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锅千万别往编剧身上甩。
一个演员能不能碰到好剧本,要看两个方面:第一,剧本本身的水准如何;第二,剧本中是否有适合演员的角色。
第一个倒并不难理解。很多时候是不是好剧本是能直接看出来的。可现在中国影视行业的问题是,演员与剧本之间的通道是断开的。比如我如果要写一个剧本,即便我写得好,能让周迅看到的可能性也不大。而那些周迅能见到的剧本,都是被公司、经纪人等挑选了几遍的。这些剧本水平如何并不重要, 关键是有没有被周迅接触到的资源。
今天的中国可能缺好编剧,但却真不缺好剧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的编剧行业还算不上成熟,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职业编剧的培训体系。但是之于编剧个人来说,每个人却都有那么几个自己想写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也许就是自己身边的事,也许是一个根本不受市场欢迎的故事。而退一步说,就算变局的原创能力有限,每年传统文学领域还能输出几十个不错的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改一改也能成为不错的剧本。
比如这几年在文学圈里名气渐渐起来的双雪涛,小说的整体质量就非常不错。今年的《刺杀小说家》的小说原著作者就是他。他的《平原上的摩西》等作品,也都已经立项,后续会开机。《平原上的摩西》被一些人认为是近年来少见的有大师气质的中篇小说,这展现出了双雪涛成为一个经典作家的潜力。以我自己的视角来看,只要剧本不乱改,《平原上的摩西》肯定不会差。
在某种意义上说,好剧本是不能等的。在90年代的时候 ,张艺谋团队曾经跟国内不少著名文学期刊的编辑团队都有交往。很多小说在过了编辑初审和二审后,会先送到张艺谋那里让他选。如果合适,张艺谋会自己联系小说作者,问他们愿不愿意卖小说,之后在进行改编或者其他创作。(当然,绝大多数作品可能买了之后改完了觉得并不合适,也就放下了。但对小说作者来说,也不算亏)。要是没有这种主动出击的精神,等着好剧本送上门,那就只能碰运气了。
第二个的意思是,即便剧本很好,但如果没有合适的角色,对演员来说也是没有意义。比如《亮剑》的剧本是挺不错,可你把周迅放到《亮剑》里,他只能在田雨、赵楠、张白鹿这三个女性角色里挑一个。但这三个角色,且不说她能演好哪个,就算能演好,这个角色在电视剧里的分量大概也就是个配角的配角,甚至都还不如孔捷和丁伟形象生动。
再比如之前获奖的《烈日灼心》,主演是邓超、段奕宏和郭涛,这里面王珞丹虽然也演了个角色,但也就是个打酱油的工具人——从王珞丹能演这个角色上,你应该也能看出这个角色重不重要。你把这剧本拿给周迅,她肯定是不愿意演的。
再再比如之前忻钰坤广受好评的《心迷宫》,这里面也根本找不到适合周迅的角色。
作为演员,到了周迅这个级别,钱和名声总得图一样。如果说一个剧本没有大资本的加持,挣不到钱,那能有个获奖的潜力也是可以的。当年范冰冰、李冰冰等人在事业最顺的时候,都被经纪公司要求去拍一些不挣钱但可以拿奖的文艺片。可如果某些剧本既没钱挣,也没有多少获奖的可能,那一般人干脆也就选择不演了。
吴孟达在接《流浪地球》这部戏之前,根本不相信流浪地球的剧本是中国人写的,以至于他要到剧组看到监制导演,甚至原著作者都是中国人之后,才对这个戏产生比较大的兴趣。达哥是一位好演员,两句台词能研究一下午,多好的剧本多烂的编剧他都是见过的,因此敢比较直白地讲出这个令人难过的事实:看到好本子潜意识里都不觉得是中国人自己写出来的。
人类因为故事而聚集在一起,也会因为故事而心甘情愿地掏钱。电影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与其他几种艺术形式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影视剧几乎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故事线,才能被人们的艺术直感所接收。比影视剧早的艺术形式,像是绘画、雕塑,比它晚的艺术形式,像是电子游戏,他们用线条色彩、形状、游戏性这些东西激发人的想象力,使人获得审美愉悦,而到了影视剧上,就是故事。因此在一部影视剧的制作体系中,真正负责让人获得审美愉悦的,自然应该是编故事的人——编剧。但现实中中国的影视剧制作体系里,编剧的地位十分低下,收入低不说,剧组里是个人就能对剧本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最终收获的,也就是一沓又一沓平平无奇的剧本。
