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搞清楚主次关系。
是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让日本不断消耗国内资源且无法从中国获得足够的回报。
所以日本要继续保持在中国的军事战略就必须去抢有现成石油香蕉铝矿等战略资源的东南亚,从而和西方殖民者产生冲突。
抢占法国殖民地激化了冲突导致美国制裁(中国在抵抗日本全面侵略四年后美国还在给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美国制裁导致日本战略资源中断,不抢连中国都保不住。
为了抢劫成功必须要先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于是有了珍珠港。
所以,珍珠港对中国,意味着抗战成功的消耗光日本战略储备,迫使日本举国冒险惹了打不过的主。是中国人民抗日的阶段性胜利标志。
向日本宣战没有顾忌了
反对前排各种回答。
1.中国击败日本侵略者本来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毛泽东导师在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堪称现代最伟大的政治军事预言之一:
(五)于是问题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六)这些问题的主要论点,还在两年之前我们就一般地指出了。还在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六日,即在西安事变前五个月,卢沟桥事变前十二个月,我同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中,就已经一般地估计了中日战争的形势,并提出了争取胜利的各种方针。……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只是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
……为反驳他们,我们不妨举出红军的战争史。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所占的优势,比内战时红军的地位强得多。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就是日本能占领中国一万万至二万万人口的区域,我们离战败还很远呢。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同日本作战,而日本在整个战争中须得时时在其后方作防御战。中国经济的不统一、不平衡,对于抗日战争反为有利。
2.珍珠港事件确实减少了中国的压力,但是这个压力中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来自美国:
在日本侵华的过程中,美国持续的为日本供应战略物资,包括且不限于石油钢铁,并且还以名义上的“中立”实施对中国的单方面禁运。美国对日供应石油一直持续到1941年7月底,当月日本御前会议确定“南下”大方针,7月25入侵法属印度支那,次日美方冻结日方资产,然后28日宣布禁运石油。
至此,从37年7月“正式抗战”到41年7月美国停止支持日本,长达4年的时间里,美国是侵华日军的后勤,是事实上的日本的帮凶,美国反法西斯的历史,只有4年。
3.珍珠港之后美国对华援助缺乏实际意义:
从1941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方合计获取美国援助8.45亿美元,占“租借法案”对盟国援助总额的1.8%。而且贫弱的中方为了这份施舍,以“回惠租借”的方式付出了巨大代价:
中国为向驻华美军提供物资和劳务,从1941年7月—1945年9月垫款约2459亿元,美国偿付了其中的1479亿元,未清偿的980亿元被列入回惠租借账内。即使是按1945年9月1:921的汇率计算,这笔未清偿的垫款,也相当于1亿多美元。这些垫款在中国财政收入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1942年7月到1944年年末,中国向美国垫款约500亿元,相当于这几年国民政府财政实收总额的48.5%,相当于1944年法币流通总额的26.4%。1945年,国民政府支付美军开销的费用,更占到当年法币发行量的53%。
此外,中国还为美军修建机场。如在修建能起降B-29轰炸机的新机场时,国民政府曾抽调劳工40余万。在国民政府开列的“回惠租借清单”中,财政部垫付的机场建设费有80亿法币,中央银行垫付的空军基地建设费有48亿法币。中国为支付这些垫款,不得不大量印刷法币,极大地加剧了通货膨胀。
简单的说就是中方首先得自己大量印钞购买服务并且为美军提供服务,美方之后再兑现这些“援助”,这变相导致了民国经济的总崩溃。
所谓的飞虎队也不是什么“援助”,而是一群战斗力可疑的高价雇佣兵,比起苏联援华空军无论是及时性还是战斗力都是有问题的,作风更是天差地别。
4.珍珠港的发生不是因为美国的制裁禁运,而是日方在1941年7月御前会议制定的战略方向导致的必然结果。41年之后日军分兵太平洋战场也是这个战略大方向决定的,而不是因为美国。
事实上1944年之前,日军的绝对主力都是部署在中国战场,直到44年下半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兵力部署才超过中国战场,而那个时候整个日本都已经接近油尽灯枯了。
当然,在快要油尽灯枯的日军面前,国军还是支棱不起来,只能说明民国彻底没救了而已 。
所以总得来说,抗日战争绝大部分是靠中国人自己打赢的,战后至今的国际地位,是靠中国人民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
这既不需要列强“承认中国是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也不存在“得到国际援助后胜利就有了保障”。
因为胜利是我们的人民自己争取来的,没有这些法西斯帮凶因为分赃不均(实质上就是抢夺东南亚殖民地)而给我们撒过来的一点点碎屑,我们最终也能干烂日本侵略者。
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最终是像毛泽东导师预测的“最差局面”那样,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像磨盘一样,把日本的国力一点点挤轧研磨干净,那么日本面临的局面会比挨两颗烟花就投降要惨痛的多。那就真是全员玉碎,车轮高度以上男性死干净,也不是不可能了。
因为日本几乎没有可能向烂的狗都不愿意拿正眼看的民国政府退让投降。
识字率
明代:
明朝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
《明史·杨继宗传》中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即:“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
明代小说出版业繁荣,有大量的人购买这种休闲通俗读物。
传教士记载:利玛窦等合法传教士的著作,他们不约而同地记载道:他们惊讶地发现明国老百姓识字率很高(而那个时候他们使用二十多个拉丁字母的西班牙葡萄牙母国的识字率可能还不如用几千个汉字的大明),并且把识字率高的原因归功于两点:1.中国人特别注重文化教育2.中国各地方言差异大,要互相理解必须靠文字作为桥梁。
清当局:
第一,生员不得言事;
第二,不得立盟结社;
第三,不得刊刻文字。
第四,大兴文字狱
第五,篡改历史文献
第六,禁毁和篡改汉语著作
通过以上手段,经过两百年黑暗统治中国人识字率终于达到历史最低的 1% (清当局学部在1909年的统计,当时中国人的识字率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