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就学在南方,工作在家乡,抛开情绪分析一下:
东北为什么经济不行,因为产业少,产业少就业就不行,人口就得外流,人口外流社会整体的风气就会偏保守凝滞,既得利益集团缺乏外来冲击就更根深蒂固。
产业少,经济就不行,经济不行就没钱,没钱城市建设上不去,就得依赖国家扶持,就得有所谓“等靠要”。
产业少,要刷gdp就得在城市里搞重复建设,冲房地产,居民楼大高层一片片的建(哈长沈新楼盘普遍大高层是真的鬼畜……),写字楼因为没有产业建了也白建,哄抬房价然后变鬼城
当然有这个问题的不止东北
为什么产业少,一来错过风口,二来苏联病,三来区位不行
一来错过风口:
现在东南沿海最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是什么,互联网,金融,电子工业,当然如江苏等重型装备制造也很强,这里不表。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的底子都是在八九十年代借改开风口建立起来的。
东北八十年代仍然是国企和计划经济为主,九十年代大下岗导致经济断崖式滑落,说是没政策也好,缺乏思维也好,反正这个风口是错过了,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现在东南沿海这些产业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东北想和东南沿海竞争这个,在可预见的未来内没什么可能。东北营商环境不好,确实有这个原因,但假如我是一个商人,东北和东南沿海营商环境就算一样,我为什么不去产业链和配套设施更完备的东南沿海?除非东北优惠力度已经相当大,事实上因为优惠力度过大等导致说了不算吃了吐也不止一次了,政府信用也因此被透支了。
目前东北能引进也确实正在引进的工业大多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按经济规律来的,南方淘汰的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如化工等。
二来苏联病
东北的很多问题和哪里比较像?没错,俄罗斯。
东北工业多为资源工业和重工业,重工业中又多有军工产业,如钢铁、船舶、飞机、机械制造以及汽车。这些工业当年是靠国家计划发展起来的,缺乏轻工业打底,而且这些重工业本身大都也不是很赚钱,赚钱的也多为央企,利润上缴,不直接进入地方财政,所以东北地方财政一直比较紧张。
较早建立了重工业体系对东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辽宁吉林城市化率很早就超过了50%,改革开放后因为经济体系不赚钱,城市发展缺乏后劲,也没有足够的农村人口做缓冲和承接,颇有些进退维谷的感觉。
重工业对工人和管理者的素质要求都更高,所以东北教育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一直是比较高的,教育水平高所以劳动力成本也高。
错过了风口,人口少,劳动力成本高,所以东北现在想和东南沿海一样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民用工业和互联网经济非常难。
重工业虽然提供的就业很多,但重工业和农业中间缺少轻工业(民用工业)和足够强大的服务业做衔接,所以东北的经济结构是非常规的。类似于一个哑铃型的结构——俄罗斯也差不多。
这种哑铃型的结构导致经济发展劲头是不行的,就业和南方纺锤形或金字塔形的经济结构比就是少一块。重工业因为缺乏民用工业和服务业带动的资金输血,不说衰落吧,现在至少是举步不前的态势。
东北和俄罗斯生活水平的状况因此也有相近之处,你说穷吗?不穷,土豪和小土豪挺多的,市民家里如果三代体制内大都颇有点积蓄。
你说富吗?也不富,体面点的工作大都是体制内的,不好进,好进的工作钱少活多,所以东北的年轻人如果不想进体制内,大都是要跑南方的。
三来区位条件
东北冷,确实冷,所以你在东北搞生产,成本就是比南方高。
搞建筑工业,11.1-4.1基本是开不了工的,一年有半年得歇工。嗯你说南方湿冷,要我说湿冷就是一群宅家白领搞出的伪概念,湿冷能把人耳朵冻掉吗,能把建筑工人四肢冻的失去知觉吗,能让工地水泥冻住吗,不能吧,但东北能。
搞制造业,厂房冬季的供暖,供水都是大问题,管道埋深了成本就上来了,埋浅了一入冬全冻裂了。房子还不能和南方一样薄薄一层砖,都得把墙砌的厚厚的。
搞服务业,商场必须是室内的,而且暖风必须开的足足的,电费当场爆炸。步行街露天摆摊不好混。因为冬天太阳一落冷的嘶嘶哈哈,没人愿意出门溜达。而且正因如此东北商场关门就是比南方早,没什么夜生活,这两年商业广场模式起来后才稍好了一些。
搞贸易,吉林黑龙江离海港远着呢,吉林离海参崴挺近,不是一个国家且不论,海参崴也不是不冻港……搞陆上贸易,周围那几个国家都是些个啥?韩国倒是还行,但近几年韩国产品被国货冲击的厉害,延边等城市的商场也被网购暴击的很惨。