去年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叫《隐秘的角落》,不光我自己在看,我周围的所有人都在看,并且非常热心地向别人推荐这部剧,原因也正如知乎某高赞回答说的一样:“作为普通观众,有被尊重到”。是的,其实被烂片烂剧反复折磨的中国观众对编剧的要求真的不高,只要你肯老老实实讲一个故事,不把我们当弱智,对得起我们九年义务教育收获的常识和基本逻辑,我们就愿意花钱为你的作品买单。事实就是,凡是愿意认认真真打磨剧本,不把观众当成三岁孩子的影视剧,都大火特火。无论资方多么可靠,宣发多么专业,演员多么有料,最终广大的观众群体还是为情节和故事买单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搞“编剧中心制”或者说“编剧-导演轴心制”,因为只有编剧讲的故事,才是对观众负责的。其他人不是不讲故事,只不过他们的故事,不是讲给观众听的。制片人要讲故事,他要用故事告诉资方这个电影多赚钱,告诉剧组这个资方多么靠谱;资方要讲故事,他要用故事告诉股东和董事们这个项目能为咱们带来多大的利益;演员也要讲故事,他要用这部电影的故事告诉他的粉丝团体,他的资源多么充沛,他的演技多么出众,他的颜值永远在线,他多么善良多么努力。这么多人,只有一个人是为了观众讲故事,他的目的,是让所有看这部影视剧的人,都知道这故事讲了个啥,这个人就是编剧。
题设里,秦昊在头条2021开年演讲节目中感叹,连周迅这个级别的演员,都碰不到好的电影剧本。因为好编剧真的太少了,制作体系内的不受重视和低廉的薪资,让编剧圈没有一个好的编剧培养环境。在低级编剧这边,北京的高碑店那边的基础编辑只能拿到四五千的薪资,在高级编辑那边,收入虽然上去了,但“艺术成就”是人家导演的,编剧只是辅助导演完成电影的打工人。这让编剧行业的从“生源”方面就出现了问题,怎么能培育出那种史诗级的大编剧呢?
秦昊在演讲里反复问了一个问题,这也是他在《隐秘的角落》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您看我还有机会吗?”秦昊在他的演艺生涯中反复问自己这句话,用以鞭策在工作中懈怠的自己。虽然因为饰演了张东升而被全国人民所知晓,但这就是自己职业生涯的终点了吗?自己还能怎样精进,才能拍出那种声震寰宇的作品,立住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
作为观众我也想问一句,我还有机会吗?尽管国产影视剧这两年质量越来越高,双收名利的好电影越来越多,但是这种爆发是可以维系的吗?这种制作体系应该得到修正吗?我还有没有机会,看到大量的国产优秀的影视剧如井喷般出现呢?我想这还是要取决电影工业化的进度和全行业对于“编辑中心制”的认可吧。
我宁愿希望,五年后出现在这个开年演讲上的,是一个编剧在抱怨没有好演员,而不是一个演员抱怨没有好编剧。毕竟,一个是好电影的根,另一个是好电影的皮。
编剧没办法帮资本去股市赚钱,而明星们可以。
中国80%以上的电影是亏本的,所谓的大制作、知名演员参演的电影电视剧,十有八九是亏本的。因为影视剧市场规模有限,中国目前票房也只有600多亿,这个产值和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等产业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说“娱乐业赚钱”?娱乐圈那些大佬个个都很有钱?
让子弹飞告诉你了:
“县长上任得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他们交了,才能让百姓跟着交钱。得钱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就这,多少人想跪还没这门路呢!”
以万达电影为例,这是一家靠圈钱过日子的电影公司。
万达电影成立于2005年,2015年上市。上市以来,累计向二级市场募资高达221.11亿。累计分红四次,分红金额仅仅7个亿。18-19年两年亏了100亿。
更不用提华谊兄弟这些,一年营收20亿,亏损40亿的股票了。市值最高峰1000亿,目前100亿出头。单是套现,冯小刚这些人就赚了2亿。比起辛辛苦苦拍电影,赚钱轻松多了。
拍电影那有炒股赚钱来得快。
我们都知道利润=收入-成本。
演员片酬是可以轻松调整的,今天你是18线小明星,片酬100万,明天红了成为大明星,片酬一个亿。这是很正常。这就意味着电影、电视剧公司的利润可以轻易调节。
两个公司:
A公司第一年利润-30,第二年利润30,第三年利润90
B公司第一年利润30,第二年利润30,第三年利润30
AB那一个公司估值更高?原因?
在资本市场上A公司的估值会远高于B公司。
时间长了,资本发现一线明星不够用了。
怎么办?没有足够多的一线明星,我们创造一个出来就好了。
买新浪的热搜、买豆瓣的评分、买收视率、买点击率、买水军......
一部电影电视剧,火了,大家只会记住演员、导演;糊了,大家只会骂编剧这些幕后工作人员。有谁关心过编剧这些幕后从业人员?
