举例证明群体免疫是失败的。以色列的实际完全接种率到现在连70%都没有(63.02%),这个国家连讨论群体免疫的资格都没达到。
就这个接种率,也就无怪乎日增10000+。
9.16葡萄牙TSF更新葡卫生部会议报告:4/5的住院治疗患者和14/15的ICU患者没有完全接种疫苗。(说明接种疫苗还是有用哒!!!!)
“葡萄牙人民投票,投票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葡萄牙总统 马塞洛
Infarmed 会议:大于5岁的儿童,疫苗的接种(计划)可以推进。 葡萄牙已有 81.5% 的人口完全接种疫苗,预计将会出现新的变种。
同一天,葡萄牙卫生部在官网称:我们已经在大流行的末期。[1]
晚上和同学谈到葡萄牙取消室外强制口罩令这一行为,突然莫名的觉得这个国家很勇是肿么回事。
近一个月,葡萄牙的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居高不下,但是葡萄牙政府还是做出了这么大胆的决策,当然比起之前的英国、以色列……葡萄牙的勇是建立在超高疫苗接种率之上的。假如这一次成功了,全世界应该就会慢慢解封吧。
在《葡萄牙史》的序言部分,作者戴维·伯明翰说:“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擅长生存之道的国家之一。……在欧洲的许多历史进程当中,它还是一位先驱者。”
今时今日,留在葡萄牙人民血液里的大航海开辟者的基因,或许并没有消散,还在以某些方式传承着。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上网买个球拍,还能牵扯出来这种糟心的事?有规定必须双一流学校才能买吗?还是说我们河南人不能买?
听完老板的回应,我这个河南人火更大了:
客服他们20多岁做这个工作不容易,因为别人投诉,情绪不好才说出这话的。
明显是这个客服素质不行,就别在这装委屈。
好多人还会说断章取义,那我先把事情说清楚:
一个学生买了球拍,对赠送的礼物不满意,过来询问,之沟通中客服就开始魔幻操作。
地域歧视,这句话没得解释,但是常年经受地域黑的我已经习惯了,我还真是感恩,谢谢你让大家知道我们河南人很穷;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人就只知道种地,每年调出 400 亿斤原粮和加工制成品,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可偏偏发展最不好、最不受重视、最不怎么见起色的就是农业。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1,搞不动教育,全省仅有一个211的高校,好几个从河南大学独立出去的院系都已经是211高校了,河南省委屈啊,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所以河南每年高考都是数一数二的内卷大省;
2,不懂得搞经济,没有好的教育环境,就留不住人才,人口外流严重,自己没有人才就缺少经济头脑,就更难以发展经济。
所以河南确实穷,大家都知道,没必要专门讽刺我们,只会让大家觉着你这个人没素质。
除了这些,恐怕作为名校毕业的你,早就忘记了初中历史书上说的“得中原者得天下”。
没错,四川大学作为双一流学校,确实比河南理工大学好,但是买东西没有必要歧视一本的学生?并且人家现在已经考上郑州大学的研究生。
大学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没有任何大学教育可以说是浪费时间的大学,你没学好,只能说是你自己的问题。
四川大学马克思毕业的,真是验证:不管受过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学过多少理论思想,永远启蒙不了屁股歪的人。
话说:阿迈威运动专营店的客服,为什么我都给你主动发信息一个多小时了,你还不回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