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认知集中于少年漫吧,我怀疑放在所有漫画创作角度并不准确:手冢不说了,藤子F不二雄在《Q太郎》和《小超人帕门》之后画的《哆啦A梦》,石之森章太郎在《改造人009》的七年后才画《假面超人》,这些都比较古早... 近的,东村明子靠《写写画画》《东京白日梦女》《雪花之虎》一部接一部的走红,山口飞翔画了两部作品后才迎来大hit《蓝色时期》,福本伸行定好自己的画风和主题后画各种赌博类漫画似乎从来没不好看过... 这种例子要多少有多少... 真正能做到出道即巅峰,第一部作品就能养活自己一辈子的漫画家反而很少,当然因为这些人太成功比较容易被大众认知而已。这里有严重的幸存者偏差。
至于为什么少年漫领域为什么比较容易在年轻时成功,理由也很多,包括 Jump 这样的杂志社对老作家不宽容,包括少年漫的中二幻想的确更适合年轻创作者,包括周刊连载对体力要求太高,包括年轻读者天然不愿意接受信息和理念过于复杂的作品...
当然我这不是抱怨,我经常看少年漫获得那种感动:你能见证作者在体力和心力都已经到极限的情况下反而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实现个人的超进化,绝处逢生般想出自己想不到的故事展开,画功也飞一样提升... 这就是年轻人才有的生命力的盛放,多么美好。
画功和技术也许会更好,但是故事成长性非常堪忧。
其实就是青春期荷尔蒙烧光了,加上长期宅男一样的工作状态,
也没有什么更多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补充进来,外加可能也不怎么读书
就画不出来了,少年漫画作者比青年漫画作者更容易有这个问题。
出道巅峰,可能就是他18岁前积攒的脑洞正好符合当时读者的胃口,但是烧完了就真的没了。
古往今来,故事的文学创作特别吃作者的人生经历,极少有20郎当岁就能写出来非常深刻透彻故事性作品的作家。
天才型的有,但是极少,没什么惨烈人生经历,也能写出来深刻感故事的,我第一反应是张爱玲,可她家也不是一般人家。剩下的像25岁写出来《妻妾成群》的苏童也算,再划拉一下,我就只能想到三十多岁快四十才写出来 《活着》的余华,或者 《尘埃落定》的阿来了。咱们更熟的刘慈欣也是36岁后才出山。况且这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级别的作家了。
再看看更拉风的
---
1847年,家世寒微的马克·吐温开始去做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淘金工人、记者等工作。 1851年,马克·吐温成为一名排字工人,也有投稿,并开始给他哥哥奥利安创办的《汉尼拔杂志》(Hannibal Journal)写草稿。
---
杰克·伦敦1876年生于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的家庭。因家境贫困,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当过童工,装卸工和水手等,后又在美国各地流浪。靠劳动所得曾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因贫困被迫退学后加入过阿拉斯加等地淘金者的行列。早年坎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从事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
高中毕业之后,拒绝入读大学的海明威,以18岁之龄到了在美国举足轻重的《堪城星报》(Kansas City Star)当记者,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在《堪城星报》工作了6个月的过程中,海明威受到了良好的训练。1918年,不顾父亲的反对的海明威,辞掉了记者一职,并尝试加入美国军事以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情况。海明威由于视力缺陷导致体检不及格,只被调到红十字会救伤队担任救护车司机。前往意大利前线途中,他在德国炮火轰炸之下的巴黎逗留。他并没有在安全的旅馆停留下来,反而尽量接近战场……
--
这些更传奇的大神,哪怕都是文盲,端个大茶缸子跟人吹牛,估计都能吸引来很多听众对吧?因为他们的人生,光听上述简历都充满了传奇感。
言归正传,绝大多数18岁高中毕业或者大学就开始搞创作的日本漫画家有啥?
就故事创作而言,除了18岁以前积累的脑洞和一腔燃烧的荷尔蒙之外,还有什么?
除了漫画,他们读过多少书,打过几份工?谈过几次恋爱?有什么人生见解?懂多少人情冷暖?感受过几回世态炎凉?
可能真的什么都没有。
说的再直白点,
一个18岁前一直吃方便面和快餐的厨子,单纯的跟真城最高一样,出道后也是做快餐,为什么会指望他年龄大了菜越做越好?
想更上一层楼就要跳去快餐,去更大的范围吃过见过才行,装逼王高登拉姆齐这样的厨子,做个西餐都会跟人炫耀用中餐菜刀拍大蒜的技术,已显示自己博采众长。一辈子只修炼做汉堡靠工匠精神成为汉堡之神的只有少数,大多数可不就是出门找不到工作四处碰壁嘛,夹汉堡的技术确实越来越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