有些明星就是资本手中的摇钱树。不是靠他拍电视剧电影赚钱,而是靠他刷数据,去市场上融资。
股票市场上永远不缺韭菜。
2014年12月,黄有龙、赵薇夫妇以31亿港元入股阿里影业,成为第二大股东。几个月后,阿里影业股票大涨到800亿港元,他们账面持股盈利44亿港元,并“如有神助”般在最高点减持,套现十几亿港币。
都说娱乐圈赚钱,什么周冬雨一部剧1亿,陈坤一部剧8000万,杨超越1.8亿对赌,你看看赵薇夫妇这才是赚钱机器。
所以,大家都想要开公司当老板,然后上市割韭菜。
制造一个流量明星的难度远低于制造一个好编剧好导演。
一个明星红不红,可以买热搜、买点击率、买收视率。
一个好剧本,没法造假啊?
秦昊在【2021年今日头条开年演讲】的8分钟发言,正是以他的二十年职业经历,提及了当今影视界和娱乐圈的很多敏感话题,不单单是剧本的缺失。
作为大名鼎鼎的【中戏96明星班】的一员,秦昊的同班同学,有章子怡、秦海璐、梅婷、袁泉、刘烨这些20岁出头就早早成名获奖的影帝影后,有主演了很多热播剧,成为当时一线花旦的胡静,也有张彤、曾黎这些的“古装剧女神”,与他们相比,毕业后很多年里,秦昊的知名度确实是最低的。
他在学校学习时,班主任常莉老师向他们这批学生,灌输的「不要拍烂戏,不要拍电视剧,要拍就拍张艺谋、陈凯歌、斯皮尔伯格这些大导演的电影」,正代表着上世纪末,思维仍停留在“文艺界”时代的许多科班人士的矜持。
然而,世纪之交一直至今的20年间,也正是中国影视圈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科班专业人士垄断的“文艺界”迅速转化为全民参与的“娱乐圈”的时代,过往的许多规则与惯例,同样完全不适应新的时代了。
秦昊刚毕业时,正值内地电影业最低谷的几年,(1998年-2006年),一年到头,大家都难得看几场国内电影,整体电影票房数据甚为惨淡,也只有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几个大导演的片子能稍微有点关注度,然后就是好莱坞片和港片的天下。大众的主要娱乐方式都是电视剧。
同时,对演员们来说,一部电视剧片酬几十万,一部普通电影的片酬才几千块一万块,所以,包括秦昊的那些同学在内,大批实力派演员都改行去演电视剧了。而当时绝大部分观众,甚至是通过电视剧,而不是她们获奖的电影,才知道了这个演员。
比如袁泉,中戏毕业后,连拍四部电影,分别提名了两次金鸡奖影后、获得两次金鸡奖最佳女配,一次华表奖特别奖,年仅25岁,却一直到此后《小鱼儿和花无缺》演戏份不多的女二号“苏樱”,才有了些知名度。
比如梅婷,还在上学时,就被挑中与张国荣搭档演《红色恋人》,拿下了华表奖影后,开罗电影节(国际A类)影后,却也是在几年后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才为广大观众所熟知。
比如秦海璐,22岁刚毕业,演《榴莲飘飘》拿了金马奖影后,然而早年观众对她的最大印象,大概就是《骊姬传奇》的“回眸一笑百媚生”。
比如刘烨,演《蓝宇》拿了金马奖影帝后,还是没人认识他,和因电视剧《金粉世家》大红特紫的陈坤一起走大街上,别人都冲着陈坤要签名,没人理他。刺激之下,他也去拍了电视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和《血色浪漫》,效果立竿见影,也有很多人找他要签名了……
还有同时代的宁静、小陶虹、大陶红、高圆圆、李小璐这些当红女星,大家熟知她们,肯定都是因为《孝庄秘史》“大玉儿”,《春光灿烂猪八戒》“小龙女”,《风云》“楚楚”,《倚天屠龙记》“周芷若”,《谁是天使惹的祸》“林小如”……这热播电视剧角色,至于她们此前演冷门文艺电影获得的影后头衔,入围国际权威电影节,谁知道,谁在乎?