此外,如前所述,东北民用工业不行,搞贸易自己有什么好卖的吗,除了不太值钱的山货和中药材好像也没啥。
还有个比较玄学的影响,天冷太阳落山早应该真的会影响人的情绪,就好比北欧就是抑郁症重灾区一样。
所以我是老板我也优先在南方,特别是淮河以南投资。
看了几个高赞回答,有人从经济类型回答,有人从地理位置回答,也有东北同胞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认为是政策限制。我觉得答的都不错,至少给出了自己的角度。我来补充一点,东北先前的过于强势的体制经济,在时代变换后会出现转型阵痛。
毋庸置疑,东北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我国最强大的经济地区。日本霸占东北几十年,犯下了许许多多罄竹难书的罪行,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1945年时,工业生产值东北地区一骑绝尘,公路网和铁路网也是全国最密集的。
50年代,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展,此时东北具备两个优势:第一,东北具有工业基础。第二,东北离苏联十分之近。
正像《剑桥中国史》中所讲的那样:
东北,此时成了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试验场所。第一,从一开始,区内很大一部分工厂就由政府控制。中共从国民党那里接管了这些工厂,而国民党在此以前已经经俄国人之手从日本人那里收回了这些工厂。这样,在开始国家计划之前就不必再没收这些大工厂或使之国有化。第二,绝大部分工厂是重工业,特别是黑色冶金业(新政府置于最优先地位的部类)方面的。
苏联在这个地区的作用早在1949—1950年时期就加强了,当时苏联专家开始来到鞍山和本溪等主要钢铁企业;鞍山和本溪是中国之前的两个最大的钢铁企业。
事实上东北同胞你们低估了曾经东北的地位,东北的工业化进程比新中国成立更早,早在1948年,东北已经在党的领导下开启了工业化发展之路。而且,东北不止是像你们口中所说的“援建其他地区”,东北取得的成就已经影响了全国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路。最初在东北使用的制订计划的技术很快在全国范围内被采用。
1952年10月和11月,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分别在薛暮桥和高岗的主持下成立。约在同时,一整套纵向组织的工业部成立,以控制各个专业生产区。这些部各管它生产范围内的最重要的企业,而不管这些工厂位于何处。
事实上东北地区不仅仅工业曾是全国最强,这个地区的农业也是其他省份望尘莫及的。
《邓小平时代》此书提到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农业情况:
尤其是有大片旱地、不种稻米只种小麦和高粱等作物的东北地区,那里的农民使用拖拉机耕种大片田地,这是单个农户无法做到的。这个地区的一些地方选择了保留集体农业。
短短两句话,包含了两个信息。第一,东北在那个年代已经拥有了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的农业模式。第二,东北有足够的工业基础,可以大批量生产农业装备来支持机械化农业。
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强势无比的东北地区并不意味着这一优势可以延续到市场经济时代。
市场经济时代重新洗牌了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差异。南方地区拥有东北所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沿海。在与整个西方交恶,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东南沿海地区十分危险。改革开放后与西方的关系正常化,东南沿海地区拥有着全国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无论欧洲、北美还是日本、东南亚,都可以通过廉价而又高效的海上运输方式与东南地区进行贸易联系。而反过来,东南地区也可以利用这一条件向国外出口自己的产品。
东南沿海地区是国外投资的首选。这并不全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还有另一个原因:政策。
而东北同胞们耿耿于怀的,正是政策。但这一点并非东北兄弟们想象得那么直接。极为便利的政策条件交给东南沿海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此时的东南沿海对外开放即使出现了意外事件也不会影响大局。
