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决定了记忆力”的说法并不确切。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注意力与记忆力并不是独立工作的,相互作用很复杂(尤其是无意识记忆的形成过程)。
视觉注意力和视觉短期记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得比较多。注意力可以帮助主体选择性地将项目编码到视觉内存中,而且能够影响已经存储在视觉内存中的信息。这涉及丘脑网状核对感官进行干扰:
可以参照:
Nakajima et al., Prefrontal Cortex Regulates Sensory Filtering through a Basal Ganglia-to-Thalamus Pathway,Neuron (2019),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9.05.026
另一方面,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可以引起一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健忘,但患者仍能产生大量记忆,而且他们对某些信息的输入特别敏感。实验证明,睡眠状态的人可以通过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等进行学习,那和注意力简直扯不上关系。睡眠学习产生的记忆痕迹在清醒状态下是意识不能主动访问的,对清醒状态的行为产生的影响较为间接。
例如人可以在睡眠中将声音与气味、多种不同气味、单词的模式联系起来,相关回路在清醒状态下也有效:
可以参照:https://doi.org/10.1016/j.cub.2018.12.038
在对运动表现的研究[1]和高水平运动员·艺术家的反馈中,自我意识被认定妨碍了他们的表现。当运动员或表演者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意识太强烈”时,“想得过于努力”会抑制他们的身体行动和创造力。人对一件事的反应越快、越精准,它就越有可能是无意识直接指挥的。不要以为“注意力特别集中”是什么好事情。
当然,贩卖“吃了我的药就能提高孩子注意力→记忆力→学习成绩,不吃那就被别人家的孩子超过”之焦虑的家伙不管这么多。
在这问题下大谈多巴胺也是那种“看了点名词就编故事”的类型。在基底核内,纹状体棘状神经元投射到苍白球、苍白球投射到丘脑的神经递质是γ-氨基丁酸,丘脑网状核由大量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神经元组成。
这“不问是不是、就问为什么”的表达,名都不匿也不整个马甲,上了热榜而大部分回答的赞同数不到30——我觉得相关人员的注意力应该放在自己的饭碗上。
在某个网站上,你还能找到顺势炒作:
“在知乎热议的热度非常高”(棒读)
这小编通过一顿“狗屁不通模拟器”风味的胡说八道,喜提7个阅读量,真是惨不忍睹。
建议相关人员多谈些学问,少整这类歪门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