即使是同班同学、乃至所以同辈演员中,电影资源无与伦比,被无数国内外大导演赏识的章子怡,在出道处女作《我的父亲母亲》就拿了柏林银熊奖与百花奖影后,也并没有真的大红特紫,反而落寞了2年多没戏拍,差点就为30万片酬,去接拍张纪中《笑傲江湖》的女配“岳灵珊”了,
还是恩师张艺谋导演得知此事,竭力劝阻,另一方面又凭私人交情,向李安导演竭力推荐,才让章子怡没有错过让她蜚声海外的《卧虎藏龙》“玉娇龙”。
而那以后的章子怡,虽然在海外连续获得多项成就,创下多个中国影人迄今唯一记录,同样因为没拍过电视剧,在国内严重缺乏观众和粉丝基础,“完全不接地气”,常年被媒体与网民们口诛笔讨。
而同时期的周迅、赵薇、徐静蕾、李冰冰、范冰冰等一线女星,她们无一不是先因为先主演电视剧爆火走红,再努力跻身电影圈,从"小花旦"升格为大花旦,上位成功,虽然国际成就远不如,在国内影视圈,也能与章子怡平起平坐为“四旦双冰”。
所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秦昊这样一个长达十多年时间,不拍电视剧,不拍商业电影,只接文艺电影的年轻演员,当然成为影视圈"特立独行"的异类。
2004年,主演《青红》,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
2009年,主演《春风沉醉的夜晚》,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秦昊提名金马奖影帝。
2010年,主演《日照重庆》,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
2012年,主演《浮城谜事》,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2014年,主演《推拿》,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获得银熊奖。秦昊获得了华语传媒大奖与大学生电影节这两个b类奖的影帝。
2014年,主演《闯入者》,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
2016年,主演《长江图》,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获得银熊奖。
12年时间,7次结缘欧洲三大电影节这个世界电影的最高艺术殿堂,这样的成就,不但在内地演员中首屈一指,即使放到整个华语电影界范畴,也只有张震这样的名导御用演员,可与之相提并论,梁朝伟这样奖项等身的文艺片影帝,可以更胜一筹。
难怪秦昊在演讲时“毫不谦虚”地自称“文艺片一哥”,甚至发表了「我演的片子,如果去不了戛纳电影节,至不济也得是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这样非常“凡尔赛”的言论,作为文艺片演员的“逼格”,当然实至名归。
可惜另一方面,拍冷门文艺片的“逼格”当不了饭吃,换不来钱花,没有大众知名度,不止是不能和同行们那样日进斗金,赚得盆满钵盈,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就连安贫乐道、维持现有地位与职业生涯,也变得愈发艰难。
2008年,《集结号》《风声》《画皮》等内地主演为主的班底在票房和口碑大获全胜,内地明星逐渐取代前辈港台明星,占据了华语影视圈的绝对中心地位,成为商业大片主演的首选。
2012年,《泰囧》"三剑客"徐峥、黄渤、王宝强横空出世,将华语片票房记录从此前的7亿提升到12亿,顶级电影明星通过票房爆炸,带来的影响力和票房价值,彻底压倒了电视圈。商业片更占据了市场绝对主导地位,更将那些国外连得大奖、影评人交口称誉的文艺片,衬托得愈发落寞。
十多年前,那些小成本的文艺电影,只需要在外国刷奖刷名声、通过卖海外版权发行销售,根本不用走院线赚国内票房,也能轻松回收成本、部部盈利。才促生了以贾樟柯、娄烨、王小帅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的辉煌。
而到了近年来,如贾樟柯《江湖儿女》、王小帅《地久天长》、娄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样的电影,再如何控制成本,需要上院线和其他商业电影竞争,就势必需要配合大量线上线下宣发,总的投资成本也超过了七八千万……
因此,这些名导演们也只能一反艺术家的高冷常态,竭尽所能地大力宣传,孜孜以求票房。
过往的那些文艺青年影评人,一如既往的廉价追捧,别具匠心的寓意,辞藻堆砌的隐喻,云山雾罩的解读,不但在大多数观众看来,早已成为了【不说人话】【不食肉糜】的笑话,对今天的文艺片导演们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怕是远不如多几百上千万票房来得实惠
【对一部电影来说,对一个电影导演来说,票房不是万能的,没有票房是万万不能的。】
