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外媒对中国经济增长都进行了正确分析,认为6%的增长目标相对温和,保守且谨慎。
然而
CNN援引荷兰资产管理公司ING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彭蔼娆(Iris Pang)指出,“中国出人意料地设定了GDP增长目标。”
这个事情出了pang专家的意料,我们来看看原文怎么说的。
"China unexpectedly set a GDP growth target, but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wrote Iris Pang, chief economist for Greater China at ING. "I am worried that the low GDP target could signal a possibility that the government includes a scenario for the comeback of Covid."
大意:中国出人意料地设定了GDP增长目标,但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担心这意味着政府包含了对新冠卷土重来可能性的考量。
原文意思上来看,pang专家其实也并没有对中国经济增速进行低估,并且认为这是一个较低水平的目标,和其他外媒分析的并没什么不同。
该提问存在断章取义,有歧义。
ps:已对原提问进行编辑补全援引原文
该文章提到,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全球GDP增长中国领先于其他主要经济体,但也仅2.3%
While China emerged from the global downturn caused by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on surer footing than any other major economy, it still only grew 2.3% in 2020.
通篇看下来,其实主旨就是说,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萎靡,就算是中国一枝独秀,也仅设定了GDP增长6%的目标,并不算高。
这说明了外媒对中国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已经是普遍共识。
不能设定8的,你设定了8,到地方政府就是9,10,然后所有地区至少9,10增长率,最后总的一平均就得要12-14,10容易完成,12-14就很难完成了,不得不搞出一些乱七八糟的思路来,比如推出个丁真然后让他评选院士之类。
设定6,实际上9-10,这个是比较正常的。按年化增长率6%算,本来2021年就应该比2019年增长12%,也就是比2020年增长10%的。
其实这是向外发布一个明确的信号:中产收入陷阱,见鬼去!
1、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后的大型经济体,能够增速超过6%的,似乎前所未有。
2、我方制定目标时,并没有纳入被外界瞎咧咧预测的考虑。
始终坚持自己的节奏。
不用理会外媒的态度。
以前我们求着外媒来报道我国的事务。
现在我们不论发布点什么,他们都不得不抢着报道。
3、以前我方制定经济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国际经济环境。
现在我方制定经济目标,成为国外不得不考虑的经济发展形势。
比如,我方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铁矿石的需求增长多少、石油用量增加多少。
CPI每控制一个点,就意味着大豆需求会增加多少。
这些都成为境外贸易商、生产商必须参考的指标。
4、2020年我们增长2.3%,但是按美元计算,我方GDP增长达到10%,与主要国家差距缩小1万亿美元。
今年我们增长6%,大概率按汇率增长也会相当可观。
因为中国知道,自己下面要做的是经济结构调整: 区域经济平衡,行业收入均衡,中老年持续就业,打压投机资本,排解地产陷阱,释放内部消费潜力。都是比经济增速更重要的事情,所以要把经济增速目标设定的低一些,给地方政府松绑。
对此国外媒体表示: 什么是经济结构调整?区域经济为啥要平衡?收入差不是该扩大吗?怎么可以打击投机?等等
CNN援引荷兰资产管理公司ING大中华区经济学家彭蔼娆(Iris Pang)指出:
“中国出人意料地设定了GDP增长目标,但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彭蔼娆是荷兰人,但从查到的资料看,应该是华人。
出人意料这个词用得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哪年不设GDP增长目标?
6%的增速意味着什么?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在会上介绍,2020年国民经济稳定恢复,主要目标完成好于预期;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简单算一下,6%的增速就是从1015986亿增加到1076945亿。
有点花眼吧?
我们算一下增加的部分,2020年GDP的6%,就是60959亿,也就是6万亿人民币,粗略折合不大到1万亿美元,是9282亿美元,约0.9万亿美元。
荷兰GDP呢?疫情原因,我们不算它2020年的,看2019年的,2019年荷兰的GDP约为0.9万亿美元。
哦,确实是相对较低水平。
也就是中国一年的增量,赶上荷兰一年的全量而已~~~
事情要联系起来看,首先,为什么一周多前,HK政府疯了一般提高交易印花税?