东南沿海地区此时和东北相比是一穷二白的,可他们此时具备了后发优势,他们不存在历史包袱。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是计划经济发展最成功的地方,这点不假,但浓厚的计划经济氛围下会让市场经济更难转型。东北地区的工业企业带有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技术,这并不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企业新模式。
比如,当时东北的重工业企业会按照计划指令来生产工业品。东南的企业并不用顾及这些,他们会用最大限度盈利的方式来生产。
东北在计划经济时代创造的成就太强了,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企业也太强大了,计划色彩过于强大的企业导致了市场经济下的转型更加艰难。加上地理条件的限制,对外开放的重点绝对不会放在东北身上。
另一方面,东北绝对不能做那个经济转型最迅速的地方,绝对不行。因为东北的工业生产在当时是攸关全国工业命脉的,而经济转型的路如何走,当时没有任何人清楚。如果东北作为转型首发地区,最终失败了,那么我们可能要遭受极为重大的打击。东南地区因为经济相对来说比较不关乎大局,因此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定要设定在东南地区。
这就是我提出的一个补充观点。东北确实在计划时代非常强大,但过于强大的计划时代产物让东北在新时期难以转型,时代的变幻会改变非常多的事物,而且会产生连锁反应,最终东北注定会出现转型阵痛,并最终在与南方的对决中败下阵来。
我不是东北人,我也不是南方人。我是华北人。我想站在中间人的立场上说几句话。
南方兄弟们并不该嘲笑东北人,因为东北强大的时候,南方真的还是一片荒凉。而且曾经东北派出大批技术人才去支援南方地区建设。
沈志华先生在《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一书中提到:
大连造船厂自1952年移交中方以后,苏联专家毫无保留地利用各种机会和方法向中国职工传授知识和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大量向内地输送人才,被称为全国的干部基地,这与苏联专家的帮助也不无关系。1952年东北计划统计干部达3万多人,其中的领导骨干大部分是苏联专家亲自培养的。
但是另一点来说,东北兄弟们也不该指责南方人仅仅凭借政策优势就发家致富了。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的时候,南方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靠自己的智慧与勇气硬生生闯出来一条路。
就像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改革开放初期,南方根本没钱,而要钱不能全指望中央。经济特区建设的投资款项全都是他们自己想办法筹建的。
到了后面,官方有人认为东南沿海出现了资本主义复辟,并指责经济特区是外国租界。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站了出来顶住了压力,为经济转型保驾护航。他这样说:“不要搞运动,也不要指责哪个人。要坚决反对个人牟利,但也要坚定地支持改革开放。我作为省委第一书记要承担责任,我的下级就不必了。”
东北的衰落是多重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必然现象,任何单一因素都不能决定这一点。我的补充就是,东北的经济基础难以进行经济转型。这并不是唯一的答案,但这是一个角度。
无论你们喜不喜欢这个回答,我都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浅谈推导这个思路过程。
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都知道,是交通。
东北在建国前期之所以得到重点发展,是因为它有伪满时期留下的部分工业基础,又距离苏联很近,而改开之前我国海上贸易的需求规模又很小,东北就成了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适合优先发展的地区,得到国家的支持,成了共和国长子。
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时过境迁,时代变了。
当今世界是海权时代,既然要打开国际贸易通道,以海运枢纽为核心的地区必然拥有最低的发展成本,得到国家的首要政策扶持。东北相比江南、华南,地缘闭塞,周边又没有发达经济体,天气寒冷工业成本高,先天条件相比南方沿海就差了很多。
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地区的潜力,天差地远。
不少答主提到的“东北政策上比不上南方”,实际上是倒果为因,因为国家必然向最容易发展的地区提供政策支撑,谁吃饱了撑的往事倍功半的地方大手笔投入?