正因文艺片导演们,不得不纷纷为市场而折腰,选择当红流量明星出演自己影片的重要角色,指望他们的营销团队与忠实粉丝,去给自己影片去抢排片、做营销,冲预售,刷票房,就成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选择。
所以,便有了王源出演《地久天长》男二号,刘杰导演的《宝贝儿》选择杨幂当主演,
以及张艺谋接受网红papi酱专访,姜文去《创造101》卖力吆喝,贾樟柯和女团偶像展开“超时空对话”,陈凯歌去综艺节目与郭敬明同席为导师……等一系列在传统电影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咄咄怪相”。
而对曾经是王小帅/娄烨导演“御用男主角”的秦昊,这样剧情的市场变化,当然对他的整个三观,都是颠覆性、甚至摧毁性的:「当初,我听了你们这些导演老师的话,拒绝了市场诱惑,一门心思投身到电影艺术的殿堂。现在,你们倒好,也为了票房而拥抱流量了。」
2017年上映的电影《妖猫传》,参演者众星云集,陈凯歌导演给了秦昊一个极难得的机会,让他出演“陈云樵”,按戏份是出场时间超过40分钟的男三号,不可谓不厚爱,秦昊也倾尽全力去用心出演,但凡看过影片的观众,对他的演技一致持肯定态度。
然而,这毕竟只是一个人设极不讨喜、引入影片主线的反面工具人角色,因此,正如秦昊自己所说,2年过去,并没有给他任何的后续收益:「观众还是记不得我是谁」
在娱乐圈资本大佬的评判中,他依旧只是一个虽然演技很好,但是“市场价值不高”、缺乏知名度的冷门演员。
在老朋友周迅的建议下,他也曾尝试着“放下身段”,去参与一些电视剧的演出,权当赚外快维持生活,并主演了《无证之罪》《沙海》这两部口碑不错的网剧,缓缓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终于等到了《隐秘的角落》“张东升”。
一个网剧反派boss,秃顶、窝囊的杀人凶手,本身人设极差,却能被秦昊以常年浸淫于文艺片中的影帝级演技,变成了极生动的经典艺术形象,
进而让他凭着“爬山梗”与《小白船》大火特火,成了2020年度“咖位”提升最明显的男星,
各个自媒体纷纷主动蹭热度的“中年当红流量”,各类商务代言纷至沓来,更成了多项热门综艺的嘉宾常客,这确实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极好写照。
如果没有这部戏,或许在豆瓣等平台的小众影评人口中,他也能一直是中国文艺片的“无冕之王”,
但类似在【2021年今日头条开年演讲】这样的万众聚焦的场合,宣讲自己职业经历与人生历程的经历,
也包括频繁出现在各大热门综艺节目,担当嘉宾与主持人的机会,在刚结束的"微博之夜"与顶级流量女星赵丽颖、新晋50亿票房女主张小斐,同领取一个大奖的机会,是不可能有的。
一个主演影片多次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演员,人到中年才凭一个网剧反派而出圈走红,此情此景,确实有些啼笑皆非,
终究,这是个智能手机大普及,人人可为自媒体,每个人都是影评人,亿万观众才是每个演员的上帝的时代。唯有跟紧时代脉搏、为广大群众所喜欢的作品,才能让参与者名利双收。
现在的秦昊说,自己不是什么文艺片“一哥”,不是什么表演艺术家,只是一个为生活而付出努力的人,一个已经得到观众喜爱与认可的演员,这就是他饱经世事炎凉后,很好的觉悟,成为他事业赢来“第二春”的良好开端。
反之,又有多少功成名就却廉颇老矣的大导名导,哪怕心急火燎要投身圈钱抢钱大潮,然而他们的创作根本不适应当下的市场局面,不合广大观众胃口,因此只能无可奈何眼看着时代大潮不断前行,声势磅礴奔向远方,将他们远远抛离。
同样,如果秦昊始终还抱着文艺青年的矜持,对“张东升”这样的网剧角色,只抱着养家糊口混饭吃的敷衍心态,那么可以肯定,他无论再默默问自己多少句“我还有机会么?”也没有如今的爆红可能。
——再好的机会,终究是属于每个时刻做好准备的人的。
这个事情不是汪海林老师说过了吗??
以前,煤老板投资影视的时候,是不干涉剧本创作的。因为煤老板有安全生产意识。挖煤不能瞎指挥,否则挖塌了,会导致群死群伤的安全生产事故。安排上新闻联播。
后来,地产老板投资影视的时候,也是不干涉剧本创作的。因为地产老板有安全生产意识。盖楼不能瞎指挥,否则楼塌了,会导致群死群伤的安全生产事故。安排上新闻联播。
现在,互联网老板投资影视的时候,喜欢搞跨界。。喜欢互联网思维。喜欢瞎指挥。使用大数据拍电影。首先根据大数据挑选演员。例如XZ比较火,搞成男主。喜欢耽美的,安排一个坚贞不渝的男二。喜欢女权的,搞成大女主。天天虐男一。喜欢看特技,斗气化马安排上。喜欢看肉,女二天天穿个低胸。
阿里文娱还在研发编剧机器人。。结果就是所有编剧都抵制阿里文娱。
至于情节,反正有网络小说背书,无所谓。。。
附送汪海林公式:大IP + 小鲜肉 = 大烂片。
为避免偏题式争论,修改一下原有回答: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包含着“演员中心制”的意味。
这意思好像在说,好剧本理应主动上门找到这些【这个级别的演员】。