其次,M2增速已经出现边际下滑趋势了。现在整个市场都在关注下周新一期的信贷数据。央行马骏上周的讲话,已经又提了货币政策转向的口风了。
好了,第三点,新一期社融暴增,主要是个人贷款,说白了,就是放贷。然后你看到的就是一线二线城市全面地产调控升级。
然后过去一周,A股跌的一塌糊涂,跌穿了3500。
这几件事联合起来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已经清楚的意识到,在美联储和美国政府把全球当成250,准备再次在宽松周期后期开始收割之前,我就把你收割中国的路给堵死。
从08年开始,差不多两次了吧,都是美国放水,全球买单。通过大量美元涌入全球股市和地产等资产市场,抬高价格后,撤离,流回美国,留下一地鸡毛,尤其是08年,我们被迫抬了轿子。这次,我们还会这么傻么?
首先卡住港股高频交易的脖子,财务司长不是放出话来了么,不排除继续加印花税,你们想交易,留下买路财。后面还有大杀器呢,资本利得税,这个是核弹,真要到那个时候,恐怕真要玉石俱焚了(有人说这次HK提税是因为去年财政缺漏太大,平衡财政必须要加税。但是别忘了,一个金融中心,第一步就是增加交易成本,这种自杀的行为,不是疯了,就是有更深层次考虑)。
接着,全面冻结热点地产地区交易流动性,热钱想抄房?对不起,税费躲不过,限售也已经on the way。
接着,我比你货币政策更快转向。调整经济策略,你跟还是不跟?不跟,好的,我继续吸引外资。跟了,你布局还没完成,贸然开启加息周期,叠加疫情,恐怕美丽国复苏过程再拉长一倍?君不见美联储本周五已经紧急放话:维持宽松政策,不认为通胀会起来么?
回到本问题,设定GDP增速6%以上,看起来不算高,问题是我党考虑的不仅是内部增长问题啊,现在已经进入了两个高手拼内力的最终阶段,你国内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是自己说的算得,还要考虑到实际FDI,外贸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所以,老马要说,6%就很好,能在今年这种货币政策拐点情况下维持这个增速,非常不容易。去年资本市场赚钱真是容易,什么行业的龙头拿出来,只要不是夕阳产业,PE随便超过六七十倍。君不见一级市场已经没有估值的锚了么,所有项目都被暴抢,这种情况的完结不会远了。当大放水的潮水退去,一地鸡毛后,我们才会发现,到底是谁在裸泳,是美联储,是你,还是我?
兄弟们,今年的GDP不能设太高啊,很简单的道理,2020年是增长2.3%对吧,基数较低,按照2019年之前的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GDP达到8%以上不是太困难的事,甚至形势好一点还能冲击下10%,但如果2021年真的增长了10%,那么由于2021年基数高,2022年的GDP按照之前的长期规律来看,大概是5.5%以上不到6%,一年掉4.5的增长率,国内会让很多不知情群众认为中国经济不行了,打击民众信心,国外会被外媒拿来造势,大势宣传中国经济大滑坡,以这次疫情反映出的国外老百姓素养来看,他们根本不在乎为什么你的GDP落差大,只相信他们看到的结果——中国GDP增长腰斩。
2020年是因为疫情大爆发,所以老百姓能包容2.3%,下降4个点左右的结果,如果没有疫情大爆发突然掉4.5个点,我不知道我国的宣传部门需要做多大的努力才能让大家弄清楚为啥前一年10%,后一年5.5%。
与其这样,倒不如今年定个6%,明年继续6%或者5.9%,这样数据好看,也显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大家都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风波。
大家不要觉得我说的夸张,知乎已经是文化素养学历门槛相对较高的平台了,你去现实中随便问几个人试试,统计一下有几个人知道GDP怎么算的,大家只看数据,不看原因,科普起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量,要不然我国建国72年了,一直在扫盲,至今依然有人不识字你敢信?
