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节档第五天,七部电影的成败,基本可以盖棺定论了。
从目前的实时票房来说,《刺杀小说家》《哪吒重生》《人潮汹涌》都是很令笔者感到惋惜的电影,因为他们本身的质量与口碑反馈(豆瓣7分以上,猫眼8.5~9分),如果放在一个较正常的档期,都可以稳稳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
上映4天半时间,《刺杀小说家》4.6亿票房,《哪吒重生》2亿票房,《人潮汹涌》1亿票房,3部影片加起来不到20%的排片,实在是远远配不上它们本身的质量。
而且,《流浪地球》同一特效团队打造的《刺杀小说家》,特效部分是清一色本土团队制作完成,代表了当今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最高水准,视觉效果完全足以媲美国际一流影片。
《哪吒重生》论电影美学的繁复程度,毫无疑问代表着当今中国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准,没有之一,是一场让观众无比享受的视觉盛宴,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几乎做到了极致——对这点无需有任何怀疑,在IMAX厅下的观感尤佳。
因此,这两部影片对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意义之巨大,是远超过再如何出色的剧情片与喜剧片的。
永远不要忘记,唯有在重工业电影,这个数十年来被美国一家独揽,其他国家完全没资格参与的领域,能长足进步,有所作为,才能真正去挑战无数国际资本啸聚的好莱坞电影产业。
其次,不论《刺杀小说家》还是《哪吒重生》,都直面了贫富悬殊、阶级固化,对唯利是图的大资本家或者说【财阀】,意欲永久操控人类社会的妄想,从两个不同角度,通过两个不同的架空世界,做了深刻揭露,以及身为平民百姓的主角,如何饱受打压、百折不挠,对着此等资本怪兽去勇敢亮剑。
而这两部影片在现实中,也同样被院线资本竭力挤压,排片少,场次差,票房收益远远落后同期竞争对手,正是极好的反讽。
至于对这两部影片剧情的非议,
《刺杀小说家》原著小说,就是个超级晦涩荒诞、后现代主义的故事,根本没有什么合理性可言。小说中的幻想世界,更只是一个完全不受欢迎的扑街写手的狂想。
如果没看过原著小说,又是所谓“合理党”,开局就可以直接劝退了。而对影片剧情设定的异议或者说负面意见,也基本源自于此。
如果像笔者这样,能接受里面的一切荒诞世界观,包括“小说可以改变现实”,就会觉得对原著小说神还原,特效很不错。
对于拿这样一部小说,改编出这么大投资的特效片。感觉路阳导演到出品方,还是非常理想主义的,绝不是单单为了票房收益,更是切身促成中国电影工业的继续进步。
而《哪吒重生》,透过影片与3个片尾彩蛋,能看到制作团队的创作野心非常大:甚至已经有了完整的【新封神宇宙】的世界观与设计蓝图,就是要将古典神话与科幻赛博朋克杂糅为一,
就是让哪吒、杨戬、孙悟空、青蛇,这些古代神话人物,在现代科技社会呈现各自的光彩:是不是联想到了将托尔、洛基这些北欧神话人物置身现代地球的漫威《雷神》系列?
本质上,这就是一部动画版的“超级英雄起源影片”,而且是全年龄段合家欢的商业动画电影。因此,某些文青影评人,硬要认为剧情设定不足而横加批判……这就和非要用戛纳电影节的标准,去挑刺漫威《复联》系列一样荒谬绝伦。
更何况,《哪吒重生》剧情再“平铺直叙”,也绝对吊打《姜子牙》的“不知所云”,视觉特效比《姜子牙》更强半档,然而《姜子牙》16亿票房,《哪吒重生》5天才2亿,找谁说理去?
可惜不是在同一档期竞争,否则《哪吒重生》完全可以凭质量倍杀。
而《人潮汹涌》作为一部翻拍剧情片,首先就取错了名字,哪怕联动导演饶晓志的上一部作品,叫《无名之辈2》呢?
