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
我是研究听觉和注意力的,我一直一直很想证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好」,这样我就可以在我导师面前边听音乐边工作了。然而,最近(2019年2月初)的一个新研究,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提供有效答案。
答案是,不好。听任何类型的音乐——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亦或是你听不听得懂歌词、甚至有没有歌词——都会明显损害你的工作表现。相比之下,图书馆里的杂音不会有明显影响。
关于这个实验有两个关键的问题。
在这个研究中他们尝试了五种情况:
1和2结果没有区别,但后面三个——无论是怎样的音乐——被试的创造力测试成绩都不如没有音乐的状态下好。
这个研究中认为图书馆杂音和音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 steady state,这个说法不是很完美。从声音工程角度来说,应该说它是 uneventful (中文可以翻译为「平缓的、期间没有发生特别令人注意的事件)。换言之,音乐特别影响工作很有可能是因为它太 eventful了(音乐戏太多,你可以这么想)。再换言之,除了图书馆噪音,其他的平缓的环境性声音(ambient sound)都应该对工作没有明显影响,譬如说下雨天的声音、树林里鸟儿叽喳的声音。当然,这声音不能太响了。
更有趣的是,即使在被试非常喜欢这首歌,明显情绪被带动起来的状态下,亦或是被试平时也在学习工作时听这首这类歌的情况,ta 听歌时的创造性表现都明显受到了负面影响。
在心理学上,创造力测试多以发散性思维为指标,一般分为语言和绘图两种。
这里是用的 语言式的创造力测试,使用的版本名字叫 远距离联想测试 (Compound Remote Associate Tasks ,缩写 CRAT)。这里我从现有的中文版里取两个例子。
(现有的中文词汇远距离联想测试是由台湾国立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和辅导学系的教授 陈学志教授等编制的)
在这个实验中,主要探索的是「创造力」(creativity),但如果仔细思考这个实验使用的任务本身,其实代表的 语言记忆、顿悟、问题解决 这三大能力。语言记忆 影响你的语文英语成绩,顿悟 影响你的数学作业、问题解决 影响基本所有科目。
所以,不要认为这个研究的标题里针对的是「创造力」就和日常学习工作没关系了。
名场面:背景音乐笑着对所有科目:不是啊,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 都是垃圾。
虽然如此,我还是忍不住听音乐。改写一下 @吴迪威威 的答案:
写作业时听歌,不是为了提高作业效率,而是为了把写作业变成开心的事儿。
同意。
相关研究的参考信息:
Threadgold, E., Marsh, J. E., McLatchie, N. & Ball, L. J. Background music stints creativity: Evidence from compound remote associate tasks.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19). doi:10.1002/acp.3532
个人建议
写抄写之类的作业放心大胆听各种流行歌,我经常high了边写边唱
写数理化的作业,听古典音乐
个人体验是,因为完全记不住调子!!所以不会分心跟着哼起来。而且可以屏蔽掉很多东西,注意力集中一级棒。
题目是问听音乐会不会影响写作业,请不要跑题。
先说答案:
N=写作业的人,作业类型、数量、难易,音乐类型、歌手、作曲、演奏、版本、音效,播放器质量,听音乐的方式(发烧级、套装级、蓝牙音箱、入耳式等),写作业的环境(教室、图书馆、校园树下、有无小伙伴,家里小房间、大房间、院子里、有无家人在、有无猫狗在等),写作业的心情,写作业的时间,等等。
略微展开——
写什么作业?抄写英语课文、单词还是作文?数学几何题还是三角函数?语文作文还是计算机编程?相信任何一个正在做学生的人都知道环境噪声的影响效果是很不一样的,没有多少人相信或有这样的可能长时间处于某种程度的安静中,但是有无数学生在音乐陪伴下愉快地完成作业。
听什么音乐?音乐世界无限广阔,个人喜好亦多姿多彩,而每个人的喜好千差万别。没有人会在写作业的时候选择自己不熟悉的音乐,同样没有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判定这个作品和另外一个作品对某种人群写某种作业的影响一模一样,或者有大家认可的不一样程度。
怎么个好法?按时或者提前完成作业应该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好法吧。但是,写作业的时间从来是因人而异因科目而异的,而强迫学生必须多长时间完成作业并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考试是另外的问题)。何况有无数事实可以证明,一部分学生边写作业边听音乐很爽且效率很高。
答主个人曾经有一段时间听着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给培训班学员讲课(无线耳机),效果出奇的好,但换一个课程就不一样了。后来还发现肖邦的夜曲对重复性劳动(比如刷试管查资料画广告)非常解乏。但答主从来没有向同行推荐过这种授课助手或者劳动伴侣,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完整结论
请相信并尊重自己的感觉,热爱学习和音乐,青春快乐。让那些人云亦云、先入为主和自以为是的家长、老师和科学家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先!请他们不要再对自己一知半解的东西(言行)说三道四。
并非题外的话
高赞回答所引论文的荒谬性在于,「论文作者」(或者引者?)简单僵化思维典型且严重。
先看测试条件多么粗糙:
毫无背景声音
有模拟图书馆噪音的背景声
有歌词的音乐,且歌词是被试者熟悉的
有歌词的音乐,但歌词是外文的且被试者从未听过
无歌词的乐器演奏音乐
什么是毫无背景声音?绝对分贝数多少都可以吗?适用于人人吗?适用于写作业的儿童青少年吗?他们不听音乐写作业的时候,肯定能找到无背景声音的环境吗?
什么是图书馆噪声?哪家图书馆噪声都一样吗?公休日和工作日噪声也一样吗?描述噪声的指标体系是什么?音高音强音频范围是多少?孩子们如果不在图书馆写作业算怎么回事?
有歌词且熟悉的音乐听起来感觉都一样吗?实验过多少首歌曲?对受试者的影响都一样吗?对写作业的影响和那些受试者的反馈也都一样吗?难道论文作者会愚蠢到这种程度?
写作业的时候干嘛要选从没听过的外文歌曲?什么,试验对象不是在写作业,那拿这个实验结果要证明什么?难道世上还有和中小学生写应试教育作业等效的劳动?
长笛、小提琴、钢琴和交响乐效果一样吗?夜曲和舞曲效果一样吗?慢板和小快板效果一样吗?卡农和维也纳森林效果一样吗?田园和英雄效果一样吗?
至于「创造性表现」的量化方式,最好不要随便自认正确、科学、规范,更不要将局部结论随意外推到其他行为其他人群。目前科学家对人类意识或者脑科学的研究还非常非常非常初级,对于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更加更加更加初级。何况年龄差异、民族差异、文化差异、职业差异、教养差异要不要考虑?人类什么时候也不是机器不是人工智能是不是可以被大多数正常人类接受?
请不要随意拿什么最新论文解释或者指导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请不要给那些武断的家长老师提供随意约束孩子的紧箍咒!请不要为了证明自己回答专业而干这么不专业的事情!
对了,小声问一下,这篇论文作者的试验样本都是什么人?使用的什么音乐?有多少人参与?实验周期有多长?测评工具与指标体系是什么?这些情况公众都知道吗?看那个答案的人知道吗?点赞的人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