只要中国开始走上从海洋征服的道路,东北的衰落就是不可逆的。看看人类的航运线路,客观规律如此,我们都是地球的臣,谁也无法改变。
一旦中国被动融入西方为主的海权全球循环,南方经济必然超过北方,尤其是东北。
这里要说明,不是南方都好,事实上南方真正好的地方也就几个城市群。整个广东除了珠三角,其他地方也就那么回事。
这要分两个层面,改开前中国是内循环为主,且由于早期与苏联搭建的局部全球循环使东北先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基础。进而构建全国产业链,东北自然占据先手。
其次是由于战备需要,早期各省都有属于自己的轻工业体系,也能建立起一套小工业体系。
这些面对市场化转型就成了负担。
第一就是各个省面对竞争必然出现产业链重组。
第二是对接外资外需的三来一补产业重建主要是与全球产业配套,失去了原有产业链的东北必然衰败。
底层就是因为东北崛起是地缘接近苏联陆权外循环,南方接近美日海权外循环。
当今中国外贸八成以上还是以海贸为主,只要依赖外资外需的产业生态,必然有利于沿海港口。
这条胡换庸线说得很明白了,别看东北好像很靠外。实际上东北是一个小型中国结构,完全的封闭陆权形态。
从天津到防城港,整个东部沿海就是一个半岛形态,对海洋的巨大突出部。向内陆再沿着河运和铁路延伸,向内部聚拢逐级递减,进而激发出武汉成都城市群。
东北只有辽东半岛一段的出海口,看着纵深很浅,实际上哈大铁路有九百多公里。从实际路程和时间看,大连到哈尔滨相当于连云港到西安。
关内每一条东西走向铁路都对应的一条完整产业链,从内地资源到生产再到出海过程。但关内各省市还有南北走向互通,而东北没有与内地互通,东北就是一座封闭的陆权孤岛。
这就明白了东北衰落原因,未来就算以内循环为主,对东北来说也很难。
第一,海权面积狭小。
第二,陆权远离内地且东北亚衰落封闭。
第三,外向型经济使内部产业链解体。
破局的客观路径有四个,一是东北亚六方全开放,二是外东北回归,三是内循环的强政策扶持建设,四是东北亚发生国境外战争。
任由市场运作,普遍的观点是东北退化成几座超大城市独大的农业省。
历史上,东北就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距离中原文明核心区远,虽然物产丰富但总归提供不了太多人口生存。
而南方在汉朝开始开发,西晋开始加强,到隋唐时已经是经济发达地区,宋朝开始就是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
东北经济在近代的崛起,得益与四件事情:
由于1 东北很长时间有物流成本优势
由于2 东北很长时间有基础建设与人才优势
由于3 东北很长时间是连通外界的重要窗口
随着新中国几十年的建设(东北出了大力)和改革开放,相比于全国密布的交通网与海运港口,东北的物流成本优势从80分变成负120分。东北的基础建设与人才优势也荡然无存。俄罗斯从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巅峰期占外贸总量的近五成,变成无足轻重的那一点份额。
东北经济崛起的全部要素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现在只不过慢慢回到自然规律原本的样子。
东北没有经历过大段的市场经济。其每一次崛起,都与计划经济有关。但成也计划,败也计划。
一、古代,属于游牧民族生活区域。各部落都是全民皆兵的军事化组织。
二、八旗入关后,把东北当成自家后院,直到清末才允许汉人进入。
三、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日本国企,控制主要行业。
四、五十年代,东北的重工,已经被____大量拆走,几乎不能生产。但从上海的工业史资料里,可以看出端倪:还是想把东北打造成可以信赖的重工业后院。
军事化、国企、计划经济、重工业,是紧密相关的概念。这类概念里,个人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小。
南方的原始经济:佃农的奋斗目标是自耕农,自耕农的奋斗目标是地主。个人主义有发挥空间。
其实跟历史啥的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地缘造成的。要知道在历史上,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典型的北方地区。后来渐渐南移,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经济的增长从原来单纯依靠农耕转而越来越多的有贸易商业的发展。这个逻辑其实到今天也一样。