这就跟文学作品一样,世界每年出版几百万图书,精品,总是难能可贵的——很多人,包括这些演员都忘了这个重要的前提。
的确,中国编剧的整体水平不尽人意,但这不是编剧一人的问题,这里有审查因素、资本因素、市场因素,等等等等。对此,很多答主已经说明了,所以,我想换个角度——演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说一下这个事:
虽然【这个级别的演员】有底气等待好剧本主动找上门来,但如果送上门的剧本不满意,那么就应该主动去争取、寻找好的剧本。因为真正的好东西,有的是人来争,就算是【这个级别的演员】,你也得争,不争,就只能演傻剧本。
国外好莱坞演员,不管名气多大,都得来试镜,试镜没找你,而你想来,就要自己争取,朱迪·福斯特当上影后之后,看到心仪的剧本,都会主动争取,我们的演员也应该这样。
好剧本与好演员,是一个互相选择、互相争取的关系,而不是谁依附于谁的关系。
廖凡为什么总能找到好本子呢?因为人家愿意为了一部好电影,降低身价,这才叫有艺术追求。
当然,我并不是说演员就该活活饿死,为爱发电,但是,当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中,演员和导演瓜分了大半,那么其他的东西,如特效、情节、场景,就只能挑差的搞,一分钱一分货,就这么个道理。
以《流浪地球》为例,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本并不是很好,但它是一部非常非常标准的商业科幻电影,它的节奏、特效、剧情都很标准,虽然跟国际大制作还有差距,但绝对对得起中国观众的期待。然而,导演敢请【这个级别的演员】吗?把你请来了,特效就变成网页游戏了。吴京按说也不是特别优秀的演员,但他愿意为了电影友情出演,甚至自掏腰包,那些级别的演员能么?
王志文可以为了好剧本而主动争取角色;李雪健可以为了跟理想的导演、编剧合作而友情出演。
我觉得,也许国内许多演员都把“拿到好剧本”当成天经地义的事了。其实,哪有那么多天经地义的事啊。
另一方面,【这个级别的演员】,他们的片酬,直逼、甚至超过国际影帝影后;然而,中国最高级别的编剧,他们的稿酬跟国际一流编剧相比,可能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
钱,演员挣;名,导演出;锅,倒想着让编剧来背。
几千万的片酬拿着,抱怨几万甚至几千稿费的编剧写不出好东西,没这么干的。
一部电影想取得成功,它的制作成本必须合理分配。我也不是说,演员必须降低片酬,而是在同等的制作成本下,一块蛋糕就这么大,想要好本子,就得多分出一些给好的编剧。
看到有人误解我鼓励演员内卷,仿佛只要演员降低片酬,就一定如何如何。
其实,我的意思是从影片制作成本比例的角度来说的,跟具体钱多钱少,关系不大。
举例来说,一部电影投资100亿,那么,主演拿2亿也没什么,甚至还有点低。可如果一部电影投资10万,主演拿5万,钱的确少了,但他占的制作成本比却很高,这就一定会影响到影片的剧本,特效,场景等等方面的质量。
制作成本比例合理化才是重点。
话说回来,我们内卷的真正原因不就是分配不合理导致的么,所以演员降片酬不是目的,目的是改善蛋糕的分配。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个人觉得,电影虽说是导演的艺术,但编剧的水平决定着一部电影的下限。无论导演、演员再怎么拉胯,只要这个剧本足够好,这部电影就不会【烂到没谱】的地步。
这一点,在许多小成本独立电影中已经得到证实。
当然,很多经典电影的导演和编剧本来就是同一个人。B站上有个黑泽明的访谈视频,他给有志于从事电影行业的年轻人说:如果没有机会指导,那么就多写剧本。
原视频连接:
我想,黑泽明的这几句话,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了剧本之于影视剧的重要性了。
然而,中国编剧地位太卑微,从投资方到制片人、导演、演员,都可以肆意对剧本进行删改、破坏,包括那些老戏骨,比如经常能看到陈演员说要加戏就加戏,说要加词就加词,这其实都是对剧本完整性的破坏;再比如某陈大导演,我记得有人说过,只要是他插手编剧的电影,就容易频出雷人剧情,甚至还被芦苇吐槽过;相反,只要他不插手编剧,他的电影就很不错。——当然,不是说剧本不能改,而是这种事要商量着来。
我曾听过最极端的例子是倪匡说的,他说一部剧本写完后交上去,等片子出来一看,发现根本不是自己的故事,整部电影剧本,除了名字和署名以外,没一个字是他写的——有开玩笑的成分,而且,倪匡是香港编剧,国内普通编剧可能更惨。
因为编剧不被重视、不被尊重,所以一部影视剧的下限就得不到保证,所以才出来那么多【烂到没谱】的剧本。
最后,我国编剧的水平差强人意,不是说没有其他因素,而是很多人已经说过,我就不赘述了。
个人愚见
订阅号《弹幕集》
看了今日头条2021开年演讲秦昊的演讲《我还有机会吗》,分享了他这么多年的心路历程其实原本主题是走励志路线的,突破自己舒适圈,机会来临把握住它。
但是引起讨论的是秦昊说,周迅这样的演员,依然接不到好的剧本。
现在剧本怎么了?