其次,这种没有强力资本支撑,预售票房太低的小成本影片,根本就不该来春节档竞争,结果被挤压得直接炮灰了。
如果和同样是刘德华主演的特效大片《拆弹专家2》换个档期,以《拆弹2》的质量口碑,绝对能吃到春节档一大块红利,票房翻倍到25亿都极有可能。
而《人潮》也能在竞争对手较弱的元旦档,靠口碑慢慢发酵,达到5~6亿票房。
而春节档最差影片,当然就是《侍神令》,从剧情到审美到特效都很过时了,完全就是五六年前《捉妖记》时代的水准,而且还是《捉妖记1》去掉了可爱胡巴的水平。
如果也是在2015年上映,大约还算是质量勉强及格的商业片,可以凭陈坤/周迅的名头拿下7~8亿票房,但现在,确实已经【过时】了,因此,到上映第五天,被此前一直垫底的《人潮》赶超,几乎第一个退出春节档竞争,实属必然。
至于《唐探3》,根本就属于特意为春节档量身打造的票房大片,和《唐探1》这样的优秀悬疑喜剧片已经完全不是一个类型了。之所以非要强压一年,也一定要春节档上映,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放在其他档期,没准会比《紧急救援》(5亿)或者《夺冠》(8亿)亏得更惨。
陈思诚用首日10亿票房,上映3天30亿票房的惊人记录,证明了他确实是一个天才商人与操盘手,甚至比同辈所有人都走得更远,已经完全不能用电影导演的标准衡量他了,也不能用单纯一部电影的标准去衡量《唐探3》了。
通过3部《唐探》电影,2部《唐探》网剧,同时开启的《误杀》系列,联手构架的一个“唐探宇宙”,甚至为了打造这个宇宙,不惜让网剧演员都到唐探3串场,一定程度牺牲了影片本身的品质。
而影片一边用大量的日本知名演员,尽可能多的日本元素,几乎1/3时段的日语台词,最大限度地吸引那些日本文化与影视爱好者,
一边又在影片完全不加掩饰地给赞助商家们大打广告,甚至牺牲剧情本身的合理性。
所以,《唐探3》以及未来必然出现的《唐探4》《唐探5》,已经脱离了电影的范畴,根本就是电影工业流程下的量产化文娱商品。
所以,不论影评人再怎么骂《唐探3》,还是一大堆人心甘情愿去送钱,即使是口碑连续被差评的第五天,仍能产出单日3亿以上的票房。
再加上马上启动《误杀2》,以及陈思诚将要开启的《外太空的莫扎特》三部曲(黄渤/荣梓杉主演),又新近拿到了刘慈欣《球状闪电》的改编版权,
现在多产和勤奋的陈思诚,不止是中国电影第一个百亿票房大导演,已经后发先至超越了同辈的吴京、徐峥,更将老一辈导演们远远甩在身后,成了当今电影市场的头号大鳄。
想想吴京拍《战狼2》几乎去了半条命,到现在还迟迟不启动《战狼3》。《流浪地球》和《哪吒魔童》都是郭帆导演和饺子导演5年磨一部,全身心倾力投入的结果,
而陈思诚现在只要高兴,每年抽出2个月时间,就能搞出一部新的《唐探》来,然后照旧有大批人,心甘情愿每年过年给他送钱,照旧会是院线资本倾力支持的宠儿,照旧会是无数在影片中夹杂了各种广告的商家的宠儿,
这就是电影ip和宇宙成型后的恐怖,也是好莱坞商业大片全世界收割票房的真正【财富密码】,到目前为止,中国影坛还只有陈思诚一人掌握了这点。
最后说一下《你好 李焕英》,贾玲用几十年人生积累、4年话剧打磨出来的心血之作,沈腾这个当今喜剧天王的友情加盟,让该片有了上春节档、并被各路资本加盟支持,仅次于《唐探3》的宣发力度、预售票房,保底18亿票房的底气,
最后的双穿越设定,确实是【神来之笔】,引发的强烈共鸣和顶级煽情镜头,直接把一个前110分钟的7分片,提升到整体9分的口碑风评。
但这种影片本身局限性很大,并不是真正优秀的硬核影片,和《战狼2》《流浪地球》《哪吒魔童》《药神》《红海行动》比,都相差太远了。
而目前票房走势,让该片居然能稳破40亿以上,甚至居然有了挑战华语影史记录的可能,也完全是靠春节档的水涨船高,特别是大量平时不进影院的中老年人,也跟着一起合家欢,感受与增进亲子之情,真要是换个平时的档期,也就20亿水平顶天了。
其实,按过去几年春节档的经验,完全可以容纳1部40亿,2部20亿的电影;或者2部30亿,1部20亿的电影。
因此,《哪吒重生》/《刺杀小说家》/《人潮汹涌》们,都觉得自己可以是跟在《唐探3》后喝汤、甚至口碑发酵后分庭抗礼的那部影片,从上映前局势看,从影片本身质量而言,或许并没有错。
但是,没想到有院线资本直接撑腰的《唐探3》,赛前操盘太成功了,太惊人了,1天10亿,3天30亿,这完全是一家吃尽独食,连汤都不给其他家分食的恐怖吃相,(当然也因此成为公敌,导致了极大的口碑反噬 )
而《李焕英》这种靠沈腾客串来拉投资、挤进春节档的小品影视化、新人处女作,谁能想到它并不是又一部《温暖的抱抱》《李茶的姑妈》?
如果今年没有《李焕英》的存在,等《唐探3》口碑反噬,腾出排片后,《刺杀小说家》《哪吒重生》其实是有机会挑战一下20亿票房的,碰到以剧情打动人心的神对手,实属无奈。
因此,还是为《刺杀小说家》《哪吒重生》这样的硬核工业电影,没有得到更多排片量、关注度,更多观众的认可,没能双双破20亿票房大关,遗憾!可惜!
我是从事投资的,今年春节档的大爆也为相关影视股带来了机会,我在另一个回答下面详细阐述了相关的公司,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我就不重复贴了。