还是那句话——不要拿自己的经历、学识、圈子去判断所有人,这个世界,具有基本科学常识懂得最基础经济学常识的人,真的只是少部分。
有一点其实很容易弄错,那就是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所提出的目标,并不以说服为目的。
这里的说服,是指让别人相信,然后对你进行投入。
具体举例解释一下:
在一人一票的“票主制”国家,政客、政党提出目标,是为了说服选民对他投票;
企业对外的报告和目标,是为了说服投资人对它进行投资;
个人为了获取资源和机会而对别人做出的未来描画,等等。
这些都属于刚刚说到的,以说服为目的进行的报告。
当达成说服目的后,如果没有响应的跟进或者惩罚措施,许诺人完成目标的动力是不大的。
另外一种,是以“实务”为目的而进行的报告或者文件。
这种文件,往往是任务下达,或者是上级的指导性文件。其目的,是确认目标、澄清误会、下达任务、安排工作,最终以求按时达成目的。
GDP增长定在了6%,这并不是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个人认为,实际上是在向各级单位明确,把工作重心放到中央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去
脑补一下:
① GDP今年要涨,不能负、不能停,但不是工作的最重点,底线是6%
② 看清楚其他目标,哪个难,哪个和你最相关,哪个你就要当重点亲自去抓,别搞错了
③ 社会各界围绕这些目标配合政府的工作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GDP 目标可以小,但是事情该办还得办。
09年做的事,现在不会再做一遍。
积极,高效,调整,务实。
深蹲蓄力!
这是搬运我对6%目标的看法
我再补充一点
很多人问我,09年发生了什么。
09年我们没有顺势调整产业结构,而是狂撒万亿大搞基建,现在看来这个做法后遗症颇多。
经历了阵痛之后,我们政府搞供给侧改革,把落后高污粗放的产能砍掉了很大一部分。
就是疫情也没有把这个放出来
咱们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想做。
现在又来到十字关口,乘机理顺国内的工业,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并不设过高的GDP目标。
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有决心有毅力,为了整个十四五能够高效绿色发展,做出必要的选择。
比预测少2个点,2020年100万亿GDP,算下来就是少2万亿。
咱们政府心里很清楚,低端高污染的粗放发展于我们而言,已经不合时宜了。
19年的科技战,贸易战,卡脖子的技术跟工业门类是我们接下来重点攻关跟培育的。
时间可以长一点,树可以慢慢栽,但是有效果。
不断创造新的市场新的增长点,吸纳高等教育下的培养的工程师,进一步扬长避短,利用好现阶段工程师这多个优势。
另外在不久的未来,美拜登政府也会拿环保绿色产业说事。
届时会有一些外部压力跟冲击
在没有动手的现在,自己主动调整,给自己留足抗衡余地,保证自己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于情于理,我都认可6%的目标。
中国,加油!
没有把握的事情,官方不会随便放话出来。既然设定了GDP6%,那就说明国家心里有数。知道国内形势如何,也知道国外是什么情况。
前几天不还说到,中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目标,将近一亿人告别绝对贫困嘛?中国就是这样,一向不会把话说太死,总是留有余地。
更重要的是,出人意料这个词,显示出了外媒的恐慌。外媒整天就唱衰中国,跟个怨妇似的,但是外媒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中国是什么样,舆论宣传是给自己国家的人看的,只做转移矛盾用,实际问题可不会因为你转移矛盾就能有效解决。
外媒这一出就像是:
IMF:我觉得你2021年经济增长8%以上。
世界银行:我也觉得你2021年经济增长8%以上。
中国很不屑地说了一句:6%,怎么?
外媒:卧槽,这么嚣张?
现在外国患有非常严重的焦虑症。目标设定高了,他们就会开始想着中国不是和平崛起,而是碾压他们崛起。而目标设定低了,他们又会胡思乱想,他们推测8%,我们说6%,有2%的偏差,是不是在打什么主意,搞什么黑科技??
到了现在,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已经是流量霸主,一举一动都被盯着。外国还没习惯中国要回到历史上原来的位置,整天就出乎意料。这种出乎意料等中国经济超过美国之后,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