造成我国今天北方和南方经济发展主要差异的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90年代以前的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基建投资拉动的经济对于资源对于重工业是非常依赖的。而从地缘和资源禀赋上我国北方主要是这些东西。大化工重工业资源大的资源吞吐港口都在北方。所以在那个时代,东北,整个北方的经济很红火。
当我们国家的经济转而更多的依靠服务业消费高科技等等拉动的模式以后。经济重心也就渐渐南移。导致了北方经济渐渐和南方有了差距。这才导致了现在你看到的这种现象,中国。 GDP前10强的城市里,只有北京一个北方城市。当然你会问为什么北方就不能开展服务业,消费业高科技?当然可以开展,但是环境是不一样的。
有一个例子我举过很多次。
你在欧美有一船集装箱,货物运到中国来,你会选择哪个码头?如果没有明确的货主指定的话,你一定会选上海港。为啥?因为上海可以让你的总成本更低,你的收益会越高。
由于没有货主指定码头,所以如果你停在上海,那么货物卸下来,分装小船,顺着中国沿海往北到渤海地区,往南到南海地区运费都比较便宜。如果你在渤海地区的港口卸下来,要运到广州这边的话,你的运费就会很贵。同时从上海卸下来,顺长江可以通过长江水运继续向复地输送,这比装铁路装公路,向内地运都便宜。同时上海周边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本身就是巨大的消费市场,货物还可以就近运向终端市场。
基于这样的物流便利,所以上海肯定会成为物流中心而成为物流中心的,下一步就是成为金融中心,因为物流交易需要票据贴现服务等金融服务,金融服务一定会伴随着货物交易。而一个地方既是金融中心又是物流中心,那么就会吸引高端人才高端人才来了各种高端的服务业和配套产业,才会继之而来,整个城市也就发展起来了。
当中国以互联网为轴心开始做高科技的时候,你会发现由于各种偶然或者必然的原因,中国互联网的中心要么在深圳,要么在杭州,而碰巧又都是南方城市。
所以几个因素一叠加就导致了南方的经济发展活力,在当下较北方要活跃的多,而这种背景下人才也自然会南流。所以我并不同意,很多人说人才外流是导致北方经济不行的,主要原因因为人才并不会莫名其妙外流,人才外流是经济已经发生差距以后的一个结果,因为人们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当然今天来看人才外流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对于某些地方来说既是原因也是结果。
当然这只是社会生活经济层面的考量,而事实上北方现在仍然是我们国家具备重要战略意义的重工业基地。很多国防和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能都分布在北方。南方的经济能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是离不开这些东西作为基础保障的。只是就普通人的生活感受而言,与大家相关的经济来说,南方更为活跃。南方北方的经济定位不同。所以大家看到从唐朝往后,经济重心是一次次的南移,但是每个王朝都选择北方建都。
山东人,东北我没去过,但接触过东北的领导。怎么说呢,感觉东北领导做事都挺绝的。公司里山东的领导虽然也有不是东西的,但是得罪了他顶多是把你凉一边,不给你机会。而东北的领导,只要你不和他一路,绝对要整死你,让你在公司待不下去。
说实话我以前觉得他们这种做法挺傻逼的,且不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样的大道理。就是你把别人整走了,人家去别的公司一样可以过得好好的呀!反而大家都还在这一个行业里,你这样多得罪人啊!不过后来想明白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那地方是国企的天下,一旦被某个大国企开除了,基本上在当地也找不到其它相对应的工作了。所以返回来说,领导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影响力。既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所以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有恃无恐。
严格地说,下面的文字是写给那些唱衰者(尤其唱衰东北者)的。
目前来看,似乎一个地方的GDP水平和民富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倒是和负债率关系相当大。如果提高GDP水平一定要以提高居民负债率为前提,个人以为提高GDP是没什么意义的。
