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Intel 的最新处理器 11700K 在游戏性能和内存延迟方面出现的倒退? 第1页

  

user avatar   lsz-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传 统 异 能

每一代刚换架构的Intel不都这样么。。

Skylake相比Haswell(Broadwell残废先不算)的提升根本没达到22nm到14nm所宣称的进步。

同时SkylakeX换总线换得一地鸡毛也是一样。

只不过这一次升级架构的同时还在接着沿用一滴都不剩了的14nm++++++工艺使得问题更严重了而已。

如果用了10nm哪怕不上SuperFin也不会在这种幅度的提升情况下功耗提升幅度要更大。(不过不上SuperFin频率又上不来。。脑壳疼)

就看看能不能逼下来点Zen3的价格吧。。

感谢Intel能让我们用上更便宜的AMD。


user avatar   mu-tou-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说倒退言之过早

这是Anandtech的一份特殊评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看完评测说明:

A站和Intel是签了NDA(Non-Disclosure Agreement,保密协议)的,而Intel的11代桌面(Rocket Lake, RKL)解禁时间是3月30日,理论上在这个日期之前,A站是不能公开任何Intel所提供且未公开的RKL信息的。


但这次的RKL,前几天德国的零售商Mindfactory不知出了什么问题,提前销售出去一批i7-11700K,据说大概有120颗,A站搞到了一颗。


有关这颗CPU的一切信息,因为并非Intel提供,不受NDA约束,所以A站可以提前做这么一期评测放出来。但里面还是有部分Intel提供的信息受NDA约束而不能公开的,例如很重要的一个信息:评测平台使用的主板及BIOS版本


CPU本身是零售渠道出来的正式版,B0步进,理论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主板和BIOS就不好说了。本来在产品公开发售前向媒体提供评测产品,就是发售前的最后一个非公开测试环节。毕竟CPU、主板厂商都不可能用市面上所有的硬件、软件组合全部测试一遍,提前把产品给媒体评测也是扩大测试范围、增加测试用例的一种手段。如果在媒体评测中出现什么问题——包括性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在公开发售前还有解决和修正的机会,甚至不排除因为问题很严重又无法在发售前解决而推迟发售的可能。


就A站的这份评测数据, @JZWSVIC 根据CineBench R20的单线程成绩,怀疑最高睿频5.0 GHz的11700K测试时只是工作在4.7 GHz,我觉得很有道理。那么如果是主板的睿频机制有问题的话,Ringbus/LLC的频率是否工作在正常频率,也是要打个问号的。


有些朋友可能没有留意,Intel的CPU有一个Uncore频率(在某些主板BIOS中可能叫Ring频率)。顾名思义,UnCore就是CPU中除了CPU核心以外的部分(不含核显),就Intel的CPU来说,包括三级缓存(也叫末级缓存,Last Level Cache,LLC)、环形互联总线(Ringbus Interconnect)、内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等模块。在Intel的桌面、笔记本CPU中,为了提供最高速的响应速度,UnCore部分的工作频率往往高达4 GHz以上,例如10代旗舰的10900K,Uncore频率最高是4.3 GHz。

这几代Intel的CPU,虽然因为工艺问题,一直使用14nm和老旧的Skylake架构,但Zen3上市之前一直是游戏表现最好的CPU,即便Zen3上市后,相当部分游戏中依然是Intel更强,三级缓存、核间互联、内存延迟性能是很重要的原因(也和Zen2/3使用独立IO Die,且Infinite Fabric总线频率只有2 GHz不到有关)。即便说RKL用14nm工艺来生产为10nm设计的核心架构,比10代的Skylake核心晶体管数量多了核心面积大了,需要更长的导线联通,只要Uncore部分频率没有大幅下降,不应该有这么大的性能倒退。

如果说一级缓存、二级缓存因为容量增加,延迟高了一个时钟周期算是正常的话,LLC容量没有增加反而延迟高7.5个周期,17%的性能下降;内存延迟高了34个时钟周期(内存还从DDR4 2933升级到DDR4 3200),13.7%的性能下降就很不正常了。LLC、内存延迟高了这么多,其它测试成绩,尤其是很看重内存延迟的游戏测试成绩不佳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除非有其它媒体公开一致的评测成绩,或者A站给出测试时的核心、Uncore频率曲线,否则我更倾向于这个成绩是A站测试平台的问题,而非RKL的正常表现。


user avatar   jzwsv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华为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跟别人合作之后自己就打算重新搞一套东西出来。“弃用寒武纪”本来就是他们达到自主可控目标的过程之一,这和寒武纪做到什么程度关系不大,华为本来就想学经验然后自己搞。

有些键盘侠天天说技术什么的,不知道他们是否了解寒武纪的diannao系列曾经横扫体系结构顶级会议的best paper,甚至谷歌TPU也要喊寒武纪祖师爷(寒武纪在法国INRIA的合作者跳槽到谷歌,参与了谷歌TPU的设计)。虽然寒武纪的ROI align常年是错的(要靠手写bang C来适配),但是某厂仿制的AI芯片目前的输出还时常是离谱的吧...这些东西键盘侠们列参数没用的,用一下才知道。

从过去来看,寒武纪与华为的合作或许是双赢。但其大肆宣传自己的AI性能却很少提及中科院计算所与寒武纪的时候,很多人就已经料到他下一步是什么打算了。他们就希望别人,尤其是沸腾的国民们,认为AI芯片根本就是他们自己的技术吧。

这样的公司也许是好公司,毕竟他们从来都不想一直依靠别人。他们想把自己用的大部分东西都把握在自己手里。除非,迫不得已。




  

相关话题

  苹果 A12X 处理器相当于什么样的桌面级 CPU(和GPU)呢? 
  苹果的M1M和M1P能吊打英特尔AMD还有英伟达吗? 
  intel i7 6700和4790k? 
  如何评价 AMD 优势将被英特尔 12 代酷睿「Alder Lake」终结? 
  如何看待 12 代英特尔酷睿 H45 新品,给游戏玩家或创作者带来怎样的新体验? 
  如何评价 AMD 发布的AM4首款 16 核处理器 RYZEN 3950X? 
  怎么看杨笠因引发性别对立,代言英特尔被下架? 
  为什么DDR5对CPU性能影响几乎不计价格还那么高? 
  为什么没有128位甚至更多位的处理器呢?用不着?还是做不出来? 
  AMD 两次领先 Intel 的时代,是 K7K8 架构时代还是 Zen2/3 架构时代领先更多? 

前一个讨论
问问大家雷克萨斯RX都贴的什么车膜呀?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AMD 于 3 月 3 日发布的 Radeon RX 6700 XT 显卡?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