我觉得其实问题的本质就一个,中国编剧的角色太边缘化了。
相比于导演而言,相比于演员而言,编剧其实就是一群默默无闻的角色,似乎和美工,灯光,造型师在一起被提及。
就拿今年火爆的电影《你好李焕英》来讲讲,导演贾玲,演员张小斐都大出风头,尤其是张小斐,几乎是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但编剧呢?
秦昊在演讲中,提到他演了很多文艺片,很多都跟成功,送到了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很多著名的导演合作过。
但是依然没人认识他。
他引用了朱自清的名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我觉得这形容编剧更加合适,无论电影有多么成功,编剧依然是幕后的人。
一部电影可以捧红一个顶级明星,可以成就一个导演,但编剧依然不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果编剧能够得到应有的待遇,怎么会没有人参与呢?
这几年网文火爆,无数青少年跃跃欲试,无他,钱多而已,这就是人性本身趋利避害的本性,没什么好批判的,难道要编剧为爱发电吗?
我这里想说一个问题,文学分为四大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但在大众的心里,似乎编剧就不算文学,小说作家,诗人,散文作家都是作家,但戏剧似乎就不是。
这个现象不正常。
其实让我想到这个问题的人其实是陈凯歌,在《演员请就位》里面,关于《无极》和《霸王别姬》的讨论再次火爆全网,很多人甚至质疑,《霸王别姬》到底是不是陈凯歌的作品,是不是他父亲陈怀皑送给儿子的,陈凯歌只是挂名。
当然,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否定的,陈凯歌确实导演了《霸王别姬》,现场无数片场照和很多演员的证词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那么为什么陈凯歌之后的作品《猫妖传》《无极》和霸王别姬差距那么大呢?
答案就是编剧。
陈凯歌的导演能力一流,这点不能否认,凭这一点就能称为大导演。张艺谋继获得国宝称呼后拍出《三枪拍案惊奇》让人瞠目结舌,之后又拍出只剩特效的《长城》仍然是大导演。
无他,能力而已。
电影遭受诟病多半是剧本问题,即使是好剧本,也架不住接二连三的临时起意地改。 《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封神之作,也是华语电影的巅峰,编剧芦苇,。
中国电影有两座高峰,《霸王别姬》和《活着》。这两部电影的导演分别是陈凯歌和张艺谋,但编剧是同一个人——芦苇。
芦苇老师在访谈时的言辞,证实了一个传闻: 恰好那时陈凯歌的《边走边唱》上映,芦苇和李碧华也当了观众。
电影放映结束,现场叫好声一片。芦苇却私下和李碧华说:“我是边看边想,想他到底要说啥,看完也没想明白。”李碧华偷笑说:“我是边看边睡。”看完这部电影,芦苇做了一个结论:陈凯歌做导演可以,千万不能让他碰剧本。
芦苇说如果找他改编剧本,陈凯歌可以提意见,有问题可以商量着修改,但剧本一个字也不许碰。陈凯歌爽快答应,说:“那太好了,我省事了。”芦苇认为,霸王别姬的成功,让陈凯歌自负了起来,他开始看不上别人写的东西,放弃了与芦苇的良好合作,并插手之后电影的剧本。
如果有心,你可以看一下,从《无极》到《梅兰芳》到《赵氏孤儿》到《搜索》到《道士下山》等等,陈凯歌担任了几乎每部电影的编剧。
编剧到底作用大吗?到底编剧该不该得到尊重,得到应有的待遇。
在关于王安忆的采访中,她回答到,其实她一直试图写一些剧本,她觉得剧本才是文学的巅峰,因为小说你可以意识流,但是剧本不能,在这里,把人物对话,人物动作写到了极致。
编剧毫无疑问是伟大的,但是到今天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中国编剧待遇的边缘化。
不是中国的编剧太弱了。
而是中国娱乐圈的钱太好赚了。
以至于根本无需考虑要不要一个好编剧的问题。
反正也不影响赚钱。
比如,只要俊男靓女+剽窃剧本就能赚几十亿。为嘛要编剧?
比如,只要自带流量爱豆就能赚十几亿。干嘛要编剧?
比如,只要牛气哄哄大导演+不知所云剧情就能赚几亿,干嘛要编剧?
