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部分同类消灭来满足我”对动物个体是有利的,“同类不相残”才需要问“为什么”。
对个体来说,消灭一部分同类可以控制本物种的数量,确实地减少和自己同一生态位的潜在竞争者,让食物、交配对象、巢穴、领地等资源变得更容易取得,并控制一部分传染病。因此,动物同类相残在自然界十分常见,约90%的海洋动物的正常生命周期包含自相残杀。
- 食肉动物可以捕杀同类,食草动物则可能用踢打·撞击等方法杀死同类、吃一点或干脆不吃。
- 一些物种的成体与幼体处于不同生态位、幼体数量非常多,成体可以将幼体加入日常食物结构。
- 蛙、肉食鱼往往是按对象占自己体型的比例来选择食物,不区分是不是同一物种。
- 沙虎鲨等物种在胎儿状态就会击杀兄弟姐妹。
在同类以外的食物较匮乏的环境里,动物自相残杀并吃掉同类尸体的概率会上升,这概率会在同类数量衰减到一定程度、同类以外的食物变得比同类更容易获取后下降。这是种群数量动态平衡的一部分。在这之外,即使食物并不匮乏,许多动物还是会积极地击杀同类。
- 对采用K策略(制造少量后代,每个后代的死亡率较低)的物种来说,消灭非自己后代的同类幼体,不但可以减少自己后代的竞争者,还可以给自己的交配对象竞争者造成打击;
- 对采用R策略(制造大量后代,每个后代的死亡率较高)的物种来说,同类的后代本来就很容易死,被你再干掉一个两个也无所谓,你大可为了填饱肚子这样做;
- 对会照料幼体的物种来说,在自己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倘若自己死亡,正在照料的幼体很可能与自己一同死亡,设法保存自己则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于是,你可以看到自然界各种吃掉自己幼体的动物,还有雌袋鼠将育儿袋里的幼体掏出来扔向敌害来吸引其注意力、自己夺路而逃。
不过,有时候人们会误以为“自相残杀可以促进优胜劣汰,提高物种的环境适应性”。
观测事实显示,自相残杀会降低种群乃至整个物种的预期存活率,并增加杀死亲属的风险(尤其是对感官或神经系统不发达的物种来说)、在吃同类时加速另外一部分病原体的传播(尤其是朊毒体)。在演化过程中,许多动物的行为、生理和形态已经为降低本物种自相残杀的概率而产生适应。
人们时常误以为“雄性螳螂/蜘蛛自愿在交配后被雌性吃掉来给后代提供营养”,其实“雌性个体尝试在交配前·交配过程中·交配之后吃掉雄性”这样的“性食同类”只在极少数物种中存在[1],而且这些物种的雄性会想方设法安抚雌性或在交配后快速逃走,避免被吃掉[2]。这些物种的雌性尝试吃掉雄性则是非常自然的:它们往往会攻击自己看得见的任何比自己体型小的动物,并不对本物种的雄性进行特别的照顾。
在另一些蜘蛛物种里,我们观察到雄性在进入交配流程前后击杀部分雌性,且这种情况更多地发生在雌性比雄性老一代的情况下。这是交配策略的一种极端形式:将自己不喜欢的异性从这个行星上移除。
- 在一项使用蚁蛛物种 Micaria sociabilis 进行的研究中,有22%的雄性会捕杀正在交配的雌性。
读者是人的话,对这种性别对立大抵并不陌生。
参考
- ^ 现在知道的2400多种螳螂里,确定会性食同类的其实只有32种,怀疑会性食同类但无可靠记录的有7种。蜘蛛的情况也相似。
- ^ 在自然环境中科学家观察到一半以上的雄性螳螂可以在雌性发动攻击前及时逃走,某些物种的雄螳螂在特定风速下交配以降低被雌性追杀的概率,许多雄性蜘蛛会做出复杂的求偶动作,用为雌性按摩并散播信息素、向雌性赠送礼物等方式来降低雌性的攻击欲望,或是等待雌性觅食的时机迅速完成交配。这些生物也并非严格的“一生只能交配一次”的物种,尤其是雌性在没吃到雄性的情况下往往会继续寻找交配机会。倒是另一些昆虫物种会出现“雄性将生殖器官扯断逃走,然后在剩余的寿命里作为‘太监’过得更健康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