如果我们综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那么我们可以将目前阶段,中国家庭杠杆负债率的红线,向上有所提升。那么提升到多少合理呢?小川个人认为,60%已经足够高。超过60%的省份,哪怕是结合中国实际经济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后,仍旧属于较高风险的区域。
而这一红线之上的省份名单如下:福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重庆、贵州、宁夏、江西、安徽、广西,共计11个省级行政区。
小川结合以上11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体量、经济增速、房价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产业结构与未来预期综合考量,得出以下风险预警:
超高风险省份:福建
较高风险省份:广东、浙江、重庆、贵州、宁夏、江西、安徽、广西
高风险省份:上海、江苏
现在南方省份的人均GDP已经远超过北方,其实主要还是最近十来年北方省份的很多数据(GDP、公共预算收入和社销额等)不断挤水的结果。如果GDP不能买房买车买米买菜,多一些少一些又能如何?
当然,对活生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车子、票子和房子。因为与“房子”有关的数据不易找到,在这里主要比的是车子和票子。
先来比较票子,即人均居民存款。
北方15省(市、区)存款总额402170亿元,人口57229万,人均70274元;南方16省(市、区)存款总额524089亿元,人口83750万,人均62578元。
北方人均居民存款70274元,南方人均居民存款62578元。
人均居民存款在东北垫底的黑龙江,放到南方省份可以排第5(仅少于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比12个南方省份多。
再来比较车子,依据是百人汽车保有量。
北方15省(市、区)合计拥有汽车11431万辆,人口57229万,人均0.1997辆;南方16省(市、区)合计拥有汽车14092万辆,人口83750万,人均0.1683辆。
北方每百人拥有汽车19.97辆,南方每百人拥有汽车16.83辆。
汽车普及率在东北垫底的黑龙江,放到南方省份可以排第6(仅少于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福建),比11个南方省份多。
再来看看居民负债率,反映的是居民的财务状况。
北方存款总额为349937.8亿元,北方人口为58422.7万人,人均为5.9898万元; 北方贷款总额为159305.61亿元,北方人口为58422.7万人,人均为2.7268万元。南方存款总额为460633.2亿元,南方人口为81741.1万人,人均为5.6353万元;南方贷款总额为353576亿元,南方人口为81741.1万人,人均为4.3256万元。北方省份家庭负债率为45.52%,南方省份家庭负债率为76.76%。比较起来,南方人均居民负债额要比北方高出58.63%。
用的是老数据(七普以前的数据),人口增减可以忽略,因为比的是存贷款,所以也很能说明问题。大体上,东北家庭负债率为35%左右,黄河流域省份为50%左右,南方地区为75%左右。
再来个与人均GDP有关的数据,北方省份惨不忍睹。这一回,在票子、车子等民富数据吃亏的南方省份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从票子的角度分析,人均存款前15北10南5;从车子的角度分析,汽车普及率前15北11南4;从负债率来看,前15北方至多3个南方12或13个;从人均GDP来看,前15北6南9。
看来,一个地方的GDP水平和民富没什么关系,和负债率关系极大。
今后,东北地区当然要不断发展各种产业,力争不断进步。但是,如果单纯为了提高GDP而向某些地方学习,走上高负债之路,应该是得不偿失的。
很好,LEX之后又暴死了一个。
还“机智的党妹”,既不机智,也不党,就剩下了个妹。
这种事情,你给我一个亿我也不会去做。
我很清楚那地方是啥代表啥。我爷爷在旅顺当了二十多年海军。
你要真的“机智”,星海广场不够你跳的?
这事说小也小,说大也大。说大了那叫文化战争,潜意识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