编剧又不值钱。
大不了骗他写写,然后给个几千块打发了。再随便找个学生花几百块填补一下。
网上不要钱的免费编剧有的是。
我就说自己遇到的一件事。
我当时刚刚完成了自己第一部电影剧本,并且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奖项。
合作导演拿着这个剧本去找当时一个非常火的大导帮忙看看,能不能给个意见。
回来后我的导演传达了他的意见。
这个所谓大导根本看都不看我的剧本就嗤笑道:“你们竟然要编剧?电影是视觉化艺术,是导演个人的作品。导演就是电影的神,凭什么把故事交给一个只会文字的人?”
他的建议就是把我的剧本拿走,然后把我踢出项目组。
我合作的导演当然迫不及待地按照他的意见这么办了。
于是,我什么都没做错,甚至还用剧本拿了奖,但依旧失去了我第一个原创剧本的修改权。因为按照那位大导的说法,编剧是影视行业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岗位。我没有存在的必要。
我永远忘不了自己在被通知离开项目组时合作导演用施舍的表情说:“你放心,我们会给你保留署名权的。”
那个剧本从创意到成稿都是我一个人写的,最后他还想要我谢谢他给我保留了署名权。呵呵。
毫不意外,我的剧本被改得面目全非,网上骂声一片,而我至今不敢看成片。
这就是中国一个没有背景没有资本只有一只笔的编剧的待遇。
中国编剧弱吗?
很弱,外人只要一句话就能把你捻死。
就是这么弱。
——更——
说完感性的小故事,我来分享一下这些年自己的思考。
我这人就是如此,我被不公平了,我就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我会被不公平。
我一直认为人是社会动物,人的行为是其自身对整个社会的反馈,无论善和恶。就像穷山恶水出刁民,刁民是结果,不是原因。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
我不是唯一被这么掠夺的编剧,事实上我还算幸运的,因为我有作品有名字,中国还有大量的编剧写了大量的作品却连名字都被剥夺。
为什么中国编剧话语权如此之低?
资本当然是罪魁祸首。
可资本是没有感情的,它是唯利是图。
剧本和美术不一样,它是没办法一眼看过去就回答你吸引与否的。也就是说,除非是特别出名的编剧,否则资本淘金客们是很难拿着一个本子去融资的。
大家不会真以为拍一部影视剧只赚观众的钱吧。
当然不是。
就像食人蚁借高利贷,再拿债权去融资,资本利益最大化。
影视作品也是如此,资本等不及把片子拍出来再赚钱,他们是层层剥削的。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流程,你就会发现能融资的环节,话语权都大。
中国目前根本没有什么导演中心制,演员中心制,制片中心制,只要
同一个流程里谁最能融资,谁话语权最大。
周迅如果进陈凯歌剧组,你觉得谁话语权大呢?
这也是所有艺人都会极力吸引粉丝,鼓励粉丝刷数据,甚至把他们极端化,他们越极端化,越能制作话题,越出名,越能融资。
明白了这个流程,你还奇怪为什么资本喜欢找网文改编吗?
一个有趣的剧本和一个有名的网文,哪个更容易融资呢?
网文的名声可以让资本在立项的时候就融到一笔大钱
而网文的价值也就止步于此了。所以我们会看见各种魔改和瞎改。
我不认为他们是瞎改,这些魔改背后是有逻辑的:
压低成本。
最大程度的压低成本。我们所说的狗血其实就是影视模式化。
模式化是影视产业最省钱制作方式。
我们观众的感想感受在如今影视环境越来越不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只是人家赚钱的一个环节而已。
股市和基金里的韭菜才是人家的爸爸。
所以何止编剧越来越弱。
灯光师,化妆师,声音,后期剪辑人员等等,不能给资本融资的影视生产环节都快被逼死了。
这就不是观众能做什么,或者编剧争不争气,资本有没有良心。
资本没有心,只有钱。
除非是国家出手整顿整个影视产业的资金流问题,否则这种的问题会继续的。
偷税漏税wash钱,已经被查过。大家没发现查过之后,中国电影好转很多吗?
什么叫好电影,我大概知道,但什么叫好剧本,我不知道。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文学剧本,我看过,但我看不出要看什么,因为根本没有故事性,没有转折,冲突,这些细致的描写,就是个剧本大纲加背景介绍加环境描述加台词,就这个东西除了创作者,真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原著改编的还好,还能看原著来理解,原创的演员觉得理解不了,真的就只有找指导老师了。
要说看这个就能看出什么本子好,什么不好,那真是需要相当的知识储备和想象力,反正我肯定不行。
不客气的说,在初剪出来,除了导演和编剧,整个剧组都没人知道拍出来的是个什么。
有传言当年张艺谋导演拍红高粱拿了柏林金熊,然后莫言又写了本小说给他看,张艺谋导演看了就说这个小说没意思,你只要考虑文学性就行,其他不用管,你这个小说把角色和机位都设想好了,还要我干嘛,